马堡大学

马堡大学学费:0人民币

马堡大学官网: 暂无官网

学校性质:公立

创办时间:1527年

世界排名:暂无

学校人数:26727人

暂无 托福要求(分)

暂无 雅思要求(分)

暂无 SAT要求(分)

录取率 未公布

货币兑换流程

1

微信搜索“联合货币”

2

关注公众号

3

点击“外币兑换”

4

使用手机登录

5

填写订单信息

6

填写补充信息

7

支付-下单完成

8

到店取钞

【简介】 马堡大学

1527年创建于马堡。设有法律、经济、社会科学、心理学、神学、历史、古物、数学、物理、物理化学、化学、药学和食物化学、生物学、地球科学、地理、人类医学、教育等系科。中国科学评价研究院发布的2007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排名,马尔堡大学排名为235名,世界500强的中游。

创建时间

位於德国黑森邦(Hessen)马堡大学 (Philipps-Universität Marburg) 创建於公元1527年,其历史之悠久,在全德仅次于海德堡大学(Universität Heidelberg)。传统上该校之历史系、德文系及医学系、政治系素负盛名。

19世纪的老菲力普大学是如今学校的大礼堂

大学学习

昔日诗人和思想家的故乡

德国是诗人和思想家的国度。他们当中的许多人都在马堡留下过生命轨迹。马堡大学为德国第一所新教大学。1527年由菲力普侯爵建立。在该大学共诞生了九位诺贝尔获奖人。其中有血清疗法的奠基人和第一位医学诺贝尔奖金的获得人艾米尔·封·贝林。与“马堡浪漫主义”文学时期息息相关的是格林兄弟。现在,每一个德国孩童都熟知他们兄弟的儿童童话和家庭童话。由菲力普大学颁发的两个科学奖项就是以艾米尔·封·贝林和格林兄弟的名字命名的。

目前情况

到目前,只有三分之一的大学生是来自黑森州中部地区。其他的学生则是来自整个德国和其它国家。而这是由于大学里设置的几个学科的原因。

在社会科学和语言学方面,课程安排和组合丰富。在经济学方面,来自非洲、拉丁美洲、东欧和亚洲的学生可攻读合作经济学硕士学位。这些学生专门被培养成将来在其祖国有用的教师人才和领导人才。

在原来,医学与法律和神学同属于菲力普大学的创建学校时建立起的学科。今天,该大学的大学医院是德国最现代化和最昂贵的医院。因为这所位于拉恩山的医院是马堡地区唯一的医院,在这里学习的学生可以在此积累治疗特殊病例和普通病例的临床经验。

该大学的心理学系比较特殊,因为在马堡心理学被认为是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里的。在马堡共有21个系,一个日本研究中心,60多个专业。在马堡学习可意味着到处流动,因为大学的院系分布在整个城市的各个角落。

学校声誉

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将马尔堡大学排在德国第15-24位、欧洲第80-124位和世界第201-302位。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与QS公司联合发布的2008年世界大学排名将马尔堡大学排在世界第368位。

知名校友

建校几百年来,曾有许多著名学者在马尔堡大学工作,也有许多知名人物从这里毕业。其中自然科学领域的知名人物有:

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医学家、细菌学家,190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卡尔·费迪南德·布劳恩:物理学家,19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专业】 马堡大学

  • 马堡大学相关问题

    帮忙列举下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哲学家

    张立文,1935年生,浙江温州人。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和合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周易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院长、学术委员会主席。
    主要代表作有:《和合学概论--21世纪文化战略的构想》、《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人道篇)》、《周易思想研究》、《朱熹思想研究》、《宋明理学研究》、《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天道篇)》、《传统学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多维反思》、《周易帛书今注今译》、《走向心学之路--陆象山思想的足迹》等。

    叶秀山,1935年阴历6月4日生于江苏扬中县,祖籍江苏镇江,于上海读小学、中学。1952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56年毕业,分配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工作,迄今四十余年。现任哲学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生院教授,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长期主攻西方哲学史,尤以古代希腊、近现代欧洲大陆哲学为主,兼及美学;近年注意思考中西哲学沟通问题。平时喜好西方古典音乐和中国书画、戏曲。

    汤一介,1927年2月16日生于天津,原籍湖北省黄梅人。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1990年获加拿大麦克玛斯特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荣誉博士学位。1983年曾任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Luce Fellow),曾任美国俄勒岗大学(1986)、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1995)香港科技大学(1992)麦克玛斯特大学(1986、1990)等校客座教授,纽约州立大学宗教研究院研究员(1986);1996年任荷兰莱顿大学汉学院胡适讲座主讲教授,1997年任香港中文大学钱宾四学术讲座主讲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长、中国哲学史学会顾问、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国际价值与哲学研究会( Research in Value and Philosophy ) 理事,第19届亚洲与北非研究会顾问委员会委员、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国际道学联合会副主席;曾任国际中国哲学会主席(1992--1994),现任该会驻中国代表。国内任南京大学、山东大学、兰州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大学兼任教授。

    饶宗颐,字国庵,又字伯濂,伯子。号选堂。一九一七年生于广东潮安。父亲饶锷,为潮州大学者,著作甚富。幼承家学,未冠整理其父遗著"潮州艺文志",于一九三七年刊登"岭南学报",以此知名。一九三五年之一九三七年,应中山大学之聘任广东通志馆专任纂修。一九三九年至一九四一年协助叶恭绰编"全清词钞"。一九四三年至一九四五年任无锡国专教授。一九四七年至一九四八年出任汕头华南大学文史系教授兼"潮州志"总编纂。一九四九年迁居香港。自一九五二年至一九六八年,历任香港大学中文系讲师。高级讲师及教授职。一九六二年获法国法兰西学院颁发"汉学儒莲奖"。一九六三年,曾至印度班达伽东方研究所作学术研究。一九六五年至一九六六年又在法国国立科学中心研究敦煌写卷。一九六八年至一九七三年应新加坡大学之聘出任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期间一九七零年至一九七一年,曾任美国耶鲁大学研究院客座教授。一九七二年至一九七三年,又任台湾中央研究院教授。一九七三年至一九七八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期间于一九七四年,为法国远东学院院士。一九七八年退休后,又于一九七八年至一九七九年任法国高等研究院客座教授。一九八零年,任日本京都大学研究所客座教授。一九七九年至一九八六年又担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荣誉高级研究员;期间于一九八二年获香港大学颁授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复获香港中文大学授予中文系荣休讲座教授衔。一九八一年至一九八八年曾担任澳门大学客座教授。一九九二年起被复旦大学聘为顾问教授。一九九四年起又任泰国华侨崇圣大学中华文化学术研究院院长。
    饶教授有关东南亚华侨史研究的重要著作有:"星马华文碑刻系年"及"新加坡古事记"两种及发表了多篇论文:"新加坡古地名辩正""秦代初平南越辨""苏门答腊北部发现汉钱古物""蒲甘国史零拾""论述中缅文化关系""论述中越文化关系"等,为华侨史研究增添了珍贵的资料,又曾于一九七零年就"新加坡古代名称的检讨-蒲罗中问题商议"与许云樵教授,陈育崧先生展开了为期九个月的论战,引起学术界的密切关注。六十多年来,孜孜不倦,在文学,语言学,古文字学,敦煌学,宗教学及华侨史料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除了专著六十多种外,尚有发表在世界各大学术期刊及各大书刊上的论文,短文和杂文约有四百篇。

