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雷斯特学院

福雷斯特学院学费:

福雷斯特学院官网: http://www.forrestcollege.edu

学校性质:暂无

创办时间:1946年

世界排名:暂无

学校人数:暂无

暂无 托福要求(分)

暂无 雅思要求(分)

暂无 SAT要求(分)

录取率 1%

货币兑换流程

1

微信搜索“联合货币”

2

关注公众号

3

点击“外币兑换”

4

使用手机登录

5

填写订单信息

6

填写补充信息

7

支付-下单完成

8

到店取钞

【简介】 福雷斯特学院

福雷斯特学院 福雷斯特学院(安德森)成立于1946年,是美国南卡罗来纳州一所两年制盈利性商业学院。学院最初创立时原为卡罗来纳商学院,后于1989年更名为福雷斯特初级学院,2010年改为现名福雷斯特学院。福雷斯特学院(安德森)致力于提供一个积极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发展潜力,使他们拥有更充足的信心去实现自己的个人和职业目标。学校强调实现个人和学术目标的重要性,视学习为一个终身的过程,并整合利用学校一切资源(包括教职工、导师及设施设备资源等)优化学生所接收到的教育质量。

【专业】 福雷斯特学院

  • 福雷斯特学院相关问题

    电影阿甘正传主角为什么叫福雷斯特·甘

    他妈给他起的 电影里说名字和3k党的创始人 内战的英雄 他妈的一个亲戚是一样的 总之是说那个人很伟大

    查看全部
  • 《阿甘正传》中为什么车上的孩子不和福雷斯特在一起?

    因为“甘”有假肢,而且看着不是太聪明。追答

    抱歉,不是假肢,是腿上有帮助行走的东西,我也不知道是啥😊

    查看全部
  • 福雷斯特发电机使用方法及原理图?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这个问题.希望能帮助到您解决这个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您可以加我QQ为您详细解答,目的是为了方便我给您详细讲解.讲解绝对详细。不清楚可以继续反问,谢谢楼主先采纳我的回答!希望能帮助到您解决这个问题。感谢您的提问!
    谢谢楼主采纳!~

    查看全部
  • 李·德福雷斯特是谁?一生有何作为?

