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枚数字货币

竟然不是中国?全球首个央行数字货币或将诞生在突尼斯

俄罗斯媒体塔斯社(TASS)11月9日报道称,突尼斯央行可能会是全球第一个发行数字货币的国家,因为该国的央行数字货币电子第纳尔“E-dinar”已经在突尼斯外汇俱乐部(Forex Club of Tunisia)正式启动测试。不仅如此,突尼斯央行还为央行数字货币发行举行了具有象征意义的仪式,该行行长Marouane El Abassi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代表进行了一笔基于突尼斯法定货币第纳尔的转账交易。

全球首个上线的央行数字货币?

俄罗斯公司Universa是突尼斯央行数字货币的技术及底层区块链平台的提供商,他们声称本次测试意味着突尼斯将成为全球第一个发行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国家。实际上,突尼斯央行已经将该国部分法定货币转换成了电子形式。需要说明的是,委内瑞拉此前发布的“石油币”(Petro)并不被业内看作是央行数字货币,而更像是一种加密货币。

“E-dinar”现在可以支持在市民之间转账、在商店、咖啡厅、餐馆进行支付,商家预计会在几个月之后逐渐接受这种货币。此外,突尼斯央行还计划将“E-dinar”用于跨境支付,从而避免对美元的需求。

该央行数字货币将通过通过突尼斯建立的在线信息亭和该国国内两千个信息亭发布给消费者,人们可以使用浏览器应用程序向数字钱包中添加资金,突尼斯央行未来还将推出移动应用程序,并且支持扫描二维码来完成个人与商家之间的转账交易。

Universa区块链

Universa公司首席执行官亚历山大博罗迪克(Alexander Borodich)认为,央行数字货币和加密货币应该被“谨慎”地进行区分,央行数字货币使用的区块链需要非常小心,他解释说:

“和纸钞一样,电子钞票同样不能被伪造——每张电子钞票都必须受到密码保护,拥有自己的数字水印。不过相比于制钞时印刷机浪费的油墨、纸张和电力,电子钞票的生产成本便宜了100倍。”

Universa公司大约在一年前开始研发“E-dinar”区块链平台,尽管该公司会对系统上的每笔交易收取一定比例的费用,但他们无权访问任何加密密钥、也没有查看记录的权限。突尼斯央行通过与Universa Hub Africa公司合作,进一步保护了政府的货币主权。

此外,Universa公司声称突尼斯央行数字货币使用的系统将与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系统分开,该协会可以关闭针对各个国家/地区的付款协议,还能有效断开付款交易连接。相反,突尼斯央行是监督“E-dinar”央行数字货币系统的唯一机构。

也许是第一个,但绝不是最后一个

据突尼斯本地媒体Chipin.com的报道,出席本次突尼斯央行数字货币测试启动活动的还有普华永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数字顾问埃尔维图佩(Hervé Tourpe)、也门银行执行董事会成员内吉甘德里(Néji Ghandri)、以及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和毛里塔尼亚的官员,这些国家都是阿拉伯马格里布联盟成员,未来也都有可能会支持使用央行数字货币进行跨境支付。(金色财经注:阿拉伯马格里布联盟成立于1989年2月17日,由摩洛哥、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和毛里塔尼亚等地处北非马格里布地区的国家组成,简称马盟。该联盟常设秘书处设在摩洛哥的拉巴特,旨在尊重各成员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的前提下,充分协调经济、社会方面的立场、观点和政策,大力发展经济互补合作。在外交和国际领域协调立场,进行合作。优先实现经济一体化,最终实现阿拉伯统一)

Universa公司透露,一旦突尼斯发行央行发行数字货币之后,马来西亚、菲律宾、阿根廷、巴西和中国等国家也都会紧随之后推出央行数字货币。另外,新加坡、泰国和加拿大也在数字货币研究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尽管突尼斯这个国家并不大,而且经济规模也相对较小,但对于央行数字货币来说可能是一个很好的试验场。突尼斯央行数字货币有机会获得先发优势吗?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展开
收起

黄奇帆:中国人民银行或将是全球首个推出数字货币的央行

来源:中国证券网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张艳芬)10月28日,在首届“2019外滩金融峰会”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认为,中国人民银行对于数字货币的研究已经有五六年,已趋于成熟,中国人民银行很可能是全球第一个推出数字货币的央行。

他认为,数字货币的意义在于它不是现有货币的数字化,而是M0的替代。它使得交易环节对账户依赖程度大为降低,有利于人民币的流通和国际化。同时数字货币可以实现货币创造、记账、流动等数据的实时采集,为货币的投放、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有益的参考。

黄奇帆介绍,目前中国人民银行推出的数字货币是基于区块链技术推出的全新加密电子货币体系,将采用双层运营体系,即人民银行先把数字货币兑换给银行或者是其他金融机构,再由这些机构兑换给公众。

【相关新闻】

央行科技司司长李伟:数字化转型是决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金融科技对传统金融机构的组织机制、制度管理带来了深刻影响,加快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转变发展方式、培育增长动能的必然选择,也是适应未来金融生态变革大趋势的必然选择。” 10月28日,在首届“2019外滩金融峰会”上,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李伟表示,推动数字化转型意义重大,是决定未来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展开
收起

外媒:中国加快推出数字货币 将成世界首个发行的国家

来源:参考消息

原标题:外媒:中国加快推出自己的数字货币

参考消息网6月1日报道 西班牙《国家报》网站5月31日刊载题为《中国加快推出自己的数字货币》的报道。报道称,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发行自己的数字货币的国家,内容编译如下:

在未来几个月里,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发行自己的数字货币的国家。实际上,央行4月下旬宣布开始测试,在深圳、成都、苏州、雄安新区及未来的冬奥会场景进行内部封闭试点测试。该货币还没有正式名称,目前当局以英文缩写DC/EP(数字货币/电子支付)来称呼它。也没有生效时间表,尽管相关声明称,首次测试的目标之一是“为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做准备”。

中国的密码法于2020年1月生效。加密货币业务专业咨询公司汉全咨询公司首席执行官马修·格雷厄姆说:“近年来,加密货币市场爆炸性增长,但直到现在,它很少受到监管。这项新法确立了行业和政府机构的行动方针,旨在促进和标准化加密技术的开发和采用及建立法律框架。”

与其他利用技术开发的货币(例如比特币)不同,DC/EP不是匿名的,因此每次经济交易产生的所有数据都能供人获取,这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对资本活动的追踪,也是中国政府启用数字货币的主要原因之一。

美国欧亚集团地球技术负责人保罗·特廖洛指出了中国发展数字货币的另一个动机,“我认为他们担心天秤币会产生负面影响”。“天秤币”是脸书公司2019年6月宣布推出的数字货币的名称。有中国专家认为,使用这种数字货币可能会“破坏货币政策,并在货币价值浮动的经济体中引发汇率风险”。对于不少国家而言,控制天秤币这样的项目的实施是主权问题,且它很可能促使中央银行加快开发自己的数字货币。

但是,并非所有动力都来自外部。特廖洛还说:“他们还关注腾讯和阿里巴巴等公司对电子支付产生的巨大影响。”在过去5年中,中国电子支付行业爆炸性增长。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2018年中国电子支付的交易额是5年前的28倍,五分之一的交易通过电子支付进行,全国一半以上的人口拥有数字钱包。

2019年11月,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兼总裁迈克尔·埃文斯在接受《国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阿里巴巴正在数字货币项目上与中国央行展开合作,“我们将提供意见”。

展开
收起

中国或将成为全球首个推出官方数字货币的国家

得益于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移动支付应用的广泛普及,国人对于无纸化现金的生活早已不陌生。2014年,中国人民银行启动了数字货币的研究,如今6年时间过去了,中国的央行数字货币终于将要面世了。据报道称,央行数字货币将首先在苏州、深圳、雄安、成都等地进行试点。随着央行数字货币的落地,中国也将成为全球首个推出官方数字货币的国家。

疫情的爆发让各国央行都变得忙碌起来。除了要向金融系统注入大量资金外,他们还要大量地洗钱(是真的洗)。从美国到韩国,各国央行都对可能被污染的钞票进行了隔离与消毒。

这件麻烦事应该会让他们对中国正在进行试点的数字货币更感兴趣了。如果数字货币真的可行,那么它或将改变央行管理流动资产和实体货币的方式。

数十家央行正在考虑是否要发行数字货币。但仅有少数几家展开了试点,并且都没有达到中国的规模。中国或将成为全球首个将央行数字货币(CBDC)投入限制性使用中的国家。

中国四大商业银行将于本月(四月)开始进行内部测试。据官媒报道称,苏州市下个月将以数字货币的形式向公务员发放交通补贴。中信证券4月14日预测,中国将于今年年末正式推出数字人民币。

