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原油

中国签署人民币购买中东原油首单,美元措手不及的事或正持续发生

据上交所10月15日公布的通知显示,中国将进一步围绕实体经济需求增加期货产品和工具供给,尽快推出原油期货期权、原油指数期货,而现在中国已经通过实现石油人民币削弱了全球原油定价结算规则中石油美元的垄断局面,并希望能实现基于亚欧的原油定价权能力。

上交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9月底,原油期货累计开户超过8.7万个,40多个国际中介机构,按单边统计,日交易均成交量超过14.9万手,日均成交金额超过691.6亿元,已跃升为全球第三大原油期货市场,在交易时区上与纽约、伦敦三地基本组成全球24小时连续交易,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现在美国交易员终于要开始盯人民币原油期货的夜盘了。

紧接着,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的话进一步称,中国买家可能还会从下半年开始试点用人民币大规模结算进口原油,这就更意味着美元将收不到过路费,读者朋友们可能不太知道的是,WTI和布伦特原油期货分别经过三年和五年时间,日均单边成交量才达到5万手,而中国原油期货仅18个月,单边日均成交已经达15万手。

这在美国金融网站Zerohedge看来,现在,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对于所有出口石油的公司来说,世界上石油美元可能不再那么重要,比如,俄罗斯、安哥拉与伊朗等市场可能会优先使用人民币交易,事实上,中国一家石油巨头也早在去年第三季度签署了首笔以人民币计价的中东原油进口协议,并且计划签署更多此类合约。

这意味着,新诞生的石油人民币还可以为产油国在进行石油交易时再提供一个石油货币的选择,从而为那些有绕开石油美元需求的投资者提供方便,如果沙特也决定以人民币而不是美元出售石油给中国市场,那么这种情况将会改变全球的原油市场。

不过,我们也要清醒的 认识到虽然人民币计价的原油期货已经取得全球前三的成绩,并在同一些国家进行原油贸易时甚至已经开始部分使用人民币结算,但是,全世界原油主要基准期货仍以美元计价结算,因为,对原油交易者来说,选择哪个石油货币是由市场来决定的。

至此,意味着原油货币新星石油人民币正在悄然升起,助力人民币的国际化,但事情到此并没有结束,人民币在大宗商品市场中定权价方面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据路透社近日报道称,目前,铁矿石巨头力拓公司已经开始使用人民币计价铁矿石期货,至此,全球三家最大的铁矿石供应商中,有两家对人民币敞开了大门。这意味着铁矿石的议价权已经开始向中国倾斜。

而自去年5月4日起向外国投资人开放大连铁矿石期货交易以来,目标在于提高中国作为最大铁矿石进口国的定价话语权,同时也希望交易商能够使用人民币来进行结算,这些国家的外汇储备管理人员料也希望增加人民币储备,同时,减少了美元和欧元外汇储备。

因此,随着越来越多国内外钢铁企业参与,未来国内外市场上铁矿石价格会加快趋于一致,与此同时,对国内企业来说,用人民币结算购买铁矿石不但方便,也更有利于防范汇率波动风险。

这就更意味着,中国继人民币原油期货后,铁矿石期货(第二个对外开放的大宗商品期市)也正在加快国际化和走在取得人民币定价权的路上,这个曾经被西方少数企业以美元为主的国际定价垄断权时代正在走向终结。

与此同时,中国也正在加快推进成品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能源期货的研发和上市,完善产业链产品体系,这就意味着,中国正在积极推动境外机构资本参与中国期货市场交易中来。与此同时,中国也正在稳健的 推进汇率改革和更大范围的金融市场开放,使人民币成为可自由使用的国际货币越来越接近。

中国南方的某处稀土矿/REUTERS

同时再考虑到,美国稀土进口80%来自中国市场,稀土供应也越来越依赖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外企业的背景下,以上正在持续发生的事除了使得美债和美元在全球金融和大宗商品市场中的作用和份额下降外,对美债经济和美元定价权来说,也有可能是让美元感到措手不及的,换言之,货币流动到哪里,哪里就是一片经济繁荣,同时,货币更是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经济信用,而美国高企的债务问题始终是压在美元身上的阴影,只不过现在没有发作而已。(完)

展开
收起

最新,中国首次发布原油进口周度价格!加速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来源:金十数据

众所周知,大宗商品的定价权尤为重要,而近日中国又在迈向定价权的道路上再进一步。据媒体12月19日最新消息,由海关总署全球贸易监测分析中心和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共同研发的中国原油综合进口到岸价格12月18日在上海发布。这是中国首次发布原油进口周度价格。

