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宋代交子简史:3分钟带你读懂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宋代交子至今未有实物,这是“北宋人物仓库图印钞铜版”的拓片)

众所周知,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产生于宋代,比西方国家早了600多年。作为宋代盛极一时的货币,交子可以说得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经济金融领域的一大杰出发明,它的发明大大便利了地区性的商业贸易,促进了商品流通。在被政府垄断以后,交子这种纸币还有缓解朝廷财政危机、临时筹措军费的政治功能,因此交子在宋代经济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那么,交子这种划时代的产物是如何诞生的呢?又有着怎样的流通历史呢?

【交子的历史渊源】

据传说,纸币是上古时期的黄帝发明的,黄帝是人文初祖,传说他发明了房屋、衣裳、车船、音乐等,古人崇拜黄帝,将许多发明归结在他身上,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传说不足为信,实际上,纸币的产生有着很深远的历史渊源,有着一个长久的发展过程,纸币是社会经济制度与时代机遇碰撞的产物。

西周时,民间有一种“里布”充当交易的媒介,顾名思义,在布上写上年月、钱数、地址,并加盖发行人印书,持有人便可用以购买货物,而且还能转让流通。春秋战国时期,民间又出现了一种“牛皮币”,用一张写有买卖双方姓名的牛皮作为支付工具,持有人可以随时向对方兑换一头公牛。西汉时期,汉武帝下旨采用皇家苑圃的白鹿制成长宽各一尺的“白鹿皮币”,每件值40万钱,规定诸侯朝见必须购买“白鹿皮币”衬垫玉璧,这实际是汉武帝因国库空虚而想出的办法,实际上它并不具有流通意义。

(疆域辽阔的唐代长途大宗贸易发达)

唐代社会经济有了很多发展,长途大宗贸易十分发达。当时的长安城是全国的经济中心,许多茶叶贸易商人都聚集在此,商人出售货物后发现随身难以携带大量铜钱,将所获收益运回本道也得耗费大量时间。于是,唐宪宗时期出现了名为“飞钱”的异地兑汇信用凭证,据《新唐书·食货志》记载:“时商贾至京师, 委钱诸道进奏院及诸军、诸使富家, 以轻装趋四方, 合券乃取之, 号‘飞钱’。”也就是说,在京城的各地富商将钱寄放在诸道(唐代行政区划)驻京的进奏院、各军、各使或富商家属那里,进奏院开出一张票券,半张给商人,半张寄回当地,只需携带半张票券前往各地经商,在指点兑换地点将票券合二为一,便可取出现钱。

“飞钱”的出现便利了商人经商所得铜钱的运输,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同时它也是具有商业信用的兑换凭证。宋代的交子、会子直接滥觞于飞钱,《宋史·食货志》就有如下记载:“会子、交子之法,盖有取于唐之飞钱。”虽然“飞钱”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纸币,但是它的出现流行培育了社会的信用心理,是宋代纸币的雏形,为社会接受纸币这种具有信用的价值符号作了充分准备。

【交子的产生与发展】

唐代时有“扬一益二”的说法,其中“益”指的是益州,其治所在成都,唐代四川地区经济比较发达,宋代继承了晚唐以来商品经济的发展,政府更是打破了“坊”、“市”的界限,城中各地“市人买卖于其间”,出现了夜市与早市,农村的草市也迅速发展起来,四川地区依靠发达的农业、手工业基础,成为了全国性的商业都会,商业经济十分活跃,北宋熙宁十年成都的商税额排到了全国第三,由此可见一斑。商业的活跃促使商业和商品流通规模的扩大,市场中流通的货币总量也要求急剧增加,因此四川同样出现了“钱荒”现象。

(《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宋代商品经济的繁荣)

宋太祖赵匡胤灭掉盘踞在四川的后蜀政权后,将当地的铜钱全都集中解送京师以缓解中原的货币短缺问题,又因为四川本身不是产铜地,铜钱在四川就基本消失了。于是,宋太祖下令四川地区只能使用铁钱,并禁止其他地区向四川流通铜钱。可是,铁钱本身价值低廉,购买力十分低下,而且铁钱尤为笨重,携带十分不便。据南宋人李攸《宋朝事实》记载:“川界用铁钱,小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折大钱一贯。大钱一贯重十二斤,街市买卖至三、五贯文,即难以携持。”铁钱一贯重达十二斤,街市小买卖都能用到三到五贯钱,价低体重的铁钱给贸易造成了极大的不便,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交子应运而生、应时而出。

(宋代铁钱)

“蜀民以铁钱重, 私为券, 谓之交子, 以便贸易。”最初的交子产生于何时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只知道它是由民间一些小商家私自发行的,没有统一的形制,面额是临时填写的,交子持有者可以到发行商户兑换铁钱,商人从此不必随身携带铁钱,起到了汇票或支票的作用。因交子是用楮树皮造的绵纸制成的,它又被称为“楮币”。由于发行交子的商户资本不足,加之有一些不法商人挪用资金,导致“奸弊百出,狱讼滋多。”这便是私交子的自由发行阶段。

为了解决交子私自发行的弊端,宋朝官府开始出手整顿交子市场。据记载,“富民十六户主之。”也就是经过官府批准的成都十六户富商联合设立交子铺。《宋朝事实》对此有极为详细的记载:“诸豪以时聚首,同用一色纸印造,印文用屋木人物,铺户押字,各自隐密题号,朱墨间错,以为私记,书填贯,不限多少。收入人户见钱便给交子。无远近行用,动及百万。街市交易,如将交子要取现钱,每贯割落三十分为利。”这便是十六户富商联合发行私交子的阶段,此时的交子用同一色纸印造,纸上印有屋木人物,还有铺户“密押”,拥有统一的形制,面额仍然是临时填写,除成都外各地还开设分铺。

交子市场的规范化很好地促进了蜀地经济的发展,可是好景不长,十六户富商私自挪用交子铺的资金用以购买房产、珠宝、田地等,交子铺无法兑换现钱,人们在官府闹起了“诈伪”、“争讼”,引发了交子的信用危机。官府不堪其扰,简单粗暴地下令关闭交子铺,停用交子,“并下令益州今后更不得似前日置交子铺”,私交子的时代结束。

“禁行交子”后蜀地的经济很快萧条,转运使张若谷和知州薛田意识到了交子的重要性,于是向皇帝上书“废交子不复用,则贸易非便,但请官为置务,禁民私造。”宋仁宗采纳了他们的建议,于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设立益州交子务,垄断交子经营,第二年以现钱36万贯铁钱为准备金,发行了125万6340贯交子。这便是官交子阶段。值得注意的是,私交子在很大程度上与汇票、支票的兑换功能相类似,而官交子一是有国家经济做后盾;二是政府公文赋予它法定货币的地位,这才表明真正意义上的纸币从此诞生。

