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去德国旅游

「期刊推荐」《新崂山》2020年7月刊 总第315期

卷首语

新闻速览

7月16日,青岛市副市长栾新带领消防、市场监管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到崂山区,检查部分农贸市场安全生产落实情况。栾新一行先后到北村农贸市场、石老人农贸市场等处进行了实地检查,详细了解了市场消防安全等方面工作情况,并听取了相关工作汇报。中共青岛市崂山区委书记孙海生陪同检查。

近日,崂山区脱贫攻坚“三级书记”会议在崂山区行政大厦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了中央和省市脱贫攻坚相关文件和讲话精神,听取了街道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市委脱贫攻坚巡察“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工作汇报,并就下一步工作进行了部署。中共青岛市崂山区委书记孙海生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共青岛市崂山区委副书记、副区长杨聚钧主持会议。

7月27日,中共青岛市崂山区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山东省委常委会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全区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工作。中共青岛市崂山区委书记孙海生主持会议并讲话。中共青岛市崂山区委副书记、区长赵燕,崂山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邵显先,崂山区政协主席赵斌,中共青岛市崂山区委副书记、副区长杨聚钧等参加会议。

近日,中共青岛市崂山区委书记孙海生率队赴上海参加青岛-上海现代服务业交流与合作对接会,走访考察了13家涉及金融、战略性新兴产业、新零售、工业互联网、总部经济等多个领域的上海企业和机构,其中世界500强企业2家,上市公司3家,行业领军企业8家,签约项目3个。

7月29日,山东省政府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暨省政府全体会议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崂山区在崂山分会场组织收听收看。中共青岛市崂山区委副书记、区长赵燕,中共青岛市崂山区委副书记、副区长杨聚钧等领导在崂山分会场出席会议。

山东省科技创新大会举行

崂山区设分会场组织收看

近日,山东省科技创新大会在济南举行。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总结工作,表彰先进,吹响加快科技强省建设的冲锋号。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中共山东省委副书记、代省长李干杰主持,省政协主席付志方出席。崂山区在区行政大厦设立分会场,中共青岛市崂山区委书记孙海生,青岛市崂山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邵显先,崂山区政协主席赵斌,中共青岛市崂山区委副书记、副区长杨聚钧等在崂山分会场参加会议。

崂山区央地合作项目

签约上合“一带一路”

央企“国际客厅”网上招商发布会

近日,2020年“央企青岛行”首场招商活动——上合“一带一路”央企“国际客厅”网上招商发布会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共青岛市委、市政府主办,中共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出席并作主旨演讲,中共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孟凡利主持。上海合作组织副秘书长谢拉里·卓农、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上海合作组织中国实业家委员会主席张少刚、上海合作组织实业家委员会执行秘书长谢尔盖·卡纳夫斯基为本次活动作在线致辞。

活动现场举行了上合示范区“一带一路”央企“国际客厅”发布和签约仪式,崂山区推荐的2个央地合作项目入选全市10个央地合作“一带一路”招商项目,在市领导共同的见证下进行了线上签约。其中,由青岛巨峰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与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投资的信鸿医疗产业投资项目总投资额10亿元,首期到位资金3亿元,主要投资在高端生物医药、先进医疗器械、医养健康等创业投资领域,推动青岛医疗康养、海洋药库等产业发展;由青岛高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与首钢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投资的首程控股园区基础设施合作项目投资额1亿元,以青岛国际创新园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开展包括停车设施的规划设计、投资建设、运营管理和创新服务的全方位的创新园区基础建设服务。

崂山区在青岛—上海现代服务业

交流与合作对接会

成功签约3个大项目

7月8日,青岛—上海现代服务业交流与合作对接会在上海举行。中共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出席大会并作主旨演讲,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领导、上海市工商界知名人士、上海市现代服务业知名企业代表分别致辞。大会期间,崂山区成功签约山蓝资本、盒马鲜生和摩贝总部3个高质量现代服务业项目,是签约项目最多的市区之一。

此次签约,山蓝资本将于崂山区合作设立总募集规模约30亿元的医疗大健康产业基金,同时共同推进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园项目发展,充分发挥基金的资本招商功能,推动优质产业项目及产业人才落户崂山,打造集康养、总部及创新研发中心、科研教学于一体的国际化的医疗健康产业集群。

下一步,崂山区将充分把握此次青岛与上海携手共进的良好机遇,用心学习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经验,发现青沪现代服务业合作发展的契合点,找准以现代服务业拓展“大循环、双循环”开放格局的“金钥匙”,汲取创新力量,感受包容魅力,坚持打造让企业家感到舒服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家在崂山格外受尊重、处处有地位;让企业在崂山“交际零成本”、办事更舒服;让所有企业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平等享受改革红利,真正打造一座开放、创新、怡居的山海品质新城。

崂山区领导集体参观

青岛党史纪念馆

7月2日上午,中共青岛市崂山区委书记孙海生,崂山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邵显先,崂山区政协主席赵斌,中共崂山区委副书记、副区长杨聚钧等领导到中共青岛党史纪念馆,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带头接受党史和革命传统教育,进一步增强党的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

纪念馆利用大量珍贵的历史图片、实物和现代展示手段,展示了革命先辈在青岛抛头颅、洒热血、为人民谋幸福的光荣事迹,展示了中国共产党99年艰辛而辉煌的历程,让大家接受了一次革命教育的洗礼。大家表示要不忘初心再出发、牢记使命勇担当,坚决凝聚起加快推进“战略北进”、实施“七大行动”的强大合力,推动崂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让崂山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孙海生检查防汛工作

走访贫困薄弱社区

7月20日下午,中共青岛市崂山区委书记孙海生来到中韩、北宅、沙子口等街道检查防汛工作,走访贫困薄弱社区。孙海生强调,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高度重视、严阵以待,抓紧抓实抓细防汛各项工作,做到有备无患、万无一失。要不断强化乡村造血功能,大力培育富民产业,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共崂山区委副书记、副区长杨聚钧陪同检查走访。

崂山区领导检查啤酒节筹备工作

7月29日上午,中共青岛市崂山区委书记孙海生,中共青岛市崂山区委副书记、区长赵燕,崂山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邵显先,崂山区政协主席赵斌等领导到世纪广场啤酒城检查啤酒节筹备工作,就疫情防控、啤酒节安全工作等提出要求。中共青岛市崂山区委副书记、副区长杨聚钧参加检查。

孙海生一行实地查看了啤酒城各啤酒品饮区,详细了解了疫情防控、场馆搭建、环境整治、啤酒节安保等各项工作,听取了相关情况汇报。

孙海生指出,今年的啤酒节是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举办的一届啤酒节,抓好疫情防控是首要任务。各级各相关部门要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做好体温检测、健康码验证等工作,严格控制好入城人数,坚决防止聚集性疫情发生,确保参节群众生命健康安全。要进一步加大安保维稳工作力度,加强对消防、交通和治安等方面的安全防控,加大警力和安保人员投入,加强巡查检查,维护好正常的办节秩序。要突出抓好啤酒城的食品安全工作,派驻执法人员加强城内供应食品的源头管控,规范加工工艺,保障好餐桌安全。要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工作力度,从细节上下功夫,做实全流程管控文章,加大对各环节和各节点的安全隐患排查力度,确保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要进一步完善安全预案,有针对性地加强实战演练,增强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要加强对各参展厂商的安全管理和安全培训,扎实做好啤酒节期间的食品安全、道路交通、人员密集场所安全、消费秩序整治和旅游行业管理等工作。

孙海生强调,世纪广场啤酒城是崂山区的一张靓丽名片,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品牌意识,高标准设计,高水平打造,高品质办节,办出崂山特色,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一个安全、开放、时尚、有活力的夏季休闲空间。

崂山声音

南提北进再次创业

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专访中共青岛市崂山区委书记孙海生

开启“战略北进”、实施“七大行动”……2019 年以来,崂山区提出了诸多旨在突破区域发展“瓶颈”的新课题。如果将崂山比作一家企业,它应当是一家始终朝着科技、金融、旅游等“垂直”领域坚定前行的高科技、轻资产型企业。而现在,凭借青岛建设国际大都市的新“风口”,这家“企业”义无反顾地开始了“再次创业”的新征程。在采访过程中,孙海生将“再次创业”的愿景、目标、路径、机制、打法一一详述,其间,火花一样闪烁着他对崂山发展核心命题的辩证思考。

(本文源自青岛日报)

创文明之城,展崂山风采

在青岛,创城已不仅仅是一种文明工程,更是内化为青岛市民心中的一种生活态度。提高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靠的是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靠的更是人。在创建过程中,人们的文明素质提高了、市容环境不断美化、交通秩序陆续畅通、窗口服务更高质量……这一切,都引导人们将文明内化于心、践之于行。今年是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测评验收的最后一年,也是决战决胜的关键一年,崂山区也用实际行动为青岛创城贡献出一份力量。

文 /方童 图/杜永健

崂山区5家企业上榜

中国新晋独角兽企业榜单

7月28日,长城战略咨询发布《2019年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及榜单,其中来自青岛市崂山区的聚好看、特来电、日日顺、卡奥斯、能链集团共5家独角兽企业上榜。

独角兽企业代表新技术革命与产业变革新趋势,是新经济的重要代表,也成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突破口。崂山区先后诞生6家独角兽企业(杰华生物因为成立时间超过10年退出榜单),体现出崂山在营造产业创新生态、培育新经济动能方面已取得明显成效,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不断涌现。独角兽企业因其鲜明的爆发式成长、颠覆式创新、跨界融合等特点成为新赛道的引领者。整体看,智慧物流、数字文娱、能源科技、产业互联网等领域成为崂山区涌现独角兽、潜在独角兽的主要赛道,体现出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5G、区块链等数字技术与发达实体经济跨界融合的长期态势。

文/青岛新经济观察 图/王勇森

崂山区崛起

楼宇经济“新高地”

如果将城市比作一条流动的长河,那么,鳞次栉比的楼宇聚集区则是河流的“枢纽”之地。人才流、资金流、信息流以更高的频次源源不断地在这里汇聚、交融、辐射,“水势”最是腾涌浩荡。

作为产业价值链分解的必然结果,高度集约的楼宇经济往往占据价值链的高点。崂山区将高品质发展楼宇经济、打造崂山楼宇经济“升级版”列为全区 “七大行动”之一,向楼宇经济的更高点进发。

截至目前,崂山区已聚集重点楼宇100余座,其中税收过亿元的楼宇共20座,上实中心T3楼、裕龙国际中心税收更是突破10亿元大关。崂山区在楼宇品质、产业聚集度方面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已成为继市南区核心商务区后,青岛楼宇经济的又一处“高地”。

文 / 霍璟祎 图/王勇森

门票虽免费 服务不打折

崂山风景区迎来客流小高峰

近一段时间以来,青岛人的朋友圈都“晒”着同样的好消息,那就是青岛12家景区实行了免门票开放政策。这个消息一经证实,立刻引起了人们强烈关注。基于此,自2020年8月1日至12月31日 , 崂山风景名胜区对所有国内外游客免门票 ,景区内索道、观光巴士、太清宫按原有价格收费。自此,青岛人的“崂山”变成了大家的“崂山”,能够预见性的知道,崂山风景区又将成为人们热衷游览之地。

文/魏浩浩 图/王云胜

行业前沿

赋能企业青“云”直上

当前,工业互联网已成为新一代产业升级的引擎。在工业互联网方兴未艾的大潮中,海尔卡奥斯平台成长为备受国内外瞩目的焦点。3.4亿海内外用户、390 多万家生态资源……作为中国最早一批探索工业互联网的企业,海尔卡奥斯被业界评为比肩美国通用电气和德国西门子的全球三大工业互联网平台之一。这个全球最大的大规模定制解决方案平台,让更多的行业、更多的企业抓住数字化重生的机会,共享工业互联网红利。

文/《人民日报》海外版 图/王勇森

打造沉浸式混合现实智能演播系统

七维科技成为 5G+VR+ 超高清视频主力军

2020年是5G高速发展的一年,也是VR蓬勃发展的一年。5G、8K、VR成为全球科技圈最炙手可热的话题。近年来崂山区VR产业发展风生水起。随着5G与VR在多领域的“成功牵手”,让VR产业加速普及和商业落地方面迎来发展新机遇。崂山区国有平台公司巨峰科创2019年投资的七维科技,正是抓住了时代机遇,不断突破技术壁垒,凭借自身的创新能力站在了超高清视频的风口上,成为影响试听商业形态的主力军。

(文、图由青岛巨峰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提供)

特别报道

守初心担使命,多彩活动庆七一

金家岭街道开展颂党恩

“初心点亮红七月”系列活动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9 周年,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近期,崂山区金家岭街道用实际行动纪念党的生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初心点亮红七月”系列活动,增强了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为进一步建设品质金家岭提供强大动力。

文 /韩英子 图/崂山区金家岭街道

吹响创城集结号

上下联动“一盘棋”

近年来,中韩街道在推进硬件“颜值”、提升辖区生态环境质量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例如,12个社区气代煤改造工程、水环境修复工程、自来水管网改造等,而创城工作要求更高,精神文明、市民素质等内在“气质”更加重要,中韩街道要借文明城市创建契机,把老百姓的文明素质、精神风貌等导入创城迎检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为助力街道项目建设、村庄改造等提供坚强保障。

目前,中韩街道要求把创城作为当前的政治任务、头等大事抓牢抓实,当成落实区委“战略北进”的重要途经,各管区、各部门、各社区迅速进入临战状态,集中精力做好各项专项整治,拿出实招、硬招、细招,打一场势在必得的创城攻坚战,在精细创建上下功夫,对照测评标准一条一条落实、一条一条整改,坚决做到责任全覆盖、工作无死角。同时,中韩街道会广泛发动辖区党员群众等各方力量,营造全民创城的氛围。

文/李晨 图/崂山区中韩街道

乡村振兴

“美丽庭院”

打造人居环境整治新引擎

近年来,崂山区北宅街道五龙涧社区坚持把“美丽庭院”建设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居民文明素质提升紧密结合,坚持科学规划,立足社区实际,以庭院“小美”助推社区“大美”,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引向深入,打造人居环境整治“新引擎”。为做好“美丽庭院”创建工作,北宅街道五龙涧社区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订实施方案,召开专题工作会议,通过入户宣传、发放倡议书、创建“微信群”、张贴建设标准等方式,积极宣传“美丽庭院”创建的重要意义,营造五龙涧社区人人争当创建先锋,户户争创“美丽庭院”的浓厚氛围。

同时,以“居室美、庭院美、厨厕美、家风美、文化美”为标准,在五龙涧社区开展“美丽庭院”评选活动,对评选出的美丽庭院户进行挂牌,组织专班对社区“美丽庭院”创建工作进行集中验收。

文 /刘晓林 图/崂山区北宅街道

聚力精准扶贫 助推乡村振兴

沙子口街道打响脱贫攻坚战

马鞍子和砖塔岭社区作为崂山区沙子口街道的两个市定经济薄弱社区,长期以来受地理位置、资源环境等因素制约发展缓慢。为促进两个社区尽早“摘帽”,沙子口街道在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等多方面因地制宜、突破瓶颈,引领社区发展,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了坚实基础。通过整合各种原生资源和外部力量,完善基础设施,搭建就业平台,吸引人才创业等,目前两个社区年经济收入均超过了20万元,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村居面貌和居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为社区长远稳定发展巩固了经济基础。

文 /郑钦泽 图/崂山区沙子口街道马鞍子社区

学习强国

崂山风景区“刮”起

文明旅游新风

随着跨省旅游团队的到来,位于崂山风景区太清游览区的客流量明显增加。闸机旁,游客们无需摘下口罩,仅需2秒就可以“刷脸”快速进入游览区,这项荣获全国数字文旅先锋奖的智慧旅游探索,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为游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从崂山风景区到崂山全域,文明旅游蔚然成风,在这个万物生长的季节,沉淀出这座城市最鲜明的底色。

(稿件原载于2020年7月26日《青岛日报》2版)

全力推行

“一业一证、一事全办”改革

为精准破解“准入不准营”难题,崂山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全力推行“一业一证、一事全办”改革,把过去 一个行业多个许可事项信息整合为一张“行业综合许可证”,选取“民办非企业法人类”3个高频事项作为改革突破口,逐一梳理减少申报要件和表单,对流程进行拆解重构,实现申报材料平均减少56%,办理时限平均减少68%,办理环节缩减50%。

(稿件原载于2020年7月29日《青岛早报》5版)

金家岭街道解码“185”

比学赶超促提升

参观交流促提升,经验传递共发展。为进一步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深入推进“185”治理体系建设,崂山区金家岭街道于7月24日组织召开“185”治理体系建设观摩会。各管区、社区相关负责人齐聚金家岭社区观摩、座谈。毫无疑问,这场干货十足的观摩会既是一次对标先进、寻找差距的求学之旅,也是一次开阔视野、提升境界的收获之旅。

(稿件原载于2020年8月2日大众报业·半岛新闻客户端)

德耀崂山

深入基层宣讲阵地

提升崂山宣讲品质

7月17日,山东省委讲师团一行到青岛市崂山区王哥庄街道晓望社区调研 市级宣讲基地宣讲工作开展情况。山东省委讲师团副团长张丽、青岛市委讲师团 团长姜福荣、中共青岛市崂山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宋娜参加调研,王哥庄街道党工 委宣传负责人及社区相关人员陪同。

在青岛市“中国梦·新时代·话小康”百姓宣讲大赛中,中共崂山区委宣传部制作的微电影《仙居崂山》以全场最高分的成绩获得视频类一等奖;小品《开海》荣获曲艺类一等奖;崂山区选送的李娜《初心不改的绿色守望》、鲁琦《两代人的茶香梦》荣获故事类一等奖,王玉《越走越宽崂山路》荣获故事类二等奖,刘丽萍《蔚竹小院春意浓》荣获故事类三等奖,中共崂山区委宣传部荣获优秀组织工作奖。

(文、图由中共青岛市崂山区委宣传部提供)