据了解,中国原油进口到岸价格每周定期发布。最新数据显示,12月9—15日,中国原油综合进口到岸价格为463元/桶,较前一周上涨2元/桶,涨幅0.27%。分品类看,中国轻质原油进口到岸价格为462元/桶,较前一周下跌1.47%;中国中质原油进口到岸价格为470元/桶,较前一周上涨2.10%;中国重质原油进口到岸价格为420元/桶,较前一周下跌2.79%。

有专家指出,周度价格的发布,是完善中国油气价格体系的重要一步。要知道,虽然中国是能源大买家,但在这些大宗商品之中,中国却缺少应有的定价权。而目前国际天然气市场定价大多与油价挂钩,因此完善中国油气价格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中国LNG长期合同主要与日本原油清关价格(JCC)挂钩,现货合同则多与普氏的日本韩国LNG到岸价(JKM)挂钩。有分析人士指出,如果中国能够成功拿下定价权,那么未来大宗商品的交易也可以顺利增加使用人民币结算的份额,这将有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事实上,使用人民币结算,不仅可以满足人民币国际化的要求,同时也满足全球多国摆脱“石油美元”的影响。有分析师表示,对于使用美元还需要承受美元霸权的风险,使用非美元货币结算无疑要安全得多。

展开
收起

中国用人民币购买中东原油首单后,让美元措手不及的事或持续发生

美元是世界最主要的储备货币,美联储实质上更是世界中央银行,而支持美国经济有两个必不可少的支撑基础,除了美国经济的综合实力外,另一个就是美元的货币“龙头”地位,而美元的核心是美债,石油美元就是美债的根基,更是美元的新载体。

石油美元的诞生可以说是美元与黄金分手后,寻找的新载体,至此黄金美元变成了石油美元,其目的是为进一步支撑美元在全球的地位,自从1971年尼克松政府放弃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金本位以来,美元就成为了世界的储备货币,然后美联储进入了大规模印钞模式,即美元利用一张张绿纸获取全球高性价比的商品,美元成为世界储备货币的另一个原因是我们所说的石油美元作为控制石油市场的机制,1974年美国与沙特达成石油美元协议后,以美元标准化石油价格,建立了“石油美元体系”。

这意味着石油输出国需要使用美元来交换其石油进口,因此,对于所有石油出口国来说都需要储备和使用美元。因此,国民收入变得取决于美元的价值,因此,当美元贬值时,其经济也会下降,同时,美国的贸易伙伴必须将其货币与美元挂钩,因此,如果美元贬值,其国内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也会下降。

就石油而言,美元不仅使美元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的主导货币,它确保各国对美元的持续需求,并有助于美国经济输出通胀,甚至还允许美国可以通过狂印美元纸张来奢侈地进口石油,然而,其他国家必须支付汇率费用才能获得美元。

而且美国还利用其货币地位作为对敢于挑战美元霸权的产油国的经济武器,在过去十年中,有几个国家,尤其是俄罗斯、伊朗和委内瑞拉,一直在缓慢地放弃美元,因为它们一再受到石油美元和美国金融体系的制裁,原因是它们未遵循西方在世界经济秩序中的遵守标准。

半个世纪以来,在这个理想的良性循环系统中,石油国家通常将他们石油出口换来的美元购买更多美元资产,但是现在的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美国经济实力开始了持续衰退,美元价值和使用份额不断下降,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和掌控能力衰退明显。

与此同时进行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数据和迹象表明,中国版的原油期货正在动摇了石油美元的全球市场份额,现在,除了多个发达市场不断向人民币靠近外,最新的数据也可以看出这一趋势还将继续。

据路透社2019年12月31日援引IMF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第三季度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所占份额为6.75万亿美元,占已分配储备的61.78%,我们注意到,这个份额相比1999年70%已经出现明显下降,但相对应的是这20年来美国经济总量和美元债务发行却增长了至少30%,而到2019年9月底人民币资产占比升至2.01%(2019年第二季度为1.93%),创IMF报告人民币储备资产以来最高水平,这在美联储三次降息后变得更加明显,因为,低利率会降低货币对追求收益的投资者的吸引力。

截止2019年9月美元份额降至不到62%

另一面,现在对一些原油交易者来说,也想要有选择新的储备货币或石油货币的需求,根据中国社科院等机构在三周前联合发布的《世界能源蓝皮书报告》指出,人民币原油期货自上市一年多以来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的原油期货交易市场,仅次于美国的WTI原油市场和英国布伦特原油市场,并有望在未来成为亚洲原油定价基准。

在投资者方面,截止10月,原油期货累计开户超过8.7万个,按单边统计,日交易均成交量超过14.9万手,日均成交金额超过691.6亿元,在交易时区上与纽约、伦敦三地基本组成全球24小时连续交易,这其中就包括有40个国际中介机构,目前,中国的所有交易商和大型石油开采公司已先后从纽约和伦敦交易所转向上海,登记中外客户已有400多个。