(南宋会子)

官交子也以楮纸为原料,有了规定面额,但形制上仿私交子。宋朝政府鉴于私交子的弊端,规定了所谓的“钞法”:一是严格限制官交子的发行量,北宋政府直到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以前的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以125万6340贯为发行额度限制;二是发行前需有准备金,“大凡旧岁造一界,备本钱三十六万缗,新旧相因。”目的是为了保证政府信用;三是官交子有一定的流通时限,官交子分界发行,以三年为一届,界满换新,需30文“贯头钱”;四是官交子的使用有地域限制,最初规定仅在四川流通,后来尝试推广到陕西等地,最终失败。

“钞法”中的这些规定无疑是正确的,说明北宋政府意识到了纸币的本质,倘若不谨慎发行,定会导致货币体系崩溃,这实在是中国人在金融领域的一大创新,有了这些规定,官交子才得以成为能够持续发行的真正意义上的纸币。

【交子的衰落】

倘若北宋政府能够一直遵循早期明文规定的“钞法”,严格发行官交子,纸币就能一直持续下去,更好地服务商业发展。但最终还是事与愿违,明代人有过这样一句话,“钱之弊在于伪,钞之弊在于多”,后来北宋朝廷逐渐将发行纸币作为弥补财政赤字、筹措军费的手段,逐渐突破“钞法”规定的额度,超发滥发十分严重。

(宋仁宗)

宋仁宗庆历七年(1047年),北宋与西夏交战,边境秦州兵马粮草军事不足,于是朝廷向益州借支几十万交子,这是发行交子第一次不设本金,也是第一次在四川以外流通,最终导致“散在民间,为弊至深。”此后,英宗朝也因西夏战事多次向益州支取不设本金的交子,这对交子的稳定造成了一定影响。宋神宗熙宁年间因财政紧张,出现了增发交子的现象。

宋哲宗时期,滥发纸币成了军费主要来源,《宋史》记载:“绍圣以后,界率赠造,以给陕西沿边籴买及募兵之用,少者数十万缗,多者或至数百万缗。”到了宋徽宗时期,北宋皇室奢靡、政治腐败,滥发交子甚至成了政府敛财的一种手段,交子出现大幅度贬值,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最后交子一文不值,大观三年(1109)交子彻底不被民间认可,政府被迫废除交子,改设“钱引”。

【国史君的总结】

交子的出现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金融经济领域的一大创新,是值得赞誉的。它与宋代之前的里布、白鹿皮币、飞钱等经济发明颇有历史渊源,是宋代活跃的商品经济与时代机遇相结合的产物。纸币节省了货币成本又便于流通,促进了商业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但是纸币的不利影响实在很大,以宋代为例子,政府垄断交子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发展商业,而是赋予纸币很多政治功能,利用滥发纸币解决财政危机、筹措军费、充实皇帝内库、官员敛财等,这种不遵循经济规律的发行纸币最终导致了交子的衰落。这一切弊端的根本原因在于封建专制制度,而纸币就像是自然经济占主体地位的封建文明下的一个“早产儿”,实在令人可惜。

展开
收起

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纸币“交子”,到底是“支票”还是“纸币”?

本文来自:百度知道日报

交子,是发行于北宋于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的货币,曾作为官方法定的货币流通,称作“官交子”,在四川境内流通近80年,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

交子最早出现于四川地区,宋时期,由于经济发展,市场上流通着大量的金属货币。当时的四川地区通行铁钱,铁钱值低量重,使用极为不便。当时一铜钱抵铁钱十,每千铁钱的重量,大钱25斤,中钱13斤。买一匹布需铁钱两万,重约500斤,要用车载。由于四川地理交通闭塞,“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北宋初年,四川成都出现了为不便携带巨款的商人经营现金保管业务的“交子铺户”。存款人把现金交付给铺户,铺户把存款数额填写在用楮纸制作的纸卷上,再交还存款人,并收取一定保管费。这种临时填写存款金额的楮纸券便谓之交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交子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许多商人联合成立专营发行和兑换交子的交子铺,并在各地设分铺。由于铺户恪守信用,随到随取,交子逐渐赢得了很高的信誉。商人之间的大额交易,为了避免铸币搬运的麻烦,也越来越多的直接用交子来支付货款。后来交子铺户在经营中发现,只动用部分存款,并不会危及交子信誉,于是他们便开始印刷有统一面额和格式的交子,作为一种新的流通手段向市场发行。正是这一步步的发展,使得“交子”逐渐具备了信用货币的特性,成为了真正的纸币。

随着交子影响的逐步扩大,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的需求也日益突出。,北宋景德年间(1004—1007年),益州知州张咏对交子铺户进行整顿,剔除不法之徒,专由16户富商经营。至此“交子”的发行正式取得了政府认可。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政府设益州交子务,以本钱36万贯为准备金,首届发行“官交子”126万贯,准备金率为28%。

“官交子”发行初期,其形制是仿照民间“私交”,面额依然是临时填写,加盖本州州印,只是分了一定等级,从1贯到10贯。并规定了流通的范围。宋仁宗时(1039年起),一律改为五贯和十贯两种。到宋神宗时(1068年起),又改为一贯和五百文两种。发行额也有限制,规定分界发行,每界三年(实足二年),界满兑换新交子。后来因供应军需超额发行,交子严重贬值。1105年遂停止发行,改用“钱引”。

交子是支票?还是纸币?

最初的“交子铺户”存款人把现金交付给铺户,铺户把存款人存放现金的数额临时填写在用楮纸制作的卷面上,再交还存款人,当存款人提取现金时,每贯付给铺户30文钱的利息,即付3%的保管费。这种临时填写存款金额的楮纸券便谓之“交子”。这时的“交子”,是一种要经过公私主管认同的存款和取款凭据,此时它就是支票,因为它起了支票的作用。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交子”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交子铺户也恪受信用,随到随取;加之所印“交子”图案讲究,隐作记号,黑红间错,亲笔押字,他人难以伪造,所以“交子”赢得了很高的信誉。商人之间的大额交易,为了避免铸币搬运的麻烦,直接用随时可变成现钱的“交子”来支付货款的事例也日渐增多。后来交子铺户在经营中发现,只动用部分存款,并不会危及“交子”信誉。于是他们便开始印刷有统一面额和格式的“交子”,作为一种新的流通手段向市场发行。这样就不用兑换现钱直接在流通中使用交子与商品交换。这时的交子就不仅仅是支票了,这种“交子”已经是铸币的符号,真正成了纸币。