    庞朴,1928年10月出生于江苏淮阴,汉族。1954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研究班毕业,任教于山东大学。1974年调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历史研究》杂志从事编辑工作,以后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副编审、副总编和《历史研究》主编等职。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人类科学文化发展史》国际编委会中国代表。现为"国际简帛研究中心"主任。

    楼宇烈,男,汉族,浙江省嵊县人,1934年12月10日生于杭州。一九五五年毕业于上海浦光中学 同年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本科 一九六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本科毕业一九六0年七月至一九七九年五月,北京大学哲学系助教 一九七九年六月至一九八○年十一月,北京大学哲学系讲师 一九八○年十二月至一九八五年八月,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一九八五年九月至今,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一九九0年起中国哲学博士导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1985年 9月起) ,北京大学哲学系东方哲学教研室主任(1985年12月起) ,北京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1989年 3月起) ,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1989年12月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1997年起),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委员(第三届,1992年起),全国宗教学会理事(第三届,1988年起) ,孔子基金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1986年起)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1991年起) ,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1999年起)

    李泽厚,著名哲学家,湖南长沙人,生于1930年6月,1954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成名于五十年代,以重实践、尚"人化"的"客观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美学观卓然成家。八十年代,李泽厚不断拓展其学术论域,促引思想界在启蒙的 路径上艰辛前行。九十年代,李泽厚客居美国.

    李学勤,1933年3月生于北京,读书于清华大学哲学系。1952年-1953年,在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参加编著 《殷虚文字缀合》。1954年起,在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后属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历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研究员,1985-1988年任副所长,1991年-1998年任所长。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兼任多所大学教授,"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长等。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 1984年获"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1年被评为"95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突出贡献者",2002年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及奖章。曾多次在欧美日澳及港台地区任教讲学。1986年被推选为美国东方学会荣誉会员,1997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何兆武,原籍湖南岳阳,1921年9月生于北京。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时就读北京师范大学附中高中一年级;9月全家间道南返故乡,在长沙入中央大学附中(由南京迁校);1939年,入西南联合大学。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史系;1943-1946年读清华在(西南联大)研究生。 1946-1949年任台湾建国中学、湖南第十一中学教师,1949-1950年华北人民革命大学政治研究院毕业,1952-1950年北京图书馆编目员。1952-1956年西安师范学院历史系讲师。1956-1986年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员。1986年后任清华大学文化研究所教授。1980年曾兼任中美文化交流委员会中方访问美国学者,1984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鲁斯基金访问教授,1986-198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研究所特约研究员。1993-1994年德国马堡大学客座教授,1995年德国马堡大学客座教授。

    方立天,1933年生。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宗教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哲学史》杂志主编、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中国佛教协会佛教文化研究所特约研究员。长期从事中国哲学、中国佛教与中国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宗白华(1897一1986),原名之木魁字伯华。哲学家、美学家、诗人。江苏常熟虞山镇人。1916年入同济大学医科预科学习。1919年被五四时期很有影响的文化团体少年中国学会选为评议员,并成为《少年中国》月刊的主要撰稿人,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同年8月受聘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任编辑、主编。将哲学、美学和新文艺的新鲜血液注入《学灯》,使之成为"五四"时期著名四大副刊之一。就在此时,他发现和扶植了诗人郭沫若。1920年赴德国留学,在法兰克福大学、柏林大学学习哲学 、美学等课程。1925年回国后在南京、北京等地大学任教。曾任中华美学学会顾问和中国哲学学会理事。宗白华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被誉为"融贯中西艺术理论的一代美学大师"。著有《宗自华全集》及美学论文集《美学散步》、《艺境》等。 宗自华于1986年12月2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殷海光(1919-1969)原名殷福生,湖北黄冈人。中国著名逻辑学家、哲学家。曾从师于著名逻辑学家、哲学家金岳霖先生。西南联大毕业后,进入清华大学哲学研究所,并曾在金陵大学(原中央大学)任教。抗日战争爆发后,加入青年军。1949年到台湾,同年8月,进入台湾大学哲学系任教。在几十年的治学生涯中,殷海光一直以介绍西方的形式逻辑和科学方法论到中国为己任,撰写了《思想与方法》、《论认知的独立》、《中国文化之展望》等著述。并且毕生热心于现代逻辑的研究、教学和宣传。其原因在于他认为中国文化中认知因素极为缺乏,而这必须依靠西方实证论哲学的输入来补救。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认知因素不发达,从根本上说,归因于儒家文化的泛道德主义倾向和中国文化采取的"崇古"价值取向。于是,殷海光大力提倡"认知的独立",强调"独立思想"。殷海光终生秉持科学民主自由的精神,是一位富有批判精神的自由主义者。

    冯友兰,字芝生,河南唐河人。1912年入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预科班,1915年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1919年赴美留学,192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46年赴美任客座教授。1948年末至1949年初,任清华大学校务会议主席。曾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1952年后一直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1923年夏,冯友兰以《人生理想之比较研究》(又名《天人损益论》)顺利通过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毕业答辩,获哲学博士学位。是年秋回国后,沿博士论文方向写成《一种人生观》。1924年又写成《人生哲学》,作为高中教材之用,在这本书中,冯友兰确立了其新实在主义的哲学信仰,并开始把新实在主义同程朱理学的结合。在燕京大学任教期间,冯友兰讲授中国哲学史,分别于1931年、1934年完成《中国哲学史》上、下册,后作为大学教材,为中国哲学史的学科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还有胡适和金岳霖

    参考资料:摆渡知道中国古今哲学家?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查看全部
  • 郑州到德国 国际快递 电话0086-0371-53776464

    31 杜塞尔多夫大学 Universität Düsseldorf
    (德国)
    32 雷根斯堡大学 Universität Regensburg
    (德国)
    33 拜罗伊特大学 Universität Bayreuth
    (德国)
    34 萨尔兰大学 Universität des Saarlandes
    (德国)
    35 马堡菲利普大学 Philipps-Universität Marburg
    (德国)
    35 比勒费尔德大学 Universität Bielefeld
    (德国)
    37 汉诺威莱布尼兹大学 Leibniz Universität Hannover
    (德国)
    38 杜伊斯堡-埃森大学 Universität Duisburg-Essen
    (德国)
    39 吉森大学 Justus-Liebig-Universität Gießen
    (德国)
    39 布伦瑞克工业大学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Braunschweig
    (德国)
    39 多特蒙德工业大学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Dortmund
    (德国)
    42 哈勒-维腾贝格大学 Martin-Luther-Universität Halle-Wittenberg
    (德国)

    查看全部
  • 中国当代最好的哲学家?

