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现大洋相当于多少人民币

鲁迅当年月薪350块大洋,相当于今天人民币多少钱?真是不可思议

本文章由灵犀谈历史独家发布,欢迎关注。往期还有许多精彩的内容,点击左上角名称观看往期精彩文章!

对于中国可以说是有很多的历史,然而在现代可以说是出了很多有名的文学家,尽管当时的社会可以说是很混乱的,然而对于当时姐因为思想文化的一些改变,所以对于很多的文学家,可以说是做了很大的研究,而且也出现了很多有才的人啦!

然而这一句鲁迅大家也都是知道的,他可以说是叫做周树人,鲁迅这个名字可以说是他的笔名,而且影响是非常广泛的啦!对于他来说,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五四运动的重要参与者,可以说是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啦!真的可以说是很厉害的,然而对于毛泽东也曾经评价过他,你说是开创了中华民族的新文化的一个方向,对于他的这一生来说,真的是研究了各种各样的文学思想,对中国的社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然而对于五四运动可以说是也有重大的影响啦!

然而在教科书当中,我们都学过他的很多文学作品,可以说是觉得他特别的厉害,而且让很多人所熟悉,真的可以说是很了不得啦!他可以说是在自己的事业上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然而很多人真的可以说是非常关心他的生活状态,其实对于他的生活状态,鲁迅每个月的工资可以说是有着350块大洋,对于现在来说,我们觉得是很低的,然而对于当时的社会,可以说是很了不起的!

当时的时期可以说是民国时期,大洋是很值钱的,所以很多的人都可以说是每个月几块大洋或者十几块大洋这样的,情况,然而对于鲁迅一个月的工资可以说是350块大洋,那这就是让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然而,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要说换成人民币是值多少钱呢?因为当时如果按米价来算,米价是一石6银元,一石大米是108斤,如果今天的大米是2元钱的话,鲁迅一个月的工资,那就是今天的21000元,真的可以说是很多啦!并且在当时就那么多,岂不是生活状态很好啦!

这又不逊,当时,每个月的工资是350块大洋,相当于现在的200万左右,真的可以说是很了不起的,然后这个数字可能很明显的,大家都觉得是不准确的,但是我们能够看到这两个数字的前后变化真的是太大了,所以对于现在的物价水平和当时的物价水平来说,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在当时真的可以说是很多了,所以对于鲁迅的生活状态真的可以说是很好的啦!

展开
收起

古代的一块“大洋”,如今折合成人民币是多少钱?

导语:古代的一块“大洋”,如今折合成人民币是多少钱?

大家都知道,社会的运行离不开经济的发展,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实现商品的价值,已经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所以金钱对人来说是极其重要的生存介质。虽然说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要知道有时候一分钱也是能压垮英雄汉。

看过抗战剧的都知道“大洋”是民国时期的流行货币,从剧情中我们可以知道大洋很值钱,因为有了大洋,古人就能够换娶几个老婆,但大洋并没有具体的金钱概念可以透露给我们观众,那到底一块“大洋”折合人民币是多少钱?

宣统元年,清政府设立铸币局,统一发行银币。中国银元因为上有蟠龙像,因此被称为“龙洋”。各式银圆被称为“大洋”。由于时代动乱,战火连天,很快清政府被推翻,中华民国成立。后于1914年推出《国币条例》,确立银本位货币制度,定国币“壹圆”,含纯银90%,这就相当于是银子。而且国币上有袁世凯头像,俗称“袁大头”。袁大头出现后,逐渐取代“龙洋”、“鹰洋”等旧有银元,在全中国流通。

这时候的中国正处于军阀割据的年代,各路人马涌现要改变中国被殖民压榨的局面,一大批爱国义士纷纷回国挽救国家命运,鲁迅先生就是其中的一批,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

1919年,鲁迅先生花了3500块大洋就买下了北京西直门八道湾胡同的一座四合院,而后又在阜成门买下了另一座四合院,比西直门那座四合院小了些,可才花费800块大洋。按今天北京四合院炒出天价的房源来对比,一块大洋折合成人民币就价值9万块钱,那可谓是非常金贵的货币了。


展开
收起

鲁迅一个月350块大洋,折算成现在的人民币,能值多少钱?