基于金融体系的技术变革,中国从2014年开始探索数字货币的概念。十年前,现金占据着主导地位;但在去年,移动支付的交易额已达347万亿人民币(约合49万亿美元),相当于每5笔交易中有4笔是移动支付。

官方数字货币的诞生或将有助于降低交易方式转变所带来的风险。一旦移动支付系统突然崩溃或爆发了一场危机,人们可能就要重新使用现金。但如今市场流通的现金已经越来越少了。央行数字货币便派上了用场:人们可以将“官方”数字货币存入由央行授权的数字钱包中。

即便是在离线状态下,人们也能通过蓝牙等方式完成转账。最近网上流传着一张手机数字钱包测试的截图,截图中显示的是一张印有央行序列号的一元钞票,它看上去很让人放心。

但对于中国来说,更重要的是央行数字货币所带来的新能力。就像anti-bitcoin一样,中国的央行数字货币也将是一种中心化货币。官方能够对所有流通的数字货币进行追踪,这将大大增加洗钱和逃税的难度。

央行还可以通过编码来控制数字货币的使用方式。例如,如果央行向商业银行发放了一笔用于给小企业放贷的数字货币,那么它将确保这些资金只有在转到小企业的账户后才能被激活使用。

此外,负名义利率或许也能更轻易地实现了:现金将不再是银行存款的替代品,因为数字货币本身就可以是负利率的。

想要实现这些能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考虑到货币转换本身存在的风险,中国将会逐步推进央行数字货币。据中信证券估计,数字人民币尚需数年时间才能替代10%的实物货币。目前,各国央行仍然为洗钱而感到烦扰(包括对抗非法洗钱以及为防止病毒传播而对钞票进行消毒)。

选自《经济学人》20200425期

展开
收起

去美元化加速,全球首枚“央行数字货币”诞生!中国已获84项专利

近日,全球数字货币发展再进一步。据新浪财经7月27日报道,目前位于欧洲东北部的立陶宛立已成功发行了全球首枚央行数字货币(CBDC)。

那么,发行数字货币意味着什么?要知道,当前全球支付体系主要依靠美元结算;而数字货币作为一种新的结算货币,不涉及现金交易,将不依赖任何国家便可实现跨国结算。也就是说,一旦多国推行央行数字货币成功,全球将会加速“去美元化”。

实际上,在美元信用不断下降的背景下,今年迄今,全球各国和相关机构都加速了在数字货币领域的角逐。今年1月,国际清算银行一份调查结果显示,全球66家中央银行中,有80%家正在研究数字货币,10%家则即将发行。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领域,中国已经走在前列。早在2014年,中国央行就开始了法定数字货币的前瞻性研究,并于2016年成立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目前,“数字人民币”已先行在中国深圳、苏州、成都等试点测试。美国数字商会调查数据显示,在数字货币支付领域,我国已注册84项专利。

对此,有美媒指出,在去美元化的背景下,全球数字货币的诞生,其根源在于技术步、对全球经济和金融规则的创新。这也可能意味着,数字货币的发展将是未来全球金融科技的重要主线之一,或将改变现金美元在国际支付体系中的地位。

文 | 林妙琼 题 | 黄紫镓 图 | 饶建宁 审 | 黄紫镓

展开
收起

黄奇帆最新演讲!我不相信Libra会成功,中国央行很可能是首个推出数字货币的央行

来源:新财富杂志

来源: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ID:CHINAFINANCE40FORUM)

作者:黄奇帆

10月28日,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学术顾问、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在首届外滩金融峰会全体大会IV“碰撞与融合——数字化浪潮重塑全球金融生态”上发表演讲,阐释了对于区块链、数字货币、跨境支付等问题的看法,要点如下:

1、随着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逐步渗透,个人跨境转账的底层技术实现方式也开始被改写。过去,个人跨境转账需要跨越支付机构、银行和国际间结算网络,整个过程由于串行处理而效率低下。而现在,区块链技术可以作为支付机构与商业银行之间的接口技术。跨境汇款中的多方通过区块链技术将汇款报文传递给各参与方,从而实现多方协同信息处理,将原本机构间的串行处理并行化,提高信息传递及处理效率。但是,在新的支付方式高速发展的同时,也要尊重人对支付方式的选择性。

2、在数字时代,有部分企业试图通过发行比特币、Libra挑战主权货币,这种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的货币脱离了主权信用,发行基础无法保证,币值无法稳定,难以真正形成社会财富。本人不相信Libra会成功。对主权国家来讲,最好的践行货币国家发行权的办法是由政府和中央银行发行主权数字货币。在全球央行发行主权数字货币的过程中,除了要提高便捷性、安全性之外,还要制定一种新的规则,使得数字货币能够与主权的信用相挂钩,与国家GDP、财政收入、黄金储备建立适当的比例关系,通过某种机制,遏制滥发货币的局面。

3、我国央行将要推出的数字货币(DC/EP)的意义在于它不是现有货币的数字化,而是M0的替代。它使得交易环节对账户依赖程度大为降低,有利于人民币的流通和国际化。同时DC/EP可以实现货币创造、记账、流动等数据的实时采集,为货币的投放、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有益的参考。人民银行对于DC/EP的研究已经有五六年,我认为已趋于成熟。中国人民银行很可能是全球第一个推出数字货币的央行。

以下为黄奇帆演讲实录:

很高兴受邀参加2019年外滩金融峰会。今天谈谈我对数字化的理解以及数字化如何颠覆全球金融生态。

01

数字化的构成与颠覆性作用

数字化主要包含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以及区块链技术。而这几者之间的关系,如果将数字化平台用人来类比: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以及物联网就像人类的神经系统,大数据就像人体内的五脏六腑、皮肤以及器官,云计算相当于人体的脊梁。没有网络,五脏六腑与和脊梁就无法相互协同;没有云计算,五脏六腑无法挂架;而没有大数据,云计算就是行尸走肉、空心骷髅。有了神经系统、脊梁、五脏六腑、皮肤和器官之后,加上相当于灵魂的人工智能——人的大脑和神经末梢系统,基础的数字化平台就已经成型了。而区块链技术,就像更先进的“基因改造技术”,从基础层面大幅度的提升大脑反应速度、骨骼健壮程度、四肢操控灵活性。数字化平台在区块链技术的帮助下,基础功能和应用将得到颠覆性改造,从而对经济社会产生更强大的推动力。

数字化之所以能够颠覆传统,就在于它所拥有的五全基因:全空域、全流程、全场景、全解析和全价值。所谓“全空域”是指:打破区域和空间障碍,从天到地,从地上到水下、从国内到国际可以泛在的连成一体;所谓“全流程”是指:关系到人类所有生产、生活流程中每一个点,每天24小时不停地信息积累;所谓“全场景”是指:跨越行业界别,把人类所有生活、工作中的行为场景全部打通;所谓“全解析”是指:通过通过人工智能(AI)的收集、分析和判断,预测人类所有行为信息,产生异于传统的全新认知、全新行为和全新价值;而所谓“全价值”是指:打破单个价值体系的封闭性,穿透所有价值体系,并整合与创建出前所未有的、巨大的价值链。

数字化具有的五全基因与任何一个传统产业链结合起来,就会形成新的经济组织方式,从而对传统产业产生颠覆性的冲击。与工业制造相结合时,就形成工业制造4.0;与物流行业相结合,就形成智能物流体系;与城市管理相结合,就形成智慧城市;与金融结合,就形成金融科技或科技金融。在与金融相结合的过程中,数字化拥有的海量信息、计算能力、共识机制,可以大幅度的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安全性,降低金融机构运营成本、坏账率和风险。

02

数字化与金融结合带来的变革

数字化拥有的五全基因与金融碰撞以后,重塑了全球的金融生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颠覆全球个人支付方式

在数字化浪潮来临之前,我国个人支付主要通过纸币、储蓄卡、信用卡来完成。2002年,在合并了全国银行卡信息交换总中心和18家城市(区域)银行卡网络服务分中心的基础上,我国组建了银联公司。银联创立之后,自主建成银行卡跨行交易清算系统,推广了统一的人民币银行卡标准,在传统支付领域发展迅速,促进了经济社会不断进步。但在创新支付领域如互联网支付、手机支付、二维码支付等方面进展缓慢。

随着我国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技术进步与应用普及,基于手机的支付方式走进了生活的每个角落,新的支付已经占据主流地位。以支付宝、微信支付为代表的移动支付已经覆盖14亿人。从线上到线下,从家庭日常水电气话费支付到交通、旅游、酒店、餐饮,移动支付凭借其高效便捷的支付体验,打破了传统支付方式在空间上、时间上的局限性。2018年中国移动支付规模约39万亿美元,而美国则是1800亿美元,差距达到数百倍。我国的电子支付系统已经全球领先。如今,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移动支付。在欧美、日韩、东南亚等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线下商户门店,支付宝、微信支付的范围几乎可以涵盖餐饮、超市、便利店、主题乐园、休闲等各类吃喝玩乐消费场景。