党建先锋

献礼建党99周年

崂山区委党校开展“七个一”系列活动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9 周年,进一步推进各项工作,中共崂山区委党校将 6 月和 7 月作为“党建引领·能力提升”的重点工作月,紧紧围绕“三述” 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党校党建做表率的作用,扎实开展“七个一”特色系列活动,推进各项工作实现新提升。通过本次系列主题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坚定了全校党员的理想信念,激发了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奋勇争先、协同工作的工作热情。支部党员纷纷表示,将在今后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奋发图为、敢于担当,积极打造团队式、系列化、高品质的党课课程,积极参与省市区委重大课题,在教学科研上多出精品,圆满完成上级对党校工作的督导考核,全面开创党校工作的新局面。

(文、图由中共崂山区委党校提供)

映像崂山

文旅崂山

“舌尖”上的海味

——黄山社区海蜇美食节开幕

又是一年海蜇丰收季,7月26日的黄山码头一片繁忙,出海捕捞的渔船满载而归,周边渔家宴客满,后厨正在端出一盘盘海蜇名菜。风雨过后,黄山海蜇迎来大丰收,崂山区王哥庄街道黄山社区海蜇美食节在黄山码头拉开帷幕。

文 /招婷婷 图/刘明元

风从海上来, 酒自崂山香

时光流转,岁月更替;三十而立,初心犹在;三十而已,璀璨依旧。

青岛有两种色彩最美,一种是大海蓝色的浪花,一种是啤酒金色的泡沫。而许多游客也正是通过这两种色彩走进青岛、认识青岛的。

每年盛夏,啤酒浓郁醇厚的麦香味飘散在青岛的每一个角落,这也预示着啤酒节的如约而至。作为中国十大节庆活动之一,青岛国际啤酒节已走过 30 年辉煌历程,成为每年夏季青岛的独立“IP”。而处于壮年的啤酒节在今年又有了更多新的打开方式,延伸丰富着节日的内涵。

文/韩海燕 图/王云胜

来源:走向世界 帆船之都

展开
收起

中宏观察家王军:“双循环”意味着什么?(下篇)

一、"双循环"的障碍与制约:做什么

1.穷:收入增长缓慢、收入差距过大及杠杆率偏高导致有效需求不足

经济循环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四个环节中,最大的瓶颈是分配和消费,及其背后的收入。驱动经济的内循环,最重要的是需要调动国内消费能力,让数亿普通人有能力进入消费市场,敢于消费、愿意消费,也有能力消费。

就理论和实践而言,有效需求的增加和经济增长的实现,无外乎四种方式:出口拉动、扩大财政支出、使用低利率或减税政策扩大投资(包括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以及通过收入分配增加居民的实际收入从而以消费驱动增长。中国过去四十年几乎已经将前三种增长模式发挥到极致,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消费的潜能。当下,前三种增长模式日益举步维艰,我们又遭受了百年罕见的新冠肺炎冲击。在这种背景下,对大型经济体而言,依靠贸易顺差化解储蓄过剩、依靠外循环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已经不现实,而急需提高劳动者报酬、扩大消费。

当前的现实问题是: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收入差距较大、居民杠杆率较高,三大突出问题导致消费后劲不足,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实现内循环为主体、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最大障碍。具体来看:

其一,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消费是收入的函数。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66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2.4%,增速比一季度加快1.6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1.3%,与经济增速保持同步,降幅收窄2.6个百分点。

其二,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较大。从基尼系数上看,自2000年首次超过警戒线0.4开始,便几乎没有停下升高的步伐,2018年达到0.468,反映出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拉大,而绝大多数人的收入水平仍属于偏低状况。高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低于中低收入者,收入差距扩大将不可避免地制约消费扩张与升级。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极低收入层,有5.6亿人;月收入在1000元-2000元之间的低收入层,有3.1亿人;月收入在2000元-5000元之间的低收入层,有3.8亿人。换言之,中国目前90%的人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62%的人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月收入过万的只有7110万人。

其三,居民杠杆率居高不下。根据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的测算,我国居民部门杠杆率(居民债务占GDP比重)从2011年Q1的27.8%快速上升到2020年Q2的59.7%。这当中,个人购房贷款成为居民部门债务增长的主要力量,特别是一二线城市的高房价给居民其他消费带来的"挤出效应"依然显著,而子女教育、医疗、养老等现实问题,还无法让人们真正甩开思想包袱去放手消费,这也将成为我国居民消费潜力释放的重要掣肘。

2.亏:企业短期经营困难和中长期产业转型升级困难并存

首先,受疫情冲击和影响,企业出现短期经营困难和盈利下降。

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再创新高。2020年一、二季度,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分别上升了9.8和3.3个百分点,上半年共上升了13.1个百分点,由上年末的151.3%上升到164.4%。

其次,企业经营困难导致国内就业压力依然严峻。根据测算,摩擦性失业和亚就业人数总共接近6000-7000万,占总体劳动力的10%左右。一些服务型行业消费模式的恢复有待时日,大众还没有回到像疫情前那样外出吃饭、旅游和聚会的生活方式。

第三,企业转型升级面临困难。关键技术和产业链核心环节有短板,存在一些已经被"卡脖子"或可能被"卡脖子"的产业和技术,如半导体等;在优先发展"具有盈利能力的上游产业"的同时,产品附加值较低的下游产业短期缺少发展动能;当前处于贸易顺差的产业存在产能过剩隐患。

3.贵:高房价在一定程度上是内循环最大的障碍

经济内循环要发展核心产业链、培育新增就业,发展消费,唯独“养不起”房地产。从宏观来看,金融的活水是必须要放的,但是不会再大规模进入房地产推高楼市了,而是要进入股市给产业链融资,给科技攻关融资。在某种程度上,高房价是内循环最大的障碍,大家都去买房,其他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欲望自然下降,所以当务之急是降低居民部门的负债率,提升居民部门的消费能力,而不是让民众将储蓄都投入楼市。房价暴涨,则必然百业萧条。房地产不止,制造业难兴。

年中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和7月下旬的"房地产工作座谈会"都对房地产市场做出了明确的政策基调:继续强调"房住不炒、因城施策",保持房地产"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另外,从战略上来看,进一步强调"去地产化"的重大战略意义在于:防止重蹈美国去工业化的覆辙,造成产业空心化。

4.退:扩张性政策过快退出的风险

央行在二季度报告中对于货币政策的表态是,"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此前一季度货币政策表述是"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强化逆周期调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也就是说,删掉了"逆周期调节",央行对流动性态度有所偏紧,并强调了结构性政策。在融资和信贷投放方面,货币政策表述也有所偏紧。从一季度的"保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并略高"变为"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促进贷款投放与市场主体实际资金需求相匹配"。

笔者认为,为支持和配合"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加快形成,下半年扩张性政策不应该轻言退出,应该保持相对的平稳。

从财政政策的角度,广义的财政赤字今年差不多有11.2万亿,从上半年的执行情况来看(3.4万亿),下半年的财政空间还是非常大的(7.8万亿)。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将财政政策落实得更有针对性,在复苏不平衡的情况下,如何通过财政政策促进消费的增长。

从货币政策来看,考虑到货币信贷政策滞后的影响,信贷已经不宜再加速,否则杠杆率还会升得更快,但是退出相对宽松政策的条件还不存在。经济复苏基础仍很脆弱,消费增长乏力,还要防止财政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挤出效应,需要维持对政府以外的信贷比较平稳的增长,以支持"双循环"的实现。再从利率的角度,应该还是有降低利率水平的余地。物价逐步走低有利于下调利率,金融让利需要下调利率,保持政府债务和企业债务的可持续性也需要下调利率。下半年降息降准值得期待、很有必要。

5.病:海外疫情反复与全球经济衰退冲击中国外需

从疫情发展来看,海外疫情仍在高速发展。流行病专家提及,疫情可能在冬天发生变种或卷土重来,甚至有专家说,人类有可能将与新冠病毒长期共存,这些均是不确定性。从全球来看,疫情对上半年经济活动的负面影响比预期的更为严重,主要经济体都深陷衰退泥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其6月最新出版的题为《前所未有的危机,不确定的复苏》的报告中指出:2020年全球增长率预计为-4.9%,比今年4月《世界经济展望》的预测低1.9个百分点。

而据美国商务部的预估,受新冠疫情导致经济大面积"停摆"和消费停滞拖累,今年第二季度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年率计算下滑32.9%,创1947年有纪录以来最大降幅。英国经济第二季度创下历史纪录,环比暴跌20.4%,同比暴跌21.7%。作为对比,二季度德国GDP环比下跌10.1%,法国环比下跌13.8%,美国环比下跌9.5%,日本环比下跌7.8%,按年率降幅27.8%,是二战以来最大降幅纪录。

6.战:中美摩擦和博弈是"新冷战、持久战和超限战"

建国以来,我们用三十年时间基本解决了"挨打"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四十年时间基本解决了"挨饿"的问题;那么,后面我们大概需要用三十年(2049)到六十年(2078)的时间,来彻底解决"挨骂"的问题了。

2018年以来,中美经济冲突在五个领域的演进比较激烈:贸易战、投资战、科技战、汇率战和金融战。未来可能产生冲突的领域将有所泛化,如外交、信息、文化、军事、意识形态、地缘政治。

对于未来中美经贸关系有五点展望:

第一,常态化:中美经贸领域的有限"脱钩"趋势将大概率缓慢持续下去,且不可逆。随着中国经济实力与影响力的进一步增加,两国在经贸方面"脱钩"动因还会持续和加大,旨在相互减少对于彼此的依赖。虽然产业链"脱钩"很难、成本很大,但并非不可能,在高技术领域尤其如此。

第二,去美国化或去中国化:新冠肺炎疫情加强了逆全球化趋势,未来全球将出现更多体现区域特征的三大供应链来代替全球产业链:一是中国-日韩-东盟供应链,二是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供应链,三是欧盟供应链。

第三,结构化:从全球范围看,中国已基本采纳与融入西方主导的市场经济体系与规则中;中国也不同于前苏联,没有在全球范围内旗帜鲜明地对抗美国并谋求全球霸权,这是中美经贸斗而不破的重要基础。同时,中美之间在商品市场、服务市场的互补性巨大,完全"脱钩"率较低。但"脱钩"具有结构性和优先选项。有一些产业对美国来说,"脱钩"不"脱钩"无所谓。但有些产业、特别是高科技产业的"脱钩",并非存在不可克服的障碍,如半导体、大飞机发动机等。

第四,局部化:加速与"一带一路"国家及日韩与东盟进一步"挂钩"、与欧洲部分国家如德国"挂钩",是中国应对中美经贸"脱钩"未来最重要的全球战略调整。

第五,强化:继续巩固中国在全球供应链的核心地位,这是应对中美"脱钩"最为现实的举措。

关于金融战,需要警惕未来的升级。例如,美国可能对中国的某些银行、某些产业进行金融制裁或金融勒索;推动大量资本外逃;通过美元贬值的方式,造成中国海外资产的损失,从而转嫁美国的债务危机;在中美冲突尖锐化时扣押中国的海外资产,等等。

综合来看,中国承受的外部压力或有波动但不太会持续缓解,中美之间短期内将在部分领域有限"脱钩",但这不改变中国继续追赶美国、并不断缩小实力差距的态势。

综上,针对上述制约和妨碍加快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诸多问题,笔者提出六字口诀以应对:去穷、扭亏、抑高、缓退、治病、止战。去穷,即稳步增加居民收入、解决收入差距过大及杠杆率偏高所导致的有效需求不足;扭亏,即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尽快扭转企业短期经营困难局面,推动企业实现中长期产业转型升级;抑高,即坚决遏制房地产泡沫再度抬头,防止重蹈美国"去工业化"的覆辙;缓退,即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不应该轻言退出,应保持相对的平稳;治病,即采取综合性措施,稳外贸、稳外资、稳预期,防止海外疫情反复与全球经济衰退对中国外需的冲击;止战,即管控分歧、保持冷静、加强沟通、化解风险,以对历史和人民负责任的克制和理智态度,避免把两国人民的命运拖向不可控的深渊。

二、"双循环"的六大机遇:意味着什么

第一,扩大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

扩大内需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核心要义。短期内疫情对消费的冲击巨大而明显,随着"六稳"和"六保"政策的落地,通过保企业来保就业,以保就业来保民生,最终有望实现保国内消费和内需市场的规模优势。未来的消费升级领域或消费热点:一是高端消费海外回流。中国高收入群体的很大部分消费发生在海外,这也导致了中国服务贸易项下的旅行逆差每年高达2000亿美元,也就是每年至少万亿规模以上的消费在海外发生。海南提高免税额后,免税店生意火爆,预示着未来高端消费的海外回流势不可挡。二是服务消费将快速增长。教育、医疗健康、信息技术、商务服务、专业服务和个人娱乐休闲等服务将成为经济新增长点。三是由都市圈和城市群建设带动的升级型消费,如老旧小区改造等新机会将大放异彩。

第二,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

制造业转型升级是构筑我国战略发展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疫情客观上倒逼了产业转型升级的加快,疫情过后的产业链修复与整合、传统产能向中高端的跃迁与提升、线上供应链融资便利化、企业存量资产盘活等积极变化,都将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突出亮点与最大突破口。同时,疫情在全球的蔓延既增加了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也对我国供应链的顺畅运转造成一定的冲击,暴露了产业链供应链的脆弱性。因此,未来"六保"的关键之一是"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围绕补齐相关产业短板,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巩固和提升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主导地位,增强供应链控制力等方面,对于国内企业而言将有大量机会。欧美国家在疫情期间的困扰(医疗防护用品严重依赖中国),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中国不能丢掉制造业这个立国之本,不能让中国经济如欧美一般——产业空心化、经济泡沫化。

第三,科技创新所带来的进口替代产业发展。

为逐步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未来中国将加快技术攻关和创新步伐,培育壮大供应链中的关键企业,提高产业链中关键环节的技术水平,提升中国在国际产业链的地位,增强供应链的不可替代性。在核心技术领域,尤其是严重依赖于外部市场的核心技术,如芯片、5G、关键零部件和材料、工业软件及操作系统、产业互联网、物联网等领域的国产替代将继续成为最火爆的风口,这会给国内相关产业和企业持续带来巨大的市场机会。

第四,数字经济将迎来爆发式增长的春天。

疫情对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冲击,但是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产业、新动能还在逆势增长、蓬勃发展。上半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4.5%,拉动GDP增长0.5个百分点。后疫情时代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的春天。随着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进一步加快,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将更为广泛地应用实施,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医药产业、高端医疗器械等产业将迎来较大发展。特别是"新基建"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基础设施,将会对企业经营、商业模式、产业链布局等产生一系列重大影响,包括会造成区域经济和城市竞争的重新洗牌。哪些地区、哪些企业能抓住数字经济的先机,就能安全又快速的换道超车,取得升维竞争的新优势。

第五,区域经济一体化及新型城镇化是扩大内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推动力。

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代表的都市圈和城市群发展将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当下扩大国内需求、实现经济复苏的重要增长点和推动力。未来国家将重点支持都市圈、城市群和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投资重点包括交通、市政和产业园区的新老基础设施、能源水利、生态环保、民生服务、冷链物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多个领域。同时,打造区域经济新增长极,必须以新产业发展为支撑,大力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从区域角度来看,我们看好五大区域:粤港澳大湾区及其核心城市群:广州、深圳、佛山和东莞;长三角核心城市群:上海、南京、苏州和杭州;京津冀核心城市群:北京、天津及未来的雄安;中部地区核心城市群:郑州、合肥、长沙和武汉;西部地区核心城市群:成都、重庆和西安。未来这五个区域可能会是中国新一轮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五大增长极。各类要素会向这些增长极加速聚集,这些增长极既是未来中国实体投资的重点方向,也是中国未来消费市场及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增长点。

第六,对外开放将迈入新阶段和高水平。

西方不亮东方亮,未来我国的几个重点开放方向值得期待:一是东盟及东亚。与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东盟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RCEP有望在年内达成,这将是一个包括东盟十国、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内的经贸联系更紧的经济区,有望赶超北美经济区和西欧经济区。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亦有望达成,以更高标准建立亚太最大自由贸易区,力求成为全球增长核心一极,引领国际自由贸易规则。二是欧洲,尤其是德国。与欧盟的投资协定谈判有望完成,可使中国经济与欧洲经济更加紧密绑在一起。三是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是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后的新协定,又被称为新版WTO规则)。四是一带一路。

【本文作者:王军,系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展开
收起

英国危机四伏,约翰逊执政艰难

作者/黎里

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是一个从小就立志要当“世界之王”的政治领导人,他的政治抱负或者曰野心很大。在经过一系列的拼搏后,约翰逊终于在去年5月成功逼退特雷莎·梅,于7月23日击败保守党内众多对手,夺得保守党头把交椅,并于7月24日起正式接任英国首相及英联邦轮值主席职务,成为英王伊丽莎白二世接位以来的第十四位英国首相。

来源:新华社记者 韩岩 摄

(资料图片:2019年7月24日,在英国伦敦,新就任的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在唐宁街10号首相府门前发表讲话。)

曾经踌躇满志,如今备受煎熬

当时的约翰逊春风得意,踌躇满志,发誓要通过英国脱欧,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重振昔日大英帝国的雄风,让英国走上独立自主发展的大道。

然而事与愿违,约翰逊执政一年多来,除了通过提前举行大选,使保守党在英国议会下院赢得了多数席位,并力推英国终于在去年最后一天的最后一刻在名义上脱离了欧盟以外,在其它方面的政绩乏善可陈,甚至被一些舆论指责为“一事无成”。约翰逊将英国与美国紧紧地捆绑在一起,让英国在国际上失去了信誉和经贸机会。

当下的英国,疫情肆虐,民心涣散,经济萎缩,危机四伏,社会问题成堆,约翰逊政府执政维艰,至少在经受三大煎熬。

一是疫情的严重冲击。截至8月27日早上,英国的确诊病例已上升至329,821例,在欧洲仅次于西班牙;死亡病例41,535例,为欧洲各国之最。自疫情暴发以来,约翰逊政府的抗疫态度始终不够坚定积极,起初坚持采取“群体免疫”的偏执保守抗疫政策,迟迟不愿宣布封闭隔离等严格措施,以致错过了最初防控疫情的最佳时机。