截止9月人民币国际支付使用量

与此同时,上周,BWC中文网百家号国际财经记者再次通过电邮和电话调查了数位美国原油期货交易投资者的结果显示,他们称,人民币原油期货交易一年多以来,市场扩大化趋势更加明显,国际市场的价格波动和交易量就被带动了起来,而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美国的交易员也终于要开始频繁地紧盯人民币原油期货的夜盘了,而这最生动的注脚,更意味着,人民币正在扩大对欧亚原油的定价能力。

要知道,在上海原油期货合约没有上市之前,以往亚洲时段的国际交易量是很清淡的,且价格波动极小,而一个新的石油货币体系是否有国外投资者的积极参与,则体现了定价能力,这在美国知名金融网站Zerohedge看来,现在,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对于所有出口石油的公司来说,石油美元可能不再那么重要。

据路透社称,目前,中国一家石油巨头也已签署了首笔以人民币计价的中东原油进口协议,并且计划签署更多此类合约,如果沙特也决定以人民币而不是美元出售石油给中国市场,那么这种情况将会改变全球的原油市场,这将导致美元需求下降,从而削弱石油-美元-美债这个运行了半个世纪的石油交易体系。

不仅于此,据美国财政部12月17日最新报告显示,全球央行正在远离美债市场,已连续第14个月减持美债,总出售额近3420亿美元,持续时长和金额都是有记录以来最高,这就意味着支撑美元货币地位的因素正在减弱。

对石油美元来说,以上正在持续发生的事有可能就是让美元(或石油美元)感到措手不及的,与此同时,中国也正在稳健地推进汇率改革和更大范围的金融市场开放,使人民币成为可自由使用的国际货币越来越接近,也意味着进口原油的溢价情况可能得到一定程度改善,更代表着将有更多投资涌入中国经济。

当然,上面这些事更长远的意义还在于,美国知名金融网站Zerohedge为我们做了最好的解释,该外媒称,统治世界接近半个世纪的石油美元可能会提前脱轨陨落,维护美元几十年霸权地位的石油美元体系也正在逐渐瓦解中,但不会消失,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这对人民币和新诞生的石油人民币来说仍任重道远。(完)

展开
收起

祝贺!继石油之后,又一项国际大宗商品的贸易结算开始用人民币了

来源:南生今世说

祝贺,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又前进了一步!继不久前,中国与俄罗斯、伊朗达成了“石油可以使用人民币结算”之后,又一项国际大宗商品的贸易结算可以开始用人民币啦——铁矿石。

中国与巴西、澳大利亚的铁矿石交易可使用人民币啦

据报道,中国宝武旗下的宝钢股份与巴西的铁矿石巨头——淡水河谷公司完成了长协项下部分进口铁矿石的人民币开证跨境结算。此外,中国方面还在继续“鼓励其他各国出口商在与中国进行贸易时,多采用人民币跨境结算”。

南生注意到,就在2019年10月份的时候,中国的铁矿石买家已经和澳大利亚的力拓达成了“以人民币计价的方式,并签订了铁矿石贸易合同”——这也是澳大利亚第一份以人民币计价的供应合同。

巴西、澳大利亚此举无异于使得人民币在购买国际大宗商品的“话语权”进一步扩大,而且也进一步有利于中国买家节省成本、规避汇率风险,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南生注意到,以前中国企业购买石油、铁矿石的流程是这样的:国外卖家以美元为报价,并且也只接受美元。比如:一批商品价值1亿美元,这需要我们中国买家将人民币兑换成美元,然后支付给卖家。

这里面就有个汇率风险。比如买卖双方在达成交易时,是7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如果到付款时,变成了7.1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由于以美元为标价,且以美元为结算依据。卖家收到的美元不变,但中国的买家却因为汇率的原因多支付了人民币。

现在改成了可以使用人民币,则意味着:在洽谈价格时,标注的是人民币,结算也是人民币。那对中国的买家来说,就不用担心汇率的风险了——相反,石油和铁矿石卖家却承担了相应的风险。

为什么巴西、澳大利亚愿意呢?

既然中国买家的风险减少了,巴西和澳大利亚的卖家风险增长了,为什么对方愿意呢?首先是他们与中国的贸易中是“可以使用人民币”,不是“必须使用人民币”。具体到每一项交易双方会协商,想必前期仍会以美元为主要交易货币。

其次,中国是巴西、澳大利亚的最大贸易伙伴,彼此之间的交易额很大。对方多收一些人民币,不怕没地方使用。而且,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是波动的,在某些情况下(如预期以后人民币会升值的时候),接受人民币反而有利于资产的升值。

第三,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必然是上升,作为全球重要的大宗商品买家,中国的提升话语权也只是时间上的问题。在这一点上配合中国,多和中国进行贸易,接受一些人民币,其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本文由【南生】整理并撰写,无授权请勿转载、抄袭!

