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英国房产

中国首位开奔驰的人,车牌号4444,一夜输光百栋房产,结果悲剧了

近代史上的超级富豪有很多,例如和坤,他名下的所有财产共计大约八亿两至十一亿两白银,光是所拥有的黄金和白银加上其他古玩、珍宝等附属品就超过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财政收入的总和。 在正史上的和坤仪表堂堂,相貌不输给当年的潘安,风流一生。

但是直系后代的下场却令人唏嘘,和坤的次子死的时候,其实还没有生下来多久,甚至连名字都没有取,但是和坤当时也已经四十多了,悲痛万分写下了《忆悼亡儿绝句十首以当挽词》,和坤的唯一一个女儿钮祜禄氏得知和坤已经告辞人世后,郁郁寡欢,也没有作为。

而他的大儿子丰绅殷德三十六岁时也已经死在了自己家中。虽然和坤的后代都不怎么样,但是好歹没有没有百家,其中与和坤的后代不一样的是一夜之间输掉了上百栋价值十个亿房产的盛恩颐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盛恩颐成生于1844年,他是明国首富盛宣怀的儿子,排行老四,加上当时盛恩颐和张学良、袁克文、张伯驹四人都是才华横溢、风流倜傥的人物并称“明国四公子”,故人们都叫盛恩颐“四公子”,但是四个公子里面,盛恩颐是最为败家的。

这都从他的父亲盛宣怀开始讲起,他当时是清末的官员,又和当时晚晴时期的著名大臣李鸿章关系走得非常近,这和他以后成为民国首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他自己也不光是凭借关系才打的天下,他自己也是有真材实料的,“中国实业之父”、“ 中国商父”便是人们给他冠衔的称号。

其创造了共计11个“中国第一”,譬如第一个民用股份制企业轮船招商局;第一个电报局中国电报总局,中国第一座公共图书馆等等。他手下的生意遍布国内各地,也遍布各业各行,涉及多个领域,在当时,基本上没有人不知道盛宣怀的名字。

他共娶了三个房姨太,一共生了四二四女,天不遂不愿,不幸的是前两房太太所生的3个儿子全部因为各种原因魂归天国告别了人世,等到三姨太庄夫人生的儿子就是盛恩颐,等到1916年盛宣怀去世后,其财产自然流入了儿子盛恩颐之手。

当时拿到盛宣怀财产的儿子盛恩颐才24岁,留学英国伦敦大学以及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回国后迎娶了明国总理孙宝琦的女儿,但是不出人为意料,盛恩颐并没有挑起家中的梁子,甚至败光了家里的财产。

盛恩颐曾买了上海的第一辆大奔,专门花了重金买了4个4的车牌号,给每个姨太太分别买了一栋小洋楼,外加了一群的仆人,其实这些都是小打小闹,毕竟有偌大的家室摆在那边,但是作为万毒之首的赌,恰恰给盛恩颐碰个正着,沉迷于此,玩得云里雾里根本出不来。

别人输钱都是按照数字来计算,唯独盛恩颐玩的东西还不太一样,居然按一栋一栋的楼来算,但是本身本着十赌九输加上自己的赌术不精,甚至创造过一夜输了一条北京路以及黄河路共一百多栋房子的记录,要是放在怎么也值10个亿。

盛宣怀给儿子盛恩颐留下来的遗产很快就被霍霍完了,只是到了盛恩颐的玩年间还剩下了苏州4间祠堂还没有卖出去,如果到了现在那么盛恩颐的后人就是名副其实的房产大亨,商业巨鳄,可惜命该如此,晚年的盛恩颐过得十分凄惨,甚至在1958年因为突发脑出血,死在了自己家的祠堂门口。

展开
收起

无数老人,倒在了这个骗局之下

作者:聂辉华 来源:功夫财经

01

以房养老是个好东西

在春晚小品《不差钱》里,小沈阳说了一句“至理名言”:“人最痛苦的事是,人没了,钱没花完。”既然钱财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那么从理论上讲,一个人去世时将自己所有的钱财都刚好花完,才是最优的消费策略。

对于一个即将或者已经退休的老人来说,工资收入明显减少,生活和各种养老支出却不断增加。此时,要体面、安详地安度晚年,关键是平衡收入和支出,将“死钱”变成“活钱”,或者说今天先用一部分明天的钱。