鲁迅这个名字影响了当时的大半个中国,作为一位伟大的现代文学家,他的眼光是独到敏锐的,言辞永远都是那么一针见血,直击国人痛处。鲁迅热衷于以笔做枪,说过不少硬气的话,而当时的他每个月有350块大洋,值现在多少人民币呢?看完之后,其实他远比你想象中有钱。

可能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鲁迅的高尚和伟大来自于人们对他一种固有的错误认知,那就是误以为鲁迅的生活很落魄。但其实在民国那样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鲁迅先生的文字虽然犀利,但其实相当值钱。一开始的鲁迅没有那么大名气,暂且不做研究,后来在文坛地位逐渐上升,成为炙手可热的大文豪。

在1923年这个时候,鲁迅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写稿为生了,后来陈明远先生对此专门有过研究。当年的鲁迅任职大学教授,收入不菲,大概是每个月有350块大洋。很多人在听到这个数字后,也许会一头雾水,因为不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概念。打个比方来说,当时北京大概每个人月消费是两三块大洋,一块大洋相当于现在的1000元了,这样算下来,鲁迅当时月工资相当于现在的35万了。

在当时绝对是一个富人了,所以说鲁迅才是隐形大富豪,当年为了接家人来北京住,鲁迅还花了3000多块大洋买了一栋四合院。所以说,鲁迅之所以对恶势力那么硬气,是因为他完全有这个资格。毕竟养活自己早已不是问题,民国时期对文人的待遇还是很好的。

展开
收起

民国时期的大洋真的很值钱吗?一块大洋相当于现在多少人民币?

大洋是指中华民国成立以后,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之后,铸造的带有袁世凯头像的银元,俗称袁大头。这种袁大头的铸造始于1914年,这一年,袁世凯在北京以大总统的名义颁布了《国币条例》和《国币条例施行细则》,明文规定“圆”为一个价格单位,每枚银元重量为库平纯银六钱四分八厘。

同年12月,由天津造币厂开始铸造镌有袁世凯头像的银元。1915年后,各省仿铸,到1923年止,共铸发7500万枚。

袁大头就是后世所说的大洋,而在袁大头之前清朝就已经铸造过银币了。乾隆时期铸造过带有班禅头像的纪念银币;道光元年铸造过赏赐用的银币;光绪八年开始使用机器造币,试造了一批银币——吉林通用一两币,数量很少,极为罕见。

五年之后,两广总督张之洞奏准在广东造币厂试造新式银币,银币正面铸有“光绪元宝”4字,上圈有“广东省造”4字,下圈有“库平七钱二分”6字,背面镌有龙形及一串英文,铸成之后,在市面流通,这就是最早的龙洋。以后光绪、宣统年间各省所铸银元均统称为龙洋。

国民政府成立后,继续铸造银币,1928年国民政府草拟了《国币条例草案》,确定本位币是银元,“以库平纯银六钱四分零八毫为价格单位,定名曰圆”。1933年3月8日,国民政府财政部公布《银本位币铸造条例》,规定每枚银元净重26.6971克,含银89%,纯银重23.493448克,这种银元背面有帆船图案,又称为"船洋"。

除了中国铸造的银元之外还有从海外流入的外国银币。比如墨西哥的鹰洋,这个银币上有一纸老鹰的形象,所以叫鹰洋。鲁迅的小说《祥林嫂》当中就有使用鹰洋的情节,可见当时这种货币流通之广。

民国初年,国家的总体形势是军阀混战,人民还在苦难中挣扎,各种物资都很稀缺,导致物价上涨,像袁大头、龙洋、鹰洋这样的贵金属制成的货币就比较值钱,因为那个时代的物价比较畸形,是不能反映正常的商品价值的。

有人用那个时候北京的四合院的价钱来证明银元的购买力,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那时候处于战乱状态,谁还敢大量的购买房产?所以那个时候的房产价格偏低是正常的。

袁大头的产量不少,一共铸造了7500万枚,而且袁大头的成色比较好,所以在乱世都被作为财富收藏起来了,导致袁大头的价格上涨,加上近年来,社会上兴起的收藏热,也在一定程度上抬高了袁大头的价格。

再者说,如今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1万美元了,袁大头的价格也会继续攀升,所以一枚袁大头在今天也就比较值钱了。

从袁大头本身的所含的金属银的成分来说并值不了多少钱,但是这是个收藏品那就不一样了,从近些年国内收藏品市场的拍卖情况看,“光绪元宝云南造库平七钱二分”以160万元人民币起拍,最终以769.5万元的价格成交,中间竞价13次。

可见银元的价格是在走高的,特别是存世量稀少的银元,更是受到藏家的追捧,往往能拍出高价。袁大头的价格应该在1万元左右,一些品相好或者有其他特殊之处的银元价格应该会更高。

展开
收起

民国时期,一文钱和一个大洋大相当于现在多少钱?

