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西班牙学校

西班牙留学生的中国情:上海是我第二故乡

我是一名来自西班牙马德里的留学生,中文名叫单意,目前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攻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虽来上海才3年,但我对中国、对上海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更确切地说,我已经把上海当做了我的第二故乡。那是因为我来上海后惊讶地发现,我的故乡和上海之间竟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虽从西班牙来,我却很快就适应了在上海的生活,上海对我来说格外亲切。

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团圆的思想根植于西班牙人和中国人的心底。

西班牙人特别重视跟家人、朋友的团聚。每个星期天和家人团聚是西班牙人的一个习惯。我有两个哥哥,虽然我们不住在同一座城市,但是每个周日他们都会回家吃饭,饭后我们常一起玩扑克牌或者多米诺骨牌之类的游戏。

我刚刚开始学习汉语时,就已经了解到,在中国文化中,家庭团聚这个概念无比重要。据说,每年到了中国农历春节,在外地工作的人们会想尽一切办法回到自己的家乡,他们的目的就是跟家人团圆。春节时,中国有的地区的习俗是吃汤圆,因为汤圆和“团圆”有相似的发音,承载着美好的意愿。

第二,足球运动在西班牙很流行,而上海人也越来越热爱足球运动。

西班牙人有重视足球运动的悠久传统,涌现了诸如皇家马德里、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这样优秀的足球队。足球在现代西班牙文化中不可或缺,几乎人人都会谈论足球。在西班牙,我们几乎每个周末都会和亲朋好友聚在一起观看足球比赛。在重要的赛季,专门的足球酒吧里挤满看比赛的人。

我发现,在上海也有浓厚的体育氛围。人们很热爱足球运动,并且为之付出努力,出现了“足球热”。中国足球运动的职业化带动了人们对足球的普遍兴趣,日益发展的中国足球俱乐部队伍正受到广泛的关注。

上海的球迷并不局限于对中国足球队的喜爱。经常在早上会有上海朋友对我抱怨说他们很疲倦,我好奇地问为什么,他们说是因为深夜起来看了自己喜欢的欧洲足球俱乐部的比赛。原来中国的球迷也这么“痴情”!

因为足球,我在上海并不寂寞孤单。足球把西班牙和中国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比如现在申请去西班牙足球学校学习的中国学生变得越来越多;又比如上海主要的3个本地俱乐部,都先后聘请过来自西班牙的主教练。

“中国足球运动员热情活泼,对足球很感兴趣,所以我们非常愿意指导他们,我也想告诉他们足球是一种学习思考的方式”。西班牙教练如是说。

在上海,我很庆幸自己没有放下心爱的足球。踢足球帮我释放了不少压力,尤其是在我刚开始适应新环境的时候。至今,我仍保持着看足球比赛的习惯,也会不失时机地上场过把足球瘾。

我常常想起,小时候每天放学后,都会去家附近的运动场踢足球。这是很多西班牙人从小养成的习惯。来中国之前,我还在想:“我要适应中国的生活习惯,所以是不是应该学习打乒乓球或者打太极拳等。”可没想到,在上外校园的操场上,几乎每天下午都会有不同年龄、不同国籍的人在一起踢足球。因此,我仍然可以和伙伴们一起踢球,同时借机交了很多新朋友。通过足球,我更好更快地融入了新环境。我还发现,无论是在西班牙还是在上海,如果你不知道谈论什么话题,谈论足球总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学说上海话后,我更把自己看成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新“上海宁”(上海话发音,意思是上海人)。

身在上海怎么能不学点上海方言呢?出于兴趣,也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本地文化,我跟着老师和朋友学了几句上海话的日常表达。

上海的本地人一看我这个欧洲面孔讲起上海话,第一反应是目瞪口呆,随后就是连连夸奖。我由此感到自豪极了。其实,外国人学说上海话,不仅仅是对当地文化的尊重,更是外国人付出努力要融入当地社会的一个证明,因此能给当地人留下一个好印象,甚至还能够享受到一些特殊优待呢。