展开
收起

原油抄底被叫停,工行人民币账户原油已暂停买入

来源:国际金融报

近期,国际油价跌成“矿泉水价”,有投资者趁机抄底,却发现此前数种做多途径已被暂停。

记者获悉,国内最早推出账户原油交易业务(俗称“纸原油”)的工商银行暂停了部分做多交易。自3月13日起,工行APP已暂停人民币账户北美原油和国际原油两个连续产品的买入交易,平仓交易、美元账户原油投资则不受影响。工行这一非常举措引发投资者和市场的关注。

1

部分账户原油暂停买入

3月18日,工商银行连续发布两条重要通知,一是对大宗商品的交易调整点差;二是将限制个别客户的非正常交易行为,采取终止其账户商品交易服务等相关措施。

当天下午,工商银行发布的《关于规范账户商品业务客户交易行为的通告》指出:“近期,国际市场贵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剧烈,我行在账户商品业务日常监控中发现个别客户多次进行大额非正常交易,且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组织性。该异常交易行为已对我行业务系统运行以及其他客户的交易产生了不良影响。对于开展非正常交易的客户,我行将根据与客户签署的协议约定,采取终止账户商品交易服务等相关措施,并保留进一步采取法律措施的权利。”

记者注意到,工商银行APP账户能源中的人民币北美原油和国际原油连续产品多单已经多日无法成交,目前依旧为暂停状态。

记者在下单确认时,工行APP客服提示称,“由于您购买产品已达到我行人民币账户商品和账户外汇总交易净额上限,目前已不能买入新开仓(做多),平仓不受影响;待总交易净额恢复到限额以内后,您将可以重新买入新开仓。”

2

流动性受外汇额度限制

工行提示信息中的“总交易净额”,是指所有客户买入人民币账户原油的总额和卖出人民币账户原油的总额轧差后的净额。根据国家监管规定,工行对总交易净额设定上、下限。

“可以这么理解,美元账户原油是直接挂钩境外交易所的主力原油品种,而人民币账户原油是在这个基础上用人民币汇率折算后的原油期货价格,需要先将人民币兑换美元,再通过美元购买,这其中就会受到外汇额度限制。”一位外资行交易员称。

同一天,工商银行又官宣,“近期,受市场避险情绪、全球疫情以及地缘政治等多重因素影响,国际市场贵金属、原油等商品价格波动加剧。受此影响,我行将依据国际市场惯例以及中国工商银行账户贵金属、账户能源等账户商品交易协议相关规定,参照国际市场报价及市场流动性状况,灵活调整账户商品交易点差:市场波动加剧、流动性不足时,调宽点差;市场波动回稳、流动性恢复时,调窄点差”。

此外,包括工行在内的多家大行陆续发布公告,基于国际市场贵金属、原油等商品价格波动加剧,将“灵活调整账户商品交易点差”,旨在通过抬高交易成本限制部分投机行为。

3

油价暴跌迎来抄底机会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另一原油投资渠道。由于抄底者众多,因外汇额度限制,多只原油主题基金先后暂停申购和定投业务。

随着国外疫情的升温和国际油价的暴跌,欧美市场多次熔断,投资者恐慌情绪不断上升,担忧全球经济陷入通缩和衰退的风险,遭此打击的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下跌。

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以来,国内商品期货共有25个品种跌幅超过10%,16个品种跌幅超过15%。跌幅超过20%的品种有8个,分别是原油、沥青、燃油、沪银、PTA、棕榈油、塑料、乙二醇。其中,国内原油暴跌48.50%,领跌市场,沥青和燃油分别跌39.09%和37.67%,排在第二和第三位。

受疫情和地缘政治影响,原油价格自3月以来大幅下跌。近期有投资者涌入原油QDII基金意欲抄底,导致不少QDII基金紧急暂停申购。近期,油气类基金表现惹争议。3月19日,国际油价在暴跌后大涨,曾经遭受重创的原油基金却未能充分享受这一反弹,净值涨幅明显不及油价涨幅。

据了解,原油QDII基金并非直接投资布伦特和WTI原油期货。因此,原油QDII基金表现并不一定跟原油期货价格完全同步。不少基金主要投资石油ETF,而有的主要投资的是石油公司。

此外,原油QDII基金净值表现和跟踪标的之间还有一个“时间差”。原油基金的投资标的多为境外原油ETF基金,产品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也存在交易时间段不同的问题。