但是,资产只有变成现金才能消费,否则即便坐拥千万,还是“负翁”,也就是所谓的“有房富人,现金穷人”。

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将老人拥有的房产变现,提前让老人获得收益,改善晚年生活呢?有,这就是所谓的“以房养老”。

它的模式是这样的:老人与金融机构签订一份契约,将名下的房产抵押给金融机构。然后在一定年限内,金融机构每月给老人支付一笔现金。约定年限到了之后,金融机构不再支付现金,房产从老人名下过户到金融机构。

房子本来是老人的,但是现在变成了金融机构通过分期付款(按揭)的方式,从老人手中“购买”了房子产权。因此,这种模式俗称“倒按揭”。

还有一种类似的模式,就是老人将名下的房子出售给金融机构,然后金融机构再将房子出租给老人。房屋出售收入扣除月租以及相关费用后,由金融机构以现金形式支付给老人。

“以房养老”的本质是将不动产贴现为现金流,是通过契约将未来的收入与现在的收入进行跨期交换。这是一种金融创新产品,是一个好东西。

“以房养老”模式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发端于荷兰,后来在美国、英国、新加坡以及日本得到了较大范围的推广。

02

为什么以房养老在中国遭受冷遇?

在2000年时,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了7%。按照联合国的标准,中国在2000年开始步入老龄社会。

目前,中国人均期望寿命是77岁,而北京和上海的人均期望寿命超过了80岁。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老年人会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长寿。有专家认为,中国已经进入了长寿时代。

假设一个人20岁开始参加工作,60岁退休,那么按80岁的预期寿命计算,他(或她)还要度过20年的晚年。到2030年左右,中国将有大约3-4亿老年人,要度过20年的“无薪酬”岁月。这既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也是一笔庞大的开支。

在人口老龄化日益加深、社会保险负担日益加重的背景下,“以房养老”模式无疑充满了巨大的魅力。

对老人来说,它提供了消费保障,提高了生活品质;对金融机构来说,它盘活了存量资产,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可以说是一种资产证券化产品;对政府来说,它减少了社会保障的负担,有利于社会稳定。

总之,“以房养老”是一种多方共赢的互惠契约,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市场经济的美德!

“以房养老”有这么多好处,政府当然推崇备至。早在2003年,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理事长孟晓苏,就上书中央,要求在中国推行“以房养老”模式。

2007年,上海市率先推出“以房自助养老”模式,即65岁以上老人可以将名下房屋出售给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然后该中心将房屋倒租给老人。

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也就是所谓的“以房养老”模式。

2014年,原保监会正式启动“以房养老”的试点工作,首批试点地区包括北京、上海、广州和武汉,之后试点地区扩大到所有直辖市、省会城市以及江苏、浙江、山东和广东的部分地级市。

2018年8月,银保监会发布《扩大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开展范围的通知》,终于将“以房养老”模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尽管政府一厢热情,但是市场反应冷淡。截至2019年9月,“以房养老”保险作为一种新的险种,只有幸福人寿、人民人寿两家公司在发售,全国有效保单数量只有129件。

既然“以房养老”是一个让老人、金融机构和政府实现多赢的好东西,为什么遭到市场冷遇呢?主要有四个原因。

第一,房屋产权不独立。很多老人的房子不是自己单独所有,而是当年自己出钱,然后挂在儿女名下,这通常是作为父母给儿女未来提供的一种物质保障。即便是自己单独所有,但因为和儿女住在一起,一旦房屋到期被金融机构收走,儿女的住所又是一个新问题。

第二,70年“大限”带来了产权的不确定性。虽然法律规定房屋所有权70年到期之后自动续期,但是续期要交多少钱?这个问题并没有真正从制度上解决。这导致房屋的抵押价值难以确定,当然也就影响了现金流的变现。

第三,传统文化的惯性。很多老人认为,作为父母,总要给儿女留下一点财产。而房产是最重要也是最耐久的财产,还能传承给孙辈。

如果儿女不是富豪,卖掉房子后自顾自己安度晚年,实在于心不忍,有钱也没法“安”度。

第四,关于“以房养老”的骗局导致这个金融创新模式被污名化,让公众对“以房养老”敬而远之。这恐怕是最重要的原因。

例如,2019年中安民生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的“以房养老”产品“暴雷”, 受骗客户有600多人,涉案资金超过十几亿元,当时公司实际控制人李佳豪等88名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

同一年,北京利合济民投资有限公司的“以房养老”产品“爆雷”,公司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警方刑事立案。最近,财新网报道了该公司暴雷之后的房产归属权纠纷,再度引起公众警惕。

03

以房养老的骗局是怎么玩的?