移动支付使得个人的资金往来信息沉淀下来成为信用数据,使得企业在业态层面有了极大的创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这就是共享单车、共享办公等共享业态能够出现并蓬勃发展的基础。企业在销售商品或服务时,不再需要卖掉所有权,而只需要卖掉某一个时段的使用权。未来,共享家具、共享工具、共享智力等各类共享业态在移动支付的助推下,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随着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逐步渗透,个人跨境转账的底层技术实现方式也开始被改写。过去,个人跨境转账需要跨越支付机构、银行和国际间结算网络,整个过程由于串行处理而效率低下。而现在,区块链技术可以作为支付机构与商业银行之间的接口技术。跨境汇款中的多方通过区块链技术将汇款报文传递给各参与方,从而实现多方协同信息处理,将原本机构间的串行处理并行化,提高信息传递及处理效率。

但是,在新的支付方式高速发展的同时,也要尊重人对支付方式的选择性。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部分商家开始热衷于“无现金”,拒收现金的现象也随之增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告示等方式拒收人民币。拒收现金的行为不仅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从长远看还会危及金融安全。同时,由于移动支付的基础是电力设施、数据中心、网络系统,一旦发生意外如地震、断电、人祸导致移动支付无法使用,将会给社会带来严重后果。

(二)重塑贸易清结算体系

在数字化时代,不仅需要改变个人支付方式,企业间、国家间的支付结算方式也需要进行重塑。企业在开展国际贸易外汇结算时,会面临是两国货币直接支付结算,还是以美元为中间价结算的问题。在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上线之前,人民币跨境清算高度依赖美国的SWIFT(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系统和CHIPS(纽约清算所银行同业支付系统)。SWIFT成立于1973年,为金融机构提供安全报文交换服务与接口软件,覆盖200余个国家,拥有近万家直接与间接会员,目前SWIFT系统每日结算额达到5万亿至6万亿美元,全年结算额约2000万亿美元。CHIPS是全球最大的私营支付清算系统之一,于1970年建立,由纽约清算所协会经营,主要进行跨国美元交易的清算,处理全球九成以上的国际美元交易。SWIFT和CHIPS汇集了全球大部分银行,以其高效、可靠、低廉和完善的服务,在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加速全球范围内的货币流通和国际金融结算、促进国际金融业务的现代化和规范化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高度依赖SWIFT和CHIPS系统存在一定风险。首先,SWIFT和CHIPS正逐渐沦为美国行使全球霸权,进行长臂管辖的金融工具。从历史上看,美国借助SWIFT和CHIPS系统发动了数次金融战争。2006年,美国财政部通过对SWIFT和CHIPS的数据库进行分析,发现欧洲商业银行与伊朗存在资金往来,美国随即以资助恐怖主义为借口,要求欧洲100多家银行冻结伊朗客户的资金,并威胁将为伊朗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列入黑名单。随后全球绝大部分银行断绝了和伊朗金融机构的所有业务往来,伊朗的对外金融渠道几乎被彻底切断。2014年乌克兰危机中,美国除了联合沙特将石油价格腰斩外,更威胁将俄罗斯排除在SWIFT系统之外,随后俄罗斯卢布大幅贬值,经济受到严重负面影响。其次,SWIFT是过时的、效率低下、成本极高的支付系统。SWIFT成立46年以来,技术更新缓慢,效率已经比较低下,国际电汇通常需要3-5个工作日才能到账,大额汇款通常需要纸质单据,难以有效处理大规模交易。同时SWIFT通常按结算量的万分之一收取费用,凭借垄断平台获得了巨额利润。

所以说,在当前数字化浪潮的大趋势下,依托技术更新缓慢、安全性难以保证的SWIFT和CHIPS系统是没有前途的。在大数据平台、区块链技术的驱动之下,构建形成一个新的清结算网络已经成为当前许多国家的共识。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信息不可篡改、集体维护、可靠数据库、公开透明五大特征,在清结算方面有着透明、安全、可信的天然优势。目前全球已有24个国家政府投入并建设分布式记账系统,超过90个跨国企业加入到不同的区块链联盟中。欧盟、日本、俄罗斯等国正在研究建设类似SWIFT的国际加密货币支付网络来取代SWIFT,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和区块链平台正在通过区块链试水跨境支付,用实际行动绕开SWIFT和CHIPS全球支付体系。

(三)改革全球货币发行机制

货币是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人与人之间发生社会关系、交换关系所必不可少的媒介。原始社会没有货币,通过皮毛、贝壳等稀缺的物质来进行交换,但交换的媒介始终无法统一,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农业社会开始以黄金、白银或铜币等的贵金属作为货币中介。工业社会后,商品价值量越来越大,用黄金等贵金属作为货币难以承载巨大的交易规模,纸币随之出现。上世纪80年代,货币的电子化越来越发达,电子钱包、信用卡、储记卡、手机支付迅猛发展。时至今日,以比特币、Libra、央行数字货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开始出现,货币迎来了数字化时代。

那么货币发行的基础是什么呢?以前货币依靠金、银等贵金属作为锚定物。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以后,货币发行的基础变成了与国家主权、GDP、财政收入相挂钩的国家信用。美国凭借强大的军事、经济,通过美元垄断了全球石油美元结算和大部分国际贸易结算,美元成为了事实上的“全球货币”。

然而依赖主权信用发放的货币也面临货币超发等问题。1970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前,全球基础货币总量(央行总资产)不到1000亿美元;1980年,这一数字大约是3500亿美元;1990年,这一数字大约是7000亿美元;2000年,这一数字大约是1.5万亿美元;2008年,这一数字变成了4万亿美元;到2017年底,这一数字是21万亿美元。尤其是近10年来,美国为了摆脱金融危机,通过国债投放货币来刺激经济发展,导致政府债务总量从2007年的9万亿美元上升到2019年的22万亿美元,已经超过美国GDP。如果美国债务持续攀升,到期债务和利息消耗完全部的财政收入,美国没有信用再发国债,融资能力将会减弱,一次新的全球金融危机将不可避免。

如何改变货币超发的局面?在金本位崩溃之后,世界各国一直没有很好解决这一问题。虽然有学者提出回归金本位的呼吁,但受限于黄金储量,回归金本位显然不太现实。在数字时代,有部分企业试图通过发行比特币、Libra挑战主权货币,这种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的货币脱离了主权信用,发行基础无法保证,币值无法稳定,难以真正形成社会财富。本人不相信Libra会成功。对主权国家来讲,最好的践行货币国家发行权的办法是由政府和中央银行发行主权数字货币。在全球央行发行主权数字货币的过程中,除了要提高便捷性、安全性之外,还要制定一种新的规则,使得数字货币能够与主权的信用相挂钩,与国家GDP、财政收入、黄金储备建立适当的比例关系,通过某种机制,遏制滥发货币的局面。

目前我国央行推出的数字货币(DC/EP)是基于区块链技术推出的全新加密电子货币体系。DC/EP将采用双层运营体系,即人民银行先把DCEP兑换给银行或者是其他金融机构,再由这些机构兑换给公众。DC/EP的意义在于它不是现有货币的数字化,而是M0的替代。它使得交易环节对账户依赖程度大为降低,有利于人民币的流通和国际化。同时DCEP可以实现货币创造、记账、流动等数据的实时采集,为货币的投放、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有益的参考。人民银行对于DCEP的研究已经有五六年,我认为已趋于成熟。中国人民银行很可能是全球第一个推出数字货币的央行

(四)提高产业链运营效率

5G时代,除了消费电子产品如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之外,智能家居、汽车乃至工业制造设备等各类终端都能够智能化并接入到互联网中。数字平台将进一步进化为万物互联平台,带动人类的互联网产业从to C型的消费类互联网发展为to B型的产业类互联网。其中,科技金融可以连接数据平台、金融企业、产业链上下游,帮助各方优化配置资源、提高运行效率以及降低运行成本。

科技金融的发展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互联网+金融”,有条件的数字化平台公司,围绕自身产业链筹建非银金融机构,独立发展金融业务。另一种是“金融+互联网”,金融企业根据产业链发展需要构建数字化平台。前几年经济有些脱实向虚,许多工商业企业、非金融企业热衷于跨界运作,申请各类金融牌照;各种金融机构热衷于集团化、全牌照,以至于金融业杠杆叠加、风险累积、乱象丛生。目前,金融业正在按中央部署进行去杠杆、防风险、加强新形势下资管业务、跨界业务的整顿。