作为一个在上海求学、对上海对中国充满了深厚感情的西班牙年轻人,我对中西两国的将来寄予了美好的祝愿。我很高兴上海是我的第二故乡,而且我的故乡与第二故乡之间的关系正变得日益密切。两个同样美好的国家虽然存在文化差异,却也有不少相似之处。来中国后,我没有出现“水土不服”,而是很快地适应了在上海的生活和学习,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作为一个来自万里之外的外国留学生,我由衷地爱我的第二故乡——上海,一如我爱自己的家乡一样,因为这两个地方都在我的人生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单 意)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5月10日 第09 版)

展开
收起

上海小荧星艺术团西班牙文化交流演出圆满成功

中国侨网1月30日电 据西班牙《欧华报》报道,当地时间1月27日晚,上海小荧星艺术团来访西班牙艺术文化交流演出在马德里Teatro Luchana圆满举办,并与当地西班牙舞蹈团队(CíCULO de baile)的学员们一起,为现场近百名观众献上一场精彩纷呈的歌舞演出。

晚上18点演出准时开始,三名小主持人登台亮相。他们由一名上海小荧星艺术团的小学员和两名西班牙舞蹈团队的小学员组成,三个孩子腼腆可爱却毫不怯场,并一同用中西两种语言宣布演出正式开始。

整场演出由13个节目组成。上海小荧星艺术团带来的开场傣族舞蹈《版纳印象》,舞姿柔和温婉,极具中国民族特色;合唱歌曲《茉莉花》作为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民歌,优美婉转的旋律,配合孩子们细腻清澈的嗓音,让观众中陶醉其中;舞蹈《我的新衣》将中国舞与爵士舞相结合,极具新意;合唱歌曲《上海等你来》,小学员们嗓音清脆嘹亮,深深吸引着观众们想前去上海进行一场文化之旅;舞蹈《龙的传人》中,负责表演武术的小学员有模有样,可爱至极;京歌《梨花颂》融合了越剧的轻柔婉转、京剧的雍容华美、黄梅戏的悠扬委婉,独特的中国韵味让现场观众着迷不已,不约而同拿出手机记录下这个难忘的时刻。

另外,西班牙舞蹈团队的小学员们也献上了独具西班牙风格的节目,舞蹈《High School Musical》选自美国电影里的桥段进行编排,熟悉的音乐让在场观众不由地鼓掌配合;弗拉门戈伦巴舞《La Bicicleta》的西班牙小学员们,利用移动骨盆、臀部和肩膀的独特技巧,让在场观众赞叹不已;舞蹈《Yo Ya No Quiero Na》运用时下最流行的拉丁舞曲风格,带来了极具节奏感的舞台,台下的观众们纷纷鼓掌叫好。

演出结束后,上海小荧星艺术团与西班牙舞蹈团队的小学员们和双方负责人进行了礼物互赠的环节,Teatro Luchana的执行经理也为上海小荧星艺术团的小学员们一一颁发证书并一同合影留念。

上海小荧星艺术团学员们的歌声跨越半个地球来到西班牙马德里,向欧洲传递来自中国的友好情谊,还不忘献上对在场嘉宾的新年祝福。相信这张来自中国上海的文化名片,会为所有观众留下耳目一新的难忘回忆与经久不衰的独特魅力!(记者 月亮)

展开
收起

西班牙人:我把自己看成实实在在新上海人

我爱第二故乡——上海

我是一名来自西班牙马德里的留学生,中文名叫单意,目前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攻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虽来上海才3年,但我对中国、对上海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更确切地说,我已经把上海当做了我的第二故乡。那是因为我来上海后惊讶地发现,我的故乡和上海之间竟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虽从西班牙来,我却很快就适应了在上海的生活,上海对我来说格外亲切。

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团圆的思想根植于西班牙人和中国人的心底。

西班牙人特别重视跟家人、朋友的团聚。每个星期天和家人团聚是西班牙人的一个习惯。我有两个哥哥,虽然我们不住在同一座城市,但是每个周日他们都会回家吃饭,饭后我们常一起玩扑克牌或者多米诺骨牌之类的游戏。

我刚刚开始学习汉语时,就已经了解到,在中国文化中,家庭团聚这个概念无比重要。据说,每年到了中国农历春节,在外地工作的人们会想尽一切办法回到自己的家乡,他们的目的就是跟家人团圆。春节时,中国有的地区的习俗是吃汤圆,因为汤圆和“团圆”有相似的发音,承载着美好的意愿。

