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历史

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 30日报6.8921

7月30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开盘小幅回升,收复6.89关口,与此同时,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抹平日内跌幅转涨。截至9点39分,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分别报6.8892、6.8921。

美元汇率同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调降41个基点,报6.8862,为3连降。中金所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赵庆明分析称,近期,尽管美元指数持续上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延续此前的横盘、小区间波动的走势。

以上周为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下波动仅有150多个基点,波幅不足0.3%。他进一步表示,由于主要货币汇率或点位均来到了临界价位,面临阻力或获得支撑。

因此,无论是从技术上还是基本面,美元指数等均难以有效突破此前阻力位/支撑位,本周前期主要货币可能延续上周走势的情况下,于本周下半段或出现逆转。格局上看,主要货币汇率仍是震荡为主,实现大逆转的走势仍然需要时间。

展开
收起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破七,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作者莫开伟系中国知名财经作家 中国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8月5日上午9点多钟,离岸、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双双跌破“7”关口。对此,中国金融业界及国内广大民众产生了广泛反响。

对于此次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破七,原因主要是来自美联储迫于美国政府政治压力降息引发美元贬值的人为因素所致。加之美国突然采取对中国3000亿美元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率的措施,并威胁要进一步加征到25%,完全搅乱了全球市场预期,导致全球股市汇市大跌,在市场普遍看跌影响下,人民币汇率才不得不被迫破七。

但人民币汇率破七应该只是一种短暂的现象,不可能是长久持续的贬值。因为从当前中国经济现实看,基本面良好,经济结构调整收效不错,经济增长韧性增强,国内政府、企业及居民降杠杆率取得较大进展,同时财政金融处于较为稳定态势,尤其是货币政策保持相当的定力,加上国际收支及资本跨境流动大体平衡,外汇储备充足,这些都是人民币汇率不可能大幅下跌的重要“物质基础”。所以,从长远看,人民币持续大幅贬值的可能性较小,国内民众大可不必惊慌。

当然,应该承认人民币汇率破七也会给民众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四方面:一是楼市价格有可能带来一定的负面冲击。因为汇率贬值会导致国内资产价格下跌,房价也有可能下降,这对中国居民房产占资产绝大比重来说,房价下跌有可能带来房产资产账面数额下降。二是人民币汇率贬值,会导致部分居民消费能力下降。近年中国居民境外购物的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与人民币升值、购买力提高存在很大关系,而人民币汇率破七导致人民币贬值,可能会对部分居民境外购物及其他高消费带来一定的影响。同时,由于人民币与美元兑换能力下降,这对民众出国旅游、子女留学也会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境外旅游、子女留学等家庭支出将会增加,在旅游数量、子女选择留学方面会有所下降。

三是对我国企业尤其是进口企业的生产经营将带来一定影响,因为人民币汇率贬值,进口企业购进原材料会比原来支付更多的人民币,无形中加大了生产经营成本,降低了进口企业的经营效益,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进口企业经营利润和生产经营能力的扩大,尤其有可能影响员工收入的增长。四是对中国A股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为中国资本市场与人民币的升跌存在正相关关系,人民币升值,股市对外资吸引力增强,境外资金可能增多对A股起到推升作用;而人民币汇率破七表明人民币对外资的吸引力减弱,A股市场资金有可能抽逃,这样会对A股起到一定的拉低作用,广大普通民众在A股市场的赚钱效应必然减弱。

即便如此,笔者觉得国内广大普通民众对人民币汇率破七也不必过度担忧,在很多方面可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其一,人民币汇率破七虽然可能在整体上对民众房产资产价值带来一定的缩水影响,但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问题,因为民众出于避险情绪需要,怕人民币贬值又都会加大对房产及其他大宗贵重商品储备的需要,房产的需求量还会增加,这对拥有多套房产的民众来说,可能房价不仅不会下跌,反而还会呈现略有上升态势,在个人财富上可减少一定的损失。同时,也要看到,目前国家不允许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银行信贷也将收缩,各级政府的严调控措施还将持续深入,人民币即便贬值对房价及楼市整体影响不会太大。其二,对于人民币汇率破七对民众海外购物、旅游、留学等方面虽带来不利影响,但从中国14亿人口看,有能力出国旅游、购物、留学的家庭占总人口的比例并不太高,影响的始终只是较小部分国内民众,对绝大部分民众不会带来生活成本上升的压力。

而且,目前国内物价相对稳定,对民众生活不会带来较大的冲击;一部分有较高消费能力的居民也可将境外购物消费转向国内高端消费市场,同样能购买到高质量产品并享受到较高的服务。其三,国内进口企业可以适当压缩生产经营规模,加快经营机制转换和产品转型升级,大力生产低资源消耗产品,在科技创新中有效降低单位产品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营效益,以确保企业能够战胜人民币汇率贬值的冲击,提高规避汇率风险的能力,赢得市场生存权力。其四,适时掌握A股变化动态,适当降低股市投资规模或调整股票结构,因为对A股来说受到人民币贬值影响,既有部分股票价格会下跌,同样有部分股票走势会看涨;应增加黄金概念股、纺织品股、军工股、稀土板块股及其他大宗商品股票,以规避其他股票板块因资本外流导致价格下跌造成的损失。

展开
收起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破7”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答记者问

8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就人民币汇率相关问题回答了《金融时报》记者提问。

新华社图

记者:人民币汇率为何“破7”?