“以房养老”作为一种金融创新模式,在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大量推广,为什么在中国就被玩成了骗局呢?

归根结底,还是诈骗机构利用了信息不对称,钻了法律法规的漏洞,把一份正常的借贷契约变成了一份不完全契约,让受害老人告状无门,甚至钱财两空。

在现实中,一个典型的“以房养老”骗局,通常是“七板斧”的玩法。

第一步,借贷理财机构(骗子)找到老人甲(房屋所有人),说服老人加入“以房养老”计划,具体来说就是用名下住房进行抵押,然后从第三方贷款,并将贷款交给借贷机构,购买其提供的理财产品,获得“稳赚不赔”的较高回报。

在这一步,借贷机构提供的理财产品回报率并不高,比如说年化收益率5%左右。如果太高了,比如说30%,直接就会被当成骗子。这正是骗子“高明”的地方!

第二步,借贷机构找到出资人(参与做局的个人、借贷机构员工或者其关联企业),向老人甲提供抵押贷款,贷款的名义是“购买生产设备”或者“生意往来”(此处应有伏笔)。

这笔贷款的利息较高,比如年利率为18%,但利息不必由老人甲负担,而是由借贷机构代为偿还。因此,借贷机构提供给老人甲的理财产品收益,并不是前面提到的5%,还要加上其垫付的贷款利息,两者合计超过20%。

第三步,老人甲将抵押贷款投入借贷机构(实际上由出资人直接汇入借贷机构账户),购买其理财产品,然后借贷机构定期向老人甲支付理财收益。

有警惕心的老人此时可能会问,借贷机构拿了自己抵押贷款的钱,会不会有投资风险呢?

此时,借贷机构会信誓旦旦地告诉老人:这笔钱主要是用于资本市场投资,投资经理富有丰富的经验,或者是借给临时需要周转资金的生意人,并且对方也抵押了房产。这就打消了老人的疑虑。

第四步,到了这里,聪明人可能会怀疑,借贷机构究竟拿什么来支付老人甲的理财收益以及出资人的高额利息呢?

真相是,借贷机构又找到老人乙,说服其加入“以房养老”计划,将其房产抵押,然后以“购买生产设备”等虚假名义,从监管不严的中小银行贷款,再用银行贷款分别支付两位老人、出资人的理财收益和利息。

第五步,如果以上四步能够不断自我循环,那么这个“击鼓传花”的游戏就不会被戳破。但是,当“拆东墙”无法“补西墙”时,资金链断裂了。借贷机构无法向所有老人和出资人提供理财收益或者利息,它们要么跑路,要么违约,这就是“暴雷”了。

第六步,当初的出资人开始追债,以正常资金借贷合同为由,要求法院判令将老人甲的房产过户到自己名下。

此时,老人甲肯定会申诉,说三方当事人当初都说好了,抵押贷款的利息由借贷机构支付,但这个私下协议并没有变成正式的合同,因此法院无法确认这是理财诈骗。

当然,出资人会竭力否认,甚至指责老人甲私下拿做生意的资金去购买理财产品,被骗是咎由自取!至于出资人与借贷机构有什么关系,双方是否合谋,往往难以证实。

第七步,悲剧发生,老人甲乙钱(理财收益)财(房屋)两空,不但没有从借贷机构得到后续的理财收益,而且房子很可能会被判给出资人。

在现实中,再完善的合同也会有漏洞,但再狡猾的狐狸也会漏出尾巴。在以上七步中,破除骗局的最关键步骤是第二步。

如果老人甲在与出资人的抵押贷款合同中,注明用途是购买理财产品,而不是默认造假(虚构“购买生产设备”名义),那么监管机构事后就可以根据已有案例,认定该合同涉嫌欺诈,判定抵押贷款合同无效。

正是因为贷款用途无法证实,贷款合同变成了一份不完全契约,实际上无法保障老人的合法权益。

其实,即便没有经验,博弈论也可以帮忙识破骗局。博弈论的一个要点是,自己在做决策时,要考虑对手的反应,绝对不能把对手当傻子。

想想看,借贷机构支付给老人甲和出资人的回报合计超过了20%,请问哪个明星基金经理能够保证给你20%的回报率,而且还不包括他自己的报酬?如果真有这样天下掉馅饼的好事,为什么借贷机构不直接向出资人借钱,而要通过老人来借钱?