第二,足球运动在西班牙很流行,而上海人也越来越热爱足球运动。

西班牙人有重视足球运动的悠久传统,涌现了诸如皇家马德里、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这样优秀的足球队。足球在现代西班牙文化中不可或缺,几乎人人都会谈论足球。在西班牙,我们几乎每个周末都会和亲朋好友聚在一起观看足球比赛。在重要的赛季,专门的足球酒吧里挤满看比赛的人。

我发现,在上海也有浓厚的体育氛围。人们很热爱足球运动,并且为之付出努力,出现了“足球热”。中国足球运动的职业化带动了人们对足球的普遍兴趣,日益发展的中国足球俱乐部队伍正受到广泛的关注。

上海的球迷并不局限于对中国足球队的喜爱。经常在早上会有上海朋友对我抱怨说他们很疲倦,我好奇地问为什么,他们说是因为深夜起来看了自己喜欢的欧洲足球俱乐部的比赛。原来中国的球迷也这么“痴情”!

因为足球,我在上海并不寂寞孤单。足球把西班牙和中国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比如现在申请去西班牙足球学校学习的中国学生变得越来越多;又比如上海主要的3个本地俱乐部,都先后聘请过来自西班牙的主教练。

“中国足球运动员热情活泼,对足球很感兴趣,所以我们非常愿意指导他们,我也想告诉他们足球是一种学习思考的方式”。西班牙教练如是说。

在上海,我很庆幸自己没有放下心爱的足球。踢足球帮我释放了不少压力,尤其是在我刚开始适应新环境的时候。至今,我仍保持着看足球比赛的习惯,也会不失时机地上场过把足球瘾。

我常常想起,小时候每天放学后,都会去家附近的运动场踢足球。这是很多西班牙人从小养成的习惯。来中国之前,我还在想:“我要适应中国的生活习惯,所以是不是应该学习打乒乓球或者打太极拳等。”可没想到,在上外校园的操场上,几乎每天下午都会有不同年龄、不同国籍的人在一起踢足球。因此,我仍然可以和伙伴们一起踢球,同时借机交了很多新朋友。通过足球,我更好更快地融入了新环境。我还发现,无论是在西班牙还是在上海,如果你不知道谈论什么话题,谈论足球总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学说上海话后,我更把自己看成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新“上海宁”(上海话发音,意思是上海人)。

身在上海怎么能不学点上海方言呢?出于兴趣,也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本地文化,我跟着老师和朋友学了几句上海话的日常表达。

上海的本地人一看我这个欧洲面孔讲起上海话,第一反应是目瞪口呆,随后就是连连夸奖。我由此感到自豪极了。其实,外国人学说上海话,不仅仅是对当地文化的尊重,更是外国人付出努力要融入当地社会的一个证明,因此能给当地人留下一个好印象,甚至还能够享受到一些特殊优待呢。

作为一个在上海求学、对上海对中国充满了深厚感情的西班牙年轻人,我对中西两国的将来寄予了美好的祝愿。我很高兴上海是我的第二故乡,而且我的故乡与第二故乡之间的关系正变得日益密切。两个同样美好的国家虽然存在文化差异,却也有不少相似之处。来中国后,我没有出现“水土不服”,而是很快地适应了在上海的生活和学习,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作为一个来自万里之外的外国留学生,我由衷地爱我的第二故乡——上海,一如我爱自己的家乡一样,因为这两个地方都在我的人生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

展开
收起

安家|从中国上海到西班牙,来看老洋房的美

最近,“娘娘”孙俪主演的职场大剧《安家》里的1.5亿「龚家花园」看呆了一众吃瓜群众。

上海老洋房,三开间,占地近千平,还有500平的私家花园,售价1.5亿让人咋舌。而事实

上,剧中这栋私家花园的原型,在实际成交中远不止这个价格。

那么,剧中这样的老洋房,我们也能找得到看得到吗?

就在大家纷纷想知道这样的老洋房是否真实存在的时候,悠艇客的小伙伴,杰克船长已经在西班牙,找到极其富有历史底蕴的老洋房。

答案是,真实存在!