答:受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及对中国加征关税预期等影响,今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所贬值,突破了7元,但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继续保持稳定和强势,这是市场供求和国际汇市波动的反映。

中国实施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是由这一机制决定的,这是浮动汇率制度的应有之义。从全球市场角度观察,作为货币之间的比价,汇率波动也是常态,有了波动,价格机制才能发挥资源配置和自动调节的作用。如果回顾过去20年人民币汇率的变化,会发现人民币对美元既有过8块多的时候,也有过7块多和6块多的时候,现在人民币汇率又回到7块钱以上。需要说明的是,人民币汇率“破7”,这个“7”不是年龄,过去就回不来了,也不是堤坝,一旦被冲破大水就会一泻千里;“7”更像水库的水位,丰水期的时候高一些,到了枯水期的时候又会降下来,有涨有落,都是正常的。

尽管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有所贬值,但从历史上看,人民币总体是升值的。过去20年国际清算银行计算的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都升值了30%左右,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了20%,是国际主要货币中最强势的货币。今年以来,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仍保持着稳定地位,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是走强的,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升值了0.3%。2019年初至8月2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贬值0.53%,小于同期韩元、阿根廷比索、土耳其里拉等新兴市场货币对美元汇率的跌幅,是新兴市场货币中较为稳定的货币,而且强于欧元、英镑等储备货币。

记者:人民币汇率“破7”后走势会如何?

答:人民币汇率走势,长期取决于基本面,短期内市场供求和美元走势也会产生较大影响。市场化的汇率形成机制有利于发挥价格杠杆调节供求平衡的作用,在宏观上起到调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的功能。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制造业门类齐全,产业体系较为完善,出口部门竞争力强,进口依存度适中,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国际收支有很强的调节作用,外汇市场自身会找到均衡。

从宏观层面看,当前中国经济基本面良好,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增长韧性较强,宏观杠杆率保持基本稳定,财政状况稳健,金融风险总体可控,国际收支稳定,跨境资本流动大体平衡,外汇储备充足,这些都为人民币汇率提供了根本支撑。特别是在目前美欧等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宽松的背景下,中国是主要经济体中唯一的货币政策保持常态的国家,人民币资产的估值仍然偏低,稳定性相应更强,中国有望成为全球资金的“洼地”。

近年来在应对汇率波动过程中,人民银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政策工具,并将继续创新和丰富调控工具箱,针对外汇市场可能出现的正反馈行为,要采取必要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坚决打击短期投机炒作,维护外汇市场平稳运行,稳定市场预期。人民银行有经验、有信心、有能力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记者:人民币汇率“破7”对企业和居民有何影响?

答: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外汇管理要坚持改革开放,进一步提升跨境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破7”后这一政策取向不会变。

对普通老百姓而言,过去20多年,人民币对美元和一篮子货币升的时候多、贬的时候少,中国的老百姓主要金融资产在人民币上,受到最好的保护,其对外的购买力稳步攀升,这些均能从老百姓出国旅游、境外购物、子女海外上学中反映出来。

企业也是如此。我们不希望企业过多暴露在汇率风险中,支持企业购买汇率避险产品规避汇率风险。同时也要看到,目前人民币汇率既可能贬值,也可能升值,双向浮动是常态,不仅是企业,即便更为专业的金融机构也难以预测汇率的走势。

因此我们建议,要专注于实体业务,不要将精力过多用在判断或投机汇率趋势上,要树立“风险中性”的财务理念,叙做外汇衍生品应以锁定外汇成本、降低生产经营的不确定性、实现主营业务盈利为目的,而不应以外汇衍生品交易本身盈利为目的。

(原标题:今天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破7”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答记者问人民币汇率完全能保持基本稳定)

来源 北京晚报 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流程编辑 TF003

展开
收起

人民币汇率七十年:漫长的控制与干预

格物·资本 seek for capital

【格物·货币】是格物资本旗下内容大类目之一

“人民币”内容系列从属于【格物·货币】

第一部分:人民币的诞生

第二部分:人民币货币统一进程中的三大挑战

第三部分:人民币通胀史:上涨的物价和缩水的购买力

本文为“人民币”系列 第 四 部分

格物者说:汇率问题牵涉到一国宏观经济的各个方面,包括:外贸(进出口)、关税、跨境资本流动、外汇储备、物价、货币政策、经济增长、对外战略等。要透析复杂的人民币汇率问题,首先应清晰地了解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基本历史脉络——人民币汇率史。

从人民币诞生至今,人民币汇率史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1949-1952年的汇率大波动,1953-1980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可调整固定汇率,1981-1993年经济体制转轨期的探索改革,1994年至今以市场化为方向的人民币汇改。

1949-1952:汇率大波动

人民币诞生之时(1948年12月1日),我国境内当时流通着许多外币(如美元、英镑等)。在解放区内,外币被强制要求兑换成人民币,不得流通,外币全部汇集至中国人民银行集中管理。当时建国前后,我国外汇极端短缺,人民银行对外汇资金的管理也极为严格,外汇的收支,严格服从国家政策目标和计划安排。

随着全国各地相继被解放,全国渐渐形成了以人民银行为中心的、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外汇管理模式:一,所有外汇收入(出口收入、侨汇)必须出售给人民银行,所有外汇的使用(进口或其他用途)都要经批准后向人民银行购买;二,由人民银行设立外汇交易所,并指定一些银行机构(包括外资银行)参与外汇交易,同时指定中国银行作为国家外汇管理机构、代理人民银行参与外汇交易(当时中国银行被并入人民银行体系中,专职外汇管理业务),严禁一切场外交易(外汇黑市交易);三,由人民银行统一制定人民币对外币汇率,汇率制定原则是“国内外物价对比法”(根据国内外物价对比水平来制定汇率,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购买力平价”原则),汇率随物价变化而调整,盯住美元的进行浮动。