    在20世纪科学技术的百花园中,电子技术之花迎风傲立、格外引人注目。正是因为有了它,我们才有了收音机、电视机,才有了自动控制、无线电通讯,飞机才能更好地翱翔蓝天、轮船才能更好地漂洋过海……电子技术扶持了一大批高精尖技术的发展,其中包括航空航天技术、自动化技术、激光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核能技术,等等。人们很难想像,如果科学技术的百花园中没有电子技术这团花簇,人类社会该是何等的平淡乏味。
    电子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二极管、三极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阶段。其中三极管的发明,在电子技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正是由于三极管的发明,才使得电子学的发展出现了划时代的飞跃。因此,对于三极管的发明者、美国发明家李·德福雷斯特,我们没有理由不表示深深的敬意。
    1873年8月26日,德福雷斯特在美国衣阿华州的康斯尔布拉夫斯地区降生。不过,他虽然出生于衣阿华州,他的童年和青年时期,却是在亚拉巴马州度过的,因为他的父亲是亚拉巴马州一所黑人学校的校长,他跟着父亲长大成人。
    德福雷斯特发明的三极管,对于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与二极管相比,它除了可以用于整流、检波以外,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它的放大功能。这是一种十分有用的新功能。如果同时使用几个三极管,就能将所接受的弱电流放大到几万倍甚至几十万倍。所以,三极管的发明为无线电通讯和广播开辟了道路,它不但扩大了无线电收发报机的使用距离,而且使收音机和多种多样的电气设备成为现实。它的出现,改变了无线电世界的面貌,所以德福雷斯特把三极管誉为“空中帝国的王冠”。
    “王冠”被发明出来了,但它的发明者却因为发明它而被弄得两袖空空,身无分文了。三极管研制成功了,但德福雷斯特却已经到了穷困潦倒的地步。为了把自己的这项发明推向社会,他开始了艰难的“推销”过程。
    就像其他新生事物一样,三极管被发明出来以后,并没有很快就被社会接受和认可。德福雷斯特带着自己的发明,走访了美国几家大电气公司,希望能说服他们给这项新发明以资助。可是,那些公司看到他那穷酸样子,不相信他会发明出如此重要的东西,他们不但没有给他以必要的资助,相反,还把他看成是在技术上招摇撞骗的江湖骗子。德福雷斯特为了说服他们,话语中不免流露出急切的心情,再加上他破烂的衣着,这愈加引起他们的疑心。后来,德福雷斯特为了给这项发明筹措资金,使用了不那么真实的邮件,于是对他有疑心的公司就将他作为一个“骗子”送给了警察局。这位杰出的发明家竟然莫名其妙变成了“公开行骗”的嫌疑犯。
    1906年春季的一天,纽约一家地方法院以诈骗罪对他进行公开审判,检察官指控他“公开行骗”,说他的公司的财产就是一个白炽灯之类的奇怪装置,还起了一个三极管这样的怪名,实际上一文不值,但他却以之到处招摇撞骗,企图骗人钱财。
    面对检察官的指控,德福雷斯特站在被告席上,勇敢地、充满激情地为自己做了辩护。他利用这个机会,向法官、记者和旁听的老百姓详细介绍了自己的发明经过和三极管的原理、性能及其作用。他的话打动了法官,征服了旁听者。法庭宣判他无罪,旁听者则从中了解到了三极管的价值。第二天,许多报纸报道了这一消息,三极管和德福雷斯特的名字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道。
    1906年6月,德福雷斯特发明的真空三极管获得了专利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他的这项发明。1910年,他采用美国发明家费森登的声音调制系统,用自己的三极管播放了歌唱家安丽科·凯鲁索的歌声。1916年,他建立了一个广播电台,用来播送新闻。不过,就像许多发明家一样,他做生意并不成功。他常常陷入诉讼之中,其钱财往往是左手进右手出,虽然有了举世闻名的发明,可经济上却常常颇感窘迫。后来,他意识到了这一点,索性以39万美元的价格,把这项发明的专利权,卖给了美国电话电报公司,自己则以这笔钱来从事自己所喜爱的发明创造。客观地说,他对自己的发明索价不高。因为自那之后,他的三极管主导着900亿美元的电子工业,保持了整整一代的发明地位。一直到晶体管问世,三极管才相形失色。
    在三极管的价值被社会广泛认可以后,德福雷斯特并没有停止自己从事科技发明的步伐。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德福雷斯特研制出了一种“辉光灯”,它能把声波转化为按同样规律变化的电流。电流的变化又引起灯泡亮度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以和活动影片一道加以照相,在胶片的一侧形成亮度不断变化的声轨。放映这种活动影片时,再按相反的过程,把声轨记载的声音变化复原出来。这就可以放映有声电影了。要知道,当时人们能看到的电影,都是无声的,而德福雷斯特的这一发明,为有声电影的出现奠定了基础。1923年,德福雷斯特用他的第一部有声活动影片做了示范表演,接着,不到5年,有声电影开始盛行起来。
    德福雷斯特一生中有许多发明,其中最重要的还是三极管。由于他发明了三极管以及三极管在无线电事业中的重要地位,所以人们有时称他为“无线电之父”。他也以此自居,曾经用这个题目写了一篇自传。不过,这一称号并非为他所独有,发明二极管的弗莱明、发明无线电收发报机的马可尼,甚至连远在俄国的波波夫,都有资格享用这一称号。所以,美国著名科普作家阿西莫夫才用幽默的口吻写道:“毫无疑问,很少发明有过如此之多的父亲。”
    1961年6月30日,德福雷斯特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好莱坞与世长辞,享年88岁。他发明的三极管,奠定了近代电子工业的基础,使无线电技术获得飞速发展,同时也为未来的信息革命开辟了道路。对于这一切,德福雷斯特功不可没。

    查看全部
  • 三极管和德福雷斯特的名字是如何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道的?

    1906年春季的一天,纽约一家地方法院以诈骗罪对他进行公开审判,检察官指控他“公开行骗”,说他的公司的财产就是一个白炽灯之类的奇怪装置,还起了一个三极管这样的怪名,实际上一文不值,但他却以之到处招摇撞骗,企图骗人钱财。面对检察官的指控,德福雷斯特站在被告席上,勇敢地、充满激情地为自己做了辩护。他利用这个机会,向法官、记者和旁听的老百姓详细介绍了自己的发明经过和三极管的原理、性能及其作用。他的话打动了法官,征服了旁听者。法庭宣判他无罪,旁听者则从中了解到了三极管的价值。第二天,许多报纸报道了这一消息,三极管和德福雷斯特的名字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道。

    查看全部
  • 福雷斯特学院相关资讯

    “我的小说就是回应现实的召唤”——访菲利普·福雷斯特

    (图片来源:壹图网)