现在世界之所以公认交子是纸币,就是因为人们了解了它以上所说的发展过程和使用经过。

公元1023年(天圣元年)宋政府开设了世界上第一个负责纸币发行的官方机构“益州交子务”,这实际是世界上最早的中央人民银行。公元1024年宋政府开始印刷发行“交子”,此种“交子”铜板彩印,上面印有鸟兽、花纹、图案或故事等,异常精美。此种票据有如公债,分界发行。交子最初是以两年为一界,发行新交子的同时废止并回收旧交子,自公元1072年(熙宁五年)起,虽仍然是每两年发行一界,但是每界交子的流通期增加到四年。交子的面值为自一贯文至十贯文的固定面值,以铁钱为本,备有发行准备金,已经基本具备了近代本位货币的特征要素。

北宋交子印钞铜版副券,上面有“大宋通行宝钞”以及“户部奏准印造大宋宝钞宋城通行使用,伪造者斩,告捕者赏银十贯。天圣元年”字样,特别是“大宋通行宝钞”这六字可知,它是地地道道的纸币没错,只不是在官方正式发行前,交子发展的初期,它确实只有支票功能,因为它要兑换才能使用。

另外,根据现代商品货币学说的观点,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货币就是在商品或劳务的支付中或债务的偿还中被普遍接受的商品交换的媒介。通货(钞票和硬币)是货币;支票账户存款也被看成是货币;旅行支票或储蓄存款等信用工具也可发挥货币的功能。因此,货币定义包含了一系列东西,而不是某一样东西,因为支票也是一种货币。

“交子”的出现,便利了商业往来,弥补了现钱的不足,是我国货币史上的一大业绩。此外,“交子”作为我国乃至世界上发行最早的纸币,在印刷史、版画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对研究我国古代纸币印刷技术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
收起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为什么产生于四川?

在纸币出现以前,人们都是用金属货币进行交易流通。可是金属货币却存在着一些难以克服的天然缺点,比如数量不足、不方便携带等等。后来随着纸币的出现,人们开始意识到这张小小的纸片远比金属货币方便很多,于是纸币便逐渐替代了金属货币的日常交易流通属性,人类的商业活动也因此得到跨越式发展。所以,纸币对人类的经济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那么问题来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自哪里呢?答案是:北宋时期的四川。

四川一直有着天府之国的美誉,是我们中国的一块福地。可是在北宋时期,四川人民的生活境遇却不怎么理想。早年宋太祖赵匡胤发兵统一全国,统治四川的割据政权后蜀也很快就被征服。然而,宋军在占领成都后却开始疯狂劫掠,结果导致蜀地军民再度起兵反抗,一场原本已经平定的战事又因此再起烽烟。之后经过一年时间的镇压,蜀地军民的反宋抗争最终还是被平定了。赵匡胤认为川人难治,于是对四川采取了不同于大宋朝其他地方的政策,宗旨就是一条:将四川搜刮干净。因此,川人手中的黄金、白银,甚至铜币都被搬去了京师开封。

川人手中的金属货币都被搜刮走了,那么他们该如何进行日常交易呢?无奈之下,川人只好使用更没价值的铁钱。按照当时的货币兑换比例,一铜钱相当于十铁钱。1000个小铁钱重13斤,1000个大铁钱重25斤。川人平时出去下个馆子都得背着几十斤的钱出去,这日子还怎么过?于是,一种叫“交子铺户”的店铺开始最先在四川成都出现。

交子铺户的功能有点类似于现代银行的存取款功能。存款人把钱存入交子铺户,铺户就给开具出一张印着红、黑两色标记有秘密记号图案的纸,以后这张纸的持有人就可以用它来取钱。这便是交子的最初雏形。

交子的出现大大方便了川人的经济生活,但也带来了一个新问题,那就是一张纸上的图案和密码无论有多复杂,但总是能够被人所破解的。时间一长,真假交子泛滥,官府被各种由交子引发的民间纠纷搞得焦头烂额。

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当时正主政四川的北宋封疆大吏张咏下令成都十六户富豪联保主持,用统一的纸张、统一的印文印制交子。这种新版本的交子有十六家铺户的联合签署,又带有每家的独特标记,因此交子密码变得非常复杂,几乎让制假者无从下手,交子终于开始大面积流通起来。

不过,再复杂的交子都难以承受时间的考验。随着交子流通时间的变长,原本复杂的密码也逐渐被制假者破解,伪造交子又再次出现在市场上。

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时任摄政皇太后的刘娥下令在成都设立交子务,正式以官方身份来接手交子事务。官方交子上盖有益州(即成都)交子务和益州观察使的官印,以国家信用为交子背书。伪造交子就相当于在国库中偷钱,自然是罪不容诛。此外,每张交子都限定了面额,比如有一贯的交子、十贯的交子等等。如此一来,交子就可以像现钞一样直接在市场上流通。

交子的出现解决了古代商品流通的瓶颈。自此,北宋经济飞速发展,很快就出现了“仁宗盛治”的大好局面。

展开
收起

「每日文物鉴赏」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中国古代货币演变简介

中国的货币历史悠久

种类繁多

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货币文化

先秦时期

各诸侯国在不同地区

使用形制各异的刀币、布币、环钱

秦统一中国后

中国货币主要以环钱为主要形制

到北宋

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到明代

白银成了最主要的流通货币

交子是世界最早使用的纸币

最早出现于四川地区

发行于1023年的成都

最初的交子实际上是一种存款凭证

宋朝时

成都出现了为不便携带巨款的商人

经营现金保管业务的“交子铺户”

存款人把现金交付给铺户

铺户把存款数额填写在

用楮纸制作的纸卷上

再交还存款人

并收取一定保管费

这种临时填写存款金额的楮纸券

便是交子

交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交子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

许多商人联合

成立专营发行和兑换交子的交子铺

并在各地设分铺

商人之间的大额交易

为了避免铸币搬运的麻烦

也越来越多的直接用交子来支付货款

后来交子铺户在经营中发现

只动用部分存款

并不会危及交子信誉

于是他们便开始印刷

有统一面额和格式的交子

作为一种新的流通手段向市场发行

正是这一步步的发展

使得“交子”逐渐具备了

信用货币的特性

成为了真正的纸币

1004—1007年

益州知州张咏对交子铺户进行整顿

剔除不法之徒

专由16户富商经营

“交子”的发行正式取得了政府认可

1023年

政府设益州交子务

以本钱36万贯为准备金

首届发行“官交子”126万贯

准备金率为28%

从商业信用凭证到官方法定货币

交子在短短数十年间

就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具备了现代纸币的各种基本要素

将还处在黑暗的中世纪的欧洲

远远抛在后面

北宋交子的印版

纸币的出现是货币史上的一大进步

钱币界有人认为

中国纸币的起源

要追溯到汉武帝时的“白鹿皮币”

和唐代宪宗时的“飞钱”

“白鹿皮币”是用宫苑的白鹿皮

作为币材

每张一方尺

周边彩绘

每张皮币定值40万钱

由于其价值远远脱离皮币的自身价值

因此“白鹿皮币”