    张立文,1935年生,浙江温州人。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和合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周易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院长、学术委员会主席。
    主要代表作有:《和合学概论--21世纪文化战略的构想》、《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人道篇)》、《周易思想研究》、《朱熹思想研究》、《宋明理学研究》、《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天道篇)》、《传统学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多维反思》、《周易帛书今注今译》、《走向心学之路--陆象山思想的足迹》等。

    叶秀山,1935年阴历6月4日生于江苏扬中县,祖籍江苏镇江,于上海读小学、中学。1952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56年毕业,分配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工作,迄今四十余年。现任哲学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生院教授,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长期主攻西方哲学史,尤以古代希腊、近现代欧洲大陆哲学为主,兼及美学;近年注意思考中西哲学沟通问题。平时喜好西方古典音乐和中国书画、戏曲。

    汤一介,1927年2月16日生于天津,原籍湖北省黄梅人。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1990年获加拿大麦克玛斯特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荣誉博士学位。1983年曾任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Luce Fellow),曾任美国俄勒岗大学(1986)、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1995)香港科技大学(1992)麦克玛斯特大学(1986、1990)等校客座教授,纽约州立大学宗教研究院研究员(1986);1996年任荷兰莱顿大学汉学院胡适讲座主讲教授,1997年任香港中文大学钱宾四学术讲座主讲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长、中国哲学史学会顾问、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国际价值与哲学研究会( Research in Value and Philosophy ) 理事,第19届亚洲与北非研究会顾问委员会委员、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国际道学联合会副主席;曾任国际中国哲学会主席(1992--1994),现任该会驻中国代表。国内任南京大学、山东大学、兰州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大学兼任教授。

    饶宗颐,字国庵,又字伯濂,伯子。号选堂。一九一七年生于广东潮安。父亲饶锷,为潮州大学者,著作甚富。幼承家学,未冠整理其父遗著"潮州艺文志",于一九三七年刊登"岭南学报",以此知名。一九三五年之一九三七年,应中山大学之聘任广东通志馆专任纂修。一九三九年至一九四一年协助叶恭绰编"全清词钞"。一九四三年至一九四五年任无锡国专教授。一九四七年至一九四八年出任汕头华南大学文史系教授兼"潮州志"总编纂。一九四九年迁居香港。自一九五二年至一九六八年,历任香港大学中文系讲师。高级讲师及教授职。一九六二年获法国法兰西学院颁发"汉学儒莲奖"。一九六三年,曾至印度班达伽东方研究所作学术研究。一九六五年至一九六六年又在法国国立科学中心研究敦煌写卷。一九六八年至一九七三年应新加坡大学之聘出任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期间一九七零年至一九七一年,曾任美国耶鲁大学研究院客座教授。一九七二年至一九七三年,又任台湾中央研究院教授。一九七三年至一九七八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期间于一九七四年,为法国远东学院院士。一九七八年退休后,又于一九七八年至一九七九年任法国高等研究院客座教授。一九八零年,任日本京都大学研究所客座教授。一九七九年至一九八六年又担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荣誉高级研究员;期间于一九八二年获香港大学颁授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复获香港中文大学授予中文系荣休讲座教授衔。一九八一年至一九八八年曾担任澳门大学客座教授。一九九二年起被复旦大学聘为顾问教授。一九九四年起又任泰国华侨崇圣大学中华文化学术研究院院长。
    饶教授有关东南亚华侨史研究的重要著作有:"星马华文碑刻系年"及"新加坡古事记"两种及发表了多篇论文:"新加坡古地名辩正""秦代初平南越辨""苏门答腊北部发现汉钱古物""蒲甘国史零拾""论述中缅文化关系""论述中越文化关系"等,为华侨史研究增添了珍贵的资料,又曾于一九七零年就"新加坡古代名称的检讨-蒲罗中问题商议"与许云樵教授,陈育崧先生展开了为期九个月的论战,引起学术界的密切关注。六十多年来,孜孜不倦,在文学,语言学,古文字学,敦煌学,宗教学及华侨史料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除了专著六十多种外,尚有发表在世界各大学术期刊及各大书刊上的论文,短文和杂文约有四百篇。

    庞朴,1928年10月出生于江苏淮阴,汉族。1954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研究班毕业,任教于山东大学。1974年调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历史研究》杂志从事编辑工作,以后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副编审、副总编和《历史研究》主编等职。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人类科学文化发展史》国际编委会中国代表。现为"国际简帛研究中心"主任。

    楼宇烈,男,汉族,浙江省嵊县人,1934年12月10日生于杭州。一九五五年毕业于上海浦光中学 同年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本科 一九六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本科毕业一九六0年七月至一九七九年五月,北京大学哲学系助教 一九七九年六月至一九八○年十一月,北京大学哲学系讲师 一九八○年十二月至一九八五年八月,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一九八五年九月至今,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一九九0年起中国哲学博士导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1985年 9月起) ,北京大学哲学系东方哲学教研室主任(1985年12月起) ,北京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1989年 3月起) ,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1989年12月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1997年起),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委员(第三届,1992年起),全国宗教学会理事(第三届,1988年起) ,孔子基金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1986年起)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1991年起) ,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1999年起)

    李泽厚,著名哲学家,湖南长沙人,生于1930年6月,1954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成名于五十年代,以重实践、尚"人化"的"客观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美学观卓然成家。八十年代,李泽厚不断拓展其学术论域,促引思想界在启蒙的 路径上艰辛前行。九十年代,李泽厚客居美国.

    李学勤,1933年3月生于北京,读书于清华大学哲学系。1952年-1953年,在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参加编著 《殷虚文字缀合》。1954年起,在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后属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历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研究员,1985-1988年任副所长,1991年-1998年任所长。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兼任多所大学教授,"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长等。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 1984年获"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1年被评为"95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突出贡献者",2002年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及奖章。曾多次在欧美日澳及港台地区任教讲学。1986年被推选为美国东方学会荣誉会员,1997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何兆武,原籍湖南岳阳,1921年9月生于北京。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时就读北京师范大学附中高中一年级;9月全家间道南返故乡,在长沙入中央大学附中(由南京迁校);1939年,入西南联合大学。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史系;1943-1946年读清华在(西南联大)研究生。 1946-1949年任台湾建国中学、湖南第十一中学教师,1949-1950年华北人民革命大学政治研究院毕业,1952-1950年北京图书馆编目员。1952-1956年西安师范学院历史系讲师。1956-1986年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员。1986年后任清华大学文化研究所教授。1980年曾兼任中美文化交流委员会中方访问美国学者,1984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鲁斯基金访问教授,1986-198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研究所特约研究员。1993-1994年德国马堡大学客座教授,1995年德国马堡大学客座教授。

    方立天,1933年生。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宗教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哲学史》杂志主编、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中国佛教协会佛教文化研究所特约研究员。长期从事中国哲学、中国佛教与中国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宗白华(1897一1986),原名之木魁字伯华。哲学家、美学家、诗人。江苏常熟虞山镇人。1916年入同济大学医科预科学习。1919年被五四时期很有影响的文化团体少年中国学会选为评议员,并成为《少年中国》月刊的主要撰稿人,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同年8月受聘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任编辑、主编。将哲学、美学和新文艺的新鲜血液注入《学灯》,使之成为"五四"时期著名四大副刊之一。就在此时,他发现和扶植了诗人郭沫若。1920年赴德国留学,在法兰克福大学、柏林大学学习哲学 、美学等课程。1925年回国后在南京、北京等地大学任教。曾任中华美学学会顾问和中国哲学学会理事。宗白华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被誉为"融贯中西艺术理论的一代美学大师"。著有《宗自华全集》及美学论文集《美学散步》、《艺境》等。 宗自华于1986年12月2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殷海光(1919-1969)原名殷福生,湖北黄冈人。中国著名逻辑学家、哲学家。曾从师于著名逻辑学家、哲学家金岳霖先生。西南联大毕业后,进入清华大学哲学研究所,并曾在金陵大学(原中央大学)任教。抗日战争爆发后,加入青年军。1949年到台湾,同年8月,进入台湾大学哲学系任教。在几十年的治学生涯中,殷海光一直以介绍西方的形式逻辑和科学方法论到中国为己任,撰写了《思想与方法》、《论认知的独立》、《中国文化之展望》等著述。并且毕生热心于现代逻辑的研究、教学和宣传。其原因在于他认为中国文化中认知因素极为缺乏,而这必须依靠西方实证论哲学的输入来补救。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认知因素不发达,从根本上说,归因于儒家文化的泛道德主义倾向和中国文化采取的"崇古"价值取向。于是,殷海光大力提倡"认知的独立",强调"独立思想"。殷海光终生秉持科学民主自由的精神,是一位富有批判精神的自由主义者。