    陈丽萍/文、访

    2019年12月初,在一堂名为《近半个世纪的法国文学》的邀请课上,我见到了菲利普·福雷斯特。那时他正应北京语言大学的邀请,来京进行为期两周的学术交流。这堂课被安排在北语一间普通的教室进行,并不引人注意,而更像是一次例行公事。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他的法语语调使空气变得缓慢和黏稠,一连串法国当代文学的作品、作家和年份悬置在空中发生了错乱,遗忘已久的上课铃声和教室灯光让我的记忆发生了扭曲,他的形象模糊不清,甚至可以被替换成任何一个让人走神的大学老师。《永恒的孩子》中,福雷斯特借用庞德的话定义教师,“在一个小时内不停说话的人”。他只是在说话,语气中透露不出任何性情。我是教室里唯一一个期待见到“作家”的人,但挫败而归。对于这种愚蠢行为,福雷斯特早有过警告,在《然而》中,他借由夏目漱石的故事说:“真正的作家,除了不像作家什么都像……没有什么比一个作家看起来一副作家派头并滑稽地引以为豪更可笑的了。”

    在成为作家之前,福雷斯特是一名学者和文学评论家,文学野心与他无关。他在《永恒的孩子》里写道:“事实是另一回事:我工作的速度很快,按每天两个小时伏案的时间计算,一周时间就足够我完成一篇文章了。当这些事情做完,我没有孤零零地待在房间里……我关上电脑,到客厅去找阿莉丝和波丽娜。我并不渴望重新去写福楼拜、普鲁斯特或者乔伊斯……我和她们一起玩游戏……”这样的幸福场景让我想起那句触动詹姆斯·伍德的诗:那个完美的夏天……家里没有人快要离去。改变这一切的是死亡。1996年4月25日,福雷斯特刚满3岁的独生女儿波丽娜患癌症去世。“通过我的女儿,我才知道了我的人生意义。在这场温柔的噩梦中,一切都复活了。”随即的两个月,他写出了第一部小说《永恒的孩子》,序言中,他说:这是一部小说,然而,是一部真实的小说。“真实”,这是在女儿去世之前,福雷斯特视之为平静的东西,而现在它却变得不可承受。“人总是要死的……但是谁会相信呢?每个人只有到了那确切的一刻……这个真实而空洞的观念才会被理解。”几乎是一夜之间,死亡,这一彻底的现实使得想象和观察变得清晰,决定了福雷斯特从阅读向写作的转变。“这一死亡是必要的,就是通过它整个故事才得以展开:通过这一撕心裂肺的悲痛才能倾覆日子运行的轨迹,同时用虚无去填满它。”此后,福雷斯特的每一部小说都围绕着第一部小说展开,以不同的方式悼念逝去的女儿。

    2004年,福雷斯特出版的《然而》荣获法国十二月文学奖,获奖理由是作者“投身于当今真正的文学创作”。福雷斯特认为,真正的文学应该是基于个人经历的一种“真实”,这种真实只能通过文学的再现而存在。“如果书不反映真实,这本书便没有任何价值。文学从文本到文本是一个可耻的谎话连篇的过程……什么浪漫主义、虚无主义……我都不信……”这实际上重申了罗兰·巴特1978年在《法兰西学院就职演讲》中的论断:“文学,无论它宣称自己是何种流派,都是绝对的现实主义者。”福雷斯特与巴特的共通之处在于都试图通过小说,这一“过时”的方式,抵抗死亡的苦难。罗兰·巴特也是在经受了亲人(母亲)离世后,萌生了写一部小说的想法。然而罗兰·巴特只表达了写小说的意愿,却没有真正去写(1980年死于车祸)。在《罗兰·巴特的三个悖论》中,作家帕特里奇亚·隆巴多认为:“也许巴特并非真的想写小说,他只是想说,小说,这个19世纪的物体,被先锋派运动如此攻击,是一种美丽的文学形式,充满了过往的魅力。而19世纪小说的主要普遍性在于,它旨在像摄影那样再现现实……巴特对于历史的追问最终以了解他这一代是如何与19世纪相近似而告终,因为他的父母出生于那段时间,那个现代化时代。”在巴特晚期,他在情感上越来越靠近普鲁斯特式的写作,甚至不再在意文学的现代性:“忽然之间,我是否现代,对我而言已经无足轻重了。”这同样是福雷斯特的历程。不同的是,福雷斯特完成了阅读与书写的双重责任。“唯一存在的是那些我们在某个时刻决定去相信的东西”,他选择在小说的“真实”中一次次使自己的女儿“复活”:“清晨,她用欢快的声音把我从睡梦中叫醒。我奔上她的房间。她柔弱不堪却面带微笑。我们聊了些家常话。她已经不能独自下楼了。我抱起她托起她轻飘飘的小身体。她的左臂挂在我的肩头,右臂搂住我的身体。我的脖子能感受到一只小小的光脑袋温柔的触动。我扶着楼梯,抱着她。我们再一次走下笔直的红木楼梯,走向生活。”

    访谈

    问=陈丽萍

    答=菲利普·福雷斯特

    罗兰·巴特:现代性的“终结”与小说的“回归”

    问:在你的讲座中,认为罗兰·巴特是法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转折点式的人物。能不能介绍一下罗兰·巴特前后的法国文学走向?