后来,英国虽也逐步采取了部分封闭隔离的硬性措施,但在欧洲国家中依然属于偏软偏松。约翰逊首相不仅因此遭到社会舆论的抨击,而且自己也险些丢命。英国抗疫与美国有不少相似之处,主要是当局把经济社会开放看得太重,不像法国、德国等其它西欧国家那样突出拯救国民生命。

英国《卫报》的评论指出,约翰逊政府花了太长时间才认真对待新冠病毒,这导致了英国的检测机制不足,全国的封锁来得太晚,并痴迷于着重处理伦敦的危机。疫情危机以来,“约翰逊政府遭受了多个令人尴尬的丑闻”,从他的首席顾问被指控违反封锁规则,到抗疫举措混乱掉头等等。其结果是英国既没有及时有效地防控住疫情,又没有保住经济。

目前欧洲国家的疫情已大多得到有效控制,但英国依然处在疫情的高发期。英国大批学生被困在家,无法上学,学业受到严重影响。一些开学的学校至今在是否应该戴口罩及如何解决口罩紧缺等问题上处于混乱状态。约翰逊虽然表示要加强疫情应对,但迟迟拿不出有效应对疫情的具体方案。

来源:新华社发 英国首相府供图

(图片说明:2020年4月12日,在英国伦敦唐宁街10号首相府,刚刚出院的英国首相约翰逊录制视频讲话。)

二是英国经济大幅萎缩。由于脱欧造成一系列混乱,近年来英国经济严重不景气,本国和外国的投资信心都不足,产业低迷,消费不振。疫情危机导致英国经济困境进一步加剧,今年第二季度经济萎缩20%,成为欧洲疫情经济的重灾国,各项经济指标在下滑。

疫情之下,英国的旅游业遭受重创。英国旅游行业的就业人数在450万左右,占英国劳动力总数的约11%。去年英国的国际旅游收入达280亿英镑,占英国旅游消费总额的17%。伦敦尤其依赖国际游客,国际旅游业约占伦敦旅游业收入的85%。以往英国旅游行业每年总计创收约2000亿英镑,占到英国经济的9%。2016年至2018年前往英国的游客主要来自美国、法国、德国、爱尔兰和西班牙等国,但因为英国尤其是伦敦的疫情严重,今年以来这些国家的游客已少见。

世界旅游理事会(WTTC)8月26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随着国际旅游业暴跌,预计今年英国的国际旅游收入将损失220亿英镑,使近300万个旅游业工作岗位面临风险,有可能减少18%的就业机会。疫情大流行造成的国际客源锐减“导致英国经济每天损失6000万英镑,可能需要数年时间才能恢复正常,这可能威胁到伦敦作为全球商业和休闲旅游主要枢纽之一的地位”。

三是英国脱欧协议谈判步履艰难。英国脱欧过渡期将于今年12月31日到期,约翰逊政府急于与欧盟谈判达成英国脱欧后的贸易协议,否则英国的对外经济贸易都将处于不确定状态。

尽管英国和欧盟双方都表示将积极推进谈判,并尽快达成协议,但自年初以来双方争吵不断,谈判一直未能取得重大进展。约翰逊把脱欧协议谈判看简单了,英国既想尽快摆脱欧盟,又想继续享受欧盟单一市场和关税优惠,但欧盟坚持自己的立场不放松。

约翰逊政府抽调了大批人马准备谈判材料,参与同欧盟的谈判,为此耗费了大量精力和经费,但欧盟不可能对英国的要求轻易作出妥协,否则难免造成欧盟成员国的进一步“离婚”。据接近谈判的人士估计,双方能在今年底前谈成已经很不错了,如果双方都不让步,不排除英国只能无协议脱欧,而这对双方都将带来许多混乱和损失。

目前的问题在于欧盟的谈判人员“至今仍不太了解英国的真正立场,双方缺乏程序的谈判和滴答作响的时钟意味着谈判的气氛比前几轮都差”。一位未获授权发言的欧盟官员说,“必须对我们的立场以及英国脱离欧盟究竟意味着什么的现实有更好的理解和认识,双方才有可能达成一致”。英国不仅要价高,而且立场强硬,“坚持希望一切都在最后达成共识,而这一头寸充满了风险”。约翰逊已经对自己强加了最后期限,但如果不能找到法律解决方案,他有可能掉下悬崖的边缘。如果英国与欧盟的谈判不能如愿,今后与其它各方的谈判也将处于不利地位。

来源:新华社发 乔恩·休珀 摄

(图片说明:2020年5月5日,行人走在英国曼彻斯特的过街天桥上。)

执政一年多时间让约翰逊首相尝到了当政的艰难滋味,更让很多英国人对国家的前途感到迷茫困惑。《卫报》的评论指出,如果说这一年多约翰逊还有其他收获,那就是他“离婚了,订婚了,让病毒变得如此糟糕,以至于他自己也被送去了重症监护室”。他有了一个婴儿,但让英国失去了很多生命,他处理新冠病毒的言行遭受了数月的批评,让反对党工党变得成熟和团结起来,并发现了更多可以攻击他的弱点。

逍遥音乐会不再逍遥,压轴歌曲备受争议

英国广播公司(BBC)每年夏天都要举办“逍遥音乐会”(BBC Proms),这算得上是英国的一大音乐文化盛事,其场面盛大而又充满欢庆气氛,很多英国人借此机会进行狂欢宣泄。“逍遥音乐会”以终场之夜著名歌手演唱传统保留节目《统治吧!不列颠尼亚》(Rule Britannia!)为最高潮。多少年来,不少英国人随着这首乐曲的旋律翩翩起舞,满怀憧憬,似乎他们又变成了这个世界的统治者。

然而,在疫情的沉重打击之下,今年BBC的夏夜“逍遥音乐会”黯然失色,疫情的肆虐让很多英国人愁眉苦脸,对生命缺乏安全感到恐惧,对生活和就业缺失保障发出哀叹,再也没有心情逍遥起来。如今,能够平安健康地活着已经是很多英国人的奢望。而《统治吧!不列颠尼亚》这首歌的演唱,也引发了举国上下的激烈争议。

《统治吧!不列颠尼亚》这首歌在1740年由英格兰作曲家托马斯·阿恩(Thomas Arne)作曲,歌词基于詹姆士·托马斯的一首同名诗。这首诗和歌曲以当年大英帝国侵略奴役世界多国为背景,英国殖民统治者以此作为对昔日大英帝国侵略奴役历史的赞颂,不少英国人把它当作英国的爱国歌曲,但却伤害了无数殖民地国家苦难民众的心。

世界已经发生巨变,当年的大英帝国早已日落西山,大英帝国及其野蛮侵略和奴役别国的历史及其代表人物在不断遭到世界舆论的谴责。今年春末以来美国白人警察粗暴执法,接连枪杀黑人的残暴行径引发的全美乃至席卷欧美各国的抗议示威活动,多国对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罪恶历史的反思与清算,对英国造成了巨大的舆论和道义压力。

今年夏天,BBC不敢再贸然以这首充斥着种族主义、殖民主义和军国主义思想的歌曲作为“逍遥音乐会”的压轴歌曲,但又不甘心。约翰逊等英国政要也参与了有关《统治吧!不列颠尼亚》这首歌在今夏音乐会的终场是否演唱的大争论。约翰逊虽然不敢公开表明其立场态度,只是让唐宁街10号的发言人出面表示:这首歌唱与不唱是BBC和“逍遥音乐会”组织者的事情,由他们决定即可。

但舆论认为,约翰逊这种看似不持立场的表态,实际等于为BBC继续安排这首歌的演唱开放了绿灯。约翰逊这些年来的所作所为,早已暴露出他既有对当年大英帝国的深深怀念和重振之心,也有迎合英国极端主义势力的心结。

但这首歌曲与昔日大英帝国的殖民历史和贩奴历史如此紧密相连,而且如此赤裸裸,显然与时代的潮流已经格格不入,更与当下美欧国家的反种族主义抗议浪潮相逆。

在激烈的争议下,BBC于8月24日晚间发表声明,宣布今年的“逍遥音乐会”在9月12日的终场之夜上,《统治吧!不列颠尼亚》这首歌将只有乐队演奏的音乐,但没有人演唱。显而易见,歌声虽然不会再有,但英国一些人的 “复古”思想仍在作怪。

展开
收起

“我朋友圈的高赞照片,是拿命换的!”|百家故事

本篇文章收录于百家号精品栏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题将聚集全平台的优质故事内容。读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

图片来源:网络

作者| 囡楠

最近多地连降暴雨,洪水泛滥。在大多数人都避之不及的时候,总有个例出现。

8月18日,在四川宜宾,一男子因拍摄洪水被卷走。

第二天,人还没有找到。

过了这么久,洪水又这么湍急,这位男子存活的可能性几乎为0。

即便当地街道拉起长长的警戒线,将市民隔离在安全区域,有民警志愿者现场值守,依然没有避免悲剧的发生。

这让我想到去年台风“山竹“侵袭,新闻反复播报台风预警,告诫居民无事尽量不要出行,可是偏偏有许多人跑去海边,想看看台风掀起巨浪的“壮丽景色”。

不论是洪水、台风,还是其他自然灾害面前,总有一些人出于极度的好奇心理选择近距离“一睹为快”。他们没有丝毫的惧怕,视灾难为儿戏,好像自己即便靠近也可以置身事外,能亲眼目睹再拍下一张照片发到朋友圈里,那可是件很酷的事。

结果就像影片《好奇害死猫》一样,好奇心把自己“引去未知的方向“。在现实中,这个未知的方向,大概率指向死亡。

在危险的地方拍照引发悲剧,其实已经不算是新闻了。

2017年7月28日,一名30岁的中国女游客在泰国普吉岛以海浪为背景拍照。

当时,她坐在一块礁石上,背对大海,刚摆好姿势,突然一个巨浪将她卷入海中。再找到她的时候,已经没了呼吸。

泰国从5月中旬到10月都是雨季,加上常有风暴,岸边海浪有时达到两三米高。因此在普吉岛的许多海滩上,都插有小红旗作为警告,可还是有很多游客选择无视,酿成悲剧。这位女游客就是其中之一。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青海省格尔木市的G315国道部分路段成了“网红公路”,甚至当地有许多导游将它列为必去景点。

(图片来自:小武摄影)

明明只是用来通行的公路,冠以“网红”之名后竟然成了打卡地,被游客称为中国版“66号公路”。引来了无数人的同时也引来了多起交通事故。

从2018年至今,315国道就因为拍照发生了8起交通事故。即便设置了警告牌,即便已经有过血淋淋的教训,还是有人继续冒险,在公路上坐、跳、躺、跑,只为拍几张照片。

其实,这段公路并不是什么景区,更没有任何的保护措施。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十九条规定,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五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这种站在马路中间肆意拍照的行为,不仅仅是违背了法律,更是置规则和生命于不顾。

在一段视频里,一位司机的行车记录仪里记录下这样一幕。

车辆飞驰而下,险些撞上在路边的人群,当司机怒斥“不要命了”的时候,游客居然发出嘻嘻哈哈的笑声。

就好像刚刚命悬一线的不是自己。

或许这一次侥幸没有发生危险,可下次危险再来临,可能就会要了你的命。

每次漠视规则的行为,都是拿生命在赌。只要赌输一次,就永远再没回头的余地了。

澳大利亚的悉尼南部,有个悬崖因外观酷似一块巨大的奶油蛋糕被称为“蛋糕悬崖”,因为这独特的外观,吸引了很多游客来拍照打卡。

美丽的外表下,也暗含着巨大的危险。

这块“蛋糕”裸露在悬崖上,下面就是深不见底的海域,常年海水的腐蚀使得岩体变得非常脆弱,加上呼啸的海风,稍不留神就会掉下去,而掉下去的结果是必死无疑。

已经有很多游客在这里遇难。

为了避免再发生意外,工作人员树立起警告牌,还设置了一个1.6米高的栅栏。即便这样,很多游客还是一意孤行,觉得掉下去是个例,这种悲剧不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

悲剧不发生在自己身上,永远不知道什么叫撕心裂肺。

2019年3月29日,中国新闻周刊报道了一起同样因为拍照引发的事故:一位澳门游客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峡谷旅游时,不慎跌入深达305米的悬崖身亡。

当时这名游客随团进入大峡谷的著名景点玻璃天桥,自行走到悬崖边,背对悬崖,想拍一张自己站在悬崖上的大片,但是因为没有任何安全措施,一阵大风吹过,失去重心的他跌下悬崖,酿成悲剧。

同年4月6日,沙特阿拉伯的一位游客在乌干达卡拉加瀑布拍照时,因地面湿滑不慎跌入瀑布底下的尼罗河,四天后他的尸体在10公里外被找到。

这样类似的报道还有很多……

2015年,中国一名33岁的男子在浙江东白山拍照时失足跌落山崖而亡,事发前,他还在朋友圈上传了几张游玩的自拍照。

2016年,韩国一名28岁的游客在秘鲁东北部亚马孙丛林的戈克塔瀑布自拍时不慎坠落,他从瀑布大概500米的高度坠入7米深的湖里,不幸身亡。

同年,51岁的德国游客奥利弗·帕普斯越过“游客止步”警戒线,进入秘鲁著名景点马丘比丘一处禁止踏足的区域,请另一名游客给他拍一张“凌空一跃”的照片,不幸坠入200米深的山谷,搜救人员次日下午在深谷中找到他的尸体。

……

据《家庭医学和初级卫生》研究显示,2011年至2017年间,全球至少有259人因为自拍死亡。

有时候生命在危险面前,是毫无反抗能力的。很多人的心理是“万物皆可游”,走到哪都想停下来看看,但不是什么地方都可以随意驻足游玩。

不论什么时候,都不要漠视自然的规则和人为的警告。因为它们的存在,就是那条生命和死亡的分割线。

踏错一步,连后悔的余地都没有。

参考资料:

北京青年报《青海网红公路“拿命拍照”为何屡禁不止》

新京报《站在“网红公路”中间拍照,这种“死亡游戏”不好玩》

南方都市报《痛心!中国女游客普吉岛悬崖拍照,跌落大海溺亡!全球“自拍 死”人数飙升》

展开
收起

蓬佩奥涉华演讲的满嘴谎言与事实真相

日前,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加利福尼亚州尼克松总统图书馆发表演讲,全盘否定中美关系,恶意攻击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政治制度,挑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的联系,并对中国内外政策进行无端指责,散布“中国威胁论”,妄图挑动拼凑国际反华联盟,遏制中国发展。

蓬佩奥言论无视历史,罔顾现实,充斥着强烈意识形态偏见和冷战思维。蓬佩奥的言论不仅遭到中国人民的谴责,也遭到美国内和国际上理性人士的批评和反对。

对于蓬佩奥的满嘴谎言,还是让事实来说话!

1.蓬佩奥:中国人民不等同于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最大的谎言是为中国14亿人民代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诚实意见的恐惧甚于任何敌人。

错!

◆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以人民至上,把人民利益当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赢得了独立、自由和解放,在国家建设和发展进程中不断取得伟大成就。

◆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建党99年来,从50多名党员的小党发展到拥有近亿党员的大党,中国共产党深深扎根在中国人民之中,与中国人民鱼水情深、血肉相连,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与活力。截至2019年底,中国共产党共有党员9191.4万名,入党申请人1899.2万名,是在世界人口最多国家长期执政的世界第一大党。任何人都无法对中国共产党受到中国人民拥护和支持的现实视而不见。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资深编辑帕尔默指出,中国共产党已经深深地融入普通中国人的生活,“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中国人的普遍信仰,信任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流民意。

◆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前驻联合国大使马凯硕在美国《国家利益》杂志发表文章指出,蓬佩奥声称中国人民与中国共产党并不同心同德,然而现实却是,每年有大量中国人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其中只有少数申请人会被吸纳入党。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同进入美国顶尖大学一样不容易。中国共产党不是一个会在美国压力下崩溃的政党,它有着14亿人民支持的牢固执政基础。

◆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不到120元增长到2019年的7万余元,解决了近14亿人的温饱,减少了8.5亿贫困人口,为7.7亿人提供就业,为2.5亿老年人、8500万残疾人和6000多万城乡低保人口提供基本保障,实现了近14亿人从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最大规模的社保体系、最大规模的医疗体系、最大规模的基层民主选举体系。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惜一切代价拯救生命、保护人民生命健康安全。上到108岁的老人,下至出生仅30个小时的婴儿,都全力救治。目前,中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今年第二季度经济增速由负转正,增长3.2%,经济运行呈恢复性增长和稳步复苏态势。国际金融协会、瑞银集团等多家知名国际机构专家和媒体均看好中国经济前景。

◆在新冠肺炎疫情危及人民生命安全的关键时刻,党中央一声令下,广大党员干部挺身而出。从重症病房争分夺秒的救治,到城乡社区挨家挨户的排查;从工厂车间加班加点的生产,到科研实验室夜以继日的攻关……3900多万党员干部不分昼夜,460多万基层党组织高效运转,近400名党员干部献出生命。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党员的身影,党旗在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实践证明,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先锋模范作用,是抗击疫情的中流砥柱。

◆全球知名市场研究集团益普索2018年8月发布的题为《令世界担忧的事》的报告显示,中国领衔“全球乐观国家”,91%的中国人认为自己国家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位居所有28个被调查国家榜首,远高于美国。

◆美国知名公关公司爱德曼今年5月发布的《2020年信任度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民众对本国政府信任度达95%,在受访国家中排名第一。而美国名列倒数第二,被评定为“不信任”等级。

◆2020年7月,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阿什民主治理与创新中心发布题为《理解中国共产党韧性:中国民意长期调查》调查报告显示,2003年以来,中国民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几乎全面提升,尤其是内陆及贫困地区民众的满意度提升较大。从2003年到2016年,中国民众对各级政府的满意度均有所提升,高达93.1%。

◆美国加州大学“中国数据实验室”近期发布在线调查报告指出,中国人对其政府的信任度和支持度持续上升,疫情后上升趋势更加明显。截至2020年5月,对政府的信任度已升至8.87(满分10分),83%的受访者同意和强烈同意“更愿意生活在中国政治体制中”。

◆反观美国,一些政客坚持“政治私利至上”“资本至上”,不惜淡化疫情,不讲科学,甚至“甩锅”、推责,导致疫情大暴发,人民生命健康受到极大侵害。今年5月美国媒体有关统计数据显示,美国31个州超过三分之一的新冠肺炎死亡病例来自养老院。截至8月24日,美国累计确诊病例达569万,是中国累计确诊病例的约63倍;美国累计死亡病例17万多,每百万人口死亡病例约540人,分别是中国有关数据的约37倍和160倍。美国人口占世界4%,新冠肺炎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世界的24%和22%。美国民众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焦虑情绪日益上涨,近期民调显示有81%的受访者表示“非常”或“有些”担心。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和益普索公司8月4日公布的一项联合民调显示,约三分之二的美国人认为美国新冠肺炎疫情应对情况不如其他国家。其中41%的美国人认为美国对新冠疫情的应对情况比其他国家差很多,25%的人认为差一些。益普索集团民调专家表示,美国处于很糟糕的境地,美国人希望看到彻底、广泛且有力的应对举措。美国经济遭遇“休克式打击”,今年第二季度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按年率计算萎缩32.9%,为1947年有记录以来最大降幅。日前,全球三大信用评级机构之一的惠誉国际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由“稳定”下调至“负面”。

2.蓬佩奥:中国不是自由国家,14亿中国人民在国内受到监控、迫害。中国重复了苏联曾犯的错误,拒绝赋予人民财产权和可预测的法治社会。

错!