就算没有投资理财经验,“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的广告词总该听过吧?结论是,下次看到20%的回报率,直接把对方当骗子。这个方法虽然粗暴,但绝对有效!

虽然“以房养老”有点被玩坏了,但“以房养老”这个模式本身仍然有前景。就好比瑞幸咖啡倒闭了,但咖啡行业依然是一个好行业。

如果我们在签约时多一份心眼,少一份侥幸,同时监管部门通过规范交易减少信息不对称,那么“以房养老”依然值得看好。

展开
收起

花700亿建中国第一高楼,如今12年过去,高楼却成最大烂尾楼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李白

个性鲜明的高楼是各地独特的风景线,而“烂尾楼”的存在就像是一个笑话的存在,毕竟是花了大价钱最后却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幢幢高楼平地而起,很多城市都在打造自己的特色建筑。我国就有一座建筑说起来确实有些曲折且又尴尬,耗资百亿且承载着众人期望封顶多年却最终处于烂尾的状态。十二年前,一位广东富豪投资的一座高楼在中国天津拔地而起,所有人都等待着它完成的那一刻的光辉而直至如今都未竣工。

万丈高楼平地起--《珊瑚岛》

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很多著名的建筑,我们国内也不少。中国建造大厦的执念也在中国商人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近些年来,中国商人都在不断地投入资金兴建高楼大厦,以此为当地且自己带来效益与荣誉。先举例来说,特色建筑对于国家与地方享有的好处。

迪拜的“壕”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而现处于迪拜的“世界第一高楼”的建造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经济实力,而是想将众人的目光吸引过去。

因为埃及的胡夫金字塔,曾在将近4000年里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直到后来被英国林肯大教堂所超越,所以他们铆足了劲想建造一座世界上最高的楼,为此“奋斗”了六年的时间,每一年都在超越世界上其他高楼。

直至后来真的达到他们所想。仅是顶着这个头衔,迪拜就为当地揽下不少收益,确实为迪拜增色了不少,每年都有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除此之外,法国的“埃尔菲铁塔”、英国的“伦敦眼”、上海的“东方明珠”、北京的“四合院”等等都是建筑缘故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为此带来效益。

也因如此,天津房地产业不甘落后地提出新的方案。提到“天津”这两个字,小伙伴们应该是很了解吧。天津作为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很好的地理环境优势也就决定着一个巨大的决策,建造一座中国第一高楼,世界第二高楼的大厦以此为本地带来效益。一位中国商人便将目光放置于此,他就是潘苏通。

生而短暂,长于多试

潘苏通出生于中国广东韶关,后13岁时移居美国,在21岁时,年轻的他和许多广东人一样开始经商,到1993年,凭借一笔贷款,潘苏通在香港成立了其人生第一家公司—松日集团,一家主要代工生产彩电和音响的公司。

后来因生产的显示器而初获成功,尝到甜头的他创办了当时兴起的足球俱乐部,即使后来失利也并未影响这位富豪在商业领域的成功。这多样性的尝试也就奠定了潘苏通未来会投资房地产业。

在他决定要投资房地产业时,他将视线移到同年天津滨海的一个房地产项目——高银天下,这个项目就包括117层的中国第一高楼,也就是高银117楼。至于为什么要修建117层,是因为《易经》中奇数为阳,偶数为阴,数字7为“少阳”因此结缘,看来这负阴抱阳的风水迷信也让富豪商人们信服。这项目一经启动就引全国瞩目。

也许潘苏通想借此将自己的名声打出,而正好天津此项目需要资金的投入。两者都因自己的利益一拍即合。2008年,潘苏通拿出七百亿建造此大厦。

彼岸繁花终不及没落

其实整座大厦从设计到建设上其实是非常的优秀。从外观来看结合了传统之韵和现代之开放,以轻微弧度存在却又矗立于地,以立面体的线条加重垂直节奏感。整座大厦高耸入天、天圆地方,看上去相当耀眼。且这座大厦的设计也打破了多项世界纪录,还获得了多项国家专利。高度为579米的观景台为世界最高观光厅,还将会设有全球最高的旋转餐厅,这在建筑面积上也是稳居全球前列。