    答:我之所以特别强调罗兰·巴特对于法国现代文学是转折式的人物,是因为他是法国文学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福雷斯特对“后现代主义”的用法不置可否)变化的代表人物,由他开始,二战之后以先锋派为主导的法国文学开始进行反思。在罗兰·巴特之前,萨特代表的存在主义在二战前后对当时的法国文学影响非常大。可以说罗兰·巴特对于文学的思考和探究是在存在主义盛行的社会氛围中进行的,是对萨特所倡导的“介入文学”的反思和质疑。萨特主张文学应当介入社会,参与政治与意识形态的争论。这也可以被看成是一种萨特个人的信仰,他有一定的政治报复,所以希望通过创作文学作品介入到社会变革当中。20世纪20年代兴起的诸多先锋流派,比如超现实主义、结构主义等等,其实也都希望文学与社会变革发生联系,能够介入社会的转型。先锋派的理念主要是三方面:诗学的、理论的与政治的革命。他们希望在这三个方面同时发生变革。就像1935年安德烈·布勒东说的:“改变世界”(马克思)和“改变生活”(阿蒂尔·兰波)应该是合二为一的。但我认为需要强调的是,先锋派思潮的出现离不开当时的时代变革,这二者是同步的。从一战之后以布勒东为代表的超现实主义到以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这些思潮有一个很直接的思想来源——1917年的俄国革命。但70年代之后,随着联体制的真相被揭露出来,文学对革命的信仰随之也崩塌了。在此之后文学上也开启了一个新的时期。

    在罗兰·巴特思想发展的早期,也就是20世纪50年代,整个法国文坛与先锋派、新小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整个社会要求的是文学形式的创新,要与古典主义区分。罗兰·巴特也一直是先锋派的代表性人物。他最著名的是1968年的文论《作者之死》。但到了1970年代,罗兰·巴特在生命的最后阶段,非常明确地表现出理论上的转变:对小说叙事的回归。他也表明了想要尝试进行小说的创作,但最终没有付诸于实践。他所倡导的对小说的回归,其实是对于20世纪初期普鲁斯特式写作的回归。这种回归主要表现在用第一人称“我”来写作,体现人的情感和主观性。从他自己的几部作品中能够看出迹象,比如《罗兰·巴特自述》、《恋人絮语》和《明室》。他对“我”的回归也启发了后来“自我虚构”小说的出现。

    问:你曾经说:“文学在当下的意义,就是加入过去,一起相对的思考。”是否也是对罗兰·巴特这种小说回归的认同?

    答:是的。我觉得不一定要通过否定过去、传统来达到文学上的创新。20世纪初的未来主义认为要摧毁一切过时的东西,拒绝博物馆、图书馆的存在。但所谓的创新不一定要销毁过去。现代主义是要质疑过去、质疑传统。而如果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质疑,那么这个质疑其实也可以是对于传统的回归。我们在进行新的创作形式的同时,也不能全部抛弃传统。

    问:你的作品(《然而》《幸福的宿命》等)也一直被看作是“自我虚构”小说的代表,能否解释一下什么是“自我虚构”?

    答:“自我虚构”(autofiction)这个词最早于1977年由一个法国小说家在其处女作《儿子》中提出,意指虚构和自传相结合的文学作品。在这个术语被提出来之前,“自我虚构”的作品就存在了,比如詹姆斯·乔伊斯所说的“自传总优于虚构”,日本的“私小说”。所以也可以说“自我虚构”只是对旧内容的一种新说法,只是基于当下时代所提出的一种文学方向,文学形式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每当虚构作品直接地或间接地、明确地或含糊地、用这种方式或是那种方式保持它的自传成分时,就能够使用“自我虚构”这个词。所以“自我虚构”并不是一场文学运动,更多的是重申一个事实:真正的文学总是基于个人的经历,但是这种个人经历需要一种诗意的实验来呈现,它才能真正存在。

    “自我虚构”虽然以“我”为视角,但并不是在追寻自我的观点。它聚焦的并不只是构成我们生活表层故事的那些事实,也不只是发生在每个人身上的那些或小或大、或悲或喜的事件,而是更深层的、更难捕捉、更难表达的东西,唯一合适的词语就是法语的expérience,它始终是任何形式的文学作品的唯一目的,我们也可以称之为“真实”。在这种情况下,自我消失了,从而导向一个令自我消失而让不可能的真实存在的经历。“自我虚构”中的我不再是任何人,却在为文学中的所有人发声。

    问:这也是你创作小说的初衷?