1914年推出的国币条例,确定以银元为中华民国货币,当时通行的银元就有10多种,其中外国银元有鹰洋、站人、本洋等;本国银元有广东、湖北、江南、安徽等各种龙洋和吉林币、东三省币、奉天币、造币厂币、北洋币、大清银币等。为了整顿币制,划一银币,于1914年12月及1915年2月, 先后由造币总厂及江南造币厂开铸壹圆银币,币面镌刻袁世凯头像,俗称"袁头币"或"袁大头",成了流通主币。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土地的价格,在内地落后地区,三四块大洋就可以买一晌地(相当于3亩),可以肯定,这地只会在城镇附近,换成现在,好家伙,你在三线城市周边买三亩地没有大几十万怕是买不下来吧(还得有关系)。这一块大样能换算成现在多少钱我就不说了,大家都是明白人。

最后再比较下奢侈品,民国时期,赵四小姐买了一只翡翠镯子花了八百大洋,现在这样的满绿的镯子怎么也得几百万,张伯驹花了四万大洋买下《平复帖》,现在是国宝,无价。

当时一个铜元,用处极大,可以买糖十粒八粒,可以买大饼油条各一件,或是买生梨一二枚、马蹄二串。城隍庙的酒酿圆子,是每碗铜元二枚,吃一碗肉面是四个铜元,一块肉又大又厚。汽水称为“荷兰水”,每瓶二个铜元。鸡蛋一块钱可以买到一百五十余只。综合起来看,按购买力来算,在民国初期的上海,一银元的购买力相当于今天300-500元人民币。

展开
收起

之前的一块“大洋”相当于现在多少人民币呢?

俗话说"财不露白",越有钱的人越低调,或许走在路上在你边上的就是一个亿万富翁,而你却丝毫也察觉不到。所谓"财不露白"中的"白"说的就是银元,而银元便是过去人们常说的"大洋"。

在民国的电视剧里,我们常常能够看到他们的计钱单位基本上都是大洋,甚至一个五口之家一个月靠几块大洋便可以糊口度日,而购买一辆汽车也只需要几百大洋……对于钱,大家多少是有些敏感的,这所谓的"大洋"到底值多少钱呢?之前的一块大洋有相当于现在多少人民币呢?

"大洋"的发展史

提到一件物品的价值,不得不先聊一聊它的发展史。大洋也就是银元一直都在中国的货币流通领域里占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起源于上海银饼。清朝末年,那时候还是用碎银作为货币在进行流通,但是这其中却有一个很苛刻的问题,那就是称量碎银常常存在误差,而这种误差最明显的体现之处就是在发工资时,不够精确平等的薪资往往会引起不小的争议。

清朝末年的上海是我国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很多的船满载货物都会停靠在上海的港口,由工人人工背下轮船,放进仓库,在转向内陆城市。因此,很多的壮汉都靠卖力气养家糊口,但是每月发工资时碎银的不公平问题都很让老板苦恼,于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当时的上海富商王永盛和郁深盛等人便决定自铸银饼。

从此,大洋便诞生了,制作大洋的富商们规定,每一块大洋价值五两白银,而在市面上见到的钱币就多为咸丰六年所制。之后到了光绪年间,大洋开始投入大量使用,上面印有一条大龙,因此大洋又被称为"龙洋"。

后来就到了大洋真正风靡的时刻,那就是民国初年,大洋上先后铸造印着孙中山和袁世凯的侧脸头像,一个是小头一个是大头,因此大洋又被民间称作一个是"孙小头"一个是"袁大头"。

1935年之前,中国的货币流通单位还是银两为主的计量方式,再辅之以大洋的存在。1933年4月,国民政府提出了"非两改元"之后,银两开始慢慢退出了在货币流通单位里的一千多年的历史舞台,代表着银元的大洋就走上了舞台。而银币的铸造权也不再是那些富商们,铸造权都收回了中央,地方省的大洋铸造也都大大的减少了。

只是大洋的使用实在是不方便,比如100个大洋就绝对不可能随身携带,因为它太重了,足足有七十三两,提到大的交易还是会使用钱庄的"庄票"。但是就在中国刚刚废除银两制度改成银元制度之后,先进的金融世界又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1931年之后,英国、加拿大、日本、奥地利等国家相继放弃了金本的位制,进而选用了纸币,实行了轻度的货币贬值,希望能用这样的方式刺激国内的生产和消费。同时美国的又把魔抓伸向了中国。