未来,数字化平台下的非银金融机构出路在哪里?我认为最合理、最有前途的模式是数字化平台与各类金融机构的有机结合,形成数字金融体系。各类机构在其中各尽所能、各展所长。数字化平台连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掌握真实的交易信息,可以与各类金融机构合作,为供应链上成千上万的原材料、加工、分销企业提供融资、贸易、资产交易等金融服务。在这个过程中,只要数字化平台把控好资金来源、杠杆比率,就能大幅度降低风险,获得合理的利润,还能有效发挥普惠金融功能。

最后,我简单总结一下今天跟大家分享交流的内容:当今时代是一个数字化时代,技术革新和数字化经济的全面兴起,让科技由最初的工具角色转变成驱动金融变革的中坚力量。数字化的五全基因与金融业不断碰撞融合,不仅改变了个人间、企业间、国家间的清结算方式及主权货币发行机制,还大幅提升了产业链运营效率,带来了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展望未来,量化投资和智能投顾、人工智能定价和理赔核算、金融云服务、区块链存证等新金融业态正不断进化,将引领金融业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展开
收起

中国将成为全球首个发行数字货币的国家

今年可能是我们看到世界上第一个主权数字货币的年份。中国的DCEP(数字货币/电子支付的缩写)似乎已于年前5月首次讨论。有一些错误的开始,最初报道说,有一个机会,将通过全国11月11日发布,国内某大型财经杂志,认为这将在深圳2019年年底前推出。

根据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的讲话,虽然上述两个期限都已经过去,但显然中国正准备尽快发布DCEP 。在这些演讲中,Mu阐明了一种对主权数字货币的愿景,这种愿景与嵌入在现有加密货币(如比特币)中的去中心化愿望形成鲜明对比。

比特币由神秘的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于2009年向世界发布,它基于一种技术乌托邦式的愿景,即去中心化的全球货币将提供匿名性和安全性,同时允许用户颠覆已建立的金融系统及其网守。这项技术的基础是区块链。矿工使用重型处理器来解决将组成“链”的集群或“块”中的交易串在一起所必需的困难计算问题,他们因使用硬币而付出的努力得到了回报。通过迫使全世界的矿工通过算法上对区块链的贡献来争夺硬币,交易账本既分散又不可破解。

总部位于上海的区块链咨询公司VoneChain Technology的首席执行官Terry Liu表示,DCEP与现有的加密货币(例如比特币)之间存在三个主要区别,该公司正在与多家政府机构密切合作,开展与其推出相关的项目。

首先,它的潜在价值来源是不同的。比特币和相关货币被开采,这意味着来源被去中心化并由算法控制。DCEP受政府管控,正如与DCEP相关的50多项专利表明的那样,该计划是政府通过传统银行和货币系统发行货币的计划,使其完全集中化,就像释放传统纸币一样。

其次,底层技术有所不同,因为区块链分类帐将由政府控制,而不是在整个系统中分布。最后,它旨在像普通货币一样操作并在整个商业系统中进行集成。由于分类帐由政府持有,并且不分配给采矿节点,因此该货币不会有与比特币相关的时间滞后,因此可以在日常情况下使用。另外,由于它是由政府发行并与人民币汇率挂钩,因此不会零散交易。它可能是无缝的。大多数消费者不会真正注意到使用DCEP和现有的数字支付平台之间的巨大差异。

“作为数字原住民,中国人欢迎生活中进一步的便利和集成化基础设施,”总部位于上海的营销机构路透通讯的创始合伙人ChloéReuter说。该国两个最大的数字支付平台分别由蚂蚁金服(阿里巴巴的一个部门)和腾讯运营,每个季度已经处理了数万亿美元的支付,人们已经习惯了移动支付。Reuter说:“由于微信支付和支付宝,人们已经非常习惯无现金消费,因此应对另一种数字支付方式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

“政府一直统治着基础设施建设,”中国最早的比特币投资者之一景阳说。“就像他们建造港口和铁路一样,他们现在正在加紧建设未来发展所必需的数字基础设施。”

对于政府而言,有许多因素促使其决定启动DCEP。比特币或以太坊违反了中央银行和传统金融机构。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如此坚决寻求阻止该国的加密货币的原因,从2017年开始颁布了一系列立法,禁止在中国的服务器上进行首次代币发行和交易,也禁止使用中国的人民币进行交易,人民币在国外不易兑换。去年,政府采取行动禁止加密货币开采,在法规出台之前,全球70%的比特币在中国开采。

DCEP使中国能够进军数字时代,同时仍保留对其金融工具的控制权。中央银行的穆明确表示,该银行生产DCEP的动机是“保护我们的货币主权和法定货币地位”。前国家发改委成员指出,天秤座(Facebook的数字货币)是Facebook长期以来一直在讨论的数字货币,目前在美国面临监管挑战,已被选为中国想要超越的特殊威胁。

如果今年能够发行数字货币,我国将成为全球首家发布数字货币的国家,在此之前我国的移动支付已经遥遥领先国外,相信在数字货币发布后我们也能非常轻松的过度,接受数字世界的来临吧,您期待数字货币吗?

展开
收起

黄奇帆最新区块链演讲:中国央行或将首个推出数字货币

来源:中国企业家俱乐部

来源 | 21世纪经济报道

10月28日,在2019首届外滩金融峰会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在演讲中指出,在数字化时代,企业间、国家间的支付结算方式需要重塑。他强调,人民币跨境清算高度依赖美国的SWIFT(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系统和CHIPS(纽约清算所银行同业支付系统)存在一定风险,两者正逐渐沦为美国行使全球霸权,进行长臂管辖的金融工具。

“SWIFT是过时的、效率低下、成本极高的支付系统。SWIFT成立46年以来,技术更新缓慢,效率已经比较低下,国际电汇通常需要3-5个工作日才能到账,大额汇款通常需要纸质单据,难以有效处理大规模交易。同时SWIFT通常按结算量的万分之一收取费用,凭借垄断平台获得了巨额利润。”黄奇帆如此表示对SWIFT的不满。

针对国际舆论关注的Facebook的Libra项目,黄奇帆并不看好:“在数字时代,有部分企业试图通过发行比特币、Libra挑战主权货币,这种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的货币脱离了主权信用,发行基础无法保证,币值无法稳定,难以真正形成社会财富。本人不相信Libra会成功。”

黄奇帆认为,对主权国家来讲,最好的践行货币国家发行权的办法是由政府和中央银行发行主权数字货币。在全球央行发行主权数字货币的过程中,除了要提高便捷性、安全性之外,还要制定一种新的规则,使得数字货币能够与主权的信用相挂钩,与国家GDP、财政收入、黄金储备建立适当的比例关系,通过某种机制,遏制滥发货币的局面。

“人民银行对于DCEP(央行数字货币)的研究已经有五六年,我认为已趋于成熟。中国人民银行很可能是全球第一个推出数字货币的央行。”黄奇帆称。

以下为黄奇帆演讲全文:

数字化重塑全球金融生态

——在2019外滩金融峰会上的演讲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很高兴受邀参加2019年外滩金融峰会。今天谈谈我对数字化的理解以及数字化如何颠覆全球金融生态。

数字化的构成与颠覆性作用

数字化主要包含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以及区块链技术。而这几者之间的关系,如果将数字化平台用人来类比: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以及物联网就像人类的神经系统,大数据就像人体内的五脏六腑、皮肤以及器官,云计算相当于人体的脊梁。没有网络,五脏六腑与和脊梁就无法相互协同;没有云计算,五脏六腑无法挂架;而没有大数据,云计算就是行尸走肉、空心骷髅。有了神经系统、脊梁、五脏六腑、皮肤和器官之后,加上相当于灵魂的人工智能——人的大脑和神经末梢系统,基础的数字化平台就已经成型了。而区块链技术,就像更先进的“基因改造技术”,从基础层面大幅度的提升大脑反应速度、骨骼健壮程度、四肢操控灵活性。数字化平台在区块链技术的帮助下,基础功能和应用将得到颠覆性改造,从而对经济社会产生更强大的推动力。

数字化之所以能够颠覆传统,就在于它所拥有的五全基因:全空域、全流程、全场景、全解析和全价值。所谓“全空域”是指:打破区域和空间障碍,从天到地,从地上到水下、从国内到国际可以泛在的连成一体;所谓“全流程”是指:关系到人类所有生产、生活流程中每一个点,每天24小时不停地信息积累;所谓“全场景”是指:跨越行业界别,把人类所有生活、工作中的行为场景全部打通;所谓“全解析”是指:通过通过人工智能(AI)的收集、分析和判断,预测人类所有行为信息,产生异于传统的全新认知、全新行为和全新价值;而所谓“全价值”是指:打破单个价值体系的封闭性,穿透所有价值体系,并整合与创建出前所未有的、巨大的价值链。