人民币汇率的制定工作起始于天津解放。平津战役胜利后,华北地区基本都解放,当时华北人民政府在天津设立外贸局,以对华北所有进出口贸易事务进行统筹管理。要发展对外贸易,当然必须先得制定人民币对外币的汇率。

1949年1月15日,天津正式解放,次日,人民银行在天津设立分行;两天后(1月18日),人民银行天津分行挂出了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牌价——这是最早的人民币对外币汇率牌价。人民银行在制定人民币对外币汇率时,先确定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然后再以美元为基础来套算人民币对其他外币(如英镑)的汇率。

此后,随着上海、厦门、广州等大城市相继解放,人民银行也快速在当地设立了分行,并在当地公布各自的人民币对外币汇率。其他各地均以天津口岸的汇率牌价为参照标准,再结合当地具体物价情况,来制定各自的汇率牌价(上海解放后,上海港口被封锁,这客观上促成了天津港口地位的上升)。

在1949年1月18日到1950年7月8日间,人民币汇率呈现两大特点:一,各地不同的人民币对外币汇率牌价并存,无全国统一汇率。由于天津、上海、广州等各地的物价情况不一样,因而各地人民银行分行报出的汇率牌价也不一样,存在差价,形成分散式的汇率制度,和分割式的外汇交易市场。二,人民币汇率因国内恶性通胀、物价飞涨而大幅调贬。从1949年1月19日到1950年3月13日,人民币汇率调贬共52次,以天津挂出的牌价来看,从“1美元/600旧人民币”调贬至 “1美元/42000元旧人民币” (第一套人民币),1950年3月全国财经工作统一化,此后物价渐渐稳定,人民币汇率小幅回调。

建国前后,人民币汇率的飞速贬值,是由当时的汇率制定原则(国内外物价对比法)和外贸外汇政策(奖励出口、限制进口、照顾侨汇)决定的。

以上海为例,我们从下图中可明显看出“上海的物价上涨曲线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曲线的高度相关性”,物价上涨和汇率调整之间存在一个时滞期(大约为一个月),即物价上涨一段时期后(时滞期),人民币汇率会随之调贬。由此可见,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是根据国内物价来调整的(当期美国物价非常稳定,可视作固定不变)。

▼图:1949年8月至1950年7月上海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和物价指数。1949.8上海月均汇率是2246.77,到1950.4月均汇率达到峰值39516.67。制图丨格物·资本。

1950年3月后,全国财经统一工作开始展开,经济秩序和物价重归稳定,人民币汇率统一也被提上日程。同年7月8日,人民币实行全国统一汇率, 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制定,由此结束了多个并存、分散式的人民币汇率时期。

另外,全国财经统一后,国内物价稳定,而美国物价上涨,我国外贸外汇政策也发生变化(转为“兼顾进出口有利,照顾侨汇”),由此,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被人民银行不断调升,到1951年5月23日时,已升至1美元/22380旧人民币(全国统一汇率)。

1953-1980:可调整固定汇率

1953-1980年这段时期,是我国计划经济时期,人民币汇率也打上了深刻的“计划”烙印:人民币汇率定价完全由政府决定,高度服从于政府的对内对外政策目标,市场机制完全失效。

从1953年起,计划经济时代开启,物价被高度管制,长期保持稳定(除1960-1962年物价大波动之外),物价和汇率定价之间的内在关联性被行政之手所“掐断”;货币政策也是被高度计划,因而货币政策也并不影响汇率定价。同时,所有外贸业务也均由国营外贸公司统一计划经营,外贸盈亏由财政收支统一安排调剂,这样一来,汇率对外贸的调节作用也就失效了。

为了适应计划经济体制,人民币汇率定价完全由政府控制,而政府对人民币汇率采取的方针是 “坚持稳定”:在1953-1971年间,将人民币钉住英镑,对英镑汇率基本固定不变;在1972-1980年间,将人民币汇率“钉住一篮子货币”,整体保持一种相对稳定状态。

▼图:1953-1980年人民币汇率(对美元和英镑),数据为官方的外汇牌价(区别于外贸所用换汇价)。制图丨格物·资本。

在1953-1971年间,国际上正处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实行的是以黄金为基础、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主要货币(英镑、德国马克、法国法郎、瑞士法郎、日元等)和美元之间保持着长期固定汇率关系。国际汇率机制的固定化,间接地为人民币汇率固定化创造了条件。

我国政府将人民币钉住英镑,实际上是在间接地钉住美元。当英美货币汇率调整时,人民币汇率也跟随调整,并重新固定钉住。

还须注意的是,在上世纪50年代时,人民币对前苏联卢布的汇率才是最受重视的汇率。

50年代为中苏蜜月期,我国经济发展得到苏联有力支持,双边经贸活动扩大。当时的国际大背景是美苏冷战,我国因朝鲜战争受到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封锁,同时,我国与前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经贸关系快速升温。因而,人民币和卢布的汇率关系,才是当时最受重视的汇率关系。当时,中苏均为计划经济体制,人民币对卢布的汇率由两国政府协商决定,市场机制不发挥作用。进入60年代后,中苏关系日趋紧张,双边经贸活动急剧萎缩,人民币对卢布汇率重要性下降。1970年后,中苏间贸易不再用卢布,改用瑞士法郎。

1972年后,由于一些国际因素的重大变化,人民币汇率制定的依据和方法也发生一些调整。

1971年8月,尼克松宣布关闭黄金兑换窗口,同年12月,美国政府与“十国集团”达成《史密森协议》,美元对黄金贬值,每金衡盎司黄金从35美元调整至38美元,其他主要货币对美元升值,名义上依然保留着固定汇率制。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我国与美国及西方国家的经贸关系升温。接着1973年2月,美国政府再度宣布美元对黄金贬值(从38美元调整为42.22美元),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彻底崩溃,西方国家普遍转入无序的自由浮动汇率制。