只是作为王侯之间贡赠之用

并没有用于流通领域

因此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纸币

只能说是纸币的先驱

“飞钱”出现于唐代中期

当时商人外出经商

带上大量铜钱有诸多不便

便先到官方开具一张凭证

上面记载着地方和钱币的数目

之后持凭证去异地提款购货

此凭证就是“飞钱”

飞钱

“飞钱”实质上只是一种汇兑业务

它本身不介入流通

不行使货币的职能

因此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纸币

北宋时期四川成都的“交子”

是真正纸币的开始

纸币出现在北宋并不是偶然的

它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宋代商品经济发展较快

商品流通中需要更多的货币

而当时铜钱短缺

满足不了流通中的需要量

当时的四川地区通行铁钱

铁钱值低量重

使用极为不便

当时一铜钱抵铁钱十

每千铁钱的重量

大钱25斤

中钱13斤

买一匹布需铁钱两万

重约500斤

要用车载

因此客观上需要轻便的货币

这是纸币最早出现于四川的主要原因

北宋是一个高度集权的封建专制国家

但全国货币并不统一

存在着几个货币区

各自为政

互不通用

当时有13路专用铜钱

4路专用铁钱

陕西、河东则铜铁钱兼用

各个货币区又严禁货币外流

使用纸币正可防止铜铁钱外流

此外

宋朝政府经常受辽、夏、金的攻打

军费和赔款开支很大

也需要发行纸币来弥补财政赤字

种种原因促成了纸币——“交子”的产生

“交子”的出现

便利了商业往来

弥补了现钱的不足

是我国货币史上的一大业绩

“交子”作为我国乃至世界上

发行最早的纸币

在印刷史、版画史上

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对研究我国古代纸币印刷技术

有着重要意义

纸币的产生是经济发达的象征

在南宋152年的历史中

使用纸币的时间长达100多年

共发行“会子”近14亿贯

如果按照南宋当时1两黄金

兑换35贯铜钱的换算方法

相当于发行了1600多吨黄金

纸币的重要用途由此可见

近期热文:

「每日文物鉴赏」楚国的青铜贝币,蚁鼻钱

「每日文物鉴赏」楚国郢爰,开启了中国的“黄金时代”

「每日文物鉴赏」秦公簋,开创了中国早期活字模

「每日文物鉴赏」青瓷神兽尊,“回头浪子”的守护神

「每日文物鉴赏」人面兽面组合纹玉琮,神人骑在神兽上

展开
收起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北宋“交子”的兴衰

根据大量文献的记载和现如今已经出土的文物来看,中国是有着比较悠久的货币使用历史,是世界上使用货币较早的国家之一。

我国货币的使用历史至少也是也有4000多年了。从最开始的原始的贝类货币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布币、刀币、蚁钱币等货币,再到秦始皇同一中国之后,秦朝所使用的方孔钱。货币文化在中国可谓是一脉流传,源远流长。

在明清以前,中国其实同世界上的其他国家的货币制度对比起来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的,各国的货币基本上都是实物货币并且以贵重金属居多。但是在近代的道路上,随着西方世界的不断发展,经济上的大踏步前进,资本主义的萌芽发展,西方开始在金银之间徘徊,继而甚至是走向了金本位制的道路,而在这时,中国的日常生活仍然离不开“钱”,下层的民众所使用的以铜质、铁质的钱币居多,而上层的人则普遍使用银质、金质钱币。

这种现象在学术界往往被当成中国当时的工商业不发达的一个重要的标志。但是让人想不到的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就是诞生在中国的。

其实,在明清时期白银逐渐成为我国的货币的重要组成部分之前,我国还有一段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纸币历史。其中,最早被发明的纸币就是一种被叫做“交子”的楮币。

这种纸币最开始是由蜀地的有钱的商人们印制的,当时因为四川地区的铜钱十分缺乏,而铁钱笨重,运输起来又是十分的不方便。所以在成都有16户富商,他们共同集资,一共集资36万缗作为储备金,用来保障“交子”的有效性和权威性。当时,在蜀地楮纸十分盛行,并且楮纸的纸质十分耐磨又绵软,非常适合用来制作纸币。所以就选用楮纸作为制作货币的原材料。因为有富商大户的担保,交子有着很高的信誉度。所以很快就在四川地区流行开来。

随着民间交子的发展,很快进入到了官家的视野当中。到了宋朝的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的时候,官方的交子正式发行了。

其实,中国在还是还是青铜币本位制的情况下就孕育出了纸币,乃至后来相配套的纸币体系,都是有着很深的社会根源的。在五代十国时期,全国各地的割据势力此起彼伏,各地区政权更替频繁,政局动荡。但是川蜀地区因为地势崎岖,入蜀不易,易守难攻的天然优势使得该地区在战乱当中能够偏安一隅,内部保持相对的安定。但是同时也使封建势力不断地滋长。尤其是后蜀统治时期,统治者们贪图享乐,骄奢淫逸。压榨当地百姓的钱财以此来满足自己的奢侈生活。到后来又为了防守别国的侵扰,开始募兵屯粮,更是加重了当地百姓的负担,使这一地区的矛盾激化。

到后来的北宋朝廷,也因为统一的需要,要集中权力、兵力、财富于中央朝廷,对这一地区过度索取。很多人生活陷入绝境,被逼无奈之下只好出逃蜀地。当北宋王朝的大规模战争结束,北宋的统一的实现,川蜀地区的情况才发生了转变。

为了实现社会的稳定、人们富足生活、国家财力富强的方面的追求,北宋的统治者调整了治理国家的策略,将政策对准百姓,给百姓以政策上的恩惠,减免五代十国时期的不合理税收,大力推行廉政政策,要求官员修身爱民,对官员的行为准则专门颁布诏令,予以告诫。同时在对外政策上面,结束了对外的敌对政策,为国家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而川蜀地区在这一时期,也正是凭借着这样的治国策略得到了休养生息的机会。北宋真宗皇帝在位时期,成都一度发展到唐代“杨一益二”的盛况。全国的经济在这一时期都得到了发展,贸易量与日俱增,商业贸易规模逐渐扩大。但是与此同时,北宋政府对于货币流通进行严格管制,要求流通中的货币都要足额,铸造要严格按照要求的形制、用料、重量实施。这本是有益于商业活动的政策。但是这样的规定,造成货币面值与前代的货币出现不同,流通中的铁钱作为商品的价值高于它作为货币的价值。

所以虽然宋朝政府规定严禁捣毁货币,但是也阻挡不了民间毁钱铸器的做法。于是,有相当的数量的铁钱退出了市场的流通,再加上王小波、李顺起义的破坏,减少了钱币的供应量。面对发展迅速的经济,钱荒问题愈发突出。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四川地区因为茶叶、马匹等贸易的发达,铁钱笨重,自身的独特地理条件又加大了钱币的运输难度等原因。所以“交子”最终在宋代的四川地区诞生。