西班牙的“老洋房”

洋房位于西班牙马拉加城市中心位置,4层楼建筑,具有100多年历史,以前可是当地一个响当当贵族家族居住的。

西班牙马拉加,艺术的城市

马拉加是毕加索大师的故乡,古罗马的圆形剧场,穆斯林的城堡,还有崭新落成的毕加索博物馆,甚至是街边的咖啡馆和书店,都能让人感受到这里曾经是辉煌历史的见证者,也是现代文明的参与者,这里的多情和多彩好像很容易就能找到源头和依据。

弗拉明戈长裙,绿油油的橄榄,古建筑的昏黄,天空的湛蓝,金色的阳光……

这里有各种各样天马行空的艺术品和画作,当代艺术的魅力会让你看到一个前所未有的世界。

在这里,通常在欣赏之余还能和那些富有生命力的作品互动一下,艺术活在生活里,想必是上帝赐予马拉加的最大财富了。

马拉加老洋房

马拉加老洋房内部

这个老洋房建筑内部,自带回廊,这可以说是哥特式风格吸收文艺复兴风格后的一种演变。

在这里,可以看到精美的方格以及属于马拉加老洋房特有的艺术风格。

最后

住在马拉加,这里绝不是一个被历史束缚住脚步的古城,这里有现代化的店铺橱窗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明亮的橱窗里也摆满了琳琅满目价格或高或低的精美商品。

一座城市,一段历史,一座建筑,一段故事。

这里的蓝天和阳光都在伸出手挽留你多看几眼,多呆一会,因为可能一分钟之后,音乐就会在你身边降落,有人拉起你的手跳舞,马拉加总是充满惊喜,你或许可以遇见未知的自己,遇见期待的爱情,遇见不曾见过的风景,遇见千年历史,也遇见不可捉摸的未来。

不管是居住在这个城市,与这些老建筑朝夕相处的人,还是慕名而来参观的人,他们都能从一幢幢老建筑中感受到西班牙马拉加独有的气息,感受到马拉加文化的深邃与韵律。

这栋#老洋房#你有注意到过吗?

洋房信息由西班牙Iberia Sangley公司提供,欲了解洋房详细情况和价格,悠艇客愿意帮助牵线哦~

参考资料部分来源网络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展开
收起

上海美食 魔都性价比最高最值得去的西班牙餐厅!

这次给大家安利一个走走经常去吃的西班牙餐厅!从价格、环境、口感、位置等来说,都是非常不错的!

推荐指数:

餐厅:HOWFUN PAELLA BAR 好饭食堂

坐标:上海市南京西路1376号 上海商城2层(星巴克楼上)

上海商城非常高大上,里面的建筑就像是在欧洲!很有味道!即使不吃饭,也可以过去拍照!周边也很多商场,逛街也超方便!

人均:100

首推:

【好饭食堂经典海鲜好饭】

超级无敌大一份!感觉三个人吃够够的!

海鲜饭量很很很足,里面有各种海鲜:大虾、鱿鱼圈、西班牙香肠、各种贝类等等!口味很正宗,还有柠檬,可以挤上去,有点酸很上瘾又解腻,味道做的刚刚好!而且米饭把酱汁全部吸收进去,软糯又香馋!重推这个饭!

【酥炸鱿鱼圈】

爱吃各种炸类的走走当然不能错过这道!鱿鱼圈特别好吃!外面炸的超级酥脆,里面的鱿鱼圈也很新鲜,嚼劲十足,沾着酱汁!满分!

【土豆烘蛋】

土豆和鸡蛋的结合必须好吃!外皮被烤的又焦又软,鸡蛋里面还夹着一片片的土豆,再挤一些酱料,搭配起来口感很丰富,鸡蛋的焦香和土豆的软糯,超级香!

【提拉米苏】

必点!算是它家小招牌了!首先颜值非常高!奶油和松软面包的结合。还可撒上咖啡,带有丝丝苦涩感,又配着奶油和面包的软香甜,一口一口停不下来!西班牙餐厅能把甜品做成这样真的不错!

【汤】

点了南瓜浓汤和蘑菇浓汤,都很香醇!还配有炸的面包干,蘸着汤很上瘾。汤尽量趁热喝会更加香浓!

西班牙菜品还是很符合大众口味的,味道很饱满,量也非常大!还没去的宝宝们快去打卡啦!