面对国际汇率机制的大变局和外交政策的大转变,我国政府对人民币汇率定价的依据和方法做出了调整,从原先的钉住英镑的固定汇率制,转为“钉住一篮子货币”,以保持对主要贸易伙伴国的汇率相对稳定。

所谓“钉住一篮子货币”,即根据“篮子中货币”的浮动情况对人民币汇率进行调整。“货币篮子”中的货币种类及其权重,完全由政府决定,而且会根据不同时期情况而进行调整。“篮子货币”选取的是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国的货币(须是可自由兑换的货币),并按其重要程度和对外政策的需要,确定相应权重,最终计算出人民币加权汇率。

▼图:1968-1979人民币汇率“一篮子货币”中的外币变化。 “货币篮子”的范围逐步扩大,到 1979 年时扩大到 20 种货币,其中,英镑、西德马克 、瑞士法郎、美元、日元在货币篮子中始终占重要地位。图片来源:《人民币汇率体制的历史演变及其启示》,贺力平。

不过,“钉住一篮子货币”的详细制定依据和具体计算方法,我国当局从未公布过,至今仍是谜,因而,我们无法得知这一时期 “钉住一篮子货币”的真实定价机制到底是怎样的。

“钉住一篮子货币”方法实施后,秉承着“坚持稳定”的方针,人民币汇率在国际汇率市场上(对比其他各货币浮动情况),整体保持在中间偏上的水平。其中,1972-1980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因美元的贬值而相对调升。而且,随着尼克松访华后,中美经贸关系的升温,美元在“货币篮子”中的重要性也不断提升,1979年后,人民币汇率名义上虽是“钉住一篮子货币”,但实际上,是以美元为中心钉住的。人民币汇率问题,主要是看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

纵观整个计划经济时期,人民币汇率完全服从的是计划经济思维,按行政指令来制定汇率,是一种完全由政府控制的可调整固定汇率制(期间钉住的对象发生变化,1953-1972为英镑——1972-1979为一篮子货币——1979后为美元)。人民币汇率不受市场供求影响,也无法起到调节外贸的作用,制定的合理性也失去保证,汇率严重偏离均衡水平,人民币汇率仅沦为了一个记账和核算工具。

1981-1993:转轨期的探索改革

1979年开启改革开放,经济体制开始转轨。外贸部门走在改革的前列,外贸经营权下放,各地外贸公司纷纷成立,这些外贸公司试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在自负盈亏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对外贸公司的利润就显得至关重要。而原本不合市场逻辑的、被行政之手严重扭曲的人民币汇率,则暴露出明显的缺陷——出口贸易企业因汇率扭曲而蒙受不合理的亏损。外贸体制的改革,倒逼着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改革。

比如:在1979年时,全国平均出口换汇成本为2.41(即我国的外贸出口公司,以2.41元人民币的成本,出口商品赚取1美元,相当于用2.41元人民币换了1美元),而当时的银行牌价汇率(即官方汇率)为1.555,这意味着,出口企业赚回1美元后,从银行只能换到1.555元人民币,无法抵消成本2.41元。因而,出口企业出口越多,亏损越多。相反,进口企业却是赚钱的。

为了改变出口企业因人民币汇率扭曲而亏损的局面,我国1979年8月开始实行“外汇留成制度”,即出口企业把赚取的一部分外汇卖出国家,另一部分可留成给自己(在此以前,出口企业所有的外汇收入都必须卖出国家,不得自留),留成的部分可自由支配。

“外汇留成制度”衍生出了一个计划经济体制之外的“外汇调剂市场”。由于外汇留成制度的存在,出口企业保留着一些外汇,而同时一些进口企业需要外汇、但不一定能申请得到,还有一些其他潜在的外汇需求者也存在(如黑市外汇交易者),为了调配这种外汇余缺关系。国家外汇局于1980年10月开始尝试,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开展外汇调剂业务,由中国银行充当中介,由此形成的最初版的“外汇调剂市场”。不过80年代上半期,该市场因受到种种审查和限制,而发展缓慢,并不成熟。

此外,从1981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试行人民币对美元的贸易内部结算价,规定出口企业按“1美元兑2.8元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汇率,而官方汇率则变成非贸易结算汇率,我国进入了“双轨汇率制”时期(贸易汇率和非贸易汇率,都由政府控制)。官方汇率,即我国对外公布的外汇牌价,主要用于侨汇、旅游、外国领事馆、我国驻外机构、出国代表团等一切非贸易外汇收付的兑换。贸易内部结算汇率,即限于进出口贸易所用的结算汇率。

▼图:1980-1993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官方汇率和贸易内部结算汇率)。1981-1984年间,贸易内部结算汇率一直都是1:2.8,没有变动过,这一汇率明显低于官方汇率。制图丨格物·资本。

贸易内部结算汇率之所以定在“1:2.8”的水平,主要目的是为服从于当时的外贸政策“出口创汇”。从实施效果来看,贸易内部结算汇率也确实起到积极作用——解决了当时出口企业亏损的问题,贸易收支好转,外储增加。

不过,贸易内部结算汇率在实施时,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由于贸易和非贸易的双重汇率存在,造成了外汇管理混乱;而且,双重汇率引入后一直被国际社会所诟病(双重汇率是对出口的补贴,是不公平贸易的手段),IMF多次建议我国政府改变汇率双轨制。因而,贸易内部结算汇率注定只能是经济转轨初期的一个过渡性临时政策,它既不代表汇改的方向,也无法阻挡人民币汇率走贬的倾向。