在建筑即将封顶时,潘苏通放出消息:将扩大投资,出资建造周围的游泳池、公寓等建筑。这也就引起民众的怀疑,大家都在想潘苏通是否遭遇资金问题,所以才将消息放出为吸引投资。后来据数据统计,潘苏通旗下的高银地产在2015年(也就是大厦即将封顶之际)曾一度市值蒸发1220亿港元。

天津117大厦也因无资金的投入而惨遭烂尾。按常理来说,如若项目即将完成,后期交货大概成不了多大问题,只可惜在潘苏通惨遭狂跌市值后,投资的房地产业也因此一蹶不振,无法供给117大厦的后续完成。众人都在猜测潘苏通遭遇的降值问题,使得他的资金是有多紧张,而这一切都无人知晓。

这栋大厦和上海中心大厦开工时间差不多,甚至还早两个月。但是上海中心大厦在2016年的就早早地竣工了,而117大厦却迟迟未放出消息,所谓吊足了众人的胃口。随后几年,天津高银117大厦渐渐没了声响,高银大厦被暂停建造两年后,潘苏通却突然花重金买下了深水湾的一所豪宅,他也因此成为李嘉诚豪宅和包玉刚豪宅的邻居。

在外人都在猜想他会不会再次投入资金完成最后大厦的结尾工作,潘苏通却再也无后续动作。

即使后来烂尾也依旧不缺乏关注的大厦,除去它那在众楼之间高耸的身影让人们唏嘘不已以外,因它设计的出众以及高度的优势,不少冒险者都将视线移至此处。在2015年就曾有两个来自俄罗斯的探险者爬上建设用的起重机,在2016年同样来自俄罗斯的探险者爬上正在施工的大厦。来自种种优势的吸引,这座大厦还是需要我们继续关注,拭目以待。

而潘苏通本人十分神秘,很少接受采访有关收购、接盘大王大楼,随后双方都一一否定。这大厦也曾传出易主的消息,因为业内许多人都希望孙宏斌接手天津117大厦,毕竟他在天津积累了很多资源,不过孙宏斌并未将高银117大厦收入囊中,所以117大厦烂尾12年仍无人接盘。

这117大厦在建造的过程确实有些坎坷曲折,而且这座大厦在2015年后封顶状态下一直处于烂尾的状态,也就一直没有把建造完成的消息放出。毕竟我国在基建这一方面算是全球闻名的存在,这座大厦的存在,确实处于有些“碍眼”的状态。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展开
收起

“上海最后一位名媛”到底有多美?为防抢婚,新郎请10个保镖保护

冉冉年华留不住。镜里朱颜,毕竟消磨去。 ——陆游

时光流转,岁月如梭,锦瑟年华转瞬即逝,过往经历弹指一挥间,多少欢愉,多少忧虑,都不愿再忆。时光弹指间重叠去,回眸浅笑,佳人仍在故里,美人也没有逝去。

显赫家世

民国,是新旧思想对立、大小势力冲突的混乱时期。乱世出英雄,同样的,乱世也出美人。

1915年,严仁美便在这样的环境下出生了。她的曾祖是李鸿章的幕僚,参与创办了中国第一家银行,同时也被誉为宁波帮的“开山鼻祖”,她的祖父则多以经营钱庄为世人所知,她的父亲严智多也是严家这个大家族的长房长孙,娶了上海房地产富商刘梯青之女刘承毅为妻。

如此的强强联合,也为她以后“上海最后一位名媛”的身份打下了基础。

无发孩童

小仁美八个月就出生了,母亲见出生的她头上无发,很是失望。而祖父却极为开明,为她取名为“仁美”,希望她越长越美丽。严仁美的母亲曾先后七次将她的头发剃光,但依旧毫无效果。

直到她两岁时,一位小儿科的医生亲戚将她带到英国,几经调养,仔细呵护,她回国以后已经有一头乌黑浓密毛发了,出落得也亭亭玉立,模样动人。

严仁美六岁时,母亲不幸去世,此后便跟着祖母一同生活。她十岁时就读于著名的贵族学校中西女中。社交也一直是她的强项,有一个高端的闺蜜团,里面全是名门望族的大家小姐。深受家族熏陶和朋友影响,严仁美举手投足间都有一种独特的大家气质。