听说最近浦东区开了新店!

坐标:丁香路858号丁香国际商业中心东塔1层125!

上海 上海美食 上海旅行 上海周末做什么 上海魔都探店 上海周边游 魔都 热情的西班牙菜餐馆 网红美食我来推 美食才是人生主角 热情的西班牙菜餐馆 汤粥店 土豆的吃法 提拉米苏 海鲜饭 海鲜餐厅 土豆

展开
收起

「上海探店」网红西班牙菜在上海 也能装逼在巴黎!

【 上海探店】网红西班牙菜 在上海 也能装逼在巴黎!在上海 也能装逼在巴黎!这次来就是冲这家店的大钟背景的!位置很好找,直上7楼再走一层楼梯就到了!整家店老外多,感觉都是西班牙人! 感觉只身在外国了午餐有套餐,很划算! 一份前菜 一份主菜 一份甜点 一杯饮料才 140♀♀ 重点是份量很足!都吃不完! 味道很好,我一向对西班牙菜不太感兴趣!但这家的确不错,还会再来!我们来的时候算早,所以可以选最好的位置,才能拍岀这种影子!最后是,店家有露台,位置不错! 天气凉点可以在外面用餐呢!

展开
收起

今天上海新增2例境外输入病例 其中1名浙江籍!为西班牙输入!

健康上海

2020年3月14日0—12时,上海市排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3例;新增2例确诊病例,均为通过联防联控机制发现的境外输入型病例。

病例1为中国湖南籍,在法国学习生活,3月11日自法国巴黎出发,经台北转机,于3月12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结果和影像学检查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2为中国浙江籍,在西班牙学习生活,3月11日自西班牙马德里出发,经俄罗斯莫斯科转机,于3月12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结果和影像学检查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展开
收起

西班牙留学生学说上海话 已把上海当做第二故乡

单意近照

我是一名来自西班牙马德里的留学生,中文名叫单意,目前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攻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虽来上海才3年,但我对中国、对上海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更确切地说,我已经把上海当做了我的第二故乡。那是因为我来上海后惊讶地发现,我的故乡和上海之间竟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虽从西班牙来,我却很快就适应了在上海的生活,上海对我来说格外亲切。

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团圆的思想根植于西班牙人和中国人的心底。

西班牙人特别重视跟家人、朋友的团聚。每个星期天和家人团聚是西班牙人的一个习惯。我有两个哥哥,虽然我们不住在同一座城市,但是每个周日他们都会回家吃饭,饭后我们常一起玩扑克牌或者多米诺骨牌之类的游戏。

我刚刚开始学习汉语时,就已经了解到,在中国文化中,家庭团聚这个概念无比重要。据说,每年到了中国农历春节,在外地工作的人们会想尽一切办法回到自己的家乡,他们的目的就是跟家人团圆。春节时,中国有的地区的习俗是吃汤圆,因为汤圆和“团圆”有相似的发音,承载着美好的意愿。

第二,足球运动在西班牙很流行,而上海人也越来越热爱足球运动。

西班牙人有重视足球运动的悠久传统,涌现了诸如皇家马德里、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这样优秀的足球队。足球在现代西班牙文化中不可或缺,几乎人人都会谈论足球。在西班牙,我们几乎每个周末都会和亲朋好友聚在一起观看足球比赛。在重要的赛季,专门的足球酒吧里挤满看比赛的人。

我发现,在上海也有浓厚的体育氛围。人们很热爱足球运动,并且为之付出努力,出现了“足球热”。中国足球运动的职业化带动了人们对足球的普遍兴趣,日益发展的中国足球俱乐部队伍正受到广泛的关注。

上海的球迷并不局限于对中国足球队的喜爱。经常在早上会有上海朋友对我抱怨说他们很疲倦,我好奇地问为什么,他们说是因为深夜起来看了自己喜欢的欧洲足球俱乐部的比赛。原来中国的球迷也这么“痴情”!