    答:我相信小说的创作应该来源于自身的经历。从我的第一部小说(《永恒的孩子》)开始,我的每一部小说都是在以不同的方式讲述同一个主题——对逝去孩子的哀悼。这样的事情让人难以面对:它令人无法理解。我不断地进行文学创作是我忠诚面对失去生命的方式。这就是为什么我要一遍遍地用不同的方式诉说,我的每一部小说其实都是在以不同的形式讲述哀悼的主题,包括怎么样去面对、怎么样去消化这种哀悼,以及怎样去体验这种哀悼。因此,我的这些每一本都在寻求另一个角度,每一本都在尝试接近不可能的真实,每一本小说都融合了作者亲身经历的故事以及其他故事,例如在《然而》这部作品中,我书写的三位日本作家:小林一茶、夏目漱石、山端庸介,选择这三位作家主要是因为他们都经历过孩子的死亡。

    不必执着于传统,在两种文化之间游离

    问:你对日本文学的关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答:我对日本文学关注最密切的时期是1990年代。1999年的时候,我获得了日本方面的资助,在日本生活了一年的时间。也有幸接触到了很多日本文人,我的一些作品也被翻译成日语,在此之后也不时被邀请到日本访问交流。《然而》开篇的日本诗人小林一茶,就是我在这一时期发现的。

    而在此之前,我对日本文学的兴趣始于大江健三郎。199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而1995年,当时的法国总统希拉克宣布恢复法国在南太平洋海域中断的核试验。当时正值广岛核爆50周年,所以大江健三郎作为一个坚定的反核武器、反核试验的战士,十分坚决地抵制希拉克的决议。即便大江健三郎深受法国文学影响,对法国文学有着很深厚的个人情感,但在随后的5年里,他几乎切断了自己与法国政府和文人的联系。直到1999年,他看到了我写的关于其作品的文章,以及我的两部小说,他才同意与我在东京见面。我与大江健三郎的这次长谈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大江健三郎与法国的和解。在我看来,大江健三郎的写作也是“自我虚构”形式的,虽然他一直以来并不知道这个概念。所以“自我虚构”小说并非开始于法国,而是世界文学共有的一种写作特征。

    问:在《然而》里,对于1900年到英国学习的夏目漱石有这样的理解:“在夏目漱石的生活中,一切都是翻译问题……他就像是追寻一个惟一可以解释所有现象并能同时适用于东西方文学的方程式的学者。但这个公式躲着他。”在东方与西方的相互翻译中,夏目漱石充满了无助和困惑。你觉得夏目漱石所需求的这个东西方文学互通的方程式存在吗?

    答:其实像是夏木漱石,包括大江健三郎,他们都是在东方学习,然后又到欧洲学习西方的语言和文化,他们所处的年代是西方文化优于东方的阶段,所以他们一开始就对西方抱有先进性的期待。夏目漱石在伦敦学习英语,读了很多英文的著作,但之后他得到的不是领悟,而是不理解和困惑。于是他回到日本没多久,就放弃了教书生涯,然后开始文学创作。这是在东方与西方对话的过程中都会存在的问题,就像我也在日本生活过,对此也很有共鸣。但现如今,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关系慢慢平衡了,所以彼此的沟通也不应该是单向度的,而应该是相互的。就像我去书写日本作家的过程,其实也是东西方文化互通的方式。夏目漱石的文学作品就是东西方文化相互作用的结果,包含了东西方文化共同的部分。

    问:当今世界,西方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相比于西方国家来说,东方方国家似乎和自己的传统文化割裂的更为严重,也更难以看清自己的文化,就像你在《然而》中,对于夏目漱石的思考:他越靠近英语世界,就对自己的文化更加陌生。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该如何确立自己的文化身份?