    冯友兰,字芝生,河南唐河人。1912年入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预科班,1915年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1919年赴美留学,192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46年赴美任客座教授。1948年末至1949年初,任清华大学校务会议主席。曾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1952年后一直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1923年夏,冯友兰以《人生理想之比较研究》(又名《天人损益论》)顺利通过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毕业答辩,获哲学博士学位。是年秋回国后,沿博士论文方向写成《一种人生观》。1924年又写成《人生哲学》,作为高中教材之用,在这本书中,冯友兰确立了其新实在主义的哲学信仰,并开始把新实在主义同程朱理学的结合。在燕京大学任教期间,冯友兰讲授中国哲学史,分别于1931年、1934年完成《中国哲学史》上、下册,后作为大学教材,为中国哲学史的学科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查看全部
  • 上海到德国马堡 大学怎么去,大概多久

    上海坐飞机到法兰克福然后到马尔堡。那个大学没有去过。但是那种城市不大的。你应该也不用找太远。从出发到到达24小时总有的。

    查看全部
  • 关于谢菲尔德大学硕士申请的问题(2015)

    许多申请者已经收到了大学的邮件,其他人还紧张地等着消息。许多地方在获得学位这方面竞争力很大;今年的申请人数与过去几年一样高。那些申请学科限制专业失败了的人不必绝望。开学前的6周还有其他的选择。
      等待学位空出
      许多毕业生申请了多个大学并获得了多个许可。这些多专业申请生可以在各高校间选择。空出来的位置就被那些还没有获得许可的人获得。有多少这样可供分配的学位是由期望的专业和学校决定的。霍斯特·亨利希,柏林工业大学的负责人并不想给申请者过大的希望:“我们认为,我们会像以前一样不会有过多的后续申请工作。”同样他也认为柏林工业大学肯那个会有一小部分的学士专业有“剩余学位”:比如在科学和工业历史或是自然科学的信息社会专业。后续申请程序的持续时间会根据个学位和大学而有所变化。
      抽中一个学位
      那些到最后都没有没被申请走的学位,校方会采取抽签的方式。这样所有人就又会有一次机会:那些一开始并没有申请这一学位的申请者也可以申请抽签。每个学校对期限以及不正式的申请的处理都是不一样的。申请者应尽早了解申请的形式。比如马堡大学如今就在一些专业限制的学位上进行抽签。其中就包括很受欢迎而且一般为限制专业的企业管理学、文化科学以及社会学等学科。有关可申请的学位的介绍可以自9月1日期在高校校长会议的网络学位行情上得到,直到学期开始这些信息都会被更新。
      到另一个城市
      申请者申请非限制专业到现在都是最容易的。平均成绩在此基础上产生不了什么影响,而且直到临近学期开始都可能注册得上。“忽略掉一些专业如医学和心理学,学生可以选择几乎所有的专业,如果不限地点的话”,工作于机构“学在柏林和勃兰登堡“的克劳斯·舍勒说道。
      森夫滕贝格.科特布斯——勃兰登堡工业大学为想要学工业方面的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非限制类专业。在大学中,法学、企业管理学以及大部分的人文学科都是非限制的。同样在开姆尼茨工业大学也有许多在工业、自然、人文和社会学科方面的专业可供选择。在维尔茨堡大学,大一新生可以不受平均成绩的限制申请法学还有受欢迎的学科如德语、英语以及历史。拜仁州是受限专业难民的最佳去处:班贝克大学宣传,34个学士专业和32个师资专业学位中只有8个专业受限。同样在雷根斯堡大学许多师资专业和大部分人文科学专业都是不受限的。
      等待学位
      当成绩达不到理想大学的要求时,申请者又坚持想要申请这一学校时,可以通过国外短期停留或是实习来克服。高校会将一部分的学位分配给那些学期等待申请者。这种情况下起主要因素的就只是等待的时间而不是成绩。等待时间从毕业证的签发开始算起。那些想要学期等待的学生不允许在他处入学。

    查看全部
  • 马堡大学相关资讯

    德国马尔堡大学介绍

    立思辰留学介绍,上海交通大学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将马尔堡大学排在德国第15-24位、欧洲第80-124位和世界第201-302位。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与QS公司联合发布的世界大学排名将马尔堡大学排在世界第368位。

    1527年创建于马堡。设有法律、经济、社会科学、心理学、神学、历史、古物、数学、物理、物理化学、化学、药学和食物化学、生物学、地球科学、地理、人类医学、教育等系科。中国科学评价研究院发布的2007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排名,马尔堡大学排名为235名,世界500强的中游。

    马堡大学是该地区大的工作岗位提供者和最重要的经济拉动因素。该城的制造业、化工和制药业,所有这一切都排在大学之后。大学第一位,然后才是其它行业。通过建立新建公司研究中心和公司启动互助组织,马堡大学将其研究部门也融入当地经济当中去。一座专门为生物学和自然科学而建立的公司创办人中心早已在计划当中。

    查看全部
  • 伽达默尔诞辰120周年:他的人生是一部跨世纪的学术史

    撰文|汪尧翀(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并非来得太早,或者来的过晚。

    因为步伐,在长期与时间的较量中,

    早已深知什么叫做恰好与及时。

    ——匡宇:《在大地的某个地方——致海德堡友人》

    我曾亲身感受过一次伽达默尔在哲学公众中的“效果历史”。几年前的秋天,我在海德堡大学访学,参加了教授秋季学期第一次公开授课。除了哲学系的年轻面孔,阶梯教室中座无虚席,多数竟是热爱哲学的市民:一群白发苍苍、精神矍铄的老人。讲座是关于海德格尔的。讲座的气氛是严肃的,但在某个时刻伽达默尔的名字被提及时,课堂上传来一阵友好的笑声,洋溢着崇敬的气氛:首先,是因为授课者的教席当年属于伽达默尔;其次,一个传统也随之被触及了。

    现场体验德国哲学公众的热情和他们对传统的敬意是奇妙的。自1933年以来、1968年之后,“传统”在德国人的生活中也许难免有几分沉重的色彩。相比海德格尔教席的命运,伽达默尔为这一从雅斯贝尔斯手中接过的教席增添了殊荣。但效果史总是有其吊诡之处。伽达默尔的名字,又常常伴随海德格尔之后。即便是在他开创了半壁江山的现象学-解释学传统中,他也总是侧身,让其伟大老师的隆重登场。实际上,哲学人物的这种半隐状态,可能在推崇“原创性”的时代——尽管人们可能对原创性既无确切的说明也无法达成一致——并不罕见,但作为哲学史战场上已经夺得一席之地的人,伽达默尔则显得独树一帜。在汉语学界,《真理与方法》及自传性质的《哲学生涯》早已有了中译本,但与他同时代的人物,尤其海德格尔及列奥·施特劳斯相比,伽达默尔所获得的关注似乎少得多。