在她读完初二的时候,家族里发生了一起严重的逃婚事故,让严仁美的父亲颇然醒悟,女孩子读了书,有了自己的思想,便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不许严仁美去学校读书。严仁美很是抗拒,父亲无奈只得出一个样样都拿90分以上才可以上学的难题,想让严仁美知难而退。

可万万没想到,聪明伶俐的严仁美,毕业考考了全班第一,门门功课皆为优等。她的父亲见结果如此,却依然不让她继续念书学知识,有意为她许配人家,出嫁为人妻。

“父亲之命”下的不幸婚姻

1929年,苏州的小马家因为严仁美六姑结婚的缘故前去观礼。小马家有钱庄当铺米店等产业,家境殷实,此时的马家夫人也身患重病,急需一门亲事来“冲冲喜”。一眼相中了美丽大方、举止优雅的严仁美,本就不受父亲所重视喜爱的严仁美就这样被“卖”给了马家。

严仁美教育有素,成长条件优渥,她接触到了许多新鲜的事物,思想也比较先进开放。得知此事后她异常气愤,以绝食相逼,希望父亲能为她能解除婚约,回到学校重新念书。她得到了许诺:只要乖乖嫁人,便能回学校读书。

为了继续读书获取知识,严仁美就这样嫁到了马家。无独有偶,严仁美结婚后,马夫人的病得以痊愈。严仁美便如愿回学校念书,但在一年后,严仁美怀孕,无法去学校继续完成学业。新婚燕尔的小夫妻俩还专门请了英国教师在家学英语,也买了上海滩仅有的新颖时尚的敞篷小轿车。

家虽家境殷实,却依旧有着旧式的思想观念,一个是接受先进思想的洋务新女性,一个是出身守旧家庭的封建少爷,差异便慢慢产生了。

严仁美的丈夫马少爷生的英俊潇洒,婚后依旧不检点,毫无社交经验的他结交了一些狐朋狗友。在严仁美怀第三子时,丈夫移情别恋,流连于烟花柳巷,生活上也发生了不轨的行为。

这让接受了新思想,对于爱情婚姻有自己的主见,追求一生一世一双人的严仁美忍无可忍,再加上朋友孔令仪和干妈盛关颐的支持,她毅然向丈夫提出离婚。

保镖围簇的再婚

严仁美的好友孔令仪明白她婚姻的不幸,时常邀她到孔家游玩。此时的上海滩也被日军侵占,一位日本军官知道严仁美的美名,对严仁美是倾心喜爱,他展开了猛烈的追求,以租房子为名对严仁美纠缠不放,严仁美拒绝得很是坚定,她不肯嫁给日本人。可这位日本军官让汉奸传话,现在日本人说了算。

面对日本人的过多纠缠,在严仁美的父亲,叔叔,姑父等人的商议之下决定让严仁美尽快嫁人。经人介绍介绍,很快,他们相中了宁波小巷李家的李祖敏。毕业于光华大学经济系的李祖敏学识渊博,为人本分,还没有成家立业。

见面相谈一番后,二人互生好感,彼此对对方十分满意。为防夜长多梦,决定在三个月之后举办婚事。婚当日,为防日本人的死缠烂打,李祖敏请来了十个保镖,前呼后拥,既威风也安全。那位日本军官见此也只好放弃。

就这样,严仁美嫁给了第二位丈夫李祖敏,这次她遇见了对的人,严仁美与丈夫李祖敏相伴相守相知了近50年,很是恩爱,羡煞旁人。

晚年美满,百岁老人

严仁美的一生,集媛、福、禄、寿为一身。严仁美夫妇俩带头捐款捐物,联络华侨,争取海外投资。建国以后,严仁美通过法律手段,将这几个孩子从前夫那边接了回来,她的子孙众多,子女孝顺,家庭幸福美满,在丈夫李祖敏去世后,严仁美就和孩子们生活在一起,105岁的她现在在深圳安享晚年。

面对前夫马家少爷的偷情,严仁美毅然的提出离婚;面对日本官员的猛烈追求,严仁美严词厉色地拒绝;面对国家的需要,严仁美积极捐款捐物。

岁月何曾败给美人,美人也亦不会被时光冲淡,她渴望独立,努力习得知识,才会一步步踩中时代的脉搏,得到上天的宠爱。对她自己而言,种种过往只是一个个平平无奇的经历,但对我们而言,那是属于一个优雅女子的时代传奇。

展开
收起

“超人归来”:李嘉诚砸下24亿收购上海地产

来源:政商参阅微博

导读:从7年前的“卖卖卖”,到今天的“买买买”!一度撤出中国市场的李嘉诚,一路被喊打“不能让他跑了”的李嘉诚,近日传出以24亿人民币收购上海地产!