◆中国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不断加强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

◆中国是从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压迫中打破专制、赢得自由的国家。自由、民主、法治早已写入中国的宪法,也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1997年,中共十五大明确提出,“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2007年,“尊重和保障人权”首次载入《中国共产党章程》。2017年,中共十九大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明确提出“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强调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中国政府根据中国宪法和法律切实尊重和充分保障本国公民的人权与自由。

◆2020年5月28日,中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民法典共7编、1260条、10万多字,对国内现行的、制定于不同时期的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担保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侵权责任法和人格权方面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全面系统的编订纂修,调整规范自然人、法人等民事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实现了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的平等保护。

◆中国依法保障宗教信仰自由。中国各族人民中信仰各种宗教的公民近2亿人,有38万多宗教教职人员和14万多处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以多种语言文字翻译出版发行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等宗教典籍。西藏自治区有藏传佛教活动场所1787处,住寺僧尼4.6万多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清真寺、教堂、寺院、道观等宗教活动场所2.48万座,平均每530位穆斯林群众就拥有一座清真寺,教职人员2.93万人,学生可在伊斯兰教经学院接受本科教育,《古兰经》《布哈里圣训实录精华》等出版发行达176万余册。

◆自由不是放任,科学理性、法律秩序以及国际规则都是自由的基础。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说:“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任何自由都有边界,即便所谓的“自由国家”,也为自由划定了明确禁区和限制内容,绝不允许突破法律制度的底线。中国政府采取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各项举措,是法律赋予的权力,是保护绝大多数公民合法权益的职责所在,是中国内部事务,不容任何外部势力干预。

◆世界上100多个国家的宪法都规定,行使基本权利和自由不得危害国家安全。《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规定,信仰自由、言论自由、和平集会自由、接受公开审判等项权利都可基于国家安全、公共秩序等原因受到必要限制。《欧洲人权公约》也有类似规定。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均建立了维护国家安全的严密法律体系,在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行为方面毫不手软。

3.蓬佩奥:美国是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自由灯塔。

错!

◆美国自我标榜为“自由灯塔”,但这不过是愚弄民众、欺骗世界的虚构幻境。美联社与芝加哥大学全国民意研究中心联合创办的公共事务研究中心对美国民众进行民意调查结果显示,80%的受访者认为美国的发展方向是错误的,为近几年来最高。美国皮尤研究中心7月1日发布的民调显示,只有12%的美国人对国家现状满意,87%的人不满意。绝大多数美国人对政府的运行方式不满意。盖洛普公司民调显示,美国人自豪感跌至20年最低,仅有20%的受访者对美国当前走的道路感到满意。美国白人的“极度”自豪感在过去20年里首次降至50%以下,而非白人则仅为24%。

◆美在全球范围非常不受欢迎,世界上只有三分之一的民众赞成美领导地位。智库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多国民众对美国的信任正在消失。调查人员访问了来自9个欧洲国家的1.1万人,其中德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和丹麦各有至少三分之二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对美国的看法变差了。美国声誉在法国和德国下降得尤其严重。46%的法国受访者和42%的德国受访者表示,美国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因疫情危机“严重恶化”。2020年“最佳国家”报告显示,世界对美国的信任度自2016年来下降了50%,降幅居世界首位。

◆7月27日,美国盖洛普公司网站发布年度调查报告,表示“美国的领导力在世界继续不受欢迎”。美国眼中的“自由世界”尤其不认可美国的领导力。美国的欧洲传统盟友对其领导地位的支持率最低,其中,61%的受访者不满意美国的表现,仅有24%的人赞同;在英国,不认可美国的比例为65%;法国的数据也类似;在德国,美国的领导地位支持率甚至更糟,78%的人不认可美国表现。在政府紧跟美国的澳大利亚,民众也对美国的领导地位深表怀疑,67%的受访者不认可美国表现。

◆美国前副国务卿、乔治·华盛顿大学媒体与公共事务学院公共外交研究员塔拉·索南夏恩日前表示,美国正在失去全球领导地位,国际声望开始跌至谷底,正在被盟国所抛弃。在过去数年里,美国推出的许多关键政策在全球范围内普遍不受欢迎,尤其是“美国优先”的原则引发了不少盟国不满。皮尤研究中心在37个国家调查发现,认同美国正确处理国际事务的比例仅为20%。

◆美国公民人格尊严和隐私权遭受系统性侵犯。《达拉斯晨报》2019年12月6日报道,美国联邦、州、地方执法部门仅在得克萨斯州就设立8个秘密监视中心,共享情报监控社交媒体和其他在线论坛。美国审计署2019年6月4日报告显示,联邦调查局的人脸识别办公室可以在无合法许可的情况下,任意检索包括6.41亿张照片的数据库。

◆美国对少数族裔的人权和基本自由缺乏保护。美国内少数族裔饱受欺凌排斥,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面临长期、广泛、系统性的歧视。仅就美国印第安人而言,美政府对其长期实行强制种族灭绝、隔离、同化政策。美国在其建国后的近百年时间里,通过西进运动大肆驱逐、杀戮印第安人。到20世纪初,美国范围内的印第安人口已从1492年的500万骤减至25万。如今,在美印第安人数量仅占美总人口的2%。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非洲裔美国人的患病率是白人的5倍多,死亡率也远远高于白人,凸显美国的种族不平等。美国警察暴力执法致人死亡、开枪射杀行为并不鲜见,仅2019年就达到1004起。在2018年美国执法部门报告的7036起因偏见引发的仇恨犯罪案件中,57.5%涉及种族族裔身份;而在涉及种族族裔身份的仇恨犯罪案件中,高达46.9%的针对非洲裔。在种族仇恨犯罪案件的5155名受害者中,非洲裔高达47.1%。2020年5月25日,美国明尼苏达州非洲裔男子乔治·弗洛伊德遭白人警察暴力执法致死,引发美全国范围的大规模抗议示威活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举行紧急辩论并通过决议,对此提出强烈谴责,呼吁美方采取切实措施,保护非洲人后裔的人权和基本自由。

◆美国在西方国家中贫富分化最为严重。《商业内幕》网站2017年1月报道,德意志银行首席国际经济学家托斯坦·斯洛克以收入水平来计算美国家庭财富的报告显示,美国最富有0.1%家庭的财富相当于最底层90%家庭所拥有财富的总和。1989年至2018年,最底层50%的家庭财富净增长基本为零。受疫情影响,自今年2月以来,美国雇主裁员数千万名,低薪工人受到的打击尤其严重,就业率比疫情暴发以前低了35%左右。

◆美国粗暴打压媒体,限制新闻自由。《华盛顿邮报》网站2019年4月报道,美国在年度新闻自由指数中的排名连续三年下降。2019年美国共有38名记者遭到袭击,发生记者被拒绝参加公开政府活动的事件28起,9名记者被捕或面临刑事指控。美国《纽约时报》《国会山报》和英国《卫报》等媒体频频披露记者在报道美国弗洛伊德抗议活动过程中遭袭和被捕的新闻,仅2020年5月26日至6月2日期间,就有148名记者被殃及,其中40名记者遭子弹射击,34名记者遭警察人身攻击,33名记者被逮捕或拘留,甚至一名女摄影记者左眼被橡胶子弹击中导致永久性失明。英国《卫报》网站2019年12月报道指出,本届美国政府“对新闻自由进行了有史以来最持久的攻击”。

◆美国政府滥用国家安全名义,动用国家资源抹黑攻击、围追堵截包括华为、字节跳动、腾讯在内的中国民营企业,粗暴禁止国内运营商购买华为和中兴设备、打压包括抖音海外版(TikTok)、微信在内的中国社交媒体应用程序,违反公平自由竞争的市场原则,甚至明火执仗,强取豪夺。这样的国家怎么会成为中国人民的灯塔?!

◆美国《大西洋月刊》7月25日刊登美国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托马斯·莱特题为《蓬佩奥有关中国的超现实演讲》的文章称,蓬佩奥说美国将组织“自由世界”,却在疏远并从根本上破坏“自由世界”;蓬佩奥鼓吹民主,却在(美国)国内支持并煽动破坏民主;蓬佩奥赞扬中国人民,却一概而论地称希望赴美(留学)的中国学生普遍心怀叵测。美国的亚洲和欧洲盟友对一场全面的美中冷战感到恐惧,蓬佩奥言辞激烈的长篇大论将败坏(美国)与中国竞争的名声。

4.蓬佩奥:中国渴望建立全球霸权,威胁国际条约,将国际条约作为主导世界的工具。

错!

◆无论是《中国共产党章程》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都明确表明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反对霸权主义之志。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中国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从未主动挑起过一场战争,从未侵占过别人的一寸土地。相比之下,美国从未作出过像中国这样的政策宣示。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在2019年的一次演讲中指出,美国在建国后的240多年历史中仅有16年没有打仗,堪称“世界历史上最好战的国家”。

◆中国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坚定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包括维护在联合国框架内签署的一系列国际公约。中国积极倡导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全面发展同各国友好合作,建立起覆盖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公平正义的国际秩序观、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合作观、弘义融利的正确义利观,始终做国际关系准则的捍卫者、多边体系的维护者、国际秩序的稳定锚。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中国已成为多边主义的重要支柱,而我们践行多边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是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创始会员国,坚定捍卫《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坚持契约精神和国际法治,有诺必践,有章必循,有约必守,反对未经授权使用武力、毁约“退群”等有损国际法权威性和严肃性的行为。此外,中国是联合国第二大会费国和维和摊款国,积极履行作为发展中国家对联合国应尽的财政义务。

◆中国签署或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等20个多边军控、裁军和防扩散条约,积极参与国际军控、裁军和防扩散进程,反对军备竞赛,维护全球战略平衡与稳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主动裁减军队员额400余万。

◆中国全面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义务,致力于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中国2018年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累计下降45.8%,提前两年实现2020年减排目标,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14.3%。中国可再生能源投资、装机、发电和消费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世界一半以上。2000年以来,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约四分之一来自中国。

◆美国惯于借维护国际法之名,行谋取一己私利之实,对国际法合则用、不合则弃。美国已经退出了十多项国际条约和国际组织,严重损害了国际公平正义和全球和平、稳定、发展。

1982年,美国为维护其海洋霸权利益,拒不签署《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至今仍未加入该公约。

1985年,美国因遭到尼加拉瓜申诉其武装干涉侵犯主权,宣布拒不接受联合国国际法院强制管辖权。

1995年,美国宣称由于“国内预算困难”,退出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并拒交拖欠会费。

2001年,美国宣称由于履行环保义务不符合美国国家利益,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至今。

2001年,美国在未能阻止讨论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的军事行动之后,宣布退出联合国反对种族主义大会。

2002年,美国为发展全球反导系统,正式退出美苏1972年签署的《反弹道导弹条约》。

2002年,美国认为对美国军人、外交官和政治家不利,宣布退出《国际刑事法院规约》。

2017年,因所谓“节省资金、敦促改革、抗议反以色列偏见”,美国宣布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17年,因认为多边贸易协定不符合美国最佳利益,有碍于美政府“美国优先”政策,美国宣布正式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

2017年,美国政府认为《巴黎协定》阻碍美国经济的发展,称全球气候变化为“伪命题”,宣布退出《巴黎协定》。

2017年,因所谓“美国的移民政策必须始终由且仅由美国人决定”,美国宣布退出联合国全球移民协议。

2018年,在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证实伊朗履行了在伊核问题全面协议中作出的承诺且美国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伊朗违反协议的情况下,美国坚持宣布退出经联合国安理会核可的全面协议,对伊朗实施单边制裁,并通过所谓“长臂管辖”极力阻挠其他国家履行协议。

2018年,因所谓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无法有效保护人权”等,美国宣布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

2018年,作为对巴勒斯坦因美国搬迁驻以色列大使馆至耶路撒冷一事将美国告上国际法院的回应,美国宣布退出涉及国际法院管辖问题的《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关于强制解决争端之任择议定书》。

2019年,为不受束缚地发展先进力量,美国宣布退出《中导条约》。

2020年,美国不顾盟友反对,宣布自5月22日启动退出《开放天空条约》程序,将在6个月后完成。

2020年,美国国家安全机构讨论重启核试验的可能性。国际社会对此广泛批评,认为美若重启核试验将违反《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引发核军备竞赛,进一步损害全球战略稳定与安全。

2020年,美国政府为本国抗疫不力寻找“替罪羊”,宣布退出世界卫生组织。需要指出的是,美国目前仍拖欠超过2亿美元的会费,需在退出正式生效之前缴清。

◆一段时间以来,美国政府还曾多次威胁退出包括美韩自贸协定、世界贸易组织、北约甚至是联合国等在内的一系列国际组织和条约。随意“退群”毁约,既违反契约精神,也违背国际道义。遵守规则必须是公平的、双向的,不能采取“实用主义”“双重标准”,只要求别人,不要求自己。

◆美国皮尤研究中心2019年2月一项国际民调显示,有45%的受访者认为美国才是这个世界的重大威胁,在包括德国、日本和韩国在内的10个国家,大约一半或更多的受访者认为美国力量和影响力对他们的国家构成重大威胁。近期一些美国媒体和美国专家学者公开表示,在地缘政治上对美国构成最大威胁的不是别人,恰恰是美国自己。

5.蓬佩奥:中国破坏自由世界建立的基于规则的秩序,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是自由世界最大的挑战,自由世界必须战胜新的暴政。自由国家需要成立新的民主联盟应对中共,选择美国的国家不是在美中之间作出选择,而是在自由和暴政之间作出选择。

错!

◆随意给他国贴上“自由”或“暴政”的标签是毫无根据的、荒谬的傲慢与偏见。20世纪的旧偏见无法解决21世纪的新问题。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有权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实现彼此合作的互利共赢理应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选择。挑动意识形态对立是蓄意在把世界引向一场新的冷战,是麦卡锡主义死灰复燃,有违历史潮流。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近日在《外交》杂志刊文表示,包括新加坡在内的东南亚国家对美中两国紧张关系感到担忧,不希望被迫在美中之间作出选择。区域安排必须是开放和包容的,不应有意无意地把任何一方拒之门外,破坏现有的合作安排,制造对立集团,或迫使各国选边站。大国竞争在所难免,但合作能力才是对治国之道的真正考验。

◆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前驻联合国大使马凯硕表示,中国通过加入1945年建立的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重新获得了发展。中国无意推翻这一秩序,愿同美国合作。总之,一个繁荣的中国可以与一个繁荣的美国和平共处,但这在当前美国恶劣的政治环境下似乎难以想象。

◆7月25日,一场由多国学者和活动人士自发组织的题为“拒绝新冷战”的在线视频研讨会在多个平台上同步直播。活动发起人、英国学者罗思义表示,这不是一份“亲华”声明,美国挑起的“新冷战”完全违背全人类的利益,是全人类共同威胁,反映了当前美国政府将自身政策强加于全世界并强迫其他国家服从的企图。

◆美国政府连续“退群”毁约,到处挥舞制裁大棒,无视国际义务和国际准则,已经成为国际秩序最大破坏者和当今世界最大不稳定因素。西方许多战略界人士指出,美国认为自己代表“自由世界”的想法是荒谬的,靠意识形态打造遏华联盟是站在历史错误的一边。

◆美国打着“自由”的旗号多次策动政变支持外国军政府上台,多次发动“颜色革命”把其他国家搞乱。根据美国波士顿学院政治学助理教授林赛·奥罗克所著《隐蔽政权变化:美国的秘密冷战》,美国在1947年至1989年之间总共实施了64次颠覆他国政权的行动。菲律宾《马尼拉时报》2019年9月报道,过去10年内,美国入侵了20多个国家或策动了有关国家政权更迭。直到今天,利比亚、叙利亚等国人民仍然深受战乱动荡之苦,实现免于恐惧、免于匮乏的自由遥遥无期。美国鼓吹“自由”的真实目的,国际社会看得越来越清楚。

◆美国《外交政策》双月刊网站7月23日刊登美国哈佛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斯蒂芬·沃尔特的题为《如何毁掉一个超级大国》的文章指出,美国在单极时代采纳了自由霸权大战略,寻求广泛传播民主、市场和其他自由价值观,企图将整个世界带入美国设计和领导的“自由秩序”,是美国犯下的几个大错误之一。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在《联合早报》发表文章称,把各国政治制度简单地二分为“民主”与“专制/举国体制”,就必然走向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导致双重标准,看不到事物的真相。美国和西方“民主国家”摆出了一副要和中国进行一场“民主政权保卫战”的样子,好像西方民主的威胁来自中国,这其实是大错特错了。西方民主本身的危机只能来自自身内部,而非外在的挑战。

◆7月25日,48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召开会议并发表共同声明,指出美国政府针对中国的言行越来越激进,这对世界和平构成威胁,任何形式的“新冷战”都将完全违背人类的利益,支持中美在相互对话的基础上建立关系,并致力于人类团结。

6.蓬佩奥:尼克松总统说:“直到中国有所改变,全球才能安全。”多年来美国与中国打交道的做法并没有给中国带来尼克松总统希望引发的改变,与中国盲目接触的旧策略已经失败,美国必须促使中国改变。

错!