    好在,今年恰逢伽达默尔诞辰120周年,让·格朗丹这本传记的迻译及时打开了一扇窗口:传主罕见的长寿也使其哲学生涯本身就是跨世纪的德国学术史。

    德国哲学家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历任马堡大学、莱比锡大学、法兰克福大学、海德堡大学教授。在海德格尔的影响下,建立了自己独特的“哲学的解释学”,对现代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主要著作有《真理与方法》。

    来自两位父亲的压力

    让·格朗丹在附录中提及,为伽达默尔写一本尽可能客观的传记,诱因在于1980年代海德格尔纳粹时期的丑闻的再度掀起讨论。作为海德格尔最忠实的学生之一以及动荡年代的亲历者与见证者,伽达默尔也不时遭遇类似的质疑。而作为伽达默尔的学生,让·格朗丹感到有必要让历史材料为伽达默尔做出澄清,不过也坦言,替海德格尔学派的思想家立传,要充分考虑到他们对传记的立场:真正重要的唯有哲学家的思想。但毕竟,哲学作为一项公共事业,与生活世界的关联在所难免。从这个意义上说,一部好的传记,就应当揭示伽达默尔是怎样炼成的。撇开丰富的历史细节不论,这部杰出的传记至少成功地做到了一点,描述了伽达默尔个人性情、思想及命运上的独特性是如何形成的。这对真正认识和理解伽达默尔其人,无疑是巨大的帮助。

    正如在德语作家身上屡见不鲜,甚至有些陈腐的主题,伽达默尔也成长于两位父亲的阴影之下。母亲的不幸早逝,使伽达默尔从年幼时便置于父亲严厉的影响之下。他的父亲不仅是一位成功的药物化学家,后来担任了马堡大学的校长,而且还是一位想要对自己儿子施加强有力影响,将他引向真正的精确科学的教育者。可想而知,当伽达默尔执意选择人文学科的道路时,他父亲有理由感到不解和担忧。

    伽达默尔选择投身哲学,一开始便在马堡这个新康德主义阵地中如鱼得水。此时,他遭遇了另一位真正的精神之父:当时已崭露头角,享有德国哲学“秘密国王”(阿伦特语)之誉的海德格尔。这位深得纳托普及哈特曼偏爱的弟子,转投海德格尔门下。不久之后,海德格尔却对年轻的助手感到失望,并以一封措辞严厉的信件表达自己的看法。伽达默尔气馁沮丧之余,并未放弃与海德格尔的亲密关系,但转向了古典语文学研究,以便为哲学前景的黯淡提供另一种选择,即成为一名古典语文学家。当然,现实考量的表象之后,也不乏严肃的思想动机:哲学问题与语文学问题不可分割,只要哲学反思试图回到原始经验,后者则在解释学中担纲重新开启古典文本的契机。随着伽达默尔在古典语文学领域的成功,海德格尔再度认可了这位弟子,并主动提出担当他的教授资格论文导师。这是伽达默尔梦寐以求的事情,他由此才真正成为了海德格尔学派中重要的一员。不过,与同窗卡尔·洛维特与格哈德·克吕格先行的批判态度相比,伽达默尔当时还并未显示出脱离老师影响的独立性和原创性。实际上直到晚年,伽达默尔才谨慎地在著作中发展对海德格尔的批评。

    《伽达默尔传:理解的善良意志》,(加)让·格朗丹著,黄旺/胡成恩译,拜德雅丨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20年4月版

    传记提及的一段轶事,有力地证明了来自两位父亲的压力是如何塑造了早期伽达默尔。当1927年他的父亲被癌症击倒时,这位校长将海德格尔请到病床边,希望后者向他证明伽达默尔在哲学上有好的未来。海德格尔肯定了伽达默尔的哲学能力,向他的父亲做出了担保。面对父亲的自我辩护也许一直是伽达默尔哲学生涯的隐秘动力。尤其面对作为精神父亲的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很长一段时间都生活在其思想的滋养和阴影之下,以至于声称“我始终有一种该死的感觉,海德格尔在我的背后看着我。”(《伽达默尔传》,第148页。)

    迟到的成熟:

    自我理解的图像

    按照传记的描述,伽达默尔无论如何也不属于以尖锐犀利著称的激进思想家。有意思的是,在职业生涯的起步阶段,伽达默尔根据同辈学者的表现的自我评估和自我感觉,也是如此。不过,他已经开始意识到自身哲学立场及教学方法上的独特性。让·格朗丹精彩地形容了伽达默尔的哲学品格:“立场分明永远都不是伽达默尔的力量所在,在任何立场中,甚至是那些对立的立场中迅速地认识到其真理的核心才是他的力量所在。[……]人们在这里看到了犹豫和宽容的标志[……]的确,曾经在他周围的都是强大的、多产而自信的知识人士:他的父亲、赫尼希斯瓦尔德、纳托普、哈特曼、沃尔特斯、库尔提乌斯、布尔特曼、弗里德兰德,尤其还有海德格尔。面对如此众多的大师,我们不能理解他成为‘不但……而且’的拥护者,他学会了培养谦逊和无知的博学的美德,后者也成为他哲学的主旋律(leitmotiv)。他后来会说,他的解释学的灵魂在于承认‘他人可能是对的’。这一完全苏格拉底式的认识也包含了一个传记学的背景。”(《伽达默尔传》,第157页。)

    但与这种理想化的学术环境相比,“政治”这个大他者则对伽达默尔思想的成熟施加了时代的惊骇,对其人格及思想的影响不容忽视。在艰难年代中,伽达默尔的存活与其说得益于犹豫和审慎,不如说是自我隐忍。在1933年-1945年这段德国的黑暗岁月之中,伽达默尔坚持审慎地“不问政治”。但是,官方机构和大学都直接面临纳粹化的问题,作为一个身在其中并担任公职的教师,伽达默尔不可避免地牵涉到不少令他名誉受损的签名。实际上,伽达默尔与纳粹的牵连,哪怕在中文语境中,也因为理查德·沃林这样的知识分子不够准确及审慎的话题制造式的过度解读,而变得广为流传。这种解读加固了伽达默尔身上的“保守主义”标签,似乎在他对“传统”的强调中早已深埋着一根倾倒于德意志民族文化特殊性的引线,甚至由此反证哲学解释学也包含了不光彩的思想内核。让·格朗丹出色地从历史材料和伽达默尔本人的思想发展出发,力图还原和呈现这些行为的历史语境,从而为审视流行意见提供出一种对照。他通过历史材料证明,即便在纳粹统治最黑暗的年代,伽达默尔仍和他的犹太朋友保持了坚定的友谊,甚至与旨在颠覆纳粹政权的政治抵抗运动团体及个人都有所来往,虽然并未(实际上也不可能)参与其中。当然,传记也并未讳言后来成为伽达默尔的第二任妻子的女学生凯特·莱克布施当时悲惨却又幸运的遭遇。这些事件构成了伽达默尔在这段梦魇岁月中的刻骨铭心的经历。