数字化具有的五全基因与任何一个传统产业链结合起来,就会形成新的经济组织方式,从而对传统产业产生颠覆性的冲击。与工业制造相结合时,就形成工业制造4.0;与物流行业相结合,就形成智能物流体系;与城市管理相结合,就形成智慧城市;与金融结合,就形成金融科技或科技金融。在与金融相结合的过程中,数字化拥有的海量信息、计算能力、共识机制,可以大幅度的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安全性,降低金融机构运营成本、坏账率和风险。

数字化与金融结合带来的变革

数字化拥有的五全基因与金融碰撞以后,重塑了全球的金融生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颠覆全球个人支付方式

在数字化浪潮来临之前,我国个人支付主要通过纸币、储蓄卡、信用卡来完成。2002年,在合并了全国银行卡信息交换总中心和18家城市(区域)银行卡网络服务分中心的基础上,我国组建了银联公司。银联创立之后,自主建成银行卡跨行交易清算系统,推广了统一的人民币银行卡标准,在传统支付领域发展迅速,促进了经济社会不断进步。但在创新支付领域如互联网支付、手机支付、二维码支付等方面进展缓慢。

随着我国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技术进步与应用普及,基于手机的支付方式走进了生活的每个角落,新的支付已经占据主流地位。以支付宝、微信支付为代表的移动支付已经覆盖14亿人。从线上到线下,从家庭日常水电气话费支付到交通、旅游、酒店、餐饮,移动支付凭借其高效便捷的支付体验,打破了传统支付方式在空间上、时间上的局限性。2018年中国移动支付规模约39万亿美元,而美国则是1800亿美元,差距达到数百倍。我国的电子支付系统已经全球领先。如今,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移动支付。在欧美、日韩、东南亚等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线下商户门店,支付宝、微信支付的范围几乎可以涵盖餐饮、超市、便利店、主题乐园、休闲等各类吃喝玩乐消费场景。

移动支付使得个人的资金往来信息沉淀下来成为信用数据,使得企业在业态层面有了极大的创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这就是共享单车、共享办公等共享业态能够出现并蓬勃发展的基础。企业在销售商品或服务时,不再需要卖掉所有权,而只需要卖掉某一个时段的使用权。未来,共享家具、共享工具、共享智力等各类共享业态在移动支付的助推下,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随着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逐步渗透,个人跨境转账的底层技术实现方式也开始被改写。过去,个人跨境转账需要跨越支付机构、银行和国际间结算网络,整个过程由于串行处理而效率低下。而现在,区块链技术可以作为支付机构与商业银行之间的接口技术。跨境汇款中的多方通过区块链技术将汇款报文传递给各参与方,从而实现多方协同信息处理,将原本机构间的串行处理并行化,提高信息传递及处理效率。

但是,在新的支付方式高速发展的同时,也要尊重人对支付方式的选择性。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部分商家开始热衷于“无现金”,拒收现金的现象也随之增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告示等方式拒收人民币。拒收现金的行为不仅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从长远看还会危及金融安全。同时,由于移动支付的基础是电力设施、数据中心、网络系统,一旦发生意外如地震、断电、人祸导致移动支付无法使用,将会给社会带来严重后果。

2.重塑贸易清结算体系

在数字化时代,不仅需要改变个人支付方式,企业间、国家间的支付结算方式也需要进行重塑。企业在开展国际贸易外汇结算时,会面临是两国货币直接支付结算,还是以美元为中间价结算的问题。在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上线之前,人民币跨境清算高度依赖美国的SWIFT(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系统和CHIPS(纽约清算所银行同业支付系统)。SWIFT成立于1973年,为金融机构提供安全报文交换服务与接口软件,覆盖200余个国家,拥有近万家直接与间接会员,目前SWIFT系统每日结算额达到5万亿至6万亿美元,全年结算额约2000万亿美元。CHIPS是全球最大的私营支付清算系统之一,于1970年建立,由纽约清算所协会经营,主要进行跨国美元交易的清算,处理全球九成以上的国际美元交易。SWIFT和CHIPS汇集了全球大部分银行,以其高效、可靠、低廉和完善的服务,在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加速全球范围内的货币流通和国际金融结算、促进国际金融业务的现代化和规范化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高度依赖SWIFT和CHIPS系统存在一定风险。首先,SWIFT和CHIPS正逐渐沦为美国行使全球霸权,进行长臂管辖的金融工具。从历史上看,美国借助SWIFT和CHIPS系统发动了数次金融战争。2006年,美国财政部通过对SWIFT和CHIPS的数据库进行分析,发现欧洲商业银行与伊朗存在资金往来,美国随即以资助恐怖主义为借口,要求欧洲100多家银行冻结伊朗客户的资金,并威胁将为伊朗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列入黑名单。随后全球绝大部分银行断绝了和伊朗金融机构的所有业务往来,伊朗的对外金融渠道几乎被彻底切断。2014年乌克兰危机中,美国除了联合沙特将石油价格腰斩外,更威胁将俄罗斯排除在SWIFT系统之外,随后俄罗斯卢布大幅贬值,经济受到严重负面影响。其次,SWIFT是过时的、效率低下、成本极高的支付系统。SWIFT成立46年以来,技术更新缓慢,效率已经比较低下,国际电汇通常需要3-5个工作日才能到账,大额汇款通常需要纸质单据,难以有效处理大规模交易。同时SWIFT通常按结算量的万分之一收取费用,凭借垄断平台获得了巨额利润。

所以说,在当前数字化浪潮的大趋势下,依托技术更新缓慢、安全性难以保证的SWIFT和CHIPS系统是没有前途的。在大数据平台、区块链技术的驱动之下,构建形成一个新的清结算网络已经成为当前许多国家的共识。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信息不可篡改、集体维护、可靠数据库、公开透明五大特征,在清结算方面有着透明、安全、可信的天然优势。目前全球已有24个国家政府投入并建设分布式记账系统,超过90个跨国企业加入到不同的区块链联盟中。欧盟、日本、俄罗斯等国正在研究建设类似SWIFT的国际加密货币支付网络来取代SWIFT,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和区块链平台正在通过区块链试水跨境支付,用实际行动绕开SWIFT和CHIPS全球支付体系。

3.改革全球货币发行机制

货币是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人与人之间发生社会关系、交换关系所必不可少的媒介。原始社会没有货币,通过皮毛、贝壳等稀缺的物质来进行交换,但交换的媒介始终无法统一,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农业社会开始以黄金、白银或铜币等的贵金属作为货币中介。工业社会后,商品价值量越来越大,用黄金等贵金属作为货币难以承载巨大的交易规模,纸币随之出现。上世纪80年代,货币的电子化越来越发达,电子钱包、信用卡、储记卡、手机支付迅猛发展。时至今日,以比特币、Libra、央行数字货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开始出现,货币迎来了数字化时代。

那么货币发行的基础是什么呢?以前货币依靠金、银等贵金属作为锚定物。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以后,货币发行的基础变成了与国家主权、GDP、财政收入相挂钩的国家信用。美国凭借强大的军事、经济,通过美元垄断了全球石油美元结算和大部分国际贸易结算,美元成为了事实上的“全球货币”。

然而依赖主权信用发放的货币也面临货币超发等问题。1970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前,全球基础货币总量(央行总资产)不到1000亿美元;1980年,这一数字大约是3500亿美元;1990年,这一数字大约是7000亿美元;2000年,这一数字大约是1.5万亿美元;2008年,这一数字变成了4万亿美元;到2017年底,这一数字是21万亿美元。尤其是近10年来,美国为了摆脱金融危机,通过国债投放货币来刺激经济发展,导致政府债务总量从2007年的9万亿美元上升到2019年的22万亿美元,已经超过美国GDP。如果美国债务持续攀升,到期债务和利息消耗完全部的财政收入,美国没有信用再发国债,融资能力将会减弱,一次新的全球金融危机将不可避免。

如何改变货币超发的局面?在金本位崩溃之后,世界各国一直没有很好解决这一问题。虽然有学者提出回归金本位的呼吁,但受限于黄金储量,回归金本位显然不太现实。在数字时代,有部分企业试图通过发行比特币、Libra挑战主权货币,这种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的货币脱离了主权信用,发行基础无法保证,币值无法稳定,难以真正形成社会财富。本人不相信Libra会成功。对主权国家来讲,最好的践行货币国家发行权的办法是由政府和中央银行发行主权数字货币。在全球央行发行主权数字货币的过程中,除了要提高便捷性、安全性之外,还要制定一种新的规则,使得数字货币能够与主权的信用相挂钩,与国家GDP、财政收入、黄金储备建立适当的比例关系,通过某种机制,遏制滥发货币的局面。