交子在蜀地从一种民间的货币转变成为国家信用货币的过程中,大致可以看做是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川蜀地区因为宋朝的政策支持,成为了重要的市场,吸引了来自全国其他的地区的长途商贩带着钱币来这里采买货物。一开始,这些外来的商人们会将自己手中的银钱到一些金融商铺兑换成带有商铺标号的票据,这些票据既可以在商品的买卖交易时使用,同时也可以用这些票据在指定的地点兑换成现银。使票据具有了货币职能,能够代替铁钱进行流通。

这时候这些票据的使用主要是依靠开票人的信用,依靠商铺的信用立足。到第二阶段,四川地区经官府的挑选之后,选出来16户有实力,并且信誉良好的富豪,共同集资,将36万缗作为保障金。由着16户共同担保来发行交子。只需要缴纳现钱就可以兑换同等面额的交子,在用交子兑换现银的时候,则需要额外每贯收取三十文作为手续费。这一时期,因为有保障金,再加上还有16户商户的信用,使得交子得到更为广泛地认可,在川蜀地区迅速发展起来。

随后,逐渐由政府接受管辖。政府对于富商大户将利益至上,面对不可抗力等的冲击,集体信誉就很难在发挥作用。从而很容易引发挤兑风波,众多交子的持有者蜂拥到交子铺进行兑换的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有官员上书,认为应当将交子放到国家的信用体系当中去,对它进行正常的管理,在社会稳定、没有大规模的挤兑风波发生的时候,就不对交子进行过多的干扰。在采纳了这一建议,将交子交由官办之后,有国家信誉作为保障,再加上它自身小巧、便携等优势使得在川蜀地区广受欢迎,对川蜀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交子”作为交易的媒介,为商业活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对商业的突出贡献,也使得成为了国家财政当中的一部分。

同其他朝代一样,宋朝将国家的人力、物力也用于了边境的防守和边境的战争当中去。

宋朝在同西夏的战争当中,朝廷征调了一百多万人投入到战争当中去。为了前线的粮食、衣物等军需物资的供应,政府希望能够发挥出商人的力量,鼓励商人上到战争前线去运输军需。所以政府向商人们提供一种叫做“交引”的期票。当商人们运送粮草等军需物品上前线之后,政府就用这种期票来做交付。商人们可以用这个“交引”在开封的“榷货务”,宋朝的市场管理机构来兑换铜钱。

后来,得到政府允许。一些商户可以直接进行票据交易。期票的做法节省了商户们运输货币的费用,得到了商户的支持,“交引”的运转得到了良性的循环。但是后来,在王安石的激进变法前提下,边疆战事所呈现出的扩大态势,财政支出加大,政府开始超发交子,流通中的货币量开始急剧膨胀。交子的流通顺畅、经济向好发展的局面最终还是没有维持下去。

究其主要缘由,主要还是在政府上。

政府没有能够有效地控制“交子”的发行量,没有掌握好手中的权力。一但当政府面临着超额的政府预算支出时,政府首先想到的解决措施就是利用手中的权力,加大货币的发行量。而不会去想方设法的约束自身的行为来到达效果。就是因为政府如此这般滥用公信力,交子发行量失衡,到了北宋哲宗元符年间时,新旧发行“交子”的兑换比率已经上升到了1:5的比例。大量的交子成为政府敛财的工具,失去信用的交子最终成为一张废纸。

在此后,北宋王朝的统治者甚至不加收敛,越发猖狂。导致纸币的信用一降再降。到了后来,民间人们已经拒绝再接受纸币,手中有纸币的人都是想方设法的希望能够将手中的纸币兑换出去。市场上甚至是一度出现了纸币泛滥,而铜币竟然难得一见的局面。就在这样的混乱当中,使得国家的货币体系也逐渐走向崩溃的边缘,北宋王朝也在这场动荡之中走向了灭亡。

南宋时期,虽然北宋已经灭亡了,但是北宋所创建的纸币体制任然延续了下来,并在南宋王朝继续实行。除了原有的“交子”之外,还又先后新发明了纸币“会子”、“关子”。

前期,南宋王朝对于货币还是比较严谨的,但是到了后来,面对政府的财政苦难,南宋政府逐渐开始滥发纸币,物价飞升,纸币逐渐失去了货币功能。货币制度的紊乱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南宋经济制度的崩溃,这也成为南宋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南宋和北宋俩大王朝,最开始都享受过纸币所带来的红利,但是到后来,王朝的覆灭都有纸币的原因在,成为摧垮一个王朝的利器。

可以说,交子见证了宋朝经济的从振兴到衰败的整个历史进程。到了元朝纸币的发行量达到了顶峰,元朝的“中统钞”、“至元钞”都出现过大额度的贬值,到后来,人们对纸币已经没有多大信任度了,明朝的交易甚至只能以以物易物来进行。到了明清两朝,作为我国古代货币史最后一幕,从宋朝开始的纸币基本上已经消失不见了。

在明朝的最开始,也发行过一段时间的纸币“大明宝钞”,但是也遇到了大额度贬值的情况,明政府随后决定停发纸币,市场交易当中也不再使用纸币来进行交换。同时承认白银的货币作用,规定以后百姓交税等都可以使用白银。从此,白银成为了明朝和清朝的价值标准和价值尺度。虽然在这期间也有人上书皇帝提议发行纸币,但都被皇上驳回。

但在太平天国期间,为了维持战争,清政府也短暂的发行过一段时间的纸币。而中国近代的统一的纸币体系,就要从一九三五年开始说起了。

现如今,纸币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已经广泛地流行开来。各国纸币都有着共同的特点,就是依靠着国家的信用来生存。发行权力归国家所有,并且设置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配备进行纸币的发行和管理,在这些特点当中,都能够看到交子的影子。

所以说,无论后世的人们对货币有这或好或坏的评价,都对交子有着极高的称赞。作为已经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交子”,在人们今天的生活当中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它仍值得我们进行更多更加深入的研究,以此来为人们今天的生活做出指导。

参考文献:

《从交子到关子—见证宋朝经济由盛转衰》——王中亚

《交子从广受欢迎到被放弃的命运》——徐瑾

《北宋前期交子诞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创新发展研究》——罗天云

《为什么纸币最早出现在中国》——王宁

展开
收起

世界上发行最早的纸币,中国市面流通六百年,甩出外国几条街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物质生活的丰富,使得我们到处都需要花钱,钱作为货币的载体,有着纸质和硬币的区别,到了现在,大家购物吃饭都不用现钱,直接刷卡、刷手机,生活的便利使我们忘了纸币是怎么发明的。现在我们就了解一下,世界上出现的最早的纸币。