    《真理与方法》,伽达默尔著,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4月版

    让·格朗丹认为,虽然在纳粹暴政快结束的那几个月里,伽达默尔的态度并不是很光彩,但的确是无计可施的妥协,任何一线的政治抵抗者都不可能安然渡过那段岁月。伽达默尔认得清,作为一个哲学家的真正使命在于追求卓越的哲学教育,以便帮助战后德国培养亟需的独立知识分子。同时,他在纳粹时期艰难、灵活且不失人格的生存赢得了荣誉,使他在1945年德国解放之后被推选为莱比锡大学的校长,开始在美苏两大阵营的监管之下再度重启德国大学。这种战后重建的工作伴随着意识形态的冲突,一直延续到1947年左右。伽达默尔辞去了校长职位,并获得了法兰克福大学的哲学教职,之后在1950年,决定性地接过了雅斯贝尔斯在海德堡大学的哲学教席。这位思想家仍然蒙受着哲学的召唤。

    伽达默尔在海德堡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仅写出了迟到的巨著《真理与方法》,而且培养了一大批青年才俊。他在之前岁月中养成的博大性情再次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没有“伽达默尔主义”,而是指导学生走上各自的道路。不仅如此,他还乐意提携当时虽然不属于自己学生,但特别有天分的年轻一代思想家,包括哈贝马斯、卡尔·奥托·阿佩尔、恩斯特·图根哈特以及奥托·珀格勒等后来声名卓著的人物。因此,伽达默尔赢得了一个绰号:德国哲学的“幕后主导者”。不仅如此,1968年荣休之后,他开始了年轻时错过的世界讲学,在不同的国家都继续培养了许多外国学生。这种令人艳羡的成功,归根结底与他所倡导的“理解”思想密不可分。

    从反思的角度来看,伽达默尔的哲学生涯完美地诠释了自我理解的图像必然显现在与他人的交道之中。他的哲学道路达到极盛,恰恰是因为他洞察到了自身的有限性,而且受惠于对他人的倾听,尽管也不可避免地伴随着争执。传记在还原伽达默尔思想及性情的成熟过程方面非常杰出,因为它准确地理解了世界上存在着一种不同于灵感的迅疾与澎湃的天才。实际上,理解要达到的意义正是“不同于”。传记试图表明的,恰恰是伽达默尔既不同于海德格尔,也不同于那些才华横溢甚至咄咄逼人的同辈之处。解释学,正如其名,是一种精耕细作的、苦心经营的洞见。正如我们无法通过某些既定的范畴或抽象的意识立场来理解某个具体的人或物,有待解释的作品也是如此:要整体地把握一件作品,实际上就是要把握其最富有独特个性之处,把握其独特个性之所以如此显现的那个场域或事件。要达成这种理解,需要敏锐的意识乃至妥协,而非那种披荆斩棘的决断之思。

    哲学解释学的堤坝

    一定程度上,伽达默尔思想最深刻方面,会因为理解者的专业语境而受到限制。说起哲学解释学,视之为文本解释的方法论或哲学说明的理解仍不可避免地大行其道。如果,这种理解将自身视为哲学解释学的应用甚至延伸,也算是符合其服务于人文社会科学的题中之义,但最重要的则是要避免其带来的误解,因为某种释义方法或专业意识(最显著的例子正是“审美意识”)恰恰是哲学解释学本身要求避免的。毫无疑问,伽达默尔的思想酝酿于长期的文本解释实践之中,但毋宁说,当直面理解本身的时候,他触及了主体性的局限,并且坚持哲学解释学能够超越这种局限:存在远逾出意识(mehr sein als Bewusstsein)。这里可以清晰地辨认出海德格尔对存在追问的深刻踪迹。这是对意识,或者说对主体性暴力的诊断和治疗。“存在”本身,远比那在意识中成为透明的,即成为了可分析、可解释、可计算的客观化的东西更多。

    如果从语言哲学的视角来理解伽达默尔的核心思想,其名言“能够被理解的存在就是语言”便显示出对所有专业意识的善意的超越。无论是精确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所动用的概念,总是对存在经验的某种削减。当“语言”无法完善地传达这种经验时,我们所能言说之物比起事物向我们敞开的经验而言,就显得贫乏了。那么,何处能够克服这种贫乏呢?正是在这个关键性问题上,伽达默尔与其老师拉开了距离。解释学确实对语言作了本体论规定,但这并不意味着语言本身只能在基础主义的方向上“言说”。语言的丰沛性确实被主体性所限制,但也并不意味着其一定源于超主体的语言结构。换言之,伽达默尔的洞见恰恰在于,语言自身的自反能力,语言自身的精细化能力,能够应对和克服这种限制。在由语言所编织起来的事物(无论是人的自反性意识,还是社会成员的自我认同)之中,或者说,处于由语言所构成的解释学视域之中的事物,其存在所依的语言有能力进行自我更新。而这意味着,有时候人们毋需在一切自然语言稍有笨拙的地方,便宣告其失效,而追求一种具有超越结构的形而上学语言。

    当伽达默尔的上述语言本体论洞见,辅以他反复强调的苏格拉底式无知的对话意识时,解释学最动人也最深刻的层面就出现了。正是在对话之中,语言的贫瘠性,或者说,言辞之于事物的那种不精确性,才能够被克服掉。正是根本上依赖于对话经验,伽达默尔才拒绝了海德格尔的决断哲学。不仅如此,“对话”必然显示为对所有源始哲学的质疑。因为对话并不要求彻底地抛弃主体,而是要求对话者的主体性不隅于单方面的“你”或“我”;同时,“你”“我”之间的语言关涉,也并不彻底跨越主体间的互动,成为语言的无名事件。

    《哲学的开端》,(德)伽达默尔著,赵灿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11月版

    伽达默尔由此认为,我们之于事物的遭遇或把握,更多是前见而非判断。判断这个词指向了经验的主题化及专门化,不仅让人想起伽达默尔曾经浸润其中的新康德主义及现象学的传统。前见能够不断地进行修正,为对话敞开了空间。关键是,前见的这种理解特性——恰恰遭受最多指责——并不是意味着极端的历史主义,即彻底否定超历史语境的事物存在;相反,前见恰恰意味着在文学和艺术这种哲学解释学所仰仗的历史经验之中,存在着超越历史语境的经验“典范”,其标志性特征正是不断从产生的语境中跃迁至解释者所处的当下语境。

    这就是伽达默尔深入批判自笛卡尔以来“主体性自我透明理想”的深刻指向:主体在理解中无法彻底地,或者说,一劳永逸地将有待理解的任何对象转化为客体。与其说这种洞见规定了释义活动,倒不如说,它在一切释义活动可能进行之处,标示出了解释的界限和可能性。传记也出色地概括了这一点:“理解与其说是‘主体性的一个行为’,不如说是一个‘视域融合’的活动,在这里过去和当下相互渗透:没有与过去的关系,就没有当下的提问,而没有当下,也就没有使得当下得以可能的过去。”(《伽达默尔传》,第363页)尽管这种洞见难免遭受最严厉的历史主义指责,但伽达默尔的历史主义批判实际上提醒了一种流行的危险:如果彻底地反对历史主义,那么,很可能只剩下永恒的教条和由它秘密指定的捍卫者。哲学解释学并不幻想着彻底克服历史主义那消解一切规范的惊涛骇浪,而是几乎笨拙地筑起一道堤坝,迎接历史主义的巨浪拍击其上所激起的阵阵浪花。