目前我国央行推出的数字货币(DCEP)是基于区块链技术推出的全新加密电子货币体系。DCEP将采用双层运营体系,即人民银行先把DCEP兑换给银行或者是其他金融机构,再由这些机构兑换给公众。DCEP的意义在于它不是现有货币的数字化,而是M0的替代。它使得交易环节对账户依赖程度大为降低,有利于人民币的流通和国际化。同时DCEP可以实现货币创造、记账、流动等数据的实时采集,为货币的投放、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有益的参考。人民银行对于DCEP的研究已经有五六年,我认为已趋于成熟。中国人民银行很可能是全球第一个推出数字货币的央行。

4.提高产业链运营效率

5G时代,除了消费电子产品如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之外,智能家居、汽车乃至工业制造设备等各类终端都能够智能化并接入到互联网中。数字平台将进一步进化为万物互联平台,带动人类的互联网产业从to C型的消费类互联网发展为to B型的产业类互联网。其中,科技金融可以连接数据平台、金融企业、产业链上下游,帮助各方优化配置资源、提高运行效率以及降低运行成本。

科技金融的发展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互联网+金融”,有条件的数字化平台公司,围绕自身产业链筹建非银金融机构,独立发展金融业务。另一种是“金融+互联网”,金融企业根据产业链发展需要构建数字化平台。前几年经济有些脱实向虚,许多工商业企业、非金融企业热衷于跨界运作,申请各类金融牌照;各种金融机构热衷于集团化、全牌照,以至于金融业杠杆叠加、风险累积、乱象丛生。目前,金融业正在按中央部署进行去杠杆、防风险、加强新形势下资管业务、跨界业务的整顿。

未来,数字化平台下的非银金融机构出路在哪里?我认为最合理、最有前途的模式是数字化平台与各类金融机构的有机结合,形成数字金融体系。各类机构在其中各尽所能、各展所长。数字化平台连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掌握真实的交易信息,可以与各类金融机构合作,为供应链上成千上万的原材料、加工、分销企业提供融资、贸易、资产交易等金融服务。在这个过程中,只要数字化平台把控好资金来源、杠杆比率,就能大幅度降低风险,获得合理的利润,还能有效发挥普惠金融功能。

最后,我简单总结一下今天跟大家分享交流的内容:当今时代是一个数字化时代,技术革新和数字化经济的全面兴起,让科技由最初的工具角色转变成驱动金融变革的中坚力量。数字化的五全基因与金融业不断碰撞融合,不仅改变了个人间、企业间、国家间的清结算方式及主权货币发行机制,还大幅提升了产业链运营效率,带来了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展望未来,量化投资和智能投顾、人工智能定价和理赔核算、金融云服务、区块链存证等新金融业态正不断进化,将引领金融业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展开
收起

黄奇帆:中国央行可能为世界首个推出数字货币的央行

来源:格隆汇

作者 :何西

来源:腾讯一线新闻

黄奇帆介绍,人民银行对于DCEP的研究已经有五六年,我认为已趋于成熟。中国人民银行很可能是全球第一个推出数字货币的央行。10月28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在首届外滩金融峰会上表示,中国央行推出的数字货币是基于区块链技术做出的全新加密电子货币体系,将采用双层运营体系,即人民银行先把DCEP兑换给银行或者是其他金融机构,再由这些机构兑换给公众。DCEP的意义在于它不是现有货币的数字化,而是M0的替代。它使得交易环节对账户依赖程度大为降低,有利于人民币的流通和国际化。同时DCEP可以实现货币创造、记账、流动等数据的实时采集,为货币的投放、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有益的参考。

此前8月份央行支付司副司长穆长春曾详细阐述央行数字货币技术路线图。他解释央行数字货币之所以采取双层运营体系,是因为“这种投放体系适合我国国情,既能利用现有资源调动商业银行积极性,也能够顺利提升数字货币的接受程度。”

对货币政策来说,穆长春表示,双层运营体系不会改变流通中货币债权债务关系,为保证央行数字货币不超发,商业机构向央行全额、100%缴纳准备金,央行的数字货币依然是中央银行负债,由中央银行信用担保,具有无限法偿性。另外,双层运营体系不会改变现有货币投放体系和二元账户结构,不会对商业银行存款货币形成竞争。由于不影响现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也不会强化压力环境下的顺周期效应,由此不会对实体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另外,采取双层体系发放兑换央行法定数字货币,也有利于抑制公众对于加密资产的需求,巩固我国货币主权。

“需要强调的是,在双层运营体系安排下仍要坚持中心化的管理模式。”穆长春表示,加密资产的自然属性就是去中心化,但央行数字货币一定要坚持中心化的管理模式,原因在于,第一,央行数字货币仍然是中央银行对社会公众的负债,这种债权债务关系并没有随着货币形态变化而改变。因此,仍然要保证央行在投放过程中的中心地位。第二,为保证并加强央行的宏观审慎和货币调控职能,需要继续坚持中心化的管理模式。第三,第二层指定运营机构来进行货币的兑换,要进行中心化的管理,避免指定运营机构货币超发。最后,由于在整个兑换过程中没有改变二元账户体系,所以应该保持原有的货币政策传导方式,这也需要保持央行中心管理的地位。

此外,现阶段的央行数字货币设计,注重M0替代,而不是M1、M2的替代。“现有的M0(纸钞和硬币)容易匿名伪造,存在用于洗钱、恐怖融资等风险。另外电子支付工具,如银行卡和互联网支付,基于现有银行账户紧耦合的模式,公众对匿名支付的需求又不能完全满足,所以电子支付工具无法完全替代M0。央行数字货币的设计保持了现钞的属性和主要特征,也满足了便携和匿名的需求,是替代现钞的较好工具。”

以下为演讲全文

-----------------------------------------------------------------------------------------------------------------

数字化重塑全球金融生态

——在2019外滩金融峰会上的演讲

(黄奇帆,2019年10月28日)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很高兴受邀参加2019年外滩金融峰会。今天谈谈我对数字化的理解以及数字化如何颠覆全球金融生态。

一、数字化的构成与颠覆性作用

数字化主要包含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以及区块链技术。而这几者之间的关系,如果将数字化平台用人来类比: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以及物联网就像人类的神经系统,大数据就像人体内的五脏六腑、皮肤以及器官,云计算相当于人体的脊梁。没有网络,五脏六腑与和脊梁就无法相互协同;没有云计算,五脏六腑无法挂架;而没有大数据,云计算就是行尸走肉、空心骷髅。有了神经系统、脊梁、五脏六腑、皮肤和器官之后,加上相当于灵魂的人工智能——人的大脑和神经末梢系统,基础的数字化平台就已经成型了。而区块链技术,就像更先进的“基因改造技术”,从基础层面大幅度的提升大脑反应速度、骨骼健壮程度、四肢操控灵活性。数字化平台在区块链技术的帮助下,基础功能和应用将得到颠覆性改造,从而对经济社会产生更强大的推动力。

数字化之所以能够颠覆传统,就在于它所拥有的五全基因:全空域、全流程、全场景、全解析和全价值。所谓“全空域”是指:打破区域和空间障碍,从天到地,从地上到水下、从国内到国际可以泛在的连成一体;所谓“全流程”是指:关系到人类所有生产、生活流程中每一个点,每天24小时不停地信息积累;所谓“全场景”是指:跨越行业界别,把人类所有生活、工作中的行为场景全部打通;所谓“全解析”是指:通过通过人工智能(AI)的收集、分析和判断,预测人类所有行为信息,产生异于传统的全新认知、全新行为和全新价值;而所谓“全价值”是指:打破单个价值体系的封闭性,穿透所有价值体系,并整合与创建出前所未有的、巨大的价值链。

数字化具有的五全基因与任何一个传统产业链结合起来,就会形成新的经济组织方式,从而对传统产业产生颠覆性的冲击。与工业制造相结合时,就形成工业制造4.0;与物流行业相结合,就形成智能物流体系;与城市管理相结合,就形成智慧城市;与金融结合,就形成金融科技或科技金融。在与金融相结合的过程中,数字化拥有的海量信息、计算能力、共识机制,可以大幅度的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安全性,降低金融机构运营成本、坏账率和风险。

二、数字化与金融结合带来的变革

数字化拥有的五全基因与金融碰撞以后,重塑了全球的金融生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颠覆全球个人支付方式

在数字化浪潮来临之前,我国个人支付主要通过纸币、储蓄卡、信用卡来完成。2002年,在合并了全国银行卡信息交换总中心和18家城市(区域)银行卡网络服务分中心的基础上,我国组建了银联公司。银联创立之后,自主建成银行卡跨行交易清算系统,推广了统一的人民币银行卡标准,在传统支付领域发展迅速,促进了经济社会不断进步。但在创新支付领域如互联网支付、手机支付、二维码支付等方面进展缓慢。