美国为了增加自己的白银储备,大幅度的提高了白银的价格,从而大量收购白银,因为中国的银元又比白银收购的价格低得多,于是美国将中国的银元大幅度的引入了自己的国家,中国的银元被当作白银收购进了美国,而国内就出现了货币奇缺的现象,中国货币流通领域突如其来的漏洞在仅仅两年时间里就流出了三亿多枚的银元。

危机四伏的大洋突然紧缺让当时的中国政府不得不紧急想办法来避免经济的全面崩溃,于是国民政府的财政部长孔祥熙在上海宣布逝世法币政策,实施纸币政策。因此,后来的大洋再次出现就是以收藏品的身份了,而不再是货币,大洋作为货币的时代就这样画上了句号。

等价

几经波折的大洋使用史,那么在先前最流行使用大洋的时代,一块大洋到底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呢?由于没有具体的换算公式,物物等价将成为我们衡量价值的方式。民国时期大洋正是当头大热,但是民国又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因此不同地方的物价自然会因为不同地方的局势而有所不同,但虽然是这样,作为货币也依然会有一个平衡点。

一块大洋可不是相当于现在的一块钱硬币那样的价值,当时的一块大洋都是和至少一千文钱等值的,而一个包子在先前是两文钱一个,所以稍微计算一下也就是说,一块大洋可以买至少五百个包子,够一个人吃一百多天的早饭,因此只要一个人身上有一块大洋,单买包子,他都可以生存好几十天。由此可见一块大洋在民国正红的年代,还是很值钱的,毕竟一辆小汽车也只要几百个这样的大洋。

时代在变化,货币也在变化,以前的大洋如此值钱,可以凭借小小的身材买到这么多的东西,现在的一元钱却还要两个才可以买得到一个鲜肉大包,甚至在现在大学生上小学的时候,一个肉包才只要一块钱。短短十几年的时间,一个包子这样小成本的东西就将自己的身价翻了一倍,可见是钱越来越不值钱,物价越来越高了。

"袁大头"

但是钱币却仍然也是历史最佳的见证者,就拿大洋中最有名的"袁大头"来说,它就是一个很好的见证者。现在的"袁大头"是货币收藏界里的银元之宝的存在,因为它是我国近代硬币中流传最广又是影响最大的银元品种。

不仅是代表了中国近代的货币文化,更是放映了中国近代的历史和金融的兴衰与沧桑,"袁大头"的艺术观赏价值和文物价值都是不可估量的,不仅能够保值还可以升值。虽然当时的数量很多,但是现在散落民间的"袁大头"已经数量相当有限了,所以升值的空间还是很大的。

在先前大洋风靡的时代,谁又能想到一百多年之后,他们用来置换物品的货币大洋,竟也可以成为收藏家的收藏品,成为不可多得的历史见证品。大洋先前的价值是五百多个包子,到现在也是值五百个包子,只不过是贵包子了啊!大约就在八百块左右吧,也是"小身材,大力量"了!

文/文史旺旺

展开
收起

民国时期一块大洋相当于现在多少人民币?

民国时期,银元一直是市场上流通的硬通货,虽然1936年国民党进行了法币改革,但由于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国民党大量印刷法币,引起法币严重贬值,从而引发恶性的通货膨胀,所以直至新中国成立时,银元一直是市场的主要流通货币。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 袁世凯担任中国民国大总统,为了筹措军费与提高个人声望,北洋政府于1914年发行新的货币“银元”,由于硬币正面铸有袁世凯侧面像,所以俗称“袁大头”。由于银元所含的银是实实在在的,而且币形统一、成色准确,所以很快” 袁大头“自然也就在全国流通了。因为银元最早是国外流入中国的,属于国外的舶来品,所以老百姓称银元为”大洋“。

银元的来历大家都清楚了,相信大家都想知道一块大洋当时 的购买力到底如何,相当对于现在的人民币多少钱?