    对话,或无尽的等待

    让·格朗丹这本杰出的传记一定会让读者认识到,天才,如果这个词是指一切自我成就者皆自有其天赋根源的话,必然有不同的显现方式。但无论如何,伟大的人远为谦逊。甚至连伽达默尔所捍卫的理解经验本身,也远比决断或宣告更为脆弱,归根结底,它并不完全起于神思之接,而是内蕴于生活世界的历炼。唯有如此,人们才不会惧怕误解。然而,的的确确,在误解与真正的理解之间,往往隔着一道阴影环绕的拱廊,有时候人们并未穿越过去,已将那仍被阴影笼罩的形象误认为是巨人之姿。但即便说并非其旨趣所在,难道“理解”不总是意味着置身于这种状况之中吗?洞察并惬意于这种状态,比起冷静的分析或犀利的批判而言,是另一种才能。在真正对话之前,总是有可能需要无尽的等待。

    这又使我的思绪回到了几年前。在海德堡一个秋日午后,我专程去寻访伽达默尔的长眠之所。伽达默尔并不安息在韦伯、拉德布鲁赫等巨人沉睡的城中老公墓(Bergfriedhof),而是在他晚年的居住地,距离老城几公里处的齐格尔豪森(Ziegelhausen)一处山顶的新公墓(Neuer Friedhof)。上山途中会路经一处修道院,其餐厅出售着海德堡最好的本地啤酒。新公墓全无老公墓中富有高度艺术气息的纪念碑和铭文,一望皆是朴素的简洁石碑。矗立半响,也无法确知伽达默尔究竟沉睡于墓园何处。恰好进来了看守墓园的一位老人,我向他请教时,他茫然不知所措,直到说起伽达默尔曾是海德堡大学的一位教授,才仿佛恍然大悟,用手指着墓园一角:“大学的人都在那边”。如果你见过马克思·韦伯庄重肃穆,两侧镌刻着选自《浮士德》等书中名句的高大墓碑,相比之下,小巧的枣红色幕碑则极不起眼。墓前也没有韦伯墓前成簇的鲜花,而只在墓碑的顶端——兴许是本地习俗,不得而知——轻轻地零星放着一些压着树叶的小小石子,似乎显示着不久前也有人来过。

    撰文|汪尧翀

    编辑|董牧孜 李永博

    查看全部
  • 来Battle!国内高校德语专业哪家更强?院校排名大起底

    一转眼又快到九月开学季,又将有很多同学走上学德语的这条道路。之前有不少同学在后台问小编,学德语哪个学校比较好,每个学校的德语专业的课程安排一样吗...

    今天,哈尔滨艾可外语学校老师就做了个小调查——别的不讲,咱们就专门来盘点一下国内开设德语

    德语究竟是一门怎样的专业

    德语专业的终极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征服这门“小语种”中的“大语种”。在基础层面上,各大高校的德语专业基本都会开设精读、视听说、语法、写作、阅读等等各种专业化课程,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各个方面的语言技能。

    在此基础上,学校会在中高年级开设翻译、文学史和语言学概论等要求更高的学术性课程,而学生们所要学习的也不再仅仅是德语这门语言而已,还要面对它所代表的那一整个文化世界。

    但!是!你学到的不仅仅是一门外语而已,更重要的是你懂得了要如何去认识和对待外国人,要如何跳脱传统的中式思维去思考问题。

    所以,除了德语翻译、德语老师、德语文学语言学学者,你还可以在各种国际企业和机构,以及一些涉外的事务所中施展自己的才华——德语专业毕业,没有你做不了的工作,只有你想不到的出路!

    国内高校德语专业介绍

    截至2018年,国内开设德语专业的高校超过了100所!下面,哈尔滨艾可外语学校老师就给大家大致介绍一下排名前列的一些院校,看看它们的德语专业都有哪些过人之处吧!(以下均为优秀学校,排名不分先后!)

    01

    北京大学德语系

    师资力量:在职教师13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3人,博士生导师4人

    交换机会:本硕博均有赴德学习机会,学习期限通常为半年或者一年。

    主要研究方向:德语国家作家作品研究、德语文学史与文学理论、德国历史和德国文化史。

    首先当然是国内外语专业的“老大哥”北京大学。北大德语语言文学专业是国家二级学科,可以追溯到1952年院系调整时成立的西方语言文学系德语专业,最初由冯至、田德望、杨业治等几位大师级学者和翻译家带领。

    而现在,北大的德语系已经成为国内德语文学教研和翻译的重镇。最系统全面的德语文学课程、最受欢迎的德语文学史教材、多种多样的学术专著和译著……热爱德语文学的你千万不能错过!

    02

    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

    师资力量:现有专业教师33名,包括正教授8人,其中博导6人,副教授11人

    交换机会:与海德堡大学、哥廷根大学、耶拿大学、维也纳大学等均有校际合作关系;与南京大学、哥廷根大学共同进行中德跨文化日耳曼学双硕士培养,研究生毕业时获得中、德两个学位;与德国国家语言研究院、曼海姆大学共同进行双博士培养。

    主要研究方向:德语文学、德语语言学、翻译学、跨文化研究、德语国家外交与经济、教学法

    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专业始建于1950年,在2002年就已经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2008年成为教育部、财政部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北外德语专业的一大两点就是“动态多元课程体系”,简单说来就是:三、四年级的课程全部分为导论课和加强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人生规划,在德语文学、语言学、翻译、跨文化、外交、经济六大模块中选择四大模块作为自己的必修课。小编想为这样的人性化设置鼓掌欢呼!

    03

    同济大学德语系

    师资力量:现有在编教师31名,其中教授7名,副教授10名,德籍教授1名, DAAD外籍教师2名,校聘外籍教师2名

    交流机会:与德国的波鸿鲁尔大学、达姆施塔特技术大学、马堡大学、不来梅大学、齐根大学、科隆大学、耶拿大学等高等学府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本科三年级学生以及硕、博研究生100%到德国各大高校参与交换生项目

    主要研究方向:语言学、文学、文化学、翻译学等领域

    小伙伴们可能有所不知,同济大学正是由一名德国医生创建的,因此同济大学德语专业的实力历来都是十分强劲的,不仅在科研领域著作颇丰、获奖无数,承办了多次德语教研及日耳曼学相关会议,在德语教学领域的成绩也十分亮眼。

    尤其是依托上海德企众多的环境优势,以及同济大学中德学院等其他与德语有关的项目,同济大学德语专业历年的毕业生就业率达到了100%!毕业即就业,在这儿可不是梦!