◆美国与中国并非“盲目接触”,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符合美国国家利益。尼克松总统之所以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其目的不是要改变中国,而是为了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尼克松总统1972年首次访华期间,对中国领导人坦言他“是为美国利益而来”。他还在人民大会堂发表祝酒词说:“我们开始会谈时就承认我们之间有巨大的分歧,但是我们决心不让这些分歧阻碍我们和平相处。你们深信你们的制度,我们同样深信我们的制度。”

◆所谓“美国对华接触政策失败”的论调重拾冷战思维,完全否定了中美交往几十年来取得的成果,不仅是对历史进程的无知,也是对中美两国人民的不尊重。这种散布“政治病毒”的做法理所当然会受到美国国内以及国际社会的质疑和批评。

◆中美作为世界上两个大国,40多年来总体相安无事,没有兵戎相见,没有尖锐对抗,反而是不断克服困难、不断向前发展,这本身就是中美接触的最大成果。中美关系事关两国人民福祉,也关乎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

◆美国前资深外交官、尼克松总统访华时的中文翻译傅立民表示,改变中国政治制度从来都不是接触政策的意图,蓬佩奥断言美对华接触政策失败,完全是对历史和现实的歪曲。

◆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会长哈斯表示,蓬佩奥正试图让美国走上一条注定失败的道路。美国没有能力决定中国的未来,更不用说改变中国。所有涉及中国的事情,都应由中国人民和他们的领导人来决定。

◆美国智库“国家利益中心”资深研究员希尔指出,蓬佩奥声称美方50多年的对华接触一无所获,但事实上该战略取得巨大成功。美对苏冷战取得成功一定程度上得益于美中战略合作。中国改革开放极大促进了美中两国经济文化联系,中国向美出口廉价商品的同时成为美农民和制造商的出口市场,中国逐渐接受多边主义并成为负责任的防扩散国家,中国社会也呈现巨大进步和开放。

◆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前驻联合国大使马凯硕表示,未来的历史学家或许会惊讶,一个不足250年建国史的国家居然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一个拥有4000年政治文明的大国。这种认为全世界都会走上西式发展道路的想法本身就是极其傲慢的;中国和美国有根本不同:美国认为,它有世界上最好的社会,其他国家只要照搬它就能变得更好。但我们在过去一些年里看到,让一个社会转型是多么难。当美国把所谓民主输往伊拉克后,那里以灾难结束。中国人有不同的立场,简单来说就是:只有我们中国人能成为中国人;你们选出对你们好的制度,我们选择我们自己的。中国现在变得更强大,当然也更有执行力。这就是现实。

7.蓬佩奥:美国无法再漠视美中之间政治与意识形态的根本差异,正如同中国共产党从未忽略过此差异。我们必须采取更有创造性、更果敢的方式推动中国共产党改变行为。

错!

◆每个国家所走的道路,都基于各自文化传统和历史积淀。任何势力都没有资格去否定其他国家选择的道路,任何国家也都不会按照别人的好恶来改造自己的制度。中国反复强调,中国无意挑战或取代美国,无意与美国全面对抗,无意同美国进行制度竞争和意识形态对抗,中国从不输出意识形态,从不干涉别国内政,也从不谋求改变美国的制度。美国现政府却不敢作出像中国这样的坦荡宣示。

◆中美两国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道路、现实国情不同,存在分歧和摩擦在所难免,关键是如何正确认识、稳妥处理。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奉行对华遏制政策,两国在朝鲜半岛甚至兵戎相见,随后陷入22年的对抗。上世纪70年代,基辛格博士秘密访华,尼克松总统和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打开中美重新交往的大门,开启了两国和平共处、共谋繁荣之路。这段曲折历程充分说明,对抗冲突不符合中美双方各自的利益,对话合作才是正确的交往之道。为了两国和世界,中美双方不应寻求改造对方,而应共同探索不同制度和文明和平共存之道。

◆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时,中美两国领导人之所以能够实现跨越太平洋的握手,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双方都坚持了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原则,搁置了彼此意识形态的差异。

◆1972年2月28日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上海公报”)指出:“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和对外政策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上海公报”明确承认中美社会制度有着本质的区别,但这并没有影响中美建立和发展两国关系。

◆1982年8月17日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八·一七”公报)指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是指导中美关系的根本原则。美国政府非常重视它与中国的关系,并重申,它无意侵犯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无意干涉中国的内政。中美关系的发展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而且也有利于世界和平与稳定。”

◆2009年11月17日,中美两国在北京发表《中美联合声明》,强调各国及各国人民都有权选择自身发展道路。各国应相互尊重对方对于发展模式的选择。美方重申,美方欢迎一个强大、繁荣、成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的中国。

◆2011年1月19日,中美两国在华盛顿发表《中美联合声明》,强调各国及各国人民都有权选择自身发展道路,各国应相互尊重彼此选择的发展模式。

◆2017年11月8日至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双方同意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拓展广泛领域合作,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管控好分歧,加强两国人民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合作应对重大国际、地区问题和全球性挑战。

◆中美关系发展的历程告诉世人,双方共同作出的这一重大抉择是完全正确的。建交40多年来,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中美关系成为世界上相互交融最深、合作领域最广、共同利益最大的双边关系之一。事实证明,对抗冲突不符合中美双方各自的利益,对话合作才是正确的交往之道。

8.蓬佩奥:要采取“不信任并要验证”的做法与中国打交道。

错!

◆蓬佩奥所谓采取“不信任并要验证”的做法与中国打交道,充满了浓厚的冷战思维和强烈的意识形态偏见以及居高临下、以势压人的霸凌作风,也暴露了对中国的无知。中美两国的确存在互信赤字,根子在于美方一些政客固守冷战思维、意识形态偏见和零和博弈理念,误读误判甚至刻意歪曲中国的战略意图和内外政策。

◆国之相交,以诚信为本、平等相待为前提,以和平、发展和合作共赢为目标。两国关系是双向的,不能只要你对我负责,而我却不一定对你负责;只顾自己的利益和安全,而不顾对方的利益和安全。如果设定中国是“潜在敌人”,最终势必要“制造一个敌人”。中美只有把对方看成合作伙伴,才能避免对抗,成为朋友。

◆中国的对美政策保持着高度稳定性和连续性,愿意与美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构建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这需要中美双方相向而行,需要各自尊重国际法和国际规则,需要开展平等的对话协商。

◆美国不应指望一方面在全世界近乎疯狂地围追堵截中国、毫无底线地造谣污蔑中国、肆无忌惮地干涉中国内政,另一方面又要求中国在双边和全球事务中给予美方理解和支持。中国作为一个独立自主国家,有权利维护自身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有权利保卫中国人民艰苦奋斗获得的劳动成果,有权利拒绝任何对中国的霸凌和不公。

◆美国政府连续“退群”毁约,到处挥舞制裁大棒,无视国际义务和国际准则,已经成为国际秩序最大破坏者和当今世界最大不稳定因素。美国本届政府退出的国际条约数量已经超过美国以往任何一届政府。最应该被实施“不信任并要验证”的是美国,而不是其他国家。

9.蓬佩奥:中国未能信守对世界的承诺,全球疫情死亡人数节节升高。

错!

◆中国政府在最短时间内采取了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措施,把疫情主要控制在了武汉。统计显示中国输出病例很少,有效切断了病毒传播链。《科学》杂志研究报告评估,上述措施使中国减少了超过70万的感染者。

◆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城”时,美国公开确诊病例只有1例。2月2日美国对所有中国公民和过去14天到过中国的外国人关闭边境时,美国官方统计确诊病例只有10余例。3月13日,美国宣布国家紧急状态时,美国内公布的确诊病例是1896例。4月8日,中方解除对武汉“封城”措施时,美国内公布的确诊病例达40万。美国内公布的确诊病例从1人到100万人,用了不到100天。目前,美国内公布的确诊病例已经超过了569万,死亡人数高达17万多。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开展了新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紧急人道主义行动。中国广泛分享防控经验,对外提供医疗防护物资,并积极派遣医疗队伍。截至5月上旬,通过开设疫情防控网上知识中心,公开7版诊疗方案、6版防控方案。设立20亿元人民币抗疫合作专项资金,同1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召开120余场视频交流会议。向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医疗物资援助,向27个国家派出29支医疗专家组。中欧成立联合专家组,中韩建立联防联控合作机制。向世卫组织提供5000万美元现汇捐助,承诺将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世界提供700多亿只口罩。积极响应二十国集团“暂缓最贫困国家债务偿付倡议”,同意暂缓77个有关发展中国家今年5月1日至年底到期的债务本息偿付。国际社会普遍赞赏中方支持帮助,认为中方行动体现了患难与共、守望相助的精神,进一步凸显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

◆5月1日,美国疾控中心(CDC)网站发布该中心首席副主任舒沙特及“CDC应对新冠病毒小组”撰写的报告称,美1月21日报告首例确诊病例后,疫情似在2月份得到控制,但随后迅速加剧。持续旅行输入、大规模聚会、病毒传入高危工作场所和人口稠密地区、检测规模有限导致隐性传播、无症状传播等因素促使美疫情在2月至3月加速蔓延。

◆美国纽约州州长科莫表示,美东北大学研究显示,该州首个新冠病毒毒株并非来自中国。《纽约时报》援引美国专家研究证实,纽约疫情主要传入来源并非亚洲。

◆加拿大几个大省疫情统计数据显示,病毒系由美国旅行者传入加拿大。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研究发现,在法国当地传播病毒毒株来源不明。俄罗斯输入病例无一例来自中国。澳大利亚卫生部数据显示,从东北亚输入病例所占比重极小。日本国立传染病研究所表示,3月以后在日本扩散的疫情并非源自中国。

◆《纽约时报》发表《为什么说美国正在出口新冠病毒》文章指出,美国作为全球新冠肺炎感染病例最多的国家,正持续不断地遣返数以千计的“非法移民”,其中很多是新冠病毒感染者。据报道,4月末,危地马拉政府报告显示,该国将近五分之一的新冠肺炎感染病例与被美国驱逐出境者有关,76名被驱逐者中有71人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

10.蓬佩奥:中国武汉的医生如能获准对新冠肺炎疫情示警,全球疫情不会发展到今天的程度。

错!

◆8月3日,医学期刊《柳叶刀》主编理查德·霍顿在英国《卫报》撰文指出,中国医生迅速向政府发出预警,政府随即向全世界发出警告,然而西方国家没有听取这些警告。试图把这次新冠病毒大流行归咎于中国,就是要改写新冠肺炎疫情的历史,掩饰西方国家自身的失败。

◆新冠病毒是一种前所未知的病毒,人们对它的认知需要一个过程,中国作为第一波受到冲击的国家之一,进行的是一场闭卷考,更加需要经过谨慎的科学研究,才能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未经研究就贸然下结论,是对科学和人民的不负责。

◆中方对疫情的应对公开透明、迅速且有效,不存在任何隐瞒和延误。2019年12月27日,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张继先上报了她接诊的可疑病例后,中国迅速采取行动,开展病因学和流行病学调查,阻断疫情蔓延。中国及时对外提供信息,自2020年1月3日起,主动向世界卫生组织以及美国等国家定期通报疫情信息。中国积极开展合作,第一时间同各国分享新冠病毒基因序列,分享疫情防控经验。美国忽略了中国发出的疫情警示,现在却反过来进行政治操弄,无端质疑中国在疫情防控问题上的透明度,这是对中国人民为防控疫情付出巨大努力和牺牲的不尊重。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广大医务人员以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最高使命,义无反顾冲上疫情防控第一线,争分夺秒抢救患者,与病魔进行殊死较量,展开生命大救援,创造一个个医学奇迹。他们的职业操守、专业精神和意志品质受到中国社会各界高度肯定。中国政府出台一系列措施保护关心爱护医务人员,对他们授予一系列嘉奖和荣誉。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和第一个报告疫情病例的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医生张继先获得记大功奖励。许多医护人员和医疗团体荣获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称号,李文亮等8名医护人员被追授有关荣誉。日前,钟南山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张伯礼、张定宇、陈薇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以表彰他们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所作杰出贡献。

◆美国政客将政治凌驾于科学之上,无视自身抗疫不力现实,频频抨击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福奇疫情防控建议,福奇近日透露其家人甚至受到反对者的死亡威胁,不得不寻求安全部门的帮助。近日,超过3000名美国卫生专家签署联名公开信,批评白宫刻意败坏福奇的声誉,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是美国有史以来面临的最大挑战,但白宫刻意“抹黑”福奇,将他“边缘化”,转移公众的视线,这种做法“十分危险”。《华盛顿邮报》7月20日评论称,在美政府引导下,许多美国人认为科学家和主流媒体夸大了疫情严重程度甚至捏造疫情,对科学专家的抵触成为政治议程的一部分。《纽约时报》援引美方“吹哨人”海伦医生及其团队经历报道称,面对可能是一个世纪以来都未曾见过的大规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美国并未做出灵活的反应。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下属生物医学高级研究和发展局前局长里克·布莱特的专业建议遭遇卫生部高官“不友好的对待”,他本人因未按政府指令扩大药物使用范围遭报复性解职。美国疾控中心官网3月初停止更新并删除了新冠病毒检测人数及死亡人数的相关数据。

11.蓬佩奥:过去数十年里,中美关系呈现极不平衡态势,中国通过不平等贸易把供应链从美国“吸走”,导致美失去大量就业岗位、经济受挫。

错!

◆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各国利益深度交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形成和发展,是市场规律和企业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中美已互相成为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和投资对象国,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深度联接的利益共同体。

◆中美关系是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关系。中美关系从一开始就建立在互利共赢基础上,中国并不亏欠美国什么。在中美经贸合作中,中国从美国吸收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美国则获得了中国的市场,也占据了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高端。两国从彼此合作中都获得了巨大收益。通过优势互补、互利合作,美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美国家庭大幅降低了生活成本,美国企业更获取了丰厚利润。中国与美国都实现了大发展,实现了相互成就,给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中美经贸合作本质上是互利共赢的。中美互为最大贸易合作伙伴和重要投资来源地。2018年,中美双边贸易额超过6300亿美元,双向投资存量超过2400亿美元。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2019年5月数据显示,2009年至2018年间,中国是美国货物出口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年均增速6.3%,累计增长73.2%,远高于美国对世界其他地区56.9%的平均增幅。截至2018年底,中国企业在美国直接投资金额731.7亿美元,中国在美国投资为促进当地发展、增加就业和税收作出了积极贡献。疫情期间,中国再次成为美国最大贸易伙伴,2020年5月份双边贸易额增至465亿美元,中国持有美国国债超过1.08万亿美元。

◆美国企业在华投资兴业累计已超过7万家,年销售额达7000亿美元,其中97%都是盈利的。苹果公司全球营收中占比超过10%的单一国家市场只有两个,一个是营收966亿美元的美国本土,另一个就是中国。美国通用汽车2017年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占其全球销量42%,比美国本土市场还多出100万辆。美国高通公司在中国市场获得的芯片销售和专利许可费收入占其总营收57%。2020年5月中国美国商会调查显示,84%的美国企业不愿撤离中国,38%的美国企业将保持或增加对华投资,中国仍然是美国企业最青睐的市场。

◆中美经贸合作为美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过去40多年,中美双边货物贸易额增长了250多倍,支持美国内就业岗位约260万个,累计7.25万家美企业在华投资兴业,绝大多数都获益颇丰。美中贸易委员会2019年5月1日发布的《2019年各州对华出口报告》指出,2009年至2018年十年间,美对华出口支撑了超过110万个美国就业岗位。97%的受访美企业表示与中国做生意是盈利的。中国对美投资遍布美46个州,为美国内直接创造就业岗位超过14万个,中美贸易平均每年为每个美国家庭节省850美元成本,相当于美家庭收入的1.5%。根据美旅游协会统计,包括机票和食宿费用在内,每位中国游客平均在一趟赴美行程中要花费7000美元。

◆美国部分社会群体失业问题,主要原因是在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调整背景下,美国内经济政策失误和再分配、再就业机制缺失。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委员亚瑟·克罗博接受亚洲学会采访时表示,过去几十年美国人就业受到冲击问题在于美方未能根据形势及时调整国内政策。美国智库卡托研究所报告也指出,美国制造业工作机会流失和工人失业同中国进口关联度不大。

◆美国智库卡托研究所发布报告称,美国消费者从中美贸易中获得巨大利益。2004年至2015年,美国通过从中国进口产品使美国消费价格指数年均降低0.19%,有效缓解通货膨胀。中美贸易是帮助而非伤害了美国制造商和工人,据估算,2018年美国人每在“中国制造”产品上花费1美元,就有56美分流向美国企业和员工,并且通过进口中国产品,帮助美国制造业提高了竞争力、投资力度和创新力度。

◆美国单方面挑起对华贸易战,最终损害的是其自身利益。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评估指出,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关税将导致美国减少19.5万个就业岗位。纽约联邦储备银行估算,2018年美国对华25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使美国消费者每年多支付528亿美元,平均每个美国家庭每年多支出414美元。近日,160家美国企业向美国会提交要求取消对中国加征关税的联名信中称,由于对华加征关税,2019年美民众为此多支付500亿美元,每个家庭平均多支出1277美元,美上市公司市值缩水1.7万亿美元。

◆美国强行让中美经济“脱钩”,切断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搅乱全球经贸格局,才是对两国乃至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最大威胁。美前常务副国务卿斯坦伯格、前助理国务卿戈登认为,特朗普政府忽视了两代美国人从对华贸易中获得的好处,即进口负担得起的消费品、对高端制造业的低成本投入和在服务业、农业方面的出口盈余。特朗普政府发动对华贸易战和“脱钩”严重损害美工人、农民和消费者的利益。据穆迪公司统计,对华贸易战让美国失去约30万个就业岗位,平均每户家庭因价格上涨损失约600美元。

12.蓬佩奥:中国窃取美国的知识产权和商业机密。

错!