相关资料显示:

1911年-1919年期间,1银圆可以买30斤大米或者8斤猪肉。

1920年-1925年期间,1银圆可以买18斤大米或者7斤猪肉

1926年-1936年期间,1银圆可以买16斤大米或者5斤猪肉

注:1936年以后,国民党使用法币代替银元作为主要流通货币。法币最早是可以与银元1比1自由兑换的,直至1940停止兑换,法币严重贬值,同时因为抗战全面爆发,所以市场相对混乱,根本无法统计物价。

现在主流统计方法是以米价来估算1块银元的购买价值,1块银元当时最多也就能买30斤大米,参照米价5块一斤,30斤大米也就150块左右,就算翻个番也就300块,所以所谓的砖家就得出了1块大洋相当对于现在300块人民币左右。

但一个会饿死人的年代的米价能够与现在太平盛世的米价相比吗,这不是把袁隆平老先生的贡献给抹杀吗?真正能够说明一块大洋的价值应该参照是黄金,因为黄金才是真正保值物品。

根据1948年国民党金元卷改革, 1块银元折合金元卷2块,1美元折合金元卷4块,也就是二块银元兑换1美元。当时1两黄金折合金元卷200块,参照现在金价400人民币一克,1美元等于7人民币,最终计算结果是1块大洋折现今人民币2400块。

很多资料都证实了民国时期城市打零工的人一个月工钱也就1块大洋左右,也就相当于现在工资3000左右。张国立的电视剧《我这一辈子》中巡警角色福海月薪也就是3块5,相当对于现在工资8400一个月。

说起民国工资,自然要提当时知识分子的工资,大文豪鲁迅先生月薪300块大洋,相当于现在72万,算上其他收入,鲁迅的月收入已经超过百万。1919年鲁迅先生在北京买了一套32间房“三进大四合院”,总共花了3675块大洋,相当于现在880万人民币。由此可以看出民国时期对知识分子有多重视,当时就是普通的图书管理员月薪也有8块大洋,相当于现在月薪1万5左右。

民国时期老百姓到底有多苦,以1911年-1919年期间的低物价参照,相当于大米80块一斤,猪肉300一斤,所以普通老百姓根本吃不上大米,更不要说300块一斤的猪肉了。

展开
收起

民国时期的一块“大洋”,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

民国时期的一块“大洋”,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

大家都知道吗?现今,人们的生活水平高了,很多人酒都看不上这小小的一块钱了。但是,在民国小小的一个大洋却是值很多钱的。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一块大洋”究竟在当时的环境下,能够从市场买回来多少东西吧。

先来简单介绍一下!在民国时期,我们所看到的“大洋”主要就是袁大头,而他可是民国时期最主要的流通货币之一。出现这种货币,是在民国时期的北洋政府为了统一全国的货币而制定出来的,在民国过三年的时候颁布《国币条例》之后,北洋政府就决定使用银来作为货币的制作材料。而在《国币条例》中还规定了,在1914年12月到1915年2月在造币总厂江南造币开开始铸造一元银币。

没错!在那期间,一个大洋可以买8斤肉,一斤大概1角2分左右。一块大洋拿去买棉布,可以买10尺棉布,一市尺在一角钱。白糖一斤6分,油贵一些,一斤8分。那时候的盐最便宜,一斤2分不到。也就是说,一块大洋折合人民币大概就是45元。

其实,具体情况,我们可以根据当时的一些日常用品的价格来比较计算。然后,我们就能够算出当时一块大洋的购买力了。不过,我们也知道,物价的高低也是会随着时间和地点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我们在这里也只能做一个大概的统计了。

当然,对于银元的设定,因为上面刻着的是袁世凯的头像,所以很多人都称之为“袁大头”后者“袁头币”,而且从此之后,大洋就这样形成了。那么在袁大头,作为民国时期的主要流通货币之一外,其实还有铜制的钱币,而铜币的面值只有一文。而这种铜币在和大洋的兑换方式也是比较接近的,基本上一千文就可以兑换一块大洋了。白糖一斤6分,油贵一些,一斤8分。那时候的盐最便宜,一斤2分不到。也就是说,一块大洋折合人民币大概就是45元。

总而言之,所以说之前的钱真的很值钱,就拿民国的一块钱来说,大约折合今人民币30—35元左右,30年代在北平,一块银圆(大洋)可以请客吃一顿涮羊肉火锅了,哪像现在的北京,一顿没有两三百是下不来的。

展开
收起

民国初年一块大洋相当于现在多少人民币?

民国的货币波动很大,不同时间铸造的银元质量都不一样。

所以咱取个确定一点的,即最初的袁大头。

古今货币的换算通常有两个方法!

一个金价、一个物价!

但事实上,这两种方法都不是太客观!