记者 李岚君

—— /

展开
收起

国际原油市场剧变下,中国迎好消息:推进大宗商品贸易人民币结算

众所周知,近段时间以来,沙特阿拉伯与俄罗斯之间的石油价格战,让国际原油市场波动不断。据俄罗斯3月31日最新消息,俄罗斯和美国同意当前的油价不符合双方的利益这一观点,同时双方也同意就油市进行磋商,但没有商定具体日期。

在国际原油市场剧变之际,我国在大宗商品市场上也有所动作。据观察者网3月31日最新报道,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油气全产业链开放发展的若干措施中提到,建设国际能源贸易与交易平台,打造天然气交易平台,做大做强LNG国际贸易,并积极推进大宗商品贸易人民币结算。

截至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油气进口国、第二大油气消费国。根据发改委数据,2019年中国天然气进口量132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5%;天然气表观消费量306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9.4%。以最近的天然气价格约0.83元/立方米,1322亿立方米的进口量可以说是一个天价数字,而如果这个结算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的话,那将有力地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要知道,目前世界通用货币是美元,而美元最开始之所以能够成为全球流通货币,与该国的石油美元体系息息相关。据了解,美国当初与沙特达成协议后,沙特每卖出一桶油给一个国家,相当于在那个国家上留下了美元的痕迹。而随着国际原油市场的频繁交易,美元也借着石油流通全球。

有分析人士表示,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推进大宗商品贸易人民币结算这一举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已经有了以人民币计价的原油期货,未来或可能在天然气贸易实现人民币结算。据亿万富豪吉姆· 罗杰斯表示,其长期坚信中国经济拥有领先于世界经济的增长点,并认为做多中国市场是全球投资者明智的选择。

展开
收起

石油人民币和原油期货市场化之痛

进一步揭示其中的风险,特别是为了能推进中国原油期货市场的建设和助力人民币国际化,本文将从市场化和制度建设的角度再度吹哨,希望能吹醒梦中人。

笔者在《能源》2019年第六期撰写的“被狙击的石油人民币?”和2020年第六期撰写的“被薅羊毛的石油人民币”两文,为石油人民币和原油期货市场吹响了风险之哨。刊出后反馈较为强烈。为进一步揭示其中的风险,特别是为了能推进中国原油期货市场的建设和助力人民币国际化,本文将从市场化和制度建设的角度再度吹哨,希望能吹醒梦中人。

原油期货市场投机套利

自从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INE)在2018年3月26日推出以人民币计价的原油期货合约(交易代码为SC)后,其交投活跃,成交量迅速增加,当年就成为全球原油期货合约交易总量的“探花”,也成为交易所的政绩和骄傲。

但是,在SC上市三个月后,行业人士提醒SC中的“投机成分不容忽视”,甚至担心“出现与国际原油价格极度背离的现象。”从SC原油期货至今的持仓量(未平仓量)变化看,参与者更愿意选择“当天开仓,当天平仓,绝不持仓过夜”的交易模式,且交易行为有明显抄底做多的偏好。SC成交量与持仓量比(姑且将此值暂理解为是投机套利比)在前三个月为5.75,随后不断扩大,最大值曾达到15.2。

从国际成熟市场的WTI与Brent原油期货合约看,2013年3月17日至2017年10月13日期间的投机套利比的均值分别为2.44和2.83。随着OTC市场的活跃,该投机套利比又进一步缩小,当下通常小于2。

可见,SC的投机套利比远大于WTI和Brent的投机套利比数倍,最大时曾超过7倍。说明我们的原油期货市场中套期保值功能正在衰退中,且投机交易风险偏大。在持仓者中,不全都是实体石油企业在进行套期保值,故此实际投机套利比还要更大。

假设当下SC所有持仓都是石油实体企业的套期保值仓位,单日最大套保量也达不到中国原油日平均进口量的30%,根本无法有效对冲掉因国际油价波动给中国进口原油带来的风险,更满足不了实体石油企业对避险的需求。

放弃了中国元素

在“被薅羊毛的石油人民币”一文中已经介绍过,我们SC原油期货合约标的油的商业逻辑有瑕疵,零升贴水的标的油是阿曼等中东三国四个油田的原油。

这就形成了SC原油期货价是用人民币,依照中国国内需求,在中国市场为中东(国际性的)Oman原油定价的逻辑。

由于WTI油价始终隐含着“阿克纳卡里协议”行业垄断的WTI油价遗传基因(见“走上神坛的WTI油价”),致使在中国原油期货(SC)主交易时段(北京时间9:00-15:00)与WTI原油期货的成交量均量一样都十分低迷,价格萎靡(振幅相对较小),而在美洲或欧洲交易时段(北京时间15:00至次日9:00),特别是北京时间22:00前后,不仅WTI合约交投活跃,而且价格波动幅度大,其价格运行方向等也能充分反映欧美市场参与者的意愿。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对1分钟级别价格走势的实证研究时发现,WTI油价转折或突破后,SC油价会随即发生转折或突破,且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远高于这种情况的反之。即使有个别时段的油价未立即发生转折或突破,但随后也会很快发生转折或突破,对WTI价格走势进行跟随。且这种跟随性对下跌比上涨更有效,但仍不影响其“跟随性”的变现。因此,才会产生不断扩大的“中国溢价”,这也解释了“被薅羊毛的石油人民币”一文中2020年4月以后“薅羊毛”的机理。