◆中国是全球创新大国和知识产权大国,一直在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创新投入的规模和增速进入世界领先行列,研发经费支出从2006年的3003.1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19677.9亿元,年均增长17%,世界排名从第6位上升至第2位。研发人员数量稳居世界第一。中国受理的发明专利申请量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近年来,中国的《专利合作条约》国际专利申请量发展也很快,已经跃居全球第二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年度报告指出,中国已成为世界知识产权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近年来,中国持续采取有力措施,出台了多项加强知识产权的政策举措,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和保护力度,取得显著成效。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决定,大幅提高了侵权违法成本;发布《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创新若干问题的意见》和《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强调要着眼于统筹推进知识产权保护,提升保护整体水平。中国已经加入了几乎所有主要的知识产权国际条约。2019年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达到78.98分。欧盟商会发布的2019年度《商业信心调查》报告显示,受访的585家在华欧盟企业,约六成认为中国知识产权行政与司法保护力度明显加强。美国商会2019年3月发布的国际知识产权指数报告专门指出,中国在网络销售环境改善、药品专利执法等方面的成绩尤其突出。世界银行发布《2020年全球营商环境报告》称,中国营商环境全球排名升至第31位,连续两年被评选为全球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10个经济体之一。

◆美国国会众议院司法委员会今年7月29日举行反垄断听证会。在被问及“是否相信中国政府从美国公司盗取技术”时,苹果、谷歌、亚马逊首席执行官纷纷表示,未遇到此类案例。

◆雅虎新闻网援引美国政府官员消息称,“美国总统特朗普曾下密令授予中央情报局(CIA)更多发动网络攻击的权力”。这项秘密授权使中情局可以更容易地进行秘密网络行动,无须得到白宫批准。自从密令签署以来,中情局已实施了至少12次行动。今年3月3日,中国网络安全公司360发现美国中情局的网络攻击组织“APT—C—39”对中国进行了长达11年的网络攻击渗透。在此期间,中国航空航天、科研机构、石油行业、大型互联网公司及政府机构等多个单位均遭到不同程度的攻击。

13.蓬佩奥: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是中方间谍和盗窃知识产权的枢纽。

错!

◆美国捏造莫须有的罪名,强行关闭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旨在推动中美“脱钩”,是其打压中国战略中的重要一环,遭到绝大多数美国理性人士强烈反对。

◆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是中美建交后中国在美国开设的第一个总领馆。41年来,驻休斯敦总领馆始终致力于促进中美各界相互了解和各领域友好合作。针对美南地区疫情持续蔓延,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分别向休斯敦市和哈里斯郡捐赠口罩,并积极协助上海市、山东省、深圳市分别向休斯敦捐助防疫物资。

◆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的人员构成和数量对美方是公开的,把该馆说成是中方间谍和盗窃知识产权的枢纽,有违外交常识,十分荒谬。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休斯敦纪事报》、英国广播公司等报道指出,美国关闭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是特朗普在选举前对中国采取的强硬措施,以支撑其不断下降的支持率,中国成为其最易攻击和用来拉抬选情的目标。《纽约时报》质疑有关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有从事“颠覆活动”的历史、是中国盗取美国科研成果的“中心”说法,认为没有任何依据。休斯敦市市长西尔维斯特·特纳表示对美方关闭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感到震惊,希望美中和平解决分歧,重启驻休斯敦总领馆。

◆《休斯敦纪事报》报道,中国是休斯敦地区第二大贸易伙伴,该地区从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受益良多,驻休斯敦总领馆已成为休斯敦地区同中国开展旅游、贸易和文化合作的桥梁。

14.蓬佩奥:很多中国留学生和员工来美国剽窃知识产权。

错!

◆美方对中美正常的科学、人文交流合作搞有罪推定,罗织“莫须有”罪名,所作所为与其自我标榜的开放自由等理念和美领导人公开作出的承诺背道而驰,与开展国际人才交流的时代潮流背道而驰,给中美正常人文交流与人员往来带来严重消极影响。

◆40多年来,中美两国人文交往广泛深入,中美之间每年人员往来达500多万人次。教育科研交流合作更是成果丰硕,双方都从中受益。40多年间,有33万多名美国学生来华学习,中国是最受美国学生欢迎的留学目的国之一。中国也已连续10年成为美国海外留学生第一大生源国,仅2018至2019学年,中国在美国留学生总数就达37万人,占美国国际学生总数的1/3。此外,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统计数据显示,中美互为第一大国际合著论文合作对象,相互依赖远超其他国家。

◆中美加强科技等领域交流与合作,符合双方共同利益。美国保尔森基金会旗下“马可·波罗”智库6月中旬发布的《全球人工智能人才追踪》报告显示,中国的大学为美国研究机构培养了近三分之一的相关人才。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全球领先地位与中国的人才供给密不可分。

◆哈佛商学院商业管理学教授威廉·克尔在其著作《全球人才的礼物》中介绍,如今美国超过10%的发明是由华裔科学家创造的。以2018年为例,在美中国留学生达37万,为美国经济贡献了近200亿美元。美国政客对中国留学生和研究人员为美国科技进步所做出的贡献视而不见,无视很多本国学者的反对,一意孤行,损害的正是美国自身的利益。

◆针对美国土安全部发布通告表示仅上网课的留学生将无法取得赴美签证或维持当前签证,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已提起诉讼案,认为不对只上网课的国际学生发签证无正当理由、未经公众评议且考虑不周,违反了美国联邦行政程序法。美国各地高校和高等教育团体纷纷加入两校提起的诉讼或自行提起诉讼。许多美国高校和高等教育团体用“最糟糕的政策制定”“残酷和不计后果”“极大的误导”等来形容美国政府出台的留学生签证新规。

◆一段时间以来,美方带着意识形态偏见,不断监控、骚扰甚至任意扣押在美中国学生学者,对中国学者进行有罪推定式指控,公然罗织所谓“从事间谍活动”等荒谬罪名。美方做法严重侵害了中国公民的正当合法权益,严重干扰破坏中美之间正常的人文交流,是赤裸裸的政治迫害,不仅违背道义,也在自毁形象。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校长拉斐尔·莱夫2019年就在一封致全校的公开信中表示,针对华人“不公平的审查”会“造成一种无根据的怀疑和恐惧的有毒气氛”,对这所世界知名研究型大学和美国造成伤害。

15.蓬佩奥:中国将其宣传分子派至美国的新闻发布会、学校、研究机构等。

错!

◆美方有关言论充分暴露了其意识形态偏见。判断媒体的标准不应是各国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而应是新闻报道本身的客观真实和公平公正。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媒体管理和运作的方式也各不相同,美方不应从自身意识形态出发,用自己的标准评判他国媒体。中国媒体在美机构一向遵守美国法律,恪守新闻职业道德,在美正常地开展新闻报道工作,从不干预美国内政,多年来为增进中国民众对美国的客观了解和友好感情发挥了重要、积极的作用。

◆近年来,美国政府对中国媒体驻美机构和人员的正常新闻报道活动无端设限,无理刁难,不断升级对中国媒体的歧视和政治打压,限制中国媒体新闻自由。2018年12月,美司法部将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北美分台登记为“外国代理人”。2020年2月18日,美国务院宣布将新华社等5家中国媒体驻美机构作为“外国使团”列管,要求提交工作人员、所拥有不动产等信息。2020年3月2日,美国务院宣布自3月13日起,将作为“外国使团”列管的5家中国媒体驻美中国籍员工数量削减60人,削减比例达40%,变相驱逐中国驻美记者。

◆长时间以来,美方在签证等方面对中国媒体记者采取歧视性限制措施,对所有中方记者只发一次入境签证,记者回国或赴第三国后,需重新申请签证,其中9名常驻记者离美后无法再次入境。而美方给予其他国家和地区记者多次入境签证。中方记者在申请赴美签证时被要求提供大量额外材料,美方常以行政审查为由延长签证审批时间、无限期拖延甚至拒签,2018年以来共有20余名中国媒体记者遭到美方无限期拖延甚至拒签。部分中国媒体记者自去年12月中旬申请赴美签证,至今未得到美方任何反馈,护照也未退还。今年5月,美方将中国驻美记者包括常驻联合国记者签证停留期缩短为90天,这意味着每90天就要申请一次签证延期,如果延期申请得不到批准,记者将被迫离开美国,严重干扰中国媒体在美开展正常报道活动。

◆目前在华常驻外国记者约有500人。中方一直积极为外国驻华记者生活和工作提供便利和协助。外国记者申请常驻记者证延期,通常都会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长期以来,美国驻华记者凭其有效证件可以多次往返中国,无需申请新的签证。2019年一年,美国在华常驻记者出入中国超过700次。中方始终欢迎各国媒体和记者依法依规在中国从事采访报道工作,并将继续提供便利和协助。

◆截至2020年7月,共有28家美国媒体在中国内地常驻,在北上广深共设机构34个,其中有美籍记者29名,非美籍记者34名,雇员135名。此外还有20多家美国媒体在香港运营,有400多名工作人员。美国记者可以自由来去外交部记者会,不受限制地提问。近年来,一些美国媒体歪曲事实,炮制了诸多假新闻,对新疆和香港事务指手画脚,不遗余力抹黑攻击中国,甚至攻击中国政治制度。中方反对针对中国的意识形态偏见,反对借所谓新闻自由炮制假新闻,反对违反新闻职业道德的行为。

16.蓬佩奥:中国企业不归独立董事会管理,多为国家所有,也不追求利润。华为就是个绝佳的例子。

错!

◆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末,中国共有私营企业1561.4万个,国有控股企业24.2万个。私营企业数量比2013年末增长178.6%,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的比重由68.3%提高到84.1%。国有控股企业数量仅占全部企业的1.3%。

◆创造财富、追求利润是企业的天然基因,也是其最重要的职能。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6355.5亿元;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5283.9亿元;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5580.0亿元;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8181.9亿元。

◆在中国整个经济体系中,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和90%以上的企业数量。

◆华为是一家优秀的民营企业,是一家100%由员工持有的民营企业。中国政府不持有华为的股份,华为通过工会实行员工持股计划,参与人数为104572人,参与人仅为公司员工,没有任何政府部门、机构持有华为股权。

17.蓬佩奥:华为不是清白的电信公司,而是美国国家安全威胁。

错!

◆30多年间,华为从一家小微企业成长为世界最大的通信设备供应商之一,以优质服务造福全球170多个国家、30多亿人口,获得各国民众高度评价,也为世界通信行业提供巨大商机,赢得了良好的国际信誉。华为每年在全球采购量近800亿美元,覆盖13000家供应商,140多个国家。其中在美国的采购量就接近190亿美元。

◆华为无论在世界哪个国家都严格遵守当地法律。华为早就公开表示,愿同所有国家签署“无后门、不监听”协议,也愿在任何国家建立网络安全评估中心,接受外方检测。这足以证明华为的清白和透明。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公司和任何一个人能够拿出确凿证据证明华为对他们构成安全威胁。华为出资在英国设立网络安全检测中心,接受英国专家检测。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企业能做到这一点,也没有任何一家美国企业能做到像华为这么光明磊落。

◆华为现在87805项专利中,90%以上为发明专利,有11152项核心专利是在美国授权的。德国专利数据库公司IPlytics的最新数据显示,华为是5G标准必要专利中申请数量最多的企业,占到总申请数量的15.05%。欧洲专利局发布2019年专利指数显示,华为2019年在欧洲专利申请量排名第一,其中5G必要专利数量超越所有美国企业。

◆美国政府在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的情况下,滥用国家安全借口,动用国家力量无端打压和制裁华为,是赤裸裸的经济霸凌行径。对美国而言,所谓“国家安全”不过是霸权的代名词。

◆2020年7月20日,西班牙中国政策观察网主任、国际政治问题专家胡里奥·里奥斯发表署名文章《华为与安全问题的老生常谈》提到,反复强调华为技术对国家安全造成威胁看起来像是“天方夜谭”。“唯一真正明显的事实是,华为的技术极具竞争力,并将中国置于领先地位。这就是他们试图通过将华为归类为‘安全’威胁来达到遏制中国发展的真实目的。”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表示,美国捏造华为是全球性威胁的观点,并且试图破坏其盟友与华为的关系。美国失去了在5G上的领先地位,而这是新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农村无线运营商协会估算,25%的协会会员企业使用了华为或中兴公司的设备,更换这些设备需要花费8亿至10亿美元,一些美国农村地区可能会立即失去基本通讯网络。美方一些人鼓吹禁止本国农村电信运营商从华为和中兴公司购买设备或服务,损害的最终还是本国企业和本国消费者的利益。

18.蓬佩奥:各国在5G问题上要成为“干净国家”,防止本国公民信息流入中国。

错!

◆美国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搞有罪推定,动用国家力量打压中国企业,以政治手段干预经济,违背了其多年来在国际上鼓吹的自由市场、公平竞争、企业家精神,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破坏开放、透明、包容、非歧视的多边贸易体制,也严重影响了全球5G和数字产业发展前景,损害了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

◆中国政府从未也不会要求企业或个人以违反当地法律的方式、通过安装“后门”等形式为中国政府采集或提供位于外国境内的数据、信息和情报。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保护公民个人隐私,一直致力于完善保护个人隐私权的法律法规。中国民法典、网络安全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等法律法规对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保护等作出明确规定。

◆“9·11”之后,美国出台的“爱国者法案”要求网络公司定期提供用户信息。根据“棱镜门”事件曝光情况,在美国情报部门监控下,美国人的通话、通信、文件、语音等数据没有个人隐私可言。美国曾经特别亲密的盟友国家领导人的通话也长期遭到美国窃听。事实表明,恰是美国在全球范围实施了最大规模的网络监控和网络窃密行动,美国是全球最大的“黑客帝国”。联合国为此通过了欧洲国家提出的有关“数字时代隐私权”的决议。

◆2019年5月德国《每日镜报》报道称,经过多年审查,英国政府、德国联邦信息安全办公室及欧盟委员会等机构都没有发现华为存在明显“后门”。而在美国思科提供的设备中,却经常能发现安全漏洞,2013年至今至少已经有10起,更符合所谓的“后门”描述。

◆美国思科设备存在安全漏洞,已经曝出很多起“后门”事件。思科故意向政府销售包含严重安全漏洞的视频监控套件,并被思科经销商NetDesign的视频监控专家提起诉讼。思科这一“留后门”的行为最终导致其于2019年赔付860万美元。

◆苹果公司早在2014年就承认可通过苹果手机系统“后门”提取手机用户的短信、通讯录和照片等个人数据。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库克公开表示,迄今为止中国政府从未要求苹果公司与其开展安全合作,而美国中情局却这么做了。“脸书”公司也被曝出用户账号有“后门”。

19.蓬佩奥:中国在新疆设立“集中营”进行压迫。

错!

◆新疆根本不存在所谓的“集中营”。新疆依法设立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中心,它们与美国推行的“社区矫正”、英国设立的DDP项目(“断念与脱离”课程)、法国设立的去极端化中心本质上没有区别,都是为了预防性反恐和去极端化而采取的有益尝试和积极探索,符合《联合国全球反恐战略》等一系列反恐决议的原则和精神。

◆用“集中营”来称呼新疆教培中心是美国一些政客和媒体别有用心的做法。美国政府支持的非政府组织“中国人权捍卫者网络”仅凭对8个人的采访和粗略估算,就得出了“新疆地区2000万人口中,10%的人被拘押在所谓‘集中营’”的荒谬结论。美国“灰色地带”新闻网站的调查显示,伪学者郑国恩根据一家总部位于土耳其的流亡媒体组织——IstiqlalTV的一篇报道编造了“新疆在押人员总数超过100万”的耸人谣言。据“灰色地带”揭露,IstiqlalTV根本不是一家公正的新闻组织,它一边推进分离主义,一边接待各种极端分子,连郑国恩本人也承认自己的估算“没有确定性”。

◆一段时期以来,新疆深受恐怖主义、极端主义之害。据不完全统计,自1990年至2016年年底,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在新疆策划实施了数千起暴力恐怖案(事)件,造成大量无辜群众被害,数百名公安民警殉职,财产损失无法估算。通过依法开展反恐、去极端化和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工作,新疆已连续3年多未发生暴力恐怖案件,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新疆教培中心针对学员普遍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低、缺乏法治意识和就业技能、不同程度感染宗教极端思想等问题,开展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律知识、职业技能和去极端化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教学,目的是从源头上消除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教培中心严格贯彻落实中国宪法和法律规定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基本原则,充分尊重和保障学员人身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不同民族学员风俗习惯,提供各项生活设施,设有法律咨询室和心理咨询室。所有学员均享受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免费参加全民健康体检。目前,参加“三学一去”(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律知识、职业技能和去极端化)的教培学员已全部结业,在政府帮助下实现了稳定就业,改善了生活质量,过上了幸福生活。

◆2019年10月,60多个国家在联大发言支持中国的治疆政策,其中30多个是伊斯兰国家。而在少数批评中国治疆政策的国家里没有一个是伊斯兰国家。2018年12月底以来,联合国官员、外国驻华使节、有关国家常驻日内瓦代表、媒体记者和宗教团体等70多批团组、90多个国家的1000多人赴疆参访。他们普遍表示,新疆反恐、去极端化做法符合联合国打击恐怖主义、维护基本人权的宗旨和原则,值得充分肯定和借鉴。

◆很多亲身参观过新疆教培中心的外国驻华使节、专家学者和媒体均表示,中国政府在新疆因地制宜,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民生措施,造福了这里的各族人民,令社会欣欣向荣、充满活力。到新疆之前以为教培中心是“集中营”,亲眼目睹学员在教培中心的学习生活之后,才发现学员是在接受技能培训,还能参加各种兴趣爱好课题,所谓“集中营”都是西方政客和媒体恶意传播的谎言。

20.蓬佩奥:中国违背在香港事务上对世界作出的承诺。

错!