    答:这个问题让我联想到几个月以前《欧洲杂志》让我写的一篇讨论“当今欧洲文学”的文章。这是个特别难回答的问题,首先该如何定义“当今”?又如何定义“欧洲”?而“小说”又该怎么去界定?我们今天所面对的世界,文化与文化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了。了解自己的文化固然重要,但不能太执着于所谓的传统和自己的根在哪里,因为有的时候这种传统只是一种想象,是自欺欺人的。我们应该在两种文化之间游离,以开放的态度去了解其他的文化,而不能只看到自己,封闭在自己的空间当中。我们应该始终作为文化“旅行者”的身份,与不同的文化对话。其实每一种文化、每一个国家都包含人类的普视价值。无论是哪个国家、哪种语言或者哪个时代,在文学中,我们都可以找到共鸣。如果据个例子的话,2019年的诺奖获得者彼得·汉德克,就是当今欧洲伟大作家的最好代表。

    中国文学:时代先于个人的叙事

    问:据了解,你对中国作家也有所了解和接触,你个人怎么看中国当代作家和他们的作品?这与当下的法国文学有什么不同之处?

    答:在法国,读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人还是少数。因为我的作品在20年前就被译成了中文,所以有幸被邀请到中国,和中国作家认识和交流,但了解的作家也不算多,阎连科、毕飞宇是我比较熟悉的。我读过他们的作品,也写过评论。我认为魔幻现实主义在中国的影响很大。这样的小说会在一个时代的背景下讲一个群体的故事,但是在法国基本上没有这样的创作方式。

    法国的小说更多还是受弗洛伊德学说的影响,是比较自我意识的写作,以个人主义为先。而中国文学则更多的是借由个人在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命运。这种史诗性的、民族性的作品在中国有很多。但是在法国文学中这种作品很少见。虽然法国文学也会有大部头的作品,但关注的还是个人命运,每个人其实都能在里面找到自己的形象。

    小说是打开禁忌之门的钥匙

    问:“小说是什么”,是一个在你的作品中经常被提出的问题,你的答案是什么?

    答:我的每一部小说都是我对小说的一种理解。我觉得小说就是回应现实。在生活中,现实会以它自己的方式召唤我们,也就是我们的个人经历,对于我来说就是对女儿的哀悼,我的小说就是用某种形式去回应现实的召唤。其实意识形态、科学、宗教也都是我们回应现实召唤的方式。而我在面对现实的不可理解时,选择用小说作为回应。我认为它相比于其他方式更接近真实。

    问:在文学衰微的当下,读者还能从小说中获得什么?

    答: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阅读是好奇心的开始。长大以后我们还读小说,是因为我们对世界还抱有好奇心。阿拉贡说:小说就是打开禁忌之门的钥匙。人不能总是沉浸在被灌输的单一的话语体系中。阅读小说就是我们满足好奇心的最佳方式,虽然这同时也很危险。

    (访谈法语口译系刘宇宁)

    查看全部
  • 专访:中国是慷慨公平的真正朋友——访澳大利亚明德鲁基金会主席安德鲁·福雷斯特

    新华社堪培拉4月11日电 专访:中国是慷慨公平的真正朋友——访澳大利亚明德鲁基金会主席安德鲁·福雷斯特

    新华社记者白旭 岳东兴

    “新冠疫情发生后,中国给予了我们巨大的支持,”澳大利亚明德鲁基金会主席、慈善家安德鲁·福雷斯特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中国慷慨而且公平,做了一个真正的朋友该做的事。”

    不论是在此次专访中,还是此前参加当地媒体访谈节目,福雷斯特都谈到了疫情发生后一些政客对中国的指责。他说:“那些花时间去指责别人的政客们,说明他们没有在关心自己国家的人民以及控制疫情方面花足够的时间。”

    福雷斯特表示,流行病在任何地方都有可能发生,“从哪里开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样让它结束”。

    福雷斯特创立的福蒂斯丘金属有限公司集团和中国有着密切的贸易往来。福雷斯特回忆,他第一次去中国是31年前。“30多年的时间,足以了解一个国家和那里的人民。我一直认为,中国人很善良,领导者很理性。”

    “我曾经与不同地方的中国人接触过,他们都关心澳大利亚的疫情并且愿意提供帮助,这让我觉得作为他们的朋友是很值得骄傲的,”他说,“当我们在危机中互相帮助时,我们之间的关系就更加融洽。”

    “如果中国不去帮助意大利,不去帮助西班牙,不去帮助澳大利亚……那么现在全世界的疫情将会糟糕得多。”他说。

    本月初,明德鲁基金会从中国采购的90余吨医疗物资运抵澳大利亚。

    福雷斯特表示,澳中两国经济互补性强。澳大利亚有世界顶尖的科研专家,中国也一样,“我们应该更加紧密地合作”。

    他说,明德鲁基金会在很多领域都可以和中国合作。“我们可以一起致力于解决塑料垃圾、气候变化等问题,通过合作,让世界更加友好、安全和环保。”

    查看全部
  • 十年前的今天,著名拳王福雷斯特遭遇枪杀,终年38岁!