唐宋是中国古代经济文化发展最鼎盛的时期,尤其是北宋,重文轻武,重视经济的发展,从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就能看出北宋商业的繁华,经济发展水平很高。在北宋初年,川蜀之地的成都是全国的商业都城之一,市面上已经出现了专门为携带巨款的商人经营现钱保管业务的“交子铺户”,换句话说就是现在的银行。

就像二十年前一样,存款人把现金交给铺面保管,铺户查阅玩账户的钱财数目后,给存款人开一张纸条作为依据,上面写着存款人的存款金额。等存款人想要用钱的时候,就可以拿着纸条,到铺面提取现金,铺面按现金原数奉还,只是按照存放的天数,还有市场金钱的比例扣除一部分手续费,也就是铺面的保管费。而这种填写存款人金额的纸条,当时的人们称为“交子”。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使用“交子”的人们越来越多,只要是家里有点积蓄的,为了防止盗贼偷窃,都会选择把钱存到铺户,交给专门的铺面(银行)保管。为了方便储存货币,许多商人投资联合成立了专营发行和用于兑换“交子”的交子铺,而且开设分店,全国连锁。

“交子”逐渐具备了信用货币的作用。为了控制货币的流通和发行,北宋政府对交子进行了整改,政府设立益州交子务,从京城选出官员担任监管,负责主持交子的发行,为了防止假币,严格控制印刷的数量,这就是我国最早由政府发行的纸币——官交子。这种纸币的发明,要比后来的西方经济强国美国、法国等国家早出六七百年,外国被甩出几条街,这就是世界上发行最早的纸币,连外国人都要感叹。

“交子”的出现,有利于商业的发展,便于货币的流通,弥补了现钱的不足,是我国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在中国市面已经流通六百年,甩出外国几条街。还有交子作为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自然离不开造纸术的发明和传播,外国人都是依靠中国造纸术印刷术传播到国外,才开始有纸币的。所以,我们应该熟悉纸币的发展历史,在盲目赚钱的时候,学会回顾历史,懂得理财,享受生活。

展开
收起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1986年在英国伦敦举行的世界货币研究会上,中国代表展出了世界上现存的最早的一枚纸币——“官交子”,引起轰动。到会的各国货币专家和收藏家无不感到惊讶。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比欧洲要早几百年。最早的纸币出现在北宋宋真宗时期,那时我国经济发达,商业繁荣,市场上货币流通数目很大。当时流通使用的铁钱和铜钱已很不适应。每一千文铁钱重25斤,买一匹罗需两万钱即500斤铁钱,如此铁钱便需用车载。

于是,四川成都附近的富民十六户开始制造一种钱卷,这种钱卷上印有房屋、树木、人物的图案,并签了押,做有暗记,称为“交子”。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到了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由于富民家资衰落,不能完全兑现,改由政府发行,当时政府设置了益州交子务。由政府发行的“交子”称“官交子”。 以铁钱做币值本位。面额自一贯至十贯不等,发放时临时书填,后改为印发,有五贯、十贯两种,旋又改为一贯和五百文。发行原有定额,以铁钱为现金准备,两整年为一界,随界造新换旧,禁止民间私造。“官交子”印刷比较考究,用铜版印刷,三色套印,版面图案精美。1986年世界货币研究会上,中国代表展出的就是这种纸币。这枚纸币不仅在货币史上价值极高,而且对印刷史、版画史的研究也有极高的资料价值,堪称世界多色印刷术的鼻祖。

神宗时,始定交子可行用两界(即四年),等于发行额增长一倍。交子开始贬值。哲宗时,增造无定数,贬值更甚。到了宋徽宗崇宁、大观年间(1105年),又把“交子”改为“钱引”。“钱引”比“交子”更精美,每张“钱引”用六颗印来印制,分三种颜色,有复杂精致的花纹图案,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我国不仅保存有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还收藏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印版。这块北宋纸币印版被誉为中国货币史宝库中的一颗明珠,为中外历史学家和货币史学家所瞩目。北宋的这块纸币印版,呈长方形,上半部顶端是十枚货币图形,其下有“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主管,并同见钱七百七十陌流转行使”的文字,下半部为房屋、树木、人物图案。这块印版制作很考究,但却没有纸币名称和面值。它到底是北宋何种纸币的印版,迄今尚没有明确的结论。

纸币的出现是货币史上的一大进步,北宋交子的兴衰历程,对今天也是有借鉴的,政府的监管法制对于金融币制的稳定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纸币的发行和稳定,能够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国家创造了财富,对解决国家的一时之需有重大作用。政府毁坏了原有的金融法制,滥用了信用,其结局必然导致通货膨胀,货币体系的崩溃。

展开
收起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中国,竟还是私人发行,长什么样?

“交子”之始,史称:“先是,益(今四川成都)、邛(今四川邛崃)、嘉(今四川乐山)、眉(今四川眉山)等州,岁铸钱(铁钱)五十余万贯,自李顺作乱,遂罢铸,民间(铁)钱益少,私以‘交子’为市。”其起始时期当在李顺起义被平定后不久,大约在真宗咸平元年(998年)前后,但此时交子的形式、内容皆不详。至景德二年(1005年)时,已是“奸弊百出,狱讼滋多”。同年二月,命益州知州张詠与益州路转运使黄观共同商议处置之法,他们采取在嘉州邛州铸造大铁钱,大铁钱一当小铜钱一或小铁钱十,三者共同使用,增加了货币流通量,“民甚便之。”这种初创的“交子”,因而停止流通。

益州路是北宋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商业繁荣,笨重的铁钱铸造量增加,虽然解决了货币流通量不足的问题,却无法适应商品交换频繁的需求,到大中“祥符之辛亥(四年,1011年)”,“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他们“连保作交子”,“以时聚首,同用一色纸印造。印文用屋木人物铺户押字,各自隐密题号,朱墨间错,以为私记,书填贯,不限多少。收入人户见(现)钱,便给交子,无远近行用”,“街市交易,如将交子要取见钱,每贯割落三十文为利”。

发行交子户,以“每年与官中出夏秋仓盘量人夫,及出修糜枣堰丁夫物料”,取得官府的认可和保护。遇到交子发行户与交子持有人发生纠纷,“以至聚众争闹,官为差官拦约,每一贯多只得七八百(钱),侵欺贫民”这种票面没有固定数额,而是依据商人缴纳钱数多少再临时填写数额,可以在市面流通,也可向接受交子者换取现钱,是一种铁钱代币券。虽然已具有近代“金本位制”时期纸币的某些特性,但更接近于近代欧美各国的“不记名可流通支票”,还不能称作纸币。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薛田任益州路转运使时,十六户富户发行的“交子”,已经“数致争讼”,薛田“请置交子务,以榷其出入”,“久不报”。天禧四年(1020年)十一月,寇瑊任益州知州,“到任,诱劝交子户王昌懿等,令收闭交子铺,封印、卓(桌) 更不书放”。到次年春,益州及外县的交子铺全部关闭,而且“今后民间更不得似日前置交子铺”。但是,自天禧五年停罢民户发行的“交子”以后,严重影响了商业活动,因为铁钱“小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即使折合大铁钱一贯,也重十二斤,“街市买卖至三五贯文,即难以携持”,“市肆经营买卖寥索”。货币制度的滞后,明显影响了商品交换的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一种新货币产生的条件已经成熟。