从上图还可看出,1981-1984年期间人民币兑美元非贸易汇率(官方汇率)在不断调贬。1981-1983年调贬主要是因为美元升值,人民币对美元才相对调贬。1984年时,我国接受了IMF建议,同意取消汇率双轨、进行并轨,于是大幅调贬人民币官方汇率,以让其接近贸易内部结算汇率,为并轨做铺垫。

到1984年底时,官方汇率已经接近2.8。1985年1月1日,贸易内部结算汇率正式被取消,同时将官方汇率定为2.8,汇率实现并轨。

1985年汇率并轨后,人民币官方汇率一路调贬,一直到1993年(见上图)。此期间的汇率调贬,是由于国内物价上涨较快,出口换汇成本也快速上升,迫使人民币汇率调贬,而且整个80-90年代的外贸政策一直推崇“出口创汇”的宗旨,汇率调贬正好契合此宗旨。

在贸易和非贸易汇率并轨之际,还有另一项至关重要的人民币汇改探索实践正在如火如涂地进行——外汇调剂市场。前文中提到,80年代上半期,外汇调剂市场发展缓慢,但是到了80年代下半期,随着改革不断深化,外贸企业外汇留成比例不断提高,外商投资的引入,外汇调剂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外汇调剂资金量快速增长。

到1988年3月时,为了配合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全面推行,国家外汇局制定了《关于外汇调剂的规定》,依此,全国各地相继成立了外汇调剂中心(1993年时,全国共有18个外汇调剂公开市场)。

同年9月,上海率先设立了“外汇调剂公开市场”,实行会员制、公开竞价交易和集中清算制度,允许外汇调剂价格在一定限价内按公开市场供求浮动,并且这种汇价形成机制很快就被其他调剂中心所采纳。这种市场化机制的引入,彻底改变了以往完全由政府控制的汇率定价机制,拉开了我国市场化汇率定价的序幕。当时的“外汇调剂公开市场”上的汇价,就是我国最早的市场化汇率。

在1988年9月至1993年底期间,人民币汇率又进入到一个“新的双轨制”时期:外汇调剂市场汇率与官方汇率并存,官方汇率是政府定价的汇率,外汇调剂市场汇率,是“外汇调剂公开市场”上市场定价的汇率。

▼图:1979-1994年人民币兑美元月平均汇率。 “新的双轨制”时期,人民币的外汇调剂市场汇率一直低于官方汇率,这说明当时人民币官方汇率是存在贬值压力的(被高估了)。图片来源:《过于强调汇率稳定是对汇率政策的异化》,管涛。

1988年后,外汇调剂市场发展迅猛,到1993年底时,受外汇调剂市场汇率来调节的外汇收支活动占到80%作用,政府定价汇率调节活动仅占20%。此时,人民币的汇率定价机制,实际上已经演变为由外汇调剂市场主导的浮动汇率制,政府官方定价实际上是以外汇调剂市场汇率为参照依据。

“新的双轨制”在运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利用汇差套利、寻租腐败,调剂市场分散不统一,导致地区不正当竞争,政府背负巨额的外贸补贴,阻碍加入WTO),客观上要求人民币汇率实现再次“并轨”。同时,“新的双轨制”运行时期,以市场化为方向的人民币汇改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官方汇率向市场汇率并轨已成为必然趋势。

1994年至今:市场化汇改

1993年11月,十四届三中全会正式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明确提出“改革外汇管理体制,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和统一规范的外汇市场,逐步使人民币成为可兑换货币”。市场化汇改,由此正式定调。

同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的公告》,宣布1994年1月1日起实施重大汇改——人民币市场化汇改迈出了里程碑式的第一步。

1994年汇改的主要内容有:一,原先的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轨,人民币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单一的(钉住美元)、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央行设定汇率波动幅度,并通过外汇公开市场操作,对汇率进行浮动管理);二,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取消持续了14年的外汇留成制度和外汇支出行政审批制,允许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有限制条件),外汇管理由原先的外汇局直接管理变为依靠银行间接管理;三,建立银行间外汇市场。当年4月1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在上海成立,由此形成了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人民币汇率市场定价机制也初步形成。

1994年后,我国继续推进外汇管理体制和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定价机制改革,先后出台许多放松汇率管理的改革举措,不断提高人民币汇率定价的市场化程度。

不过,市场化汇改进程并不顺利,历经波折。1997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钉在8.28附近,持续了七年之久,回到了政府管制的固定汇率制,这意味市场化汇改中断;同样地,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我国又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钉在6.83,持续了两年,市场化汇改再次中断。2015年突如其来的“8·11汇改”,激起汇市大波动,人民币急剧贬值,央行为了稳住预期,又出手干预(抛美元稳人民币、严控资本外流、引入逆周期因子),8·11汇改这种“闷雷一声响”的操作遭致很多人的批评(央行没有与市场提前沟通,没有制造充分的市场预期,过于唐突;而且,央行因干预汇率而流失了大量的外储,且影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8·11汇改”后,央行不再指导制定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而是将定价权交给了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由市场的供求决定。但实际上,由于央行的频繁干预(出于稳定目的),人民币汇率定价的市场化程度并不高,而且,与汇改紧密配套的人民币可兑换性也被严格控制。市场化汇改仍在路上,挑战依然很大。。。

▼图:1994年1月至2019年8月人民币兑美元月度汇率,以及1994年至今人民币汇改历程。数据来源:CEIC DATA,中国人民银行。制图丨格物·资本。

历年汇率波动

回顾历年人民币汇率波动,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1949-1952年,人民币汇率因国内恶性通胀而不断走贬,主要是由当时历史环境(新中国刚建立,社会还未稳定,经济凋敝)所决定的,人民币汇率也没有连贯且完整的制度安排。