因为足球,我在上海并不寂寞孤单。足球把西班牙和中国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比如现在申请去西班牙足球学校学习的中国学生变得越来越多;又比如上海主要的3个本地俱乐部,都先后聘请过来自西班牙的主教练。

“中国足球运动员热情活泼,对足球很感兴趣,所以我们非常愿意指导他们,我也想告诉他们足球是一种学习思考的方式”。西班牙教练如是说。

在上海,我很庆幸自己没有放下心爱的足球。踢足球帮我释放了不少压力,尤其是在我刚开始适应新环境的时候。至今,我仍保持着看足球比赛的习惯,也会不失时机地上场过把足球瘾。

我常常想起,小时候每天放学后,都会去家附近的运动场踢足球。这是很多西班牙人从小养成的习惯。来中国之前,我还在想:“我要适应中国的生活习惯,所以是不是应该学习打乒乓球或者打太极拳等。”可没想到,在上外校园的操场上,几乎每天下午都会有不同年龄、不同国籍的人在一起踢足球。因此,我仍然可以和伙伴们一起踢球,同时借机交了很多新朋友。通过足球,我更好更快地融入了新环境。我还发现,无论是在西班牙还是在上海,如果你不知道谈论什么话题,谈论足球总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学说上海话后,我更把自己看成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新“上海宁”(上海话发音,意思是上海人)。

身在上海怎么能不学点上海方言呢?出于兴趣,也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本地文化,我跟着老师和朋友学了几句上海话的日常表达。

上海的本地人一看我这个欧洲面孔讲起上海话,第一反应是目瞪口呆,随后就是连连夸奖。我由此感到自豪极了。其实,外国人学说上海话,不仅仅是对当地文化的尊重,更是外国人付出努力要融入当地社会的一个证明,因此能给当地人留下一个好印象,甚至还能够享受到一些特殊优待呢。

作为一个在上海求学、对上海对中国充满了深厚感情的西班牙年轻人,我对中西两国的将来寄予了美好的祝愿。我很高兴上海是我的第二故乡,而且我的故乡与第二故乡之间的关系正变得日益密切。两个同样美好的国家虽然存在文化差异,却也有不少相似之处。来中国后,我没有出现“水土不服”,而是很快地适应了在上海的生活和学习,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作为一个来自万里之外的外国留学生,我由衷地爱我的第二故乡——上海,一如我爱自己的家乡一样,因为这两个地方都在我的人生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单意)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5月10日 第09 版)

原标题:我爱第二故乡——上海

展开
收起

上海最宁静的马路上,有栋西班牙风格的建筑,取了个修道院的名字

你想象中的修道院是什么样的?如果告诉你在上海的复兴路上,有一座又漂亮又浪漫的房子,不是修道院却以它命名的房子,还能免费参观。你想去看吗?

复兴路是旧租界的主要马路,道路两旁留下的都是充满着异国风味的房子,阅尽沧桑的复兴路上积淀了丰厚的历史,许多文人墨客和艺术大家曾聚居于此,他们所带来的文化气息使复兴路的品味始终不俗,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可以在这条路上追寻到他们流存的足迹。而他们所留下的故事都离不开这条马路上的房子,当你徜徉在这条马路的时候,当你静默着看向建筑的时候,她才会为你展现她丰盈纯粹的美丽。

复兴路是上海最宁静的马路之一,在幽静的复兴路西上,梧桐深处的转角,有一幢鹅黄色外墙西班牙风格建筑的房子,房子分前后两幢,前幢为两层,后幢为为三层,前幢为住宅(面临复兴西路),后幢为车间(面临永福路)。柱廊连接,非常的精致漂亮,这就是本篇文章即将要分享的修道院公寓。取名修道院公寓,可能和靠近永福路有关,永福路老早以前曾经叫过“古神父路”。所以取名为修道院公寓也不足为奇了。

修道院公寓是华丽的,其内涵也是硬核的,房子里留下了很多传奇人物的痕迹,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曾经是这里的座上宾,上海外侨圈内名噪一时的文化沙龙。

修道院公寓(The Cloister)建于1930年,复兴西路62号,建筑面积2741平方米,占地面积3086平方米。原是徐汇区人民政府湖南路街道办事处,经过翻修后现已作为衡复历史风貌区展示馆,主要展示的是向广大市民展示衡复区域的历史变迁和相关人物事迹及多元的文化。展示馆通过线上预约后,到门口测量体温登记后可免费进去参观。