天圣元年(1023年)八月,主张发行政府“交子”的薛田出任益州知州,在益州路转运使张若谷、梓州路提点刑狱王继明的共同支持下,于同年十一月戊午奏准设立益州交子务,即公元1024年1月12日,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纸币发行机构设立。这次发行的官交子,要有“见(现)钱桩管”,不能“虚行刷印”,也即是要“备本钱”,相当于近代欧美发行金本位纸币时的“发行准备金”;而且是“逐道交子上,书出钱数自一贯至十贯文”,即每张交子的票面都有固定的钱额,而这是近代纸币的特有标志之一。

这次发行的新交子,即是铁钱本位制的“纸币”。其样式“一依自来百姓出给者阔狭大小”,可能票面上也印有“屋木人物”,但使用益州“铜印印记”。印刷好新交子,仍依照以前的交子那样书填钱贯数所不同的,不是依据客户缴纳现钱多少填写,而是事先填写好的固定面额。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世界历史上最早的纸币首次发行时间,是北宋中叶之初的天圣二年二月二十日“起首书”发行,即公元1024年3月19日。发行量一百二十五万多贯,这是地方政府发行的地区性纸币。

展开
收起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何时出现的?

古往今来,不论生活在哪一个时代的人,生活中几乎都离不开钱。今天世界各国在市场上流通的钱大多是“纸币”形态的,那么,最早的纸币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据史学家研究,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在1000多年前我国宋代时出现的,当时称为“交子”,主要流通于四川地区。那时的四川一带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民间贸易买卖比较频繁,在“交子”出现之前,这里主要使用铁钱。铁钱的分量很重,如果交易的数额较大,随身带着上几百斤甚至上千斤的铁钱,十分不便。于是民间的商人想出一个办法—联合发行“交子”。“交子”上面有编号和发行人的印章,面值为一贯至十贯,其具体的数额栏留空,在实际发生交易时再填写,类似于支票,可以用其兑换铁钱。“交子”减少了商人的贸易成本,便于商品的购销,又促进了货币的自由流通。有学者认为,“交子”最早出现在宋代,和印刷术在宋代的长足发展,为纸币印行提供了技术条件有关。

“交子”的发行初为私人性质,但不久就出现了问题—市面上很快就有了仿造的“交子”。这样一来,许多商人就不敢再用“交子”进行交易了。后来,政府接管了“交子”事务,将之由民办转为官办,朝廷在四川设置了专门的管理机构“交子务”,从票面防伪到信用担保等方面建章立规,保障“交子”的安全流通。“交子”的特点是分“界”(每两年或三年为一界)发行,定期收回,同时控制发行总额,不滥印滥发,因此币值一直比较稳定。从1023年(宋仁宗天圣元年)到1107年(宋徽宗大观元年),“交子”共发行了42界。宋徽宗时期,交子改称为“川引”,因为对西夏的战争,财政吃紧,官府不断加印“川引”,导致四川地区货币贬值,物价飞涨。“川引”作为四川的地区性货币,一直使用到南宋。

南宋时期,出现了新的纸币“会子”。与只能在四川地区流通的“交子”不同,“会子”是一种全国性货币,并且可以兑换铜钱。不过,南宋因为偏安一隅,加上对外战争不断,经济状况远较北宋时期窘迫,朝廷面临财政危机时,经常以加印“会子”来解燃眉之急。如此几次三番之后,“会子”不断贬值,致使百姓都不愿意使用,纷纷将手中的“会子”兑换成铜钱。“会子”贬值引起物价飞涨,南宋经济几度濒临崩溃。后来朝廷又全面废止了“会子”,改发行“关子”,希望借此缓解纸币贬值的困局,但这些换汤不换药的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关子”发行十几年后,南宋王朝也随着蒙古军队的入侵而永久“关门”了。

展开
收起

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大家好,欢迎收看我的百家号棠梨雪香34,今天小编要给大家的介绍的是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北宋以前,历代流通的贷币都是“硬币”,从贝壳、铁钱、铜钱到白银。到了商品经济繁荣的北宋中期,商业繁荣,交易扩大。这时的四川仍然广泛使用铁钱,由于铁钱值小体重,给旅行携带及民间日常交换流通带来了诸多不便。当时一铜钱抵铁钱十,每千铁钱的重量,大钱25斤,中钱13斤。稍大一点的买卖,所需铁钱就要人拉肩扛。人们渴望能有一种轻便的货币代替笨重的铁钱。宋真宗时,四川一些商人发明了一种收据形式的楮(纸)券,代替铁钱流通。这种楮券两面都有印记,密码花押,朱墨间错,临时填写金额,在民间零星发行,人们称之为“交子”。

交子的产生,是宋代商业、货币经济发展的产物。“交子”是四川的方言或俗语,不单是纸币的名称,是对票证、票券的称谓,有“交合”之意,即合券取钱。这时的交子,只是一种存款和取款凭据,相当于现在的支票。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雏形。交子可以在市场上流通,又可以兑换钱银,使用十分方便。据说,早在宋太宗(赵光义)淳化年间,四川就发生了交子流通的事情。有史记载:张咏始作交子。张咏在太宗、真宗(赵恒)时,曾两度在益州(成都)做州官,而且很有政绩。他“患铁钱重,设质剂(即贸易券契)之法,谓之交子”。商人之间的大额交易,为了避免铸币搬运的麻烦,直接用随时可变成现钱的交子来支付货款的事例也日渐增多。交子可以兑换现钱也可以在市场上流通,用交子向交子铺兑换现钱时,须交一定数量的佣金。新旧交子三年兑换次。正是在这种流通过程中交子逐渐具备了信用货币的品格。