◆中国中央政府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一国两制”方针。香港回归以来,“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针得到切实贯彻落实,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实践充分证明,“一国两制”是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中央政府将继续确保“一国两制”方针不会变、不动摇,确保“一国两制”实践不变形、不走样。

◆中国政府治理香港的法律依据是中国宪法和香港基本法,与《中英联合声明》无关。随着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中英联合声明》中所规定的与英方有关的条款已全部履行完毕。《中英联合声明》关于对港的基本方针政策是中方的政策宣示,已充分体现在全国人大所制定的基本法中。中方有关政策都没有改变,中方会继续坚持。

◆2020年6月30日至7月17日召开的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44次会议上,针对少数西方国家就涉港等问题攻击诬蔑中方,共有70余国一致支持中国正当立场,谴责利用香港问题干涉中国内政的行径,反映了国际社会的共同声音和公正立场。人心向背,不言自明。

◆香港一直是世界上最自由、最开放、最繁荣、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从1997年到2019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由1.37万亿港元增至2.87万亿港元。多年来,香港作为全球重要金融中心的地位从未改变。截至2019年末,香港股市总市值接近5万亿美元,仅次于纽约、上海和东京。

◆根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的世界竞争力排名,香港回归以来排名总体逐年上升,2015—2020年间,有4次荣登世界前两名位置。

◆截至2019年,香港已连续25年被美国传统基金会评为最自由经济体。

21.蓬佩奥:中国共产党加强对香港管控,香港民主自由受到压制。

错!

◆回顾150多年的英国殖民统治,没有民主,没有一任港督是由港人民主选举产生,绝大部分时间立法机构成员更是直接由港督任命。与之形成鲜明对比,香港回归以后,根据基本法,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港人依法当家作主、自行管理特区高度自治范围内事务,香港居民前所未有地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和自由,这是任何不抱偏见的人都会承认的事实。

◆世界上100多个国家的宪法都规定,行使基本权利和自由不得危害国家安全。《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规定,信仰自由、言论自由、和平集会自由、接受公开审判等各项权利都可基于国家安全、公共秩序等原因受到必要限制。《欧洲人权公约》也有类似规定。近一年多来香港局势的发展充分表明,国家安全得不到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就无从谈起。去年“修例风波”期间,暴徒公然鼓吹“港独”,到处打砸抢烧,肆意攻击无辜平民,破坏公共设施,挑战政府管治,暴力恐怖活动不断升级,外部势力非法干预有恃无恐,使香港居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也极大影响了投资者对香港的信心。出现这种乱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国家安全根基不牢。国安立法目的就是堵上香港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法律漏洞。

◆香港国安法仅针对分裂国家罪、颠覆国家政权罪、恐怖活动罪、勾结外国或者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罪四类犯罪行为,惩治的是极少数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保护的是遵纪守法的绝大多数香港市民。任何维护国家安全的工作和执法,都将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符合法定职权、遵循法定程序,不仅不会影响香港居民依法享有的言论、新闻、出版、集会等各项权利和自由,反而会让这些权利和自由在安全环境下得到更好行使。

◆香港国安法实施后,香港居民依法享有的各项权利和自由不受影响,特区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不受影响。“一国两制”方针不会变,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的资本主义制度不会变,高度自治不会变,法律制度不会变。立法将更好保障香港居民依法享有的各项权利和自由,更好保障香港依法享有的高度自治权,为解决经济民生等深层次矛盾问题创造条件;也将有利于维护香港的法治环境和营商环境,消除商界人士对社会乱象的担忧,为世界各地愿意在香港工作、投资和生活的人创造更好的条件。

◆香港国安法是民心所向。短短八天,有近300万香港市民签名支持立法,各界发起的“反美国等外部势力干预”全港网上签署行动在半个月时间里即有165万人支持。香港总商会等香港多个商会发布声明支持香港国安法,指出立法对香港未来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有利社会回稳。在港运营的4000多家跨国公司的区域总部和办事处,没有出现离开香港的情况,香港恒生指数在香港国安法落地实施、美国宣布取消香港的特殊地位待遇的情况下连续高开高走,直观反映出金融市场把香港国安法视为利好。

22.蓬佩奥:中国军力不断提高,威胁性大大增强。

错!

◆中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抉择,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为贵”的中华文化传统,决定了中国始终不渝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

◆中国国防力量的发展,是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需要,是维护自身国家统一、领土完整的需要,也是维护国际和地区和平与安全的需要。

◆中国人民解放军始终积极履行大国军队国际责任,用实际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全面推进新时代国际军事合作,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安全产品,努力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美好世界作贡献。自1990年以来,中国军队累计参与26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维和军事人员4万余人次,是安理会“五常”中派出维和部队最多的国家。30年来,一批批中国维和军人不畏艰险,前赴后继,为冲突地区和当地民众带来和平与希望。今年,中国第18批赴黎巴嫩维和部队全体410名官兵被授予联合国“和平勋章”;中国第23批赴刚果(金)维和部队中上百名官兵得到联合国刚果(金)稳定特派团嘉奖。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多国防务部门和军队积极开展抗疫国际合作,为维护国际公共卫生安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贡献。疫情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向老挝、柬埔寨等4国派遣军队抗疫专家组,通过空军运输等方式向巴基斯坦、俄罗斯、泰国等20多个国家的防务部门和军队提供防疫物资援助,与俄罗斯、南非等10个国家的防务部门和军队召开视频会议交流疫情防控经验。

◆美国奉行单边主义破坏国际秩序、霸凌行径挑战国际关系准则,是当前世界和平稳定的最大威胁。美国2019年军费预算超过7160亿美元,占各国军费总开支的40%以上,相当于美国后面9个国家军费开支的总和。美国2019年国防预算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是3.5%,而中国近30年每年国防开支占GDP比例不到2%,不仅低于世界主要国家,也低于2.6%的世界平均水平。中国人均军费支出更低,仅占美国的1/22,英国的1/9,日本的1/5。

◆美国在全世界拥有数百个军事基地,在建国240多年历史中仅有16年没有打过仗。美国强行推行“政权更迭”、煽动“颜色革命”,动辄极限施压,造成地区动荡和人民苦难。2001年以来,美国非法对伊拉克、利比亚、叙利亚、阿富汗等国发动战争和军事行动,师出无名,花费财政开支超过6.4万亿美元,造成的死亡人数超过80万,数千万人流离失所。

23.蓬佩奥:中国人民解放军并不保护中国人民。

错!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支爱民为民的人民之师。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的军队是人民军队,我们的国防是全民国防。”中国人民解放军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永远和人民站在一起,永远为人民而战。无论是抗震救灾,还是抗洪抢险,或是抗击疫情,人民子弟兵始终冲锋在前,日夜奋战,义无反顾地用血肉之躯筑就保卫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钢铁长城。“军民鱼水情”已经融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基因和血脉。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人民解放军坚决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近平主席决策部署,闻令而动,勇挑重担,敢打硬仗,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陆、海、空三军军医大学抽调450余人的解放军医疗队驰援武汉抗疫一线,全军一万余名医护人员全力投入抗疫,全力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疫情防控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突出贡献。

◆6月以来,中国南方部分省份发生洪涝灾害,解放军和武警官兵“闻汛而动”,紧急出动2.9万名官兵赶赴抗洪一线,抢筑堤坝,救援被困群众,安置受灾群众,在关键时刻发挥了抗洪抢险突击队的作用,守护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中国人民解放军坚持把参与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为党分忧、为国兴利、为民造福。到今年5月底,中国人民解放军定点帮扶的4100个贫困村、29.3万户贫困户、92.4万名贫困群众全部实现脱贫。解放军亮眼的扶贫答卷上,书写的是“人民军队爱人民”的时代新篇章。

24.蓬佩奥:中国非法主张南海主权权益,在南海问题上践踏国际法。

错!

◆中国在南海的主权和权益是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对南海有关岛礁和相关海域行使有效管辖已达上千年。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有充分历史和法理依据,符合有关国际法和国际实践。早在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时期,中国人民就在南海航行,并在长期实践中发现了南海诸岛。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最早并持续、和平、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行使主权和管辖权,确立了对南海诸岛的主权和在南海的相关权益。

◆许多外国文献记录了很长一段时间内只有中国人在南沙群岛生产生活的事实。1868年出版的英国海军部《中国海指南》、1925年美国海军航道测量署发行的《亚洲领航》(第四卷)、1933年9月在法国出版的《彩绘殖民地世界》杂志和1940年出版的日本文献《暴风之岛》等均记载了中国渔民在南沙群岛生产生活的情况。

◆中国对南海诸岛的长期开发经营和主权管辖历来为周边国家所承认,已具有习惯国际法基础;中国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法文件确定的二战后国际法秩序安排,恢复了对南海有关岛礁及海域行使主权及其他合法权益,维护和巩固了二战以来南海区域的国际法秩序,得到包括美国在内世界上许多国家承认。二战后,中国收复南沙群岛,并对其进行持续有效管理。

◆1948年,中国政府正式公布南海断续线,重申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相关权利,在很长时间里没有受到任何国家质疑。直到上世纪60年代末,国际社会包括南海沿岸国家从未就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提出过质疑。后来,由于南海发现石油,一些国家才开始对中国南沙群岛全部或部分岛礁提出领土要求。

◆自上世纪70年代起,有关当事国开始派军队武力侵占中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目前,中国南沙群岛42个岛礁被他国非法侵占。

◆目前南海争议海域正在生产作业的众多油井中,没有一口是中国的。中国在南海进行的油气开发、渔业捕捞等活动均是在中国管辖海域进行。中国始终致力于同南海当事国商谈搁置海上争议,推动油气资源共同开发,实现互利共赢。

◆在中国和东盟各国努力下,南海局势总体保持稳定,“南海行为准则”(COC)磋商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中国和东盟国家都同意早日达成COC,展现了地区国家齐心构筑地区规则、合力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坚定信念。

◆关于南海仲裁案仲裁庭于2016年7月12日作出的裁决,中方早已郑重声明该裁决无效,没有拘束力,中国不接受、不承认。中方上述立场具有充分的法律依据。领土主权问题不属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调整范围。对于海洋划界争议,中国已于2006年根据《公约》第298条作出排除性声明,排除了强制争端解决程序。根据国家主权原则,任何国际司法或仲裁机构行使管辖权必须以当事国同意为基础。南海仲裁案仲裁庭不顾中方反对,强行管辖国家未予同意的事项,严重违背主权原则和国家同意原则。仲裁庭成立缺乏合法性,组成缺乏公正性,对案件审理缺乏管辖权;其“裁决”政治偏向露骨,法律适用牵强附会,事实认定漏洞百出,挑战国际法基本准则,损害国际海洋法律制度的严肃性和完整性。荷兰知名国际法学家兹瓦特教授称,“仲裁庭的裁决在东亚必将被视为‘毒树之果’,无法得到认可和支持”。

◆中国在南海仲裁案问题上的立场和主张得到国际社会普遍理解,有近120个国家表示支持。

◆美国不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基于维护其海洋霸权利益的考虑,最大限度地维护其海洋霸权地位。

◆《南华早报》今年7月28日以“是美国正在南海搅局”为题刊文认为,美并非《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缔约国,没有资格却自认为可以妄评他国之间的争议,这难道不奇怪吗?蓬佩奥劫持有关争议以推进其自身意图的居心昭然若揭。

25.蓬佩奥:中国导致全球海上贸易的安全性降低。

错!

◆恰恰相反,中国为保障全球海上贸易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始终坚持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中国长期致力于参与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和人道主义行动,推动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全面参与联合国框架内海洋治理机制和相关规则制定与实施,落实海洋可持续发展目标。

◆中国始终以实际行动维护国际海运安全。根据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中国派遣海军舰艇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实施常态化反恐、反海盗护航行动,迄已派出了35批护航编队,为6800多艘商船提供护航,其中一半以上是外国商船和国际组织船只。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安全、高效的护航行动,赢得了世界各国商船的信赖和认可,越来越多的外国商船主动寻求中国海军护航。巴拿马籍“圣箭”号商船船长维尔吉利奥向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发来的邮件中写道:“衷心感谢你们为我船提供的护航帮助。”

◆中国始终通过海洋开展国际合作。作为我国第一艘制式远洋医院船,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入列十多年来,9次走出国门,航行24万余海里,到访43个国家和地区,为23万多人次提供免费医疗服务,此外还多次参加台风等灾害的救援行动以及国际军事演习。这艘承载着中国道义的“生命之舟”“友谊之船”在全球留下了温暖航迹。

◆中国为国际航运疫情防控作出重要贡献。疫情期间,中国交通运输部编制、发布了《船舶船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操作指南》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针对患病海员紧急救助处置指南》,指导全球航运业加强疫情防控。国际海事组织先后数次向174个成员国推荐这些海运疫情防控的“中国方案”,成为中国在国际舞台分享抗疫经验,与国际社会团结应对疫情给国际航运带来的严峻挑战的又一具体实践。

◆仅2013年至2016年,中国就在南海海域发生的船舶遇险事故中成功救助中外籍遇险人员至少3396人。针对南海海域特点和实际情况,中国在广东、海南设置了3个救助站点,并长期部署专业救助船舶进行值守。2018年7月以后,“南海救115”轮、“南海救117”轮和“南海救116”轮在南海南部海区轮换值守,圆满完成17起救助任务,成功救助遇险人员37名、遇险船舶5艘,获救财产价值约3900万元人民币。路透社2016年1月报道,一些船东认为,中国在南海的更多存在有利于这片海域的安全。一名新加坡船东说,如果中国搜救力量部署在有关岛屿,响应时间可能会更短,会增加营救机会。

◆自2015年5月开始,中国陆续在南沙岛礁建成5座大型灯塔,并提供综合导航助航服务,承担着服务航海保障、海上搜寻救助、航行安全、渔业生产、海洋防灾减灾等功能,大大提高该水域的船舶航行安全保障能力。2018年10月,中国在南沙有关岛礁启用岛礁海洋观测中心、气象观测站、南沙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等,提供更多公益服务,为南海航行安全和沿岸国人民生产生活提供有力保障。

◆1979年美国抢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签订前推出“航行自由计划”,就是要在不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情况下,最大程度维护美国军事力量横行各大洋的“自由”,挑战新的海洋秩序。所谓“航行自由计划”不符合公认的国际法,无视众多沿海国家的主权安全和海洋权益,严重危害地区和平稳定,其实质是以“航行自由”为名,推行美国的海上霸权,一向遭到国际社会广大成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坚决反对。

◆美国是全球海上安全的最大破坏性因素,动辄截停、扣押他国商船、油轮,频繁威胁对他国及重要航道实施海上封锁,不断在“争议水域”组织军事演习,挑动局势升温。美军方部分学者甚至叫嚣使用“私掠船”攻击中国商船。

26.蓬佩奥:美国应该通过强化在东海、南海及台湾海峡自由巡航行动、组建太空部队来防止中国侵略扩张。

错!

◆5000年文明孕育的中国从来没有侵略扩张的基因。中国对外政策保持着连续性、稳定性。中国一贯严肃认真履行包括《联合国宪章》《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国际法,从未扩大自己的主权声索,坚持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根据国际法,通过谈判协商解决与邻国的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

◆中国尊重和支持各国依据国际法享有的航行与飞越自由,积极维护国际航运通道的安全和畅通。事实上,南海是目前世界上最安全、最自由的海上通道之一。全球50%的商船和1/3的海上贸易航经该海域,每年10多万艘商船通过该海域。南海航行与飞越自由从来不是问题。但美打着所谓“航行与飞越自由”旗号,损害沿海国主权与安全、扰乱地区和平与稳定。

◆美本届政府上任以来,把“航行自由”等同于军事行动自由,已在南海地区搞了20多次所谓“航行自由行动”。今年以来,美国军机在南海活动近3000架次。“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平台8月5日发布消息称,当天21时许,美国空军1架E—8C“联合星”监视飞机进行抵近侦察,曾一度飞行至距离广东近海的领海基线59.27海里(约109.77公里)处。7月,该型飞机曾在两周内六次进入南海地区侦察。美还把双航母舰队开到南海大搞军事演训,鼓动其盟友和伙伴也把军舰开到这片海域,唯恐南海不乱。美方举动严重损害地区和平安宁,不符合所有南海沿岸国的利益。

◆外空是全球公域。中方一贯主张和平利用外空,反对外空武器化和军备竞赛。这不仅符合各国共同利益,也是各国共同责任。中国致力于共同努力维护外空持久和平与安宁,反对把外空作为新的战场。与此相反,美将外空定位为“新的作战疆域”,成立外空军和外空司令部,并计划在外空部署反导拦截器,刺激外空军备竞赛,加剧外空武器化和战场化风险。

(新华社北京8月24日电)

《 人民日报 》( 2020年08月25日 10 版)

展开
收起

家装产业在疫情中逆市上扬

美国:热衷增加房产吸引力

本报驻英国、德国特约记者 纪双城 青 木 本报记者 赵觉珵 ●济 冬

编者的话:欧美等发达国家新冠肺炎疫情不退,拖累百业萧条,家装产业却意外繁荣。这主要得益于各地封锁政策导致居民在家中的时间大大拉长,使房屋的功能不仅局限于居住,更扩展至工作、运动、休闲等方面,由此带来改善居家环境的需求。另外,在家时间更长造成家居装饰产品的更多磨损,也增加了维修和保养的需要。这不仅带动了当地的家装建材市场,也为包括中国在内的海外相关产业提供了新的商机。

“在其他行业应付不景气的经济环境时,家装产业却在蓬勃发展”,英国《金融时报》本月的一篇报道展示出美国家装DIY(Do It Yourself”的英文缩写,意为自己动手)领域的火热,“在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间,价格达3000美元的割草机和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毛绒座椅在美销量激增。”

这一切都源于新冠疫情导致人们的居家时间大大增加。美国家居零售企业劳氏公司首席执行官马文·埃利森表示,“我们大多数人都被迫花上有生之年最多的时间待在家中”,人们一直在围绕房屋发现新的问题,之前要么是没有机会去改动,要么是完全没有注意到。此外,消费者能够花更多的钱在房屋上,还有部分原因是他们在其他地方的消费减少了。今年5-7月,劳氏和另一家家居零售巨头家得宝净销售额达654亿美元,同比大增135亿美元。路透社评价称,这可能是过去10年来增长最快的一个季度。自新冠肺炎在美国流行以来,油漆、工具和园艺设备一直就是销售赢家。在家得宝,第二季度的交易量不仅增加12%,且客户的平均支出也增加10%。