就因有了这种“跟随性”,每当SC开盘时,都可以相对精确地计算出SC开盘后应有的跳空缺口、或应补涨、或应补跌的短期利润空间(又称缺口红利),可以将油价走势的不确定性变成确定性,才给国内WTI原油期价信息提供商提供了牟利机会,即交易者若想获得确定的缺口红利,不支付信息服务费,就只能看到滞后15分钟的WTI油价信息。

可见,原油期货标的油选错不仅只是剔除了中国元素,削弱了SC期价的国际影响力(对SC期价国际影响力问题有感兴趣者可用统计学理论做进一步的数量分析及验证),还加剧了市场短期投机氛围,并增加了市场参与者的交易成本。因此,使SC“弥补了现有国际原油定价体系的缺口”之说就变得有些夸张和离谱。

贪睡在计划经济模式的惯性中

笔者在本刊2020年第五期撰写了一篇“石油市场没有‘吹哨人’”的文章,其中介绍了美国芝加哥交易所集团(CME)服务市场的应对案例。

在2020年新冠病毒爆发后,全球经济陆续进入大面积的负增长。在原油供给绝对大于需求,又没有足够的储油设施进行收储的情况下,如何让实体原油生产商度过难关?将产出过剩原油的风险转移出去,并通过市场形成竞争性的、公平、公开的定价?就成为了石油市场最具战略前瞻和现实意义的战术课题。

3月19日,美国人先修改了市场熔断机制;4月5日,CME又开始系统性地对其本集团的交易与清算系统进行支持价格零值和负值交易的风险测试,并在4月15日发布了测试公告(公告号:20-160)称,如果NYMEX能源合约出现零或者负价格,CME的所有交易和清算系统将继续正常运行,所有常规交易和头寸处理都可以在清算中执行;CME在交割日到来前5天向市场发出了这一预警,为交易者、交易系统的安全以及市场平稳运行做了充分的技术预处理。

反观国内,虽然众多交易所和金融机构都专门设有风管管理和研究发展等关键及特殊部门,但面对美国原油现货价格暴跌,改变了定价逻辑,甚至为负值时,当CME连续发布公告“预警”时,我们几乎都没任何反应。即使WTI结算价收报负37.63美元/桶,跌幅达到305.97%了,相关部门依旧不认为这是符合经济学逻辑的市场行为。

一些机构,放着关乎市场健康发展和交易者生死存亡的重大的风控问题不去进行管控,却非要倒置市场监管的因果关系,不能将监管重点放在有效地监管市场交易主体的交易行为及其行为结果的合法合规性以及提高市场效率上,而是将防范风险的重点放到针对投资者的教育上,简单粗暴地用考试监管交易主体是否在知识上是个守法合规的投资人,进行实际意义不大的、题型怪僻、语言晦涩弯绕的相关期货(期权、指数)交易知识的考试,并用通过考试达到80分作为市场准入首要且决定性的条件进行前端监管。这种监管模式不仅有效地封堵了许多希望参与其中交易的投资者(包括众多中小投机者),而且也有效地降低了中国期货市场交易的深度和广度。

其实,期货市场的培育就犹如养鱼。既需要扩池(增加原油及成品油的期货、期权、裂解价差、石油指数等类型的交易工具),又需要放水(拆除类似用考试准入市场的那道龙门,让更多参与者和资金进入市场,特别是让离岸人民币进入),还需要做病害防治(风险防控和有效市场构建)。但可惜的是,当下的“鱼塘”建造者还停留在计划经济体系下的思维模式中,即我建了市场你爱来不来,要来,也得我确认的思维惯性里。

结果只能是将“鱼塘”变成“鱼缸”。且为包括三大国有石油公司在内的需求者提供不了可以避险的、安全的交易环境和足够大的资产配置空间,就更不要说为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为离岸人民币提供相对安全和公平、透明的投资及资产配置场所了。

沉浸在区域性市场中自娱

由于全球原油市场的交易结算货币主要是美元,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会改变美元币值,为了应对美元的贬值,世界各国央行也会纷纷调整自家的货币政策,进而会传导到原油价格的变动上。相对美国和具有WTI遗传基因的油价来说,这一过程是连续的,如果其他国家的政策调整不能做到与美联储和NYMEX同步的话,即所在国市场不能与美国市场同步,就会出现交易制度安排上的缺口风险。