    04

    南京大学德语系

    师资力量:教授2名,副教授1名,讲师5名,DAAD外籍教师1名

    交换机会:与德国弗赖堡、图宾根、慕尼黑、柏林和哥廷根等大学有交流协议,推荐成绩优良的学生在第三学年或读研期间到上述大学学习半年到一年(含公费和部分自费两种);与哥廷根大学每年联合招收跨文化日耳曼学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德语语言学、德语文学和文化与翻译

    南京大学德语系成立于1947年,是全国最早成立的两个德语专业之一。国内德语界大名鼎鼎的张威廉、商承祖、陈铨、廖尚果和叶逢植等著名学者曾经在这里辛勤耕耘。

    与上面三所高校不同,南大德语系走的是小而精的路线,学生数量更少,教学的精细化程度更高。而南大德语系的另一个优势在于“不偏科”,在德语文学、德语语言学、跨文化日耳曼学、翻译等等各类领域的科研和教学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因此,想要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德语专业学生,南大德语系是个不错的选择。

    以上说了这么多,也仅仅是介绍了国内德语专业的九牛一毛而已。希望大家未来也有机会成为这些学校当中的一员哦~

    查看全部
  • 核时代的敲门砖不是曼哈顿计划的那几位而是拒绝当总统的哈恩

    大家都知道是美国第一个研制出原子弹,并把核武器第一个运用与战场,之后核能还在其他领域发挥其重要作用,人类也应此进入了核能时代,这个时代的引领者并不是曼哈顿计划里的那几位,而是德国科学家奥托·哈恩,今天我们讲发现了核裂变反应的他。

    他出生在德国的法兰克福,中学在当地读完,十八岁时进入马堡大学学习化学专业,二十二岁时获得博士学位,主修的专业是有机化学,因为他自己的目标是从事化工产业,毕业留校任教两年后选择去英国深造,在这里他跟随拉姆塞进行学习,在老师的影响下他转去研究放射化学,这一年他从镭盐中分离出新物质射钍。第二年跑到加拿大跟随卢瑟福学习,这一年卢瑟福也在研究放射性元素镭。第三年他返回德国,并在柏林大学任职化学教授。第四年他在柏林认识了莉泽·迈特纳并与之合作研究,这位女物理学家对他的帮助极其之大,也对核裂变的发现起到关键性作用。十年后的1917年他首先发现了化学元素镤。1945年德国战败他被怀疑给德国制造原子弹被送往英国扣留,直到第二年才被释放,以八十九岁高龄逝世于哥廷根。

    除了核裂变是最重要的发现外,他还发现了射锕、新钍1、新钍2、铀Z、镤等一些放射性淀质的核素。他的发现引起了当权者的关注,德国要求他参与原子弹的制造,他深知原子弹被纳粹掌握的危害,于是选择出工不出力的方法,并改变了自己的研究方向。虽然被怀疑给纳粹造原子弹,但他坚决反对希特勒掌握原子弹,后来还以他的命名设立了和平奖项,就是纪念他二战中为了不让纳粹利用核武器而拒绝参与研究的爱好和平行为。

    他同爱因斯坦一样,也有当国家总统的机会,同样选择拒绝。1959年由于他出色的贡献联邦德国内要求他当元首的呼声很高,但他考虑到自己只是一学者不懂政治选择了拒绝,在此之前美国总统就曾邀请他到白宫工作,他也是选择拒绝的。他也有犯错的时候,比如居里夫人的女儿曾把论文寄给他,他认为错误理论直接把论文扔进垃圾箱,最后被别人证实了论文的正确性,他亲自实验后知道自己的错误,勇敢的向居里夫人的女儿道歉,表现出了一个科学家尊重真理和勇于面对自己错误的广阔胸襟。

    评论出你最喜欢的科学家,关注收藏并分享,为科普教育贡献你的一份力量!!!

    查看全部
  • 这位华科学子向德国总理默克尔提问,默克尔夸他德语说得真好!

    “你德语说得真好,你应该感到自豪。”

    听到这句话,来自华中大德语系的汪俊臣终于舒了一口气,并向默克尔总理回以最真挚的微笑。

    几分钟前,他用德语向默克尔提出了关于德国歌德学院和中国孔子学院在两国文化交流中作用的问题。默克尔稍加思忖过后答道,孔子学院与歌德学院在未来两国的文化交流中势必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

    汪俊臣本还担心自己的发音是否不够清晰,听到这句认同,他放下心来,进而有些许骄傲。

    “作为华中大德语专业的学生,能够在德国的政府首脑面前用德语清晰表达自己的疑问,是自己完全不曾预想到的一次机遇。其实我学习德语也不过只有两年多的时间,也就是说在进入大学之前我从未接触过这门语言。能得到德国总理肯定也算是我德语学得合格啦。”

    9月6日至7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7日,默克尔飞抵武汉,来访华中科技大学,在梧桐语问学中心明德报告厅举行演讲会。

    演讲后的提问互动环节,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17级本科班汪俊臣、赵友松两名学生被选中向默克尔提问。

    被点到提最后一个问题的,是同样来自德语17级本科班的赵友松。他回忆到,当确定自己被点到的时候,整个人突然不由自主地就弹起来了,马上提出了关于中德两国在世界格局中承担的责任的问题。

    默克尔总理表示,中国和德国更好地发展将有助于世界总体的发展、前进。

    “提问的时间很短,还不够来得及紧张,但是现在回想起来那个时刻还是很激动的,感觉也算和一国领导人共同探讨了一下时政大事,能在这样一个高端舞台上畅所欲言的确是振奋人心。”

    这次活动,对两人而言充满了人生中的第一次:第一次亲眼见到了一个国家的领导人,第一次有机会可以直接将自己对于国际问题的疑问向一国元首寻求解惑,第一次站在这么多的聚光灯下表达自己的思想。

    汪俊臣和赵友松与默克尔总理的精彩互动体现了华中大学子的优秀专业素养和热情好客。他们是活跃在这次外事活动幕后的外国语学院德语系的一个缩影。在默克尔访问华中科技大学的活动中,我校德语系派出志愿者7名,负责机场接待、礼宾服务、会场翻译与接待,我校外国语学院的多名教师参与了活动组织工作。由于此次活动的工作语言为中文和德语,德语系教师提供了活动宣传材料、承担了活动现场的各项翻译工作,受到了相关单位的高度肯定。“这次我能够在面对德国总理的情况下使用德语流畅提问,得益于德语系良好的人才培养氛围。”

    汪俊臣说,“从入门到逐渐系统学习语言知识的过程中,老师们都会因材施教,为我们每个人答疑解惑,保证每个人不论天赋都能学懂弄通。系里会时常组织活动,老师、同学之间的氛围也十分融洽,大家在专业学习上虽然具体目标有所不同,但集体归属感都很强。”师生关系融洽只是基本,我校德语系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理念更使得学生们不仅是懂语言,更会用语言。

    德语系与德语国家高校的交流合作非常活跃,先后与德国哥廷根大学、罗斯托克大学、拜罗伊特大学、马堡大学和瑞士伯尔尼大学等国外名高校建立了稳定的校际交流关系,定期邀请国外专家来校举办各种讲座,并选送学生去合作高校交流学习。2019年,前往德语国家交流学习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达德语系全系学生总数的28%。提问的两位学生所在的德语17级本科班在2019年出国的人数占全班的60%。

    汪俊臣、赵友松在暑假就刚参加过赴德国罗斯托克大学的交流活动,在纯正德语环境中实地实践过的他们,在这种国际交流的场合自然能应对自如。

    活动结束许久,汪俊臣、赵友松内心依然十分激动。他们说,这次经历使他们坚定了一个目标——一定要坚持精进学业,打磨技能,学好德国语言及文化,理性研究中西方政治、经济、文化差异,沟通中外,有朝一日再一次在高水平的舞台上,展现华中大学子的优秀风采!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编辑/黄凌志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