随着我国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技术进步与应用普及,基于手机的支付方式走进了生活的每个角落,新的支付已经占据主流地位。以支付宝、微信支付为代表的移动支付已经覆盖14亿人。从线上到线下,从家庭日常水电气话费支付到交通、旅游、酒店、餐饮,移动支付凭借其高效便捷的支付体验,打破了传统支付方式在空间上、时间上的局限性。2018年中国移动支付规模约39万亿美元,而美国则是1800亿美元,差距达到数百倍。我国的电子支付系统已经全球领先。如今,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移动支付。在欧美、日韩、东南亚等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线下商户门店,支付宝、微信支付的范围几乎可以涵盖餐饮、超市、便利店、主题乐园、休闲等各类吃喝玩乐消费场景。

移动支付使得个人的资金往来信息沉淀下来成为信用数据,使得企业在业态层面有了极大的创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这就是共享单车、共享办公等共享业态能够出现并蓬勃发展的基础。企业在销售商品或服务时,不再需要卖掉所有权,而只需要卖掉某一个时段的使用权。未来,共享家具、共享工具、共享智力等各类共享业态在移动支付的助推下,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随着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逐步渗透,个人跨境转账的底层技术实现方式也开始被改写。过去,个人跨境转账需要跨越支付机构、银行和国际间结算网络,整个过程由于串行处理而效率低下。而现在,区块链技术可以作为支付机构与商业银行之间的接口技术。跨境汇款中的多方通过区块链技术将汇款报文传递给各参与方,从而实现多方协同信息处理,将原本机构间的串行处理并行化,提高信息传递及处理效率。

但是,在新的支付方式高速发展的同时,也要尊重人对支付方式的选择性。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部分商家开始热衷于“无现金”,拒收现金的现象也随之增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告示等方式拒收人民币。拒收现金的行为不仅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从长远看还会危及金融安全。同时,由于移动支付的基础是电力设施、数据中心、网络系统,一旦发生意外如地震、断电、人祸导致移动支付无法使用,将会给社会带来严重后果。

(二)重塑贸易清结算体系

在数字化时代,不仅需要改变个人支付方式,企业间、国家间的支付结算方式也需要进行重塑。企业在开展国际贸易外汇结算时,会面临是两国货币直接支付结算,还是以美元为中间价结算的问题。在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上线之前,人民币跨境清算高度依赖美国的SWIFT(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系统和CHIPS(纽约清算所银行同业支付系统)。SWIFT成立于1973年,为金融机构提供安全报文交换服务与接口软件,覆盖200余个国家,拥有近万家直接与间接会员,目前SWIFT系统每日结算额达到5万亿至6万亿美元,全年结算额约2000万亿美元。CHIPS是全球最大的私营支付清算系统之一,于1970年建立,由纽约清算所协会经营,主要进行跨国美元交易的清算,处理全球九成以上的国际美元交易。SWIFT和CHIPS汇集了全球大部分银行,以其高效、可靠、低廉和完善的服务,在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加速全球范围内的货币流通和国际金融结算、促进国际金融业务的现代化和规范化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高度依赖SWIFT和CHIPS系统存在一定风险。首先,SWIFT和CHIPS正逐渐沦为美国行使全球霸权,进行长臂管辖的金融工具。从历史上看,美国借助SWIFT和CHIPS系统发动了数次金融战争。2006年,美国财政部通过对SWIFT和CHIPS的数据库进行分析,发现欧洲商业银行与伊朗存在资金往来,美国随即以资助恐怖主义为借口,要求欧洲100多家银行冻结伊朗客户的资金,并威胁将为伊朗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列入黑名单。随后全球绝大部分银行断绝了和伊朗金融机构的所有业务往来,伊朗的对外金融渠道几乎被彻底切断。2014年乌克兰危机中,美国除了联合沙特将石油价格腰斩外,更威胁将俄罗斯排除在SWIFT系统之外,随后俄罗斯卢布大幅贬值,经济受到严重负面影响。其次,SWIFT是过时的、效率低下、成本极高的支付系统。SWIFT成立46年以来,技术更新缓慢,效率已经比较低下,国际电汇通常需要3-5个工作日才能到账,大额汇款通常需要纸质单据,难以有效处理大规模交易。同时SWIFT通常按结算量的万分之一收取费用,凭借垄断平台获得了巨额利润。

所以说,在当前数字化浪潮的大趋势下,依托技术更新缓慢、安全性难以保证的SWIFT和CHIPS系统是没有前途的。在大数据平台、区块链技术的驱动之下,构建形成一个新的清结算网络已经成为当前许多国家的共识。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信息不可篡改、集体维护、可靠数据库、公开透明五大特征,在清结算方面有着透明、安全、可信的天然优势。目前全球已有24个国家政府投入并建设分布式记账系统,超过90个跨国企业加入到不同的区块链联盟中。欧盟、日本、俄罗斯等国正在研究建设类似SWIFT的国际加密货币支付网络来取代SWIFT,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和区块链平台正在通过区块链试水跨境支付,用实际行动绕开SWIFT和CHIPS全球支付体系。

(三)改革全球货币发行机制

货币是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人与人之间发生社会关系、交换关系所必不可少的媒介。原始社会没有货币,通过皮毛、贝壳等稀缺的物质来进行交换,但交换的媒介始终无法统一,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农业社会开始以黄金、白银或铜币等的贵金属作为货币中介。工业社会后,商品价值量越来越大,用黄金等贵金属作为货币难以承载巨大的交易规模,纸币随之出现。上世纪80年代,货币的电子化越来越发达,电子钱包、信用卡、储记卡、手机支付迅猛发展。时至今日,以比特币、Libra、央行数字货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开始出现,货币迎来了数字化时代。

那么货币发行的基础是什么呢?以前货币依靠金、银等贵金属作为锚定物。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以后,货币发行的基础变成了与国家主权、GDP、财政收入相挂钩的国家信用。美国凭借强大的军事、经济,通过美元垄断了全球石油美元结算和大部分国际贸易结算,美元成为了事实上的“全球货币”。

然而依赖主权信用发放的货币也面临货币超发等问题。1970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前,全球基础货币总量(央行总资产)不到1000亿美元;1980年,这一数字大约是3500亿美元;1990年,这一数字大约是7000亿美元;2000年,这一数字大约是1.5万亿美元;2008年,这一数字变成了4万亿美元;到2017年底,这一数字是21万亿美元。尤其是近10年来,美国为了摆脱金融危机,通过国债投放货币来刺激经济发展,导致政府债务总量从2007年的9万亿美元上升到2019年的22万亿美元,已经超过美国GDP。如果美国债务持续攀升,到期债务和利息消耗完全部的财政收入,美国没有信用再发国债,融资能力将会减弱,一次新的全球金融危机将不可避免。

如何改变货币超发的局面?在金本位崩溃之后,世界各国一直没有很好解决这一问题。虽然有学者提出回归金本位的呼吁,但受限于黄金储量,回归金本位显然不太现实。在数字时代,有部分企业试图通过发行比特币、Libra挑战主权货币,这种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的货币脱离了主权信用,发行基础无法保证,币值无法稳定,难以真正形成社会财富。本人不相信Libra会成功。对主权国家来讲,最好的践行货币国家发行权的办法是由政府和中央银行发行主权数字货币。在全球央行发行主权数字货币的过程中,除了要提高便捷性、安全性之外,还要制定一种新的规则,使得数字货币能够与主权的信用相挂钩,与国家GDP、财政收入、黄金储备建立适当的比例关系,通过某种机制,遏制滥发货币的局面。

目前我国央行推出的数字货币(DCEP)是基于区块链技术推出的全新加密电子货币体系。DCEP将采用双层运营体系,即人民银行先把DCEP兑换给银行或者是其他金融机构,再由这些机构兑换给公众。DCEP的意义在于它不是现有货币的数字化,而是M0的替代。它使得交易环节对账户依赖程度大为降低,有利于人民币的流通和国际化。同时DCEP可以实现货币创造、记账、流动等数据的实时采集,为货币的投放、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有益的参考。人民银行对于DCEP的研究已经有五六年,我认为已趋于成熟。中国人民银行很可能是全球第一个推出数字货币的央行。

(四)提高产业链运营效率

5G时代,除了消费电子产品如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之外,智能家居、汽车乃至工业制造设备等各类终端都能够智能化并接入到互联网中。数字平台将进一步进化为万物互联平台,带动人类的互联网产业从to C型的消费类互联网发展为to B型的产业类互联网。其中,科技金融可以连接数据平台、金融企业、产业链上下游,帮助各方优化配置资源、提高运行效率以及降低运行成本。

科技金融的发展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互联网+金融”,有条件的数字化平台公司,围绕自身产业链筹建非银金融机构,独立发展金融业务。另一种是“金融+互联网”,金融企业根据产业链发展需要构建数字化平台。前几年经济有些脱实向虚,许多工商业企业、非金融企业热衷于跨界运作,申请各类金融牌照;各种金融机构热衷于集团化、全牌照,以至于金融业杠杆叠加、风险累积、乱象丛生。目前,金融业正在按中央部署进行去杠杆、防风险、加强新形势下资管业务、跨界业务的整顿。

未来,数字化平台下的非银金融机构出路在哪里?我认为最合理、最有前途的模式是数字化平台与各类金融机构的有机结合,形成数字金融体系。各类机构在其中各尽所能、各展所长。数字化平台连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掌握真实的交易信息,可以与各类金融机构合作,为供应链上成千上万的原材料、加工、分销企业提供融资、贸易、资产交易等金融服务。在这个过程中,只要数字化平台把控好资金来源、杠杆比率,就能大幅度降低风险,获得合理的利润,还能有效发挥普惠金融功能。

最后,我简单总结一下今天跟大家分享交流的内容:当今时代是一个数字化时代,技术革新和数字化经济的全面兴起,让科技由最初的工具角色转变成驱动金融变革的中坚力量。数字化的五全基因与金融业不断碰撞融合,不仅改变了个人间、企业间、国家间的清结算方式及主权货币发行机制,还大幅提升了产业链运营效率,带来了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展望未来,量化投资和智能投顾、人工智能定价和理赔核算、金融云服务、区块链存证等新金融业态正不断进化,将引领金融业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展开
收起

再见,纸币!中国成全球首个数字货币国家!