尽管全球不同时区已有着众多区域性市场,但真正能够成为全球性交易中心的并不多。其原因之一就是它们不能提供全天候(近24小时)交易、信息服务的平台以及有效的市场监管能力,不能满足在任何时间段针对来自其它时区市场传导来的风险进行及时规避,因此,它们也只能成为区域性、相对自封闭的市场。

其实,作为国际性大宗商品期货就需要面对全球,服务全球,因此,就需要提供每周5个交易日,每个交易日的交易时间不少于23个小时。在提供全球性交易便利的同时,也是吸引离岸本币回流之时,是推进本币国际化最重要的一环。

反观国内,不仅节假日比美国多,且每天的交易时间只有9小时15分,又被分成了四个时段,分别是:9:00-10:15、10:30-11:30、13:3015:00、21:00-次日2:30。

由于SC与WTI油价之间存在有“跟随性”的影子价格关系以及其中隐含的比价关系,因此,会使SC因休市期间WTI价格波动而在休市后的开盘时刻或多或少地出现跳空缺口,包括休市缺口和休假缺口,成为全球独有的中国特色。

从日级别走势看,SC上市至2020年6月20日的546个交易日中,共出现了62个缺口,发生率为11.36%,若从小时或更小时间级别看,这种缺口出现的绝对数量更多,几乎天天都有,且不止一个。这种缺口已不能有效反应多空双方力量的对比关系,有时甚至会成为交易陷阱(风险)。

由于过多的缺口又会改变原有市场的分析逻辑,即在大时间级别上看似具有相同一致性的走势,但在小级别上,无论是用技术指标分析,还是用图形特征的概率分析,所给出的走势预判指标会不同,预示出的买卖操作逻辑更会不同,因此,倒逼着SC具有了更多的投机性,使INE市场参与者必须要承担更多额外的、隐含的,甚至是巨大的亏损或被平仓风险。

众所周知,市场化是指在短期内实现用市场经济体制取代双轨过渡体制的改革过程。是一项在开放的市场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竞争的优胜劣汰为手段,实现资源充分合理配置,效率最大化为目标的机制。

期货交易正好可以助力市场化,而石油人民币又可助力人民币的国际化,所以深入研究期货合约及其各交易制度中的缺陷,以及实时的风险识别与管控就显得格外重要。

但可惜的是,我们做的的确还不够好。本文仅仅只列举了当下的几个问题,合约标的油选用错位、极端事件信息搜集处理能力不足、沉醉于区域特征的市场、缺口风险,以及因极端行情中涨跌停板制度造成的风险等。其共性是,我们没能真正走进市场化,也没能与国际有效接轨,更没有提供全球、全时段交易、服务与监管的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能源杂志,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号立场。

展开
收起

好消息,人民币原油期货发行两年来,首次取得重大突破

美国今年的经济危机形势严峻,同时美联储又通过大放水等举措,收割着全世界各国的利益。这使得全球掀起了一股“反美元”潮流。很多国家都期待着对外贸易尤其是大宗商品能够有朝一日不必被美国收取过路费,而在世界对美元失去信心时,人民币迎来了机会。

截至目前,全世界有多达60个国际经纪公司(去年只有45个),推出了使用人民币原油期货交易的服务。上半年中国石油进口量增加了9.9%,6月份原油进口较去年同比增加了34%,可见中国石油储备能力得到了提升。受今年健康危机影响,石油价格下跌,中国炼油厂利用了这一优势,大量购买战略石油储备,因此在第1季度的战略和商业库存普及率数据显示,中国增加了一倍,战略石油储备提高到了5.03亿桶,预测今年的储备能力,利用率将突破90%。值得一提的是,英国石油公司在日前向中国上海国际能源交易所的交割仓库运送了一船原油,虽然单看数量不多,但却意义非凡,因为这是石油人民币至2018年3月推出市场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主要石油公司首次参与人民币原油期货的实物交割。

同时,中东国家也与中国石化巨头签署了以人民币原油期货计价的进口原油协议,换而言之,我们进口中东石油将用人民币计价。西方国家和中东两大重要地区开始以人民币计价进行石油贸易,等同于人民币打开了更大的国际化窗口,将为那些有意绕开石油美元需求的投资者提供一个重要的选择,这是一个不小的突破。西方媒体报道称,人民币原油期货正式走入市场,意味着一颗全新的石油货币新星正在崛起,同时也表示那些想要挑战石油美元的国家大都失败了,但中国有这个潜力。即便是和美国关系密切的日本,也在日前释放消息,建议亚洲国家将原油等能源贸易向人民币或者日元结算过渡。