《金融时报》援引分析人士的话称,美国人投资房屋的特点之一就是热衷于增加房产的“吸引力”。穆迪分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马克·赞迪表示,房屋升级是“二元经济”的另一个迹象。“如果你从事零售、休闲、酒店等行业,(最近一段时间)将是灾难性的。但如果你在经济的其他领域,仍然有工作并且一直在存钱。你可能对股市也有些紧张,因此住房市场似乎是一个很好的投资场所。”

在美国掀起的这轮家居DIY热潮也为中国出口商提供了商机。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家居产品出口国,每年向美国出口大量的建材、桌椅等产品,“中国制造”在家居市场中比比皆是。不过,在木制家具等领域,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近来有追赶之势,劳动力成本较低、生产能力逐渐增加等因素正帮助这些国家在美国家具进口市场中变得更加重要,也向中国出口商提出挑战。▲

英国:政府拟出资刺激市场

英国《镜报》早在5月就曾报道称,当地民众由于新冠疫情居家隔离无所事事,纷纷开始动手改造装修自己的房屋。不少人选择了“油漆工作”,其中包括粉刷墙壁(31%)、花园家具(17%)和栅栏(23%),也有少部分人选择修复墙壁的裂缝,更少部分人则更换了崭新的家具。

疫情也令欧美居民对于家装的设计和选材有了重新思考。由于在家工作时间变长,相对来说也增加了使用家电的机会,因此可能带来更高的水电费支出。这让许多人考虑到提高能源效率和可持续性。专业人士表示,提高能效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隔热,那么建筑材料乃至屋内油漆的选择,都会是未来买家在意的。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刺激消费市场,英国政府计划拿出20亿英镑,帮助民众承担房屋节能改造所需费用的2/3。例如,房主可以安装空心墙和地板隔热层,如果总价约为4000英镑,那么房主将承担1320英镑,而政府提供2680英镑的补助。根据计划,房主可申请高达5000英镑的代金券,最贫困的家庭将获得高达1万英镑的代金券。

随着从6月开始英国逐步解封,再加上诸多政策利好,该国沉寂已久的房市重新被点燃。根据当地房产销售租赁信息网站Rightmove最新公布的数据,7月英国房地产销售额超过370亿英镑,成为英国房地产市场10年来最繁忙的月份。据《环球时报》记者的多次走访观察,受此影响,伦敦的建材销售市场已经基本恢复到疫情前的忙碌景象。在欧洲企业生产还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像英国这样拥有千亿英镑年消费市场的国家,对于外部进口的需求是显而易见的。

在伦敦这样的国际化城市,一些居民也在疫情期间,考虑如何将自己的房间布置得别具一格,甚至充满异域风情。在当地,一些华人建筑设计公司近年来已经在为居民设计建造花园里的中式凉亭,或是充满明清文化的中式书房。有些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层次了解的客户,还会要求建筑公司将一些古典装饰材料从中国进口过来,按照图纸搭建。不过,这样的装修设计市场目前尚属小众。想要扩大公司业务、获得更多本地顾客的认可,中国公司还是需要聘用大量的本地员工,这样不论从与客户的语言交流还是文化传递方面都会有益。▲

德国:如今自拍比家装

“DIY商店是危机的赢家!”德国《世界报》近日报道称,新冠疫情期间,大多数行业损失巨大,但是德国的Obi、Hornbach、Bauhaus等DIY家居商店生意却一片红火。专家预测,DIY繁荣还会持续下去。

德国家居建筑园艺联合会(BHB)8月公布的报告称,2020年上半年,德国DIY家居商品的销售额猛增15.6%,达到近120亿欧元。22种产品类型中,只有两种负增长。其中,油漆类产品需求特别大,增长37.6%,许多种油漆甚至被抢购一空。木材的销售也很不错,增长近30%,建筑材料和建筑化学品的销售也增长24.9%。而德国调研机构Service Barometer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所有年龄段的人喜欢到DIY家居商店购物。过去6个月中,有70%的70岁以上老人在DIY商店或园艺中心购物,16至29岁的年轻人甚至有83%去过此类商店。这些是以前从未有过的现象。

“这一方面是疫情期间,德国DIY商店因为空间大,民众需求大,可以提早开门,限制较少。”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经济学者霍勒里斯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另一方面,疫情期间或后疫情时期,人们活动空间缩小。德国人在无聊时,特别喜欢拿起锤子、锯子、刷子,翻新和装修房屋,美化露台、阳台和花园,从而给DIY家居行业带来神话般的繁荣。

霍勒里斯说,由于疫情仍处于不确定期,人们依然以家为中心。而且,德国目前买房的人越来越多,新房也需要装修。再加上现在许多德国人因为担心疫情,不出去旅游度假,家里的预算就放到装修上了。所以,专家预计下半年DIY市场的销售额仍会增长。“以前,大家自拍的内容是在哪里旅游度假,现在比的是谁家装修有特色。”霍勒里斯说,这种心理也可以推动DIY产业热。BHB的报告指出,预计2020年整体销售将大幅增长,

《环球时报》记者近日走访了Obi、Hornbach、Bauhaus等多家DIY大型家居连锁店。记者看到,那里许多产品都是“中国制造”。Bauhaus的经理马里奥对记者说,店里几乎所有类别的产品都有来自中国的。中国产品优势突出,除了价格外,品种也很齐全。

霍勒里斯表示,目前,德国DIY家居市场2/3的产品来自海外,其中尤以中国、东欧国家为多。DIY产品不特别重视品牌,关键是质量牢固,用起来方便,种类齐全。不过,中国产品在价格优势的前提下,在质量上还需有所提升。其次,DIY产品也需要创新。比如注意DIY产品的年龄分层,可以推出儿童版、青年版、成年人版和老年版,不同年龄层的产品定位应该各有特色。同时,产品也要特别注重环保,这是欧洲的新趋势,需要在产品材料上下功夫。再有,中国制造也要创出自己的品牌。德国消费者特别恋旧,对老品牌有专一的感情。如果能打出品牌,消费者就会持续购买这家的产品,且价格还有望拉高。这需要中国品牌多利用德国社交媒体进行宣传。▲

韩国:租房也要装修像样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宅家生活成为不少韩国人的日常。韩国舆论打趣道,如今我们迎来了疫情下的“DIY全盛时代”。除了水不是“自助”来的,人们似乎可以自行解决生活中的一切。比如,不少人就忙上了DIY装修。

《韩国经济》报道称,随着疫情影响下居家时间的增加,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对装饰房屋用品的“兴趣”转换为了“支出”。以今年4月为例,相关装饰用品的销售额同比增加23.9%;由于非面对面消费模式的推广,线上家具交易额更是同比增加42.7%。韩国家居行业的两大巨头汉森集团和现代利百特也取得不错的销售成绩。汉森集团第二季度销售额同比增加25.9%,达5172亿韩元(约合30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同比增加173.5%,为230亿韩元。现代利百特第二季度的销售额为3529亿韩元,营业利润为100亿韩元,分别同比增长16.8%和67.6%。

韩媒称,销售数字暴涨得益于韩国人思考模式的转变。购买家具、装饰房屋的原因已从过去以搬家、翻新旧家为主,变为如今的季节变换、想要转变生活模式抑或是根本没有什么动机。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让房子已不再是单纯睡觉的空间,而成为休闲、工作、学习甚至消费的区域。而对房子功能和作用认知的变化,让人们产生了进行家庭装潢的需求。以疫情防控下的居家办公潮为例,韩国媒体报道称,今年上半年韩国Fursys集团旗下生活家具品牌iloom的家庭办公和家庭学习用家具产品销量同比增长20%。据韩国装潢O2O平台“今日之家”方面统计,疫情发生以来,除了书桌、椅子等家庭办公产品销量大增,为了将日常生活和工作空间区分开来用的隔板、空间箱子等产品的销量也在增加。韩国《朝鲜日报》报道称,家住韩国京畿道城南市的尹京赞就购买并安装了一套“DIY假墙”,相当于国内的隔断。居家时间的增多让他不由产生了要给家里带来变化的想法,而劳动带来的成就感将支撑他今后继续尝试自己来装饰房子。

韩国相关业界预测称,随着“家”的功能和角色不断扩大,韩国装潢产业的增长势头预计还将持续一段时间。韩媒也指出,韩国房地产价格暴涨和各种限制措施等使老百姓购房梦想越发渺茫,从而促成“即使是租房、即使是老旧住宅也要装修得像模像样”的普遍想法,也带来韩国人装潢需求的增加。▲

展开
收起

细数英国9大留学优势,给你留学选择做参考

2020年,虽受疫情影响,教育咨询平台UniQuest针对将近24000准留学生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今年的准留学生对英国的意向度仍然大幅提升,咨询英国留学的学生数量同比上涨67%。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英国留学对全世界学生的吸引力依旧很强劲。

今天小编就从9个维度来给你解析如此受热捧的英国留学到底有哪些优势?

第一,学术享誉全球,顶尖名校云集

英国教育制度历经数百年的发展,以高水准的教学质量名扬四海。

英国教育历史悠久,标准严格,至今已培养出了一百多位诺贝尔奖得主。

英国中学类型多样,九大公学被誉为精英摇篮。

高等教育院校更是霸占世界大学排名TOP200。

 第二,英国留学安全性高

很多家长在为子女考虑留学时,都会考虑这个国家的安全性。

而英国的社会环境稳定,一直以来都是全球治安最好的国家之一。

很多大学坐落于风景幽雅、民风淳朴的小镇里,安全性更是可以得到保证。

并且,每个学校除了必要的安全措施保障以外,也配有护士和医生可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第三,留学申请方式多样,专业选择面宽

不管你想读高中、预科、本科、硕士、博士、Summer School或是语言学校,都能在英国找到适合你的项目。

而且,英国大学大约有83万个不同的专业和课程,无论是热门还是冷门,总有一款适合你。

如果你对现在就读的专业不满意,英国大学也有很多专业设置是为转专业的学生提供的。

或者也可以通过预科学习实现转专业申请,只要完成硕士预科课程,就可以直接进入学位课程的学习。

更为灵活的是,大多数英国的院校都不需要在申请的时候提交雅思成绩。

可以雅思考完了再补交,这为同学们备考雅思成绩留下了较为充裕的时间。

如果雅思分数不够,最后还可以通过入读学校的语言课衔接主课课程。

第四,文凭硬、学制短、花费少

英国文凭受到全世界的认可,且其课程设置紧凑而严谨,获取学位的时间相对较短,读学士学位一般只需三年、硕士学位一年。

而其他国家的硕士一般都需要2年左右。所以选择去英国读书,无形中节约了金钱和时间。

英国政府设置教评委员会,定期对所有的大学及同级学院做教学质量与学术研究的调查,且全面公开评鉴报告,英国的教学和学术在国际上广受承认和推崇。

 第五,主动吸收国际学生,签证持续放宽

近年来,英国政府对中国教育市场的重视有增无减,并表现出大量吸收中国学生的积极态。

根据英国使馆数据统计显示,中国留学生的签证通过率是96%,同其他国家相比,过签通过率极高。

而且英国使馆简化了申请手续,使得签证材料简单明了,且签证申请周期较其它国家短,让学生更快速地拿到签证。

加上,英国今年恢复了PSW工作签证,2020/2021届入学的国际学生无论在境外或境内开始线上课程,只要在2021年4月6日前入境英国,并最终在英国完成最后一个学期的学业,均有资格申请PSW签证。

这对于吸引和留住国际学生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六,文化底蕴深厚,艺术气息浓厚

英国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和艺术氛围浓厚,多个领域在世界上独树一帜。

英国的文化融于生活,博物馆、美术馆、戏院、画廊、以及各类国际级别艺术节数量多到惊人, 你会在各个地方感受到英国浓厚的人文气息。

它的音乐、剧院、电影、文学,时装无疑都可以使来此学习的海外学生在课余时间能够充分地领略和享受完全不同于中国的文化氛围。

 第七,正统英语发源地,国际通行标准语言环境

英国是英语的发源地,英语环境纯正,这里也是绅士淑女之乡,领略文化的同时掌握真正的皇室英语。

在英国留学,能够置身于英语语言环境中,而且到处都会有充分的机会练习并运用,可以更快更好地帮你提高英语能力,对于留学结束后的回国就业有很大帮助。

第八,留学期间可以合法兼职打工、免费享受多项社会福利

在英国留学期间,学生每周可以合法打工 20小时,以此来减轻留学的经济负担。

有英国签证就能享受免费医疗和其他一系列的优质福利。

 第九,交通便利,旅游方便

英国位于全欧洲的枢纽,距离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奥地利、荷兰等国非常的近,不仅能学知识拓展眼界,又能饱览欧洲风光。

可搭乘渡轮、火车或飞机等各种交通工具,访问巴黎、罗马和马德里等主要城市,就近一览欧洲大陆多元的文化和历史面貌。

英国不是免签的国家,但在英国学习的中国学生,如有学校的证明,足够的资金,当天就有可能获得去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的旅游签证。

此外,英国境内就有优美的自然风光,虽然英国交通费很贵,但是年龄在16-25岁之间的海外留学生,可以在各大火车站办理Young Person Rail Card,享受火车原票价三分之一的优惠。

展开
收起

德国适度收紧防疫政策:违反口罩强制令将处罚款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柏林8月27日电(记者 彭大伟)为因应国内疫情持续反弹,德国总理默克尔27日与该国各州州长召开视频会议后通过决议,适度收紧当前的防疫政策。主要措施包括将对违反口罩强制令的人实施至少50欧元的罚款,同时针对大型活动的禁令将持续至今年12月底。

据德国“时代在线”报道,截至当地时间27日19时40分,德国累计确诊感染新冠病毒238625人、治愈211856人、死亡9453人。近一周(8月20日-26日)新增确诊9306人,仍维持自今年4月下旬以来的高位。

默克尔表示,德国在过去数月间很好地抗击了疫情,然而过去数周的新增感染人数出现了反弹。

默克尔指出,集体宿舍、各类活动、旅游度假出行等已被证明特别易于传播病毒,鉴于新增确诊数出现反弹,当前必须采取新的措施。她强调,联邦与各州共同的目标便是使新增确诊数尽可能多地回落。

德国联邦政府与各州当天达成的决议中,新增的防疫措施包括未来将对违反口罩强制令的人处以不少于50欧元的罚款(萨克森-安哈尔特州除外)。

此前针对无法满足防疫要求的大型活动的禁令有效期从今年10月底被延长至12月底。分析指出,这使得今年年内德国境内狂欢节、演唱会、有观众到场的足球赛等各类大型活动事实上无法再举办。德国著名的科隆圣诞集市主办方当天即宣布放弃举办今年的圣诞集市。

德国联邦政府与各州当天还同意,将继续要求公众遵守人际距离、卫生防疫要求和强制佩戴口罩;未来对于从境外返回的旅客实施检测时将更加有针对性,从9月15日起结束向非高风险地区返程旅客提供免费检测,同时将加强对居家隔离的抽查力度。

展开
收起

欧洲股市涨幅扩大,德国DAX指数涨超4%

6月2日,截止发稿,欧洲股市涨幅扩大,德国DAX指数涨超4%,斯托克50指数涨3.64%,法国CAC40指数涨2.13%,意大利富时MIB指数涨2.27%。

展开
收起

印度荔枝产量仅次于中国,出口率却仅0.04%,德国游客是这么说的

荔枝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种水果,一般在夏季的时候上市,作为中国一种传统的水果,荔枝味道甜美,非常受欢迎,和香蕉、菠萝、龙眼一同号称“南国四大果品”。不过荔枝作为热带水果,在国内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南部和东南部地区,并且据小编了解到中国栽种荔枝的时间已经有两千多年了,在17世纪末年之后荔枝才开始传入世界各国。

据了解在17世纪末年的时候,荔枝传入缅甸,又在100多年后传入印度,之后更是在全世界各国广泛传播。而现如今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生产荔枝,但中国仍旧是全球荔枝生产最多的国家,产量占全球70%以上,不过印度也是一个荔枝生产大国。

印度作为世界荔枝产量全球第二大的国家,这里荔枝基本上都是内销了,出口的是非常少的,不像中国除了内销以外,出口量也是非常高的。据了解中国的荔枝种植面积为813万亩,占全球面积的67.75%,产量229.61万吨,占全球产量的64.14%;印度则位列第二,种植面积138万亩,占全球面积11.5%,产量58.30万吨,占全球面积的16.28%。

可是荔枝产量如此之高的印度出口是非常少的,据了解印度荔枝出口率维持在0.01%左右,最高年份也仅达到0.04%,这是非常低的,难道是印度的荔枝内销比较大,其实不是的。印度也是非常想出口的,可是没有人买,很多国家都更热爱进口中国的荔枝,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不知道有不有小伙伴知道印度著名的“荔枝中毒”事件,有100多个印度小孩因为食用荔枝而死亡,虽然后来科学家们调查发现,是因为空腹吃荔枝的影响,并不是因为荔枝本身有问题,不过这个事件依旧让印度荔枝给大家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很多国家的人们都觉得印度的荔枝在卫生状况上是不能保证,所以人们都不喜欢从印度进口荔枝。而一些德国游客觉得中国的荔枝才是最好吃的,最正宗的,所以一般都是从中国进口,而中国在2017年时荔枝的进出口贸易总额高达43658532美元。其实荔枝真的是一种非常不错的水果,不然杨贵妃也是不会独宠荔枝这种水果,但是荔枝是真的不要空腹吃,也不要一次性吃很多,荔枝吃多了会上火这可不是假的,以前小编就因为吃太多荔枝而流过鼻血。

对此有的网友表示:荔枝是真的很甜,不高夏天真的不敢多吃,基本上每次买荔枝都会买少一点,因为买多了吃不完怕坏点,而吃完又怕上火。对此你表示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展开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