1953-1980年,人民币钉住英镑或“一篮子货币”,汇率基本固定,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可调整固定汇率制。

1981-1993年,人民币名义上钉住“一篮子货币”,实际上以钉住美元为主、且对美元汇率不断走贬。这段时期处于经济体制转轨大背景下,当局尝试人民币汇率定价改革探索(两次“双轨制”),并根据不断升高的出口换汇成本,而不断调贬人民币兑美元官方汇率。

1994年至今,大背景是以市场化为方向的人民币汇改,具体分两个阶段:1994-2015.8,人民币单一钉住美元,且对美元汇率不断走升(持续21年单边升值),国际收支“双顺差”成为人民币升值的基础;2015.8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双向波动(见上图1994-2019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汇率波动弹性扩大,央行也会视情况干预,遏制单边走向。

另外,2015年11月后,反映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人民币汇率指数也开始受到关注,如下图,人民币汇率指数整体是在走贬的。(这里的“一篮子货币”,和1972-1993年期间的“一篮子货币”不一样)

▼图:2015.11-2019.8,人民币汇率指数,分别是参考CFETS货币篮子、参考SDR货币篮子、参考BIS货币篮子计算。数据来源:CEIC DATA,中国外汇交易中心。

参考资料

《人民币汇率研究》(第二版),吴念鲁 陈全庚,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8

《1949~2000年的人民币汇率史》,徐少强 朱真丽,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1

《人民币内外均衡论》,卜永详 秦宛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7

人民币汇率升值:历史回顾 、动力机制与前景展望,张明,金融评论,2012年第2期

人民币汇率制度历史回顾,杨 帆,中国经济史研 究, 2005 年第 4 期

论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吴念鲁 陈全庚 鄂志寰,财经科学,2005年第1期

人民币汇率体制的历史演变及其启示,贺力平,国际经济评论,2005年第4期

人 民币汇率变化历史回顾及其影响分析,张米良,工业技术经济,1993年第5期

过于强调汇率稳定是对汇率政策的异化,管涛,新浪专栏,2016年11月24日

版权声明

本百家号“格物资本”发布的所有原创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稿、图片、漫画、音频、视频等,其版权均归属于本号及其运营者(运营者已实名制),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载、修改或发布。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展开
收起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呈现持续走强!哪些机会值得关注?

来源:巨丰投顾

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呈现持续走强,特别是在10月底11月初,人民币对美元回落呈现出加速上涨趋势。目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无论是在岸还是离岸都已破7,且这种趋势还在延续,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走强,意味着什么,未来市场能否在人民币持续升值下有弱转强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今天来了解一下,未来市场随着人民币的升值将带来哪些投资机会。

首选,我们来看分析一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强的原因,人民币汇率大涨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近期央行MLF操作利率下调5个基点,向市场释放逆周期政策调节力度加大信号,增强四季度我国宏观经济企稳运行的市场预期;二是我国再推对外开放五大措施,增强市场对我国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的预期,人民币资产吸引力进一步提升;三是我国经济表现出较强韧性,对近日人民币持续上涨构成支撑。其中,央行下调MLF操作利率尤为重要,被市场普遍解读为变形的降息。

今年以来,美联储连续三次降息0.25个百分点,国内央行始终按兵不动,市场对于央行年内降息的预期大大降温,而此时,央行下调MLF操作利率可所谓意义深远。央行通过MLF降息操作,变相降低银行负债端成本,释放的流动性短期有助于提高资本市场预期,继续提振11月份股市市场情绪,释放的中长期资金可以直接降低上市银行负债端成本;从长期来看,MLF降息操作,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推动市场逐步走强。

随着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增强,以人民币计价类资产将更具吸引力。从近期来看,无论是股市还是债市,都吸引多数境外投资者的目光。股市方面,外资通过沪深港通道持续流入中国A股市场,大手笔买入A股市场中的蓝筹股和绩优股。在债券市场,外资同样大手笔增持中国债券。据中央结算公司10月底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末,境外机构托管债券面额达18061.3亿元,当月增持量115.85亿元,同比增19.82%,环比增0.65%。自去年12月以来,外资已连续11个月增持中国债券,继续刷新历史纪录。可见,中国资产获得外资的吸引力正在逐步加强。

11月8日,A股市场迎来MSCI第三次扩容,预计将带来2200亿的增量资金,占全年MSCI引入外资的45%,MSCI的再次扩容,不仅给A股市场带来更多长期资金,更为近期的A市场增添了许多色彩,市场的鲶鱼效应将再次扰动平静的市场,随着外资不断买入A股市场的优质股票,市场的投资逻辑也将随着外资的介入而转向价值投资,医药、家电、银行、保险、非银、食品饮料、电子等行业绩优股将成为市场资金追踪的对象。

来源:巨丰投顾

作者:朱华雷 执业证书:A068061303000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具体操作建议,据此操作盈亏自负、风险自担。

展开
收起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昨天下午升破6.98

北京头条客户端 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鑫

11月7日,人民币汇率再现大涨。下午17:20左右,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涨破6.97,日内涨幅超400点。下午16:30,人民币即期汇率官方收盘价报6.9880,随后继续走高。下午18:08,人民币在岸汇率也升破6.98关口至6.9733。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近几年来,人民币汇率涨涨跌跌已成常态,汇率弹性逐渐增强,但价值准绳和价格底线始终存在。这一次回升再次说明人民币汇率完全能够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昨天中国人民银行在香港成功发行了两期人民币央行票据,其中3个月期央行票据200亿元,1年期央行票据100亿元,中标利率均为2.90%。此次发行受到市场欢迎,全场投标总量超过640亿元,是发行量的2.1倍,认购主体包括商业银行、中央银行、国际金融组织、基金等各类离岸市场投资者,覆盖欧美、亚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今年8月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自2015年“8·11汇改”以来首度“破7”,此后两个多月,人民币汇率呈下行趋势,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最低至7.19左右。从10月9日开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转为升值趋势,从7.15左右一直拉升到7.00左右,连续升破多个重要关口。