但人民币能够取代美元吗?这是人们经常讨论的话题,虽然有希望,但总的来说是任重而道远。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7月公布的数据显示,人民币在各国的国际储备份额占比进一步上升至2%,而美元在其中的占比,虽然已从上世纪末的高达73%下降,但仍有超过半数的61.9%。很显然,完全替代美元,在当前来说无论是人民币还是其他国家货币,都是无法做到的,但当前撇开美元,利用人民币进行石油交易有利于帮助中国在内的众多国家争夺部分石油定价权,同时可以促进人民币进一步国际化。与此同时,人民币的使用率增加,也让更多的投资者看到了中国的前景,为中国实体经济带来了更多投资源。

展开
收起

石油人民币国际化再进一程

受到沙特与俄罗斯油价战的影响,今年3月至4月,国际油价持续下跌,甚至一度出现负值。在这一背景下,作为全球最大原油进口国的中国,已经囤积了不少低价油,如今这些低价原油可能正发挥着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中国海关总署近期公布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球原油需求疲软之际,中国原油进口同比却逆势增长了9.9%,累计进口了2.69亿吨,这无疑将进一步巩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的地位。

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囤积这批低价油可能另有目的。据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Islamic Republic News Agency)最新报道,得益于中国石油储备量迅速增长,中国已经可以以较低的价格出口石油。

据报道,韩国两家炼油厂已从中国购买了50万桶原油,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石油期货均以人民币计价和交易。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大量囤积石油对进一步推动石油人民币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根据去年6月发布的《世界能源蓝皮书:世界能源发展报告(2019年)》显示,在人民币原油期货推出5个月后,即2018年8月,人民币原油期货总成交额累计超过了10万亿元,这令中国成为亚洲第一、全球第三大原油期货交易市场。

对于依赖石油美元获得美元霸权地位的美国来说,这显然是它不希望看到的。如今,中国还将出口较低价的石油,并以人民币计价和交易,这显然还将进一步推动石油人民币的崛起,缩小与石油美元的差距,并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温馨提示:美国上周EIA原油库存意外大增489.2万桶。市场瞬息万变,投资需谨慎,操作策略仅供参考。

展开
收起

好消息!原油人民币交易冲击美元,石油定价权终于不再遥不可及!

在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的社会发展更加依赖能源的供应。随之而来的是金融与能源的绑定,让某些货币能够在全球金融市场中持续“坚挺”。美元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塌之后,依然能够成为全球通用货币和大部分国家的外汇储备货币,与美元绑定石油是分不开的。

因此,中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所要走的重要一步,无疑是人民币与能源的绑定。近年来,中国的货币政策也都是围绕着这一目标进行的。2018年开始,中国就对原油期货出手,上海期货交易所成为第一个人民币结算的能源交易平台,石油人民币的相互绑定成为能够与美元抗衡的唯一可能。

一直到2019年6月份,《世界能源蓝皮书:世界能源发展报告(2019)》指出,人民币原油期货交易诞生不到半年,累计交易额就超过了10万亿元。中国一跃成为亚洲最大、全球第三大原油期货交易市场。虽然相比美国WTI和英国布伦特原油中国原油期货市场仍然有相当大的局限性,但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就意味着未来有无数种可能。

2020年开始,中国制造业产业持续升级,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净进口国,而原油定价权如同大多数资源一样,不在中国手中。其实,除原油外,国际粮食、黄金、矿产等资源层面,中国一直都是最大的买家。但中国的定价权却少得可怜。

我们知道,定价权是决定全球贸易之中谁占据主动的重要依据,有了定价权,就能让价格更利于自己。而没有定价权的买方,就如同把刀柄交到了别人手上,时刻要被资源出口国拿捏。

2020年6月22日,低硫燃料油期货在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挂牌上市。这是原油期货之后中国境内第二个净价交易、保税交割的国际化能源合约。然而它的意义,远不止于此。

人民币原油交易的出现是对美元绑定石油以及美元在全球金融地位的挑战,人民币能源交易市场出现的新的交易品种,是推动人民币原油交易进一步走向国际化的关键一步,当交易能够对国际市场产生影响力之后,人民币石油定价权的出现就顺其自然了。

国内智库预计,2022年之前,中国低硫燃料油的消费将暴增至全球生产量的30%亦或是更多,低硫燃料油是船舶用燃油,这一预测也表示未来2年,中国的船舶行业将持续飞速发展。人民币能源期货市场的加快脚步,有助于全球其他产油国摆脱美元的制约,当然,人民币能源市场的动作必然也是美元所不愿看到的。

近期,伊朗、沙特等产油国纷纷表示启用人民币结算,一方面是为了应对美国对其的经济制裁,另一方面,他们也正是看到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巨大潜力。

中国的人民币国际化之路不可阻挡,金融层面的蓝图已经绘就,人民币国际化也必然实现。

展开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