    7月25日,一个燥热、再普通不过的日子,然而对于广大拳迷而言,这一天却难以释怀,因为十年前的2009年7月25日,著名拳王沃南.福雷斯特在一场飞来横祸中丧生,终年38岁!十年后的今天,笔者谨以此文,来纪念这位已经去往天堂的传奇名将。

    福雷斯特1971年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奥古斯塔,九岁开始练拳,业余时期最好成绩是获得1991年世锦赛银牌(决赛负于考斯达.祖),之后入选1992年美国国家队,参加了在巴塞罗那举行的奥运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福雷斯特在国内选拔赛期间,战胜了日后声名显赫的“糖块”肖恩.莫斯利,不过可惜的是,在随后奥运会征战中,福雷斯特第一轮便被扫地出门,为此他解释是赛前受到了食物中毒困扰,因此状态欠佳。

    奥运会结束后,福雷斯特转为职业拳手,由于速度快、刺拳犀利、善于掌控,加之身材高挑,所以得了个“毒蛇”的绰号,但客观而言,2000年之前,在竞争白热化的次中量级拳坛,福雷斯特并不出众,直至夺得IBF冠军称号。

    2002年,福雷斯特放弃IBF头衔,向如日中天的“老冤家”莫斯利发起挑战,莫斯利对于这场大战也十分向往,表示欠福雷斯特一个正名机会,结果在那场被看作速度VS技术的角逐中,福雷斯特爆冷终结了38战全胜,35次KO对手的莫斯利,并且对抗中两次击倒对手!之后,不甘心失利的莫斯利,再次与福雷斯特角逐,结果第二次尝到了被击败的滋味。

    两次战胜莫斯利,彻底奠定了福雷斯特的拳坛地位,同时还被著名的《RING》杂志授予年度最佳拳手。然而,辉煌过后尽暗淡,在2003年与“拳击狂人”马约加角逐中,福雷斯特在被广泛看好的情况下,两次遭遇失利,至此跌入了事业低谷,不过2007年与2008年,他又两次夺得冠军称号。

    如今,人们谈及福雷斯特,认为他是本世纪前十年间,147—154磅最著名的拳手之一,媒体曾将霍亚、莫斯利、特立尼达德、瓦加斯,评为那一时期的“四小天王”,不过有人认为,福雷斯特应该加入其中,届时就不是“四小天王”而是“五虎上将”了。

    2009年7月25日晚23时许,福雷斯特与11岁的儿子在亚特兰大某加油站做短暂停留,结果被三名劫匪盯上了,其中一名劫匪持枪夺走他的财物后逃窜,福雷斯特紧追不舍,在追击未果的情况下,他返回自己的汽车旁,却遭到了隐藏在暗处另一名劫匪的枪击,警方在发布的公告中称,福雷斯特身中8枪,当场身亡,三名劫匪很快落网,其中两名主要行凶者,被判终身监禁,然而这一切却无法挽回福雷斯特的生命,并且需要提及的是,福雷斯特离去时,仍然是世界冠军,整个职业战绩41胜3负,29次KO对手。

    福雷斯特葬礼

    本文“拳击迷”原创,百家号首发,禁止抄袭、洗稿,违者必究!图片、视频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全部
  • 拳王莫斯利回忆遭“毒蛇”福雷斯特终结:他的脑袋撞伤了我!

    近日,前三个级别世界拳王肖恩.莫斯利,做客某访谈栏目时,回忆起了已故拳王、老对手沃南.福雷斯特。福雷斯特是与莫斯利同时代的著名拳手,绰号“毒蛇”,曾在两个级别4夺冠军称号,具备非凡的实力。

    莫斯利

    莫斯利与福雷斯特宿怨已久,两人业余时期就曾交过手,当时是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国内选拔赛,福雷斯特险胜对手拿到了奥运入场券,后来莫斯利转为职业拳手并取得显赫成就时,一直唠叨着欠对方一场比赛。

    福雷斯特

    2002年1月,正处于事业巅峰的莫斯利,终于与福雷斯特站在了一起,当时他是WBC次中量级冠军,福雷斯特是IBF次中量级冠军,为了与莫斯利角逐,福雷斯特特意放弃了他的拳王称号,同时这也是一场不败明星间的角逐,莫斯利38战全胜,36次KO对手,福雷斯特33战全胜,25次KO对手。