展览分为历史回溯、活化利用、衡复建筑、红色记忆、百年人文、复兴西路62号记事等6大主题,全面回顾了该区域从开发到保护的历程,系统地梳理了该区域的人文历史,并通过展示风貌区的历史变迁和多元文化,展望未来卓越的全球城市街区和海派文化范本。

修道院公寓这座建筑保存得相对比较完整,建筑外观和室内装修均为西班牙式风格。红色的屋顶,黄色的水泥拉毛墙,穹顶的窗户,精细镂花的黑铁栏杆。内部空间的组合富有层次变化,由里到内的装饰都带着浓厚的西班牙建筑风格,如公寓门窗多用铁花格栅,室内部分,分隔也用铁花栅栏,这在一般低层公寓中并不多见。立面除红筒瓦坡顶、券齿线脚,螺旋形柱外,还采用拱券窗洞、弧形断檐山花、铸铁窗栅等。

最近,随着全国跨省旅游恢复,相信会有不少朋友都会选择到上海来旅行,七八月的上海虽然如火如荼,不过梧桐树下的复兴路,少了一份灼热,多了一份斑驳的美。

你若来到复兴路,大可先从房子看起,从马路上这些漂亮的建筑看起,在离修道院公寓不远的复兴西路上的柯灵旧居是可以一同预约的。虽然两处的建筑都是西班牙的房子,但是还是有区别的,来上海旅行的朋友可以一起把两处的房子都一起看了。

展开
收起

西班牙女作家讲述疫情下的上海:“我看到城市的坚持和人民的坚定”

参考消息网2月8日报道西班牙《国家报》网站2月6日刊登已在上海生活3年的西班牙女作家洛拉·贝卡里亚的文章,题为《坚持》。文章摘编如下:

上海是一座繁华、喧嚣、美丽、充满魅力和热情好客的城市,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暴发给这个城市带来了很大的损失。就感染人数而言,上海不是武汉,但防控措施对我们的影响越来越大。大街上的人很少,很多地方都封闭了,电影院和博物馆不开门,公交线路缩短,学校延迟开学,城市现在正慢速运转,作为中国发展与繁荣象征的东方明珠正在默默地遭受疾病的威胁。

我们是居住在上海的许多西班牙家庭之一。很多西班牙人在航空公司关闭中国航班之前搭乘飞机离开了中国,但并非所有人都能离开。许多人在这里有自己的家和工作,不能说走就走。此外也有很多人不想离开,我们了解情况的严重性,但是生活本身就是危险的,在当前的严峻形势之下更是如此。生活所需的一切都不缺,但是铺天盖地的各种消息让人紧张,在这种情况下,微信群聊成为我们的安慰,“上海的西班牙人”群现在异常活跃,成员将近400人。现在我们这些组织有序的西班牙女性又建立一个新群,名叫“坚持”。

这个群面向所有留在上海的西班牙女性,建群的目的是分享基本信息、翻译、提供帮助和建议。这里有孕妇、年幼的孩子、单身姑娘,但最重要的是,我们都是勇敢和慷慨的女性,随时愿意伸出援手。晨起看看小伙伴们的聊天记录,就会感到放松和快乐,群里也可以分享关于超市库存、在线购物和口罩购买等信息。

中国人很有趣、活泼、友好,疫情当下,他们没有变。外国人在很多方面都依赖他们,而且总会有中国人来帮助我们。即使是现在,当面对面接触让人害怕之时,他们也没有拒人于千里之外,而是努力提供帮助。突然之间,我发现戴着口罩交谈挺让人兴奋的,口罩不再是使我们失去人性的小工具,我们可以用眼神、手势传递微笑和信心。这些小细节让人感觉到中国的美好,我知道现在不是来中国旅游的最佳时机,但是我建议大家把这件事提上日程。

中国人民曾经受过很多苦难,但是只要来现在的中国看看,就会改变固有的看法。这是我这些年在上海生活得到的感受。我看到城市的坚持,人民的坚定、镇定、有序,我意识到这里没有阴谋,也没有欲望,这不是作秀,一切都是为了战胜疫情。

现在,我们必须适应形势,全力以赴、冷静下来并贡献自己的力量。虽然我们是西班牙人,但此刻我们就是中国的一分子。

展开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