11月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破“7”的整数关口,截至当日16∶30,在岸人民币对美元官方收盘报6.9975,较上一交易日涨327个基点;当日18∶00,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报6.9893,升破6.99关口。11月6日,人民币仍位于7下方,截至官方收盘,美元/人民币报6.9976,人民币较前日小升约0.15%。

多位市场人士分析认为,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接连升值,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美元指数因美国经济数据表现低于预期、欧元区经济表现高于预期和美联储加码降息扩表而有所下行;二是市场避险情绪降温;三是中国金融市场坚持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外资流入股市、债市,改善了跨境资本流动状况。

上周四,美联储宣布年内第三度降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暗示,未来一段时间利率可能会维持不变,但通胀低迷的背景下,市场人士认为美联储难以继续加息。目前中国利率较美元高出许多,从息差角度看,因此短期内人民币仍有走强动能,短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可能一路走向6.85元。

从资金流向看,人民币近期走升也有十分坚实的基础。中债登11月4日公布的10月债券托管量数据就显示,截至10月末,中债登为境外机构托管债券面额达18061.30亿元,同比增19.82%,较上年末增19.85%,月度环比增0.65%,已连续11个月增长,不断刷新历史纪录。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10月银行间债券市场境外业务运行情况显示,截至今年10月,共有2345家境外机构投资者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与去年同期相比,一数字显著增长。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认为,从10月的情况来看,外部环境短期转暖,人民币小幅升值且贬值压力明显下降;展望11月,预计中美利差维持较高水平,且外部风险环境好转有助于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

展开
收起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 时隔三月重返7关口

时隔三个月,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5日再度回归“7”元整数关口内。更多反映国际投资者预期的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度升破7.00关口,日内涨超360点,随后有所回落;在岸市场上,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以7.0298开盘后从午后拉升,最终收报6.9975,为8月5日以来新高。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7.0385,较前一交易日下调3个基点。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技术总监曹源源分析称,人民币汇率此次大涨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当日央行MLF操作利率下调5个基点,向市场释放逆周期政策调节力度加大信号,增强四季度我国宏观经济企稳运行的市场预期;二是我国再推对外开放五大措施,增强市场对我国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的预期,人民币资产吸引力进一步提升;三是10月以来中美贸易谈判取得积极进展,同时我国经济表现出较强韧性,对近日人民币持续上涨构成支撑。

近一个月,离岸人民币累计升值已近1700点。机构普遍认为,人民币汇率反弹意味渐浓,走低预期显著收敛,短期内有望维持强势。国际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指出,从技术上看,未来一周美元指数仍然大概率走弱,欧元大概率走强,英镑则具有不确定性。人民币汇率则主要视两大国的贸易磋商进展,顺利的话不排除回归7以内可能。

曹源源也认为,短期内外部环境仍是人民币汇率走向的关键扰动因素。但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状态基本不会改变,这主要是基于人民币汇率弹性扩大和市场主体日趋成熟的基本预判。同时,在国内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四季度经济基本面企稳预期增强,以及美联储货币宽松路径下美元指数走弱等多重因素影响下,预计短期内人民币汇率将围绕“7”点位上下窄幅整理。

伴随人民币汇率走势渐强,人民币资产也形成普遍性利好。历史数据表明,大多数国家本币汇率与股市同向变动,汇率企稳反弹利好A股,有望刺激外资加大对中国债券投资。近期,北上资金净流入趋势持续回暖。5日,北向资金净流入52亿元,自10月24日以来,北上资金已持续9日净流入A股。受此影响,上证指数盘中一度站上3000点。(记者 向家莹 北京报道)

展开
收起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9690 上调28个基点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7日讯 今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9690,较前一交易日上调28个基点。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20年1月7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9690元,1欧元对人民币7.8005元,100日元对人民币6.4294元,1港元对人民币0.89639元,1英镑对人民币9.1786元,1澳大利亚元对人民币4.8322元,1新西兰元对人民币4.6449元,1新加坡元对人民币5.1657元,1瑞士法郎对人民币7.1972元,1加拿大元对人民币5.3760元,人民币1元对0.58859马来西亚林吉特,人民币1元对8.8641俄罗斯卢布,人民币1元对2.0396南非兰特,人民币1元对167.50韩元,人民币1元对0.52705阿联酋迪拉姆,人民币1元对0.53833沙特里亚尔,人民币1元对42.2539匈牙利福林,人民币1元对0.54235波兰兹罗提,人民币1元对0.9580丹麦克朗,人民币1元对1.3492瑞典克朗,人民币1元对1.2620挪威克朗,人民币1元对0.85660土耳其里拉,人民币1元对2.7041墨西哥比索,人民币1元对4.3271泰铢。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展开
收起

鼠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区间在哪?什么因素将主导行情?

在2020年新年伊始连续升值后,进入鼠年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会将这一势头延续下去吗?跨境资金如何流动?会吸引更多国际资本进入中国证券市场吗?