    大战开始前,外界以3比1看好莫斯利,然而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当比赛进行到第二回合时,福雷斯特却突然发威,连续两次放翻对手,并最终以点数完胜莫斯利,破了对手的不败金身。如今,已经48岁的莫斯利,谈及福雷斯特以及这场比赛时,除了充分肯定对手的实力外,还表示他被击倒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福雷斯特头部撞伤了他,因此影响了对抗。

    莫斯利说:“当第二回合时,我们两人脑袋重重撞在了一起,显然我受伤了,眼眶开始流血,这次意外让我产生了不良情绪,因为很难集中精力,重新投入比赛后,我被击倒了。在随后的较量中,眼伤一直影响着我的发挥,后来通过观摩比赛录像,我发现由于角度问题,福雷斯特更像是一个事端制造者,头部撞击没有对他产生危害,相反重创了我。”

    福雷斯特

    莫斯利所说的因头部撞击受到影响,或许更多是一种借口,毕竟六个月后双方二番战,这次没有任何意外发生,结果莫斯利再次输给对手,不知是否彻底心服口服?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原创,百家号首发,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查看全部
  • 美国摄影师福雷斯特·曼金斯,用镜头记录他的魔幻山林!

    小伙伴们,大家好,很多摄影爱好者,在面对优秀的摄影作品是,总是不知道,该如何欣赏,其实,不会欣赏作品的摄影爱好者,也就不能拍好一幅作品,正因如此,学会欣赏作品,也是一个摄影人需要具备的基本功之一,而对于提高自己欣赏作品的能力上,靠的是一个多方面、长时间的积累、学习和总结的过程,当我们可以看出作品的优劣时,也就明白了优秀的摄影作品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进而有机会拍摄出优秀的作品。欣赏摄影作品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分析某一类摄影作品的优劣、分析某一种拍摄手法的摄影作品的同异,或者是学习某位摄影师的作品风格,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看一看一位美国科罗拉多杜兰戈的摄影师福雷斯特·曼金斯的摄影作品,感受他镜头下的“魔幻山林”。

    清晨的落叶松

    为什么小编称他镜头下的作品为魔幻山林呢?当然,这要从他的摄影作品中找答案。福雷斯特的作品均以山林中的景物或动物作为主体,如上图,这张照片的名字叫做《清晨的落叶松》,很直观的表达了作品的主体,就是落叶松,那么从哪看到清晨呢?有人说是迷雾,只有清晨才有迷雾,其实不是,森林中,雾并不只存在于清晨,但细心的同学才会发现,摄影师利用雾气施展的小心机——S形构图,这也是让画面更灵动的方式之一,除了参与构图外,还是渲染魔幻氛围的重要元素。那么究竟是如何看出这是清晨的呢?其实这从画面的颜色上得到了体现,金色的阳光,出现在清晨和黄昏两个时段,但有经验的摄影师都能发现二者的不同——夕阳光很强,颜色很浓烈;而清晨的晨光则相对较弱,较为柔和,染成淡淡金黄色的松树,正是说明拍摄时间的表现。

    耶稣光

    在森林中摄影,是拍摄耶稣光的好机会,因为森林特有的空间结构,配上斜阳,就能形成最自然的耶稣光,在画面中加入人物,巧妙地构图,更能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融合,当然,此时的人物已然不是画面的主体,而是为了烘托环境氛围而加入的陪体,此时倾斜而下的光束才是真正的主体。

    阿拉斯加驼鹿

    森林中除了树木,也孕育着大自然的精灵——动物。上图中的动物是一只阿拉斯加驼鹿,这张照片是摄影师福雷斯特用手机拍摄的,由于快门速度的限制,可以看到,画面中的景物和驼鹿的腿好似没有拍摄清楚一般,其实这也是一种拍摄手法,打破了人们对于运动物体应高速抓拍的刻板印象,这种方法叫做追随对焦,其原理也就是物理学中的相对静止,背景和腿的模糊,更给画面带来了动感,可以让观者更真实的感受运动的速度。除了以上作品,还有许多福雷斯特的作品,也可以供大家学习,大家可以试着从他以下作品中找寻到摄影师自己的风格。

    日出时之鹿迷雾中的帐篷雾漫森林俄勒冈州落叶松山贝克山雾

    欣赏优秀的摄影作品,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进而培养独特的摄影风格,看完本期内容,有没有试着自己去分析、欣赏其余的作品呢?欢迎在评论区说出自己的看法,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希望能让您有所收获,如果您有其他建议或疑问,或是您有自己的作品想展示给大家,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与大家交流,让我们一起学习,共同成长!

    很多摄影师都不知道,影子的作用竟然有这么多!

    优秀的摄影作品应该具备的基本要素,其实就三个!

    想要拍好照片,这些一定要准备好!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