首先金价,其不同时期的价格波动是非常大的。

就拿民国时期来说,因为战乱其不同时期的金银兑换比例差别是很大的。

比如一战时期,列强都打架去了,国内形势不错,白银暴涨,金银比是1:15,当时民国那些有钱人个个身价暴增啊,什么民族企业都还发展得不错,好多大资本家都是这时候发的家。而一战结束后,白银价值开始暴跌,金银比达到了1:40,降了两倍都不止,于是乎大家都没钱,开始新一轮的军阀混战。

越打越没钱,到了1932年,都快1:80了。

当然,我们还是可以算一下:

按照当时的《国币条例》规定:一块袁大头铸造花费需要六钱四分八厘

“以库平纯银六钱四分八厘为价格之单位,定名为圆”

而按照旧制1钱应该是等于3.72克,一块银元差不多24克的纯银。而当时的金银比还没有暴涨,大概就是在20到30这个范围波动。所以一块银元差不多相当于1克黄金。

在不考虑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一块银元以现在的金价算差不多350块左右!

然而你如果用当时的物价来换算的话,情况又不同了!

在一战爆发前,即银元价值还未出现大波动的时候,其米价在每石6块左右,注意是旧制,一块银元差不多能买30斤大米;按现在算下来也就一百块左右。这还是建立在其生产条件落后,米价相对占比高于现代的那么一个时代。

所以这个出入就很大了!

最好的办法,还是依据当时人们整体的一个生活环境来比较。

1917 年圣约翰大学的学生曾对曹家渡工人聚居区做过一个社会调查

得出了以下结论:

“工人支持五口之家月须15元”;“常见男工谋10 元,女子做丝厂每月所入亦如此”。

城市一个五口之家的月开支15块;而普通工人的月收入不过10元。也就是说,如果夫妻生育了2个孩子,上面还有1个老人,就不能只靠男人自己出去做工,妇女也必须出门打工。

仅仅从生活开支来看,咱们现在一线城市五口之家,如果没有房租、车贷、房贷等额外开支,仅仅算基本日常生活开支的话,一万块还是能拿下来的。这就意味着那时候的一块银元至少得600块。

如果从工资来看,一个月6000的收入,虽然有些低,但结合当时工人们实际相对较低的地位,其实不算低了。

咱再除去通货膨胀和物价水平所导致的一个误差,一块银元500块是少不了的。甚至于会更高,吳清源先生曾在他的回忆录里写到过。

民国初年他们家佣人的工钱仅仅两个大洋,即使是鉴于当时可能包吃住和佣人较低的工资水平,一块银元怎么也不止现在500块。

所以,这个波动还是很大的,只是相对客观地反映。主要还是得看你的参照是什么,无法得出一个准确的标准。 如果参照房价,那根本就没法比了。

这仅仅是民国初年,一战过后,随着金银比的上升,银元的价格也随之下降,像鲁迅先生在北大任教,一个月有300块银元,年薪百万了都,不科学。

不过,即使如此也不会低多少。鲁迅先生写过,在当时4个人,东来顺一顿火锅,1块大洋,有酒有肉。一个四人餐火锅,200到300。

由此来算,鲁迅先生绝对是高收入人群啊。不过,当时北大图书馆管理员才8大洋,倒是有点低了,估计更多的是有点咱们现在学生兼职的感觉。

展开
收起

民国时期的一块大洋等于现在多少人民币?今天算是长见识了

电视剧中我们经常听到,想要救谁 ,就拿几百大洋来赎这样的话,那么民国时期的钱,一个大洋或者一文钱等于现在的多少钱呢?

大家都知道,民国是一个十分动荡不安的年代,所以很多时候在不同的年代不同地方物价都是不一样的,但是都有一个大致的“平衡”。在电视剧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叫卖,“卖包子咯,两文钱一个”,而今天我们买包子已经是一块钱一个了,所以作为参考的依据,彼时的两文钱应该和今天的一块钱的概念差不多了。

那么以前的大洋了,根据民国时期各地各时间的对比,都有出入,但是每块大洋基本都是和一千文以上等同,所以说一块大洋怕是至少可以买五百个包子了。一辆当时的小汽车也仅仅需要几百大洋,所以说当年大洋的价值还是挺高的,一个普通人家能收入几块钱就能填报一家人的肚子了,而许多大学的教授一个月也就八个大洋左右的工资。所以总的来说,从前的文钱可能和我们今天的硬币面值差不多,一文钱差不多就是五毛钱,而大洋呢?

每块大洋相当于当时一千文以上的话,也就是说,当时的一块大洋比今天的五百块还多的意思了,这么说,当时的教授也是高工资人群,这么说来,这时代变了, 货币也变了,不过许多东西、食物的价值依然没有变嘛?

展开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