今年短短16个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已经累计升值了1.27%,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和离岸汇率今年以来盘中一度升破6.84和6.85。

国内外机构几乎一致看好“人民币”

虽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在岸、离岸市场一度升破6.84和6.85,但随后回落。

华泰证券在研报中指出,企业与个人对汇率走势的预期及其此前积累的美元亏损头寸是否结汇将主导汇率突破6.85的幅度。

“我们认为本轮汇率贬值中积累的美元头寸远小于2015年8·11汇改至2017年5月汇率贬值期间,预计人民币汇率突破6.85后的升值幅度可能并不大。”

结合国内外研究机构的年度展望,市场对今年的人民币汇率信心十足。

中金公司预计,2020年人民币汇率可能走强至6.72(兑1美元)附近。

“随着全球制造业周期回暖、经贸摩擦‘降级’、国内经济周期企稳,美元上行空间可能受限,人民币兑美元和一篮子货币可能都有温和升值的动力。人民币汇率走强也意味着人民币计价资产的吸引力提升。”该机构表示。

瑞银证券预计,2020年大部分时间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在6.8-7之间窄幅波动,2020年底在7左右。

有助于吸引更多外资流入

整个2019年,境外投资者净增持境内债券和股票接近1300亿美元,年末余额近6500亿美元。其中,根据外汇局统计,2019年境外投资者净增持境内债券866亿,净增持上市股票413亿美元。

伴随着市场预期2020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望回升,市场对外资继续进入中国资本市场也信心十足。

“市场信心走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稳定,再加上进一步对外开放国内市场,我们预计都将有助于吸引更多的资本流入。”瑞银证券指出。

国家外汇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际收支司司长王春英也对市场上部分担忧资金汇出的问题,派发了定心丸。

“实际上不用有过多担心,中国外汇市场的开放是坚持了‘主动、渐进、可控’的原则,我们开放的项目和进程都是经过充分考虑的,是风险可控的。另外,我们对媒体公众一直承诺,打开的窗户不会关上。”

她同时预计,未来境外资本投资中国市场具有较大增长空间。一方面,中国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壮大,债市、股市规模在全球均位居第二位,但外资占比仍比较低,未来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另一方面,中国的证券市场在债券收益率、股票估值方面具有较大吸引力。

外汇储备余额或进一步上升

虽然2019年全年,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累计贬值1130基点,幅度约1.65%,但去年全年外汇储备累计增加了352亿美元。

“破‘7’之后,得益于市场化的预期稳定机制,加上多渠道发声加强预期引导,社会预期平稳,企业和个人结售汇正常,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在岸市场汇率和离岸市场汇率三价合一,双向波动,近期升至7元以下,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了基本稳定,外汇储备保持在3万亿美元以上。这是汇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进展,市场评论为‘不叫改革的改革’。”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日前在阐释2020年货币政策思路时表示。

招商证券预计,中国外汇储备余额将进一步上升。主要理由包括:一是,2020年美国经济相较于欧元区和日本经济表现弱的可能性比较大,因此判断美元转弱,从汇率折算因素来看有助于外汇储备余额的上升。二是,央行已表态在2020年要“坚持发挥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这预示着因为干预外汇市场而导致外汇储备余额变动可能性更低。三是,预计2020年外汇储备投资收益会带来600亿美元左右的余额增加。

展开
收起

避险情绪释放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破“7”

来源:上海证券报

原标题:避险情绪释放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破“7”

⊙记者 张骄 ○编辑 陈羽

在春节假期,突如其来的疫情打断了人民币汇率的升势。

2月3日,春节假期后的首个交易日,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双双跌破7.0关口。在岸人民币对美元16:30收盘下跌957个基点报7.0257,创去年12月12日以来新低。在春节假期期间,离岸人民币汇率就曾失守7.0关口。

交易员称,春节假期外汇市场休市,酝酿已久的避险情绪在节后首个交易日得以宣泄,导致在岸人民币汇率大幅回落,短期人民币汇率或仍维持偏弱水平。

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导、董辅礽讲座教授管涛表示,由于当前人民币汇率已处于均衡合理水平附近,故疫情造成的市场情绪波动和经济基本面变化将加大汇市震荡。

从市场走势来看,也的确反映出投资者具有一定的担忧情绪。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表示:“在局势尚未明朗的情况下,金融市场容易出现一定程度的恐慌而导致资产价格超调。”他认为,投资者应理性看待人民币汇率的短期波动。其一,疫情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已反映在人民币汇率当前的走势当中。为作出更为准确的评估,应至少观察在2月8日前后的相关数据是否出现明显变化。其二,市场逐步发挥在人民币汇率形成中的决定作用,投资者应更为适应日内2%涨跌幅内的汇率波动。其三,2017年以来,在岸人民币汇率在6.2370-7.1962区间内双向波动,在这个过程中,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因素众多,而目前的疫情很可能仅为短期冲击,无需基于这一短期因素恐慌操作。

招商银行首席外汇分析师李刘阳预计,人民币汇率对于疫情的反应将是短空长多。不过,预计人民币的跌幅将是有限的,毕竟疫情并不会改变长期经济趋势。

兴业研究宏观团队表示,目前人民币汇率仍承压,市场应警惕股汇联动。倘若2月中下旬疫情放缓,人民币超调后或迎阶段性反弹。

管涛预计,随着疫情稳定、影响消退,人民币汇率将重回双向震荡走势,由基本面因素决定人民币对外是震荡升值抑或贬值。

与此同时,鉴于本次疫情影响应是一次性的,随着经济活动恢复常态,瑞银维持2020年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为7的预测不变。瑞银认为,投资者信心走弱、货币信贷政策进一步宽松等或会给人民币汇率带来贬值压力,但是中国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态度、经常账户顺差有望改善都应该会给汇率提供一定支撑。

展开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