公元10世纪末叶,随着交子的广泛使用,成都的许多商人自发联合成立交子铺,专营发行和兑换交子,并在各地设交子分铺。交子上面印有房屋、树木、人物等图案,还有签押作为暗记。黑红间错,亲笔押字,他人难以伪造。加之交子铺户恪守信用,随到随取十分方便,所以信誉很高。后来交子铺户在经营中发现,只动用部分存款,并不会危及交子的信誉。于是他们便开始印刷有统一面额和格式的交子,作为一种新的流通手段向市场发行。这种交子已经是铸币的符号,真正成了纸币。但此时的交子尚未取得政府认可,还是民间发行的“私交”。存款人把现金交付给铺户,铺户把存款人存放现金的数额临时填写在用楮纸制作的券面上,再交还存款人。当存款人提取现金时,每贯付给铺户30文钱的利息,即付3%的保管费。然而,有一些交子铺户并不是守法经营,唯利是图,恶意欺诈,或在滥发交子之后闭门不出,停止营业,或者挪用存款,经营他项买卖失败而破产,致使所发交子无法兑现,纠纷时有发生。殊不知,政府早已发现发行交子有利可图。

景德年间(公元1004年—1007年),益州知州张咏借口商人争讼不息,对交子铺户进行整顿,剔除不法之徒,专由十六户富商经营。宋仁宗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交子改由地方政府垄断发行、并禁止民间私造,设置了益州“交子务”,发行“官交子”。面额一般是一贯、五贯和十贯,还可应当事人的要求临时填写数额。政府设益州交子务,由京朝官一二人担任监官主持交子发行,并“置抄纸院,以革伪造之弊”,至此交子的发行得到了政府认可。每年米粮上市时是交子发行最盛的时期。官交子的印制过程十分严格,以36万贯铁钱为准备金,定期发行,流通区域仍限于四川。后来虽在陕西、河东有所流行,但不久就废止了官交子发行初期,其形制是仿照民间“私交”,加盖本州州印,只是临时填写的金额文字不同,并规定了流通的范围。宋仁宗时,一律改为五贯和十贯两种。到宋神宗时,又改为一贯和五百文两种。发行额也有限制,规定分界发行,每界三年(实足二年),以新换旧。成都的府河边过去有条小街名叫“椒子街”,原为交子街”,是交子铺曾经聚集的地方,后因谐音,讹为今名。

宋徽宗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宋朝政府改“交子”为“钱引”,改“交子务”为“钱引务”。除四川、福建、浙江、湖广等地仍沿用交子外,其他诸路均改用钱引,并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通用。钱引与交子的最大区别,是它以“缗”为单位。钱引的纸张、印刷、图画和印鉴都很精良。但钱引不置钞本,不许兑换,随意增发,因此纸券价值大跌,到南宋嘉定时期,每缗只值现钱一百文。到了元代,纸币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中国后,发现了元代使用的纸币,于1298年撰写的《马可·波罗游记》中,详细介绍了我国纸币印制工艺和发行流通的情况。从此,欧洲人了解了纸币。美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说:“最早的欧洲纸币是受中国的影响,在1661年由瑞典发行。”史学界认为,北宋的交子是不直接参与流通的。四川地理闭塞,商人从四川携带交子外出,仍然需要将交子再兑换成金银铜钱等货币进行交易。

到了南宋时期,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铜币的制造已经不能满足流通的需要,再加上南宋经济主要靠海外贸易,导致钱币大量流失海外,民间由此出现可以用于交易的“会子”。公元10年,临安府知府钱端礼率先统一由政府出面发行会子,随着他升任为户部官员,会子也在全国范围内发行。一论及纸币的历史,钱币界有人认为中国纸币的起源要追溯到汉武帝时的“白鹿皮币”和唐代宪宗时的“飞钱”。汉武帝时期因长年与匈奴作战,国库空虚,为解决财政困难,在铸行“三铢钱”和“白金币”(用银和锡铸成的合金币)的同时,又发行了“白鹿皮币”。所谓“白鹿皮币”,是用宫苑的白鹿皮作为币材,每张一方尺,周边彩绘,每张皮币定值40万钱。由于其价值远远脱离皮币的自身价值,因此“白鹿皮币”只是作为王侯之间贡赠之用,并没有用于流通领域,因此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纸币,最多只能说是纸币的先驱飞钱”则是出现于唐代中期,当时商人外出经商带上大量铜钱有诸多不便,便先到官方开具一张凭证,上面记载着地方和钱币的数目,之后持凭证去异地提款购货。

此凭证即飞钱。飞钱实质上只是一种汇兑业务,它本身不介人流通,不行使货币的职能,因此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纸币。从北宋时由政府正式发行交子算起,中国纸币比欧洲使用钞票早了600多年。在我国封建社会的纸币中,以金朝贬值得最为严重。据《金史·食货志》记载,金朝共发行7种纸币,交钞共流通了61年,在世宗大定二十九年(公元1189年)以前的35年间是流通的相对稳定时期。大定二十九年取消七年厘革制度,纸币从此日见贬值。曾在四川广泛使用过的交子,迄今尚未发现其实物。据说,唯一的传世北宋交子钞版已被日本人所收藏。日本收藏的这件北宋纸币印版,长17.1厘米,宽9.5厘米,旧时被认作交子,也有人认为是钱引或小钞等,仍当以旧说为是。这件印版上镂十枚铜钱图案,中有“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主管并同见钱七百七十陌流转行使”29字,下为力夫搬货图颇为生动我国博物馆现存的大明通行宝钞”,是我国也是世界上迄今票幅最大的纸币。票幅面积为长33.8厘米,宽22厘米。明朝初年,曾沿袭元朝币制,推行钞法以纸币为主,钱钞兼用。

而“大明通行宝钞”,始发行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面额自一百文至一贯,共6种。一贯等于铜钱一千文或白银一两,四贯合黄金一两。1982年,内蒙古人民政府在对呼和浩特市东郊的古白塔进行维修时,从该塔第二层回廊多年的积土中,意外发现了一些文物,其中有一张“中统元宝交钞·壹拾文”纸币。此钞纸长164厘米,宽94厘米,正面上下方及背面上方均盖有红色官印,正背左上方均盖黑色长条形合同印。纸质柔软,颜色青黑。背面上方横书“壹拾文”,下画十个古钱形图案。经考证,这座白塔的旁边是辽代的丰州城,历经辽、金、元三代,明初毁于战乱之中。此后的三四百年,此地是无人居住的茫茫草原。这种钞票最早发行于元朝中统元年(公元1260年)十月,因为票面上还没有八思巴文字,可以认定为公元1269年以前印制的。

金朝也曾发行钞票,现仅有个别钞版留存。元朝的其他几种纸币也要比这张纸币晚十多年,如元代至元通行宝钞等。由此可见,白塔发现“中统元宝交钞”纸币弥足珍贵。据载,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曾在新疆吐鲁番发现一张二贯文钞,发现时已破烂不堪,而字迹尚可辨识,纸质纯棉,其缘饰以绣金绸袱。可惜这张极为罕见的初期中统元宝交钞,早已不明去向。交子的出现,便利了商业往来,弥补了现钱的不足,是我国货币史上的一大业绩。此外,交子作为我国乃至世界上发行最早的纸币,在印刷史、版画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对研究我国古代纸币印刷技术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