作者:电商君

来源:电商报

再见,纸币!

疫情期间短短两个月没出门,很多人都不知道,中国的金融体系已经沧海已变桑田了!

最近,很多人在结束两个月的封闭期,复工后想着把去年年底公司发的,还没来得及存上的现金找一家银行存起来时,满世界跑了一圈后却发现,原先周围那些熟悉的银行柜台已经撤的撤、搬的搬,出租的出租,很多银行直接连外面的ATM机都卸走了!

到底发生了什么?是银行在疫情的冲击下熬不下去了吗?

4月16日,答案来了:央行正在内部测试央行数字货币!

先来普及一下央行数字货币的概念,央行数字货币的英文简称叫做"DC/EP",DC=digital currency就是数字货币,EP=electronic payment则是电子支付。

此前,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对其进行了清晰定义,即"其功能属性与纸钞完全一样,只不过是数字化形态"——也就是说,央行数字货币明确了就是为了替代现在的纸币和硬币的!

既然纸币马上就要被央行数字货币替代了,这么多的银行代办点和ATM机也就没有用武之地了,还不如提前撤走。

那么,央行数字货币到底长成什么样?

4月14日晚间,一张央行数字货币在农行账户内测的照片在网上传开,从截图上看,它有“扫码支付”、“汇款”、“收付款”、“碰一碰”四大常用功能,和普通的银行账户功能无异。

有消息称,目前央行数字货币已经在深圳、雄安、成都、苏州四个试点城市测试,在苏州相城区,各区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资发放将在4月份完成央行数字货币数字钱包的安装工作,5月,其工资中的交通补贴的50%将以数字货币的形式发放。

同时公布的,还有12个首批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

这也说明,国家已经准备好了,不用怀疑,再见,纸币!数字货币时代已经来了!

每个人,都是一条河流。每条河,都有自己的方向,中国的货币形态终于找到了数字货币的方向!

中国成全球首个数字货币国家后,

能给你带来什么?

央行数字货币迈出的一小步,却是人民币形态上跨出的一大步。

我们知道,从1948年12月1日诞生起,人民币已经有72年历史。这些年来,不管人民币如何改版,其纸币的形态一直未曾变化,而在央行数字货币扑面而来后,我们居然真的要告别纸币了!

那么,央行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推出数字货币?

首先,前所未有的方便!

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称:“只要你我手机上都有DC/EP的数字钱包,那连网络都不需要,只要手机有电,两个手机碰一碰,就能把一个人数字钱包里的数字货币,转给另一个人。”

其次,大幅降低银行成本!

近年来,随着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移动支付的兴起,银行柜台和ATM机的使用率不断降低,因为很多人基本不使用现金,不少银行柜台门可罗雀;而使用央行数字货币后,传统纸币的印制、回笼、贮藏、防伪等各方面的成本大幅降低,未来银行的利润也会大大提高。

第三,具备歼20一样强悍的隐形安全技能!

央行数字货币是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架构上的数字货币,可以匿名支付;而现在的支付工具,不管是银行卡、支付宝还是微信支付,都是和传统银行账户绑在一起的,说句不好听的话,你老婆要查你的账,你完全无所遁形。

当然,更重要的是,如果将之放在国际维度上,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出还有更深远的意义。

为了这场史诗级跨越,我们准备了五年多!

我们可以把时间的维度放得更长一些。

二战以后,随着《布雷顿森林协议》的缔结,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金融体系,国际货币定价权牢牢掌握在美国手上,国际大宗商品的交易、投资,用的都是美元,其他国家的金融系统支付、清算,全都受到美国控制。

而数字货币则可以防止不确定因素造成的动荡背景下货币主权流失的风险,也是缓解来自别国经济制裁压力,直接向对手发起竞争的有效途径。

所以,这个时候,主权国家推出的数字货币,可以理解为去美元而另起炉灶,很大程度上就是国运之争!

对于数字货币在这些方面的威力,美国的一些企业家,比如说,Facebook的创始人小扎看得很清楚。

2019年6月18日,Facebook发布了一个惊人的消息:推出加密货币Libra,这就像往池塘里丢了一块巨石,激起了长久的回响,美国为此还对小扎进行了好几次听证。

事实上,Libra这个数字货币非常野心勃勃:和没有任何资产支撑但是炒得虚高的比特币不一样,Libra联合了Facebook、Visa、Mastercard、Paypal、Uber等国际金融巨头,有锚定物,与一篮子货币的存款或政府债券挂钩,其真实目的就是要建立后移动支付时代的数字时代美国的金融霸权,比微信支付、支付宝等野心大得多。

在听证会上,小扎一针见血地指出:“Libra 不做,中国央行数字货币会做”、“中国正在迅速采取行动,推动与“Libra”类似的项目”,他还提醒问讯他的人:如果中国的金融系统成为了越来越多国家的标准,那未来我们会很难实施制裁和各种保护措施。

事实上,中国的确是“按小扎说的那样做了”,只是,小扎还是低估了中国的战略储备:为了这次史诗级的跨越,我们已经苦苦准备了5年多,甚至更长的时间!

2014年,央行成立法定数字货币专门研究小组;

2016年,在原小组基础上设立数字货币研究所;

2018年6月,成立深圳金融科技有限公司;

2019年8月,中央发文在深圳开展数字货币研究和移动支付试点;

2019年10月28日,几乎是在小扎第三场听证会的同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先生明确指出,中国人民银行很可能是全球第一个推出数字货币的央行;

2019年10月29日,在 “2019外滩金融峰会”上,DCEP的首次亮相;

2020年4月3日,央行表示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法定数字货币研发工作”;

2020年4月10日,央行相关人士指出,“关于数字货币,央行正按照原定计划,有序推进”;

2020年4月14日,央行数字货币 DCEP 率先在农行内测;

2020年4月16日,央行数字货币率先在苏州相城区落地,取代纸币发“工资”,同时发布数字服务出口基地。

可以说,如今全球第一个推出数字货币的中国,已经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一个非常有利的位置!

央行数字货币不会替代支付宝,

但由此带来的变化会更深远!

央行数字货币出来后,很多人都关心一个问题:都告别纸币了,告别支付宝、微信的日子还会远吗?

现在就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央行数字货币不会替代支付宝、微信!

从对央行数字货币的定位上不难看出,DC/EP是M0替代(纸钞和硬币),其功能和纸币相似,只不过形态是数字化的。所以,狭义上说,央行数字货币只能替代纸币,而不是M1(M0+活期存款)、M2(M1+定期存款)。

而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移动支付走的是商业银行存款货币结算,它们是属于M1和M2级别的数字化,不具有M0级别法律效力,所以,央行数字货币是不会取代支付宝或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的!

但是,时间的流水看似平静,下面实则深不可测,随着央行数字货币的到到,新的变化已经发生了!

最大的变化,未来两到三年内,将会有30%至50%的M0被央行数字货币替代,按照现在我们使用现金的范围,大部分日常现金业务将基本被取代!

最新的变化,大量银行代办点、ATM机将大面积从我们身边消失,用不了多久,短则几个月,长则一年,你的手机上就能用上央行的数字货币了!

此时此刻,突然想起主席的两句诗: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2200年前,秦始皇御宇内而定六国,在他的强力策动下,车同轨、书同文,率土之滨使用上了统一的货币,中华民族的首次大一统也得以实现。

2200年后,中国成为第一个发行以主权国家货币为锚的数字货币,毫无疑问,这将是一个古老民族伟大复兴的开端:虽然春天的道路依然充满泥泞,但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只能风雨兼程!

展开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