李超人又开始重新布局国内的商业地产?

李嘉诚王者归来?

12月26日,据第一财经报道:李嘉诚旗下ARA亚腾资产收购上海“三林印象城”。

交易约定,亚腾资产管理公司与Straits Real Estate以及工银国际组成合资联合体,共同收购三林印象城。

据悉三林印象城是一家位于上海浦东的商场,由信城不动产于2017年接管并进行改造。本次交易价格约3.47亿美元(约24.2亿元人民币),交易将在2020年第一季度完成。

收购完成后,工银国际和ARA旗下一只基金将持有三林印象城约62.3%股份,Straits Real Estate旗下子公司则将持有三林印象城约37.7%的股权。

这笔交易并不算大,但格外引人注目,因为ARA亚腾资产系李嘉诚旗下长江实业有限公司创立。

亚腾资产管理公司的掌舵人林惠璋

2002年的时候,林惠璋已经45岁。当时的他还只是一名企业高管,扎根亚洲地产多年。一次意外的机遇,促成了他与他的“老客户”李嘉诚的合作机会。

赌上一切家当,背上银行巨额的财务,他在“中年危机”时,决定下海创业。

当时李嘉诚的长江实业出资70万新加坡币,林惠璋出资30万新加坡币,一起创立了这家公司。

凭借多年的从业经验和坚韧的性格,林惠璋看到了新加坡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商机。2003年,亚腾资产管理公司启动了首个在新加坡上市、投资香港房地产的跨境房地产信托——置富产业信托。

每年至少推出一个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或者私人基金的频率轰动业界。

2007年,公司又获得了3轮融资,总计筹集了11.3亿美元的资金,实力大增。

2008年,林惠璋又在金融危机威胁全球经济时,再一次独具慧眼地看中了中国房地产的收购价值。他以南京为开端,采取“只租不售”的经营模式,大量开发重点区域,比如南京的新街口。

到了2013年,林惠璋大量出售已拥有的南京地产,净利润高达9亿人民币。

这次李嘉诚用亚腾资产管理公司出手,买下的三林印象城,这是否意味着“跑了”的李嘉诚又杀了个回马枪?

频繁抛售内地资产

李嘉诚撤出内地的消息不绝于耳。

近年来,李嘉诚抛售的内地和香港的资产近3000亿港元(折合人民币2700亿)。

2011年3月出售了和记港口业务62%的股权获得429亿港元,

2013年7月出售香港天水围嘉湖银座商场58.49亿港元,

2013年8月出售广州西城都荟广场32.68亿港元,

2013年10月出售东方汇金中心89.5亿港元,

2014年1月出售50%股权港灯获得240亿港元,

2014年1月出售南京国际金融中心大厦38.4亿港元,

2014年3月出售屈臣氏25%股权获得440亿港元,

2014年3月出售北京盈科中心72.01亿港元,

2015年6月出售港灯股权20%获得76.8亿港元,

2016年10月出售上海陆家世界汇广场50%股份获得230亿港元,

2016年7月出售合记电讯分布业务144.97亿港元,

2017年出售了香港地标建筑中环大厦75%的权益获得402亿港元,

2018年出售北京罗斯福广场卖了25.6亿。

这一次,李嘉诚重新布局上海,是王者归来吗?

事实上,今年3月16日,李嘉诚家族旗下的公司长江和记集团宣布了2018年的财务报告,根据长江和记的报告显示,公司现在价值1.2万亿,在香港的资产还有725亿元,内地的资产还有700亿元。也就是说,在中国的资产还有1425亿元。

英国资产暂时稳了

李嘉诚就陆续卖掉了中国不少的地产资产,几年下来,累计套现了1千多亿元。这些现金大部分都被李嘉诚转移到英国市场。不完全统计,李嘉诚在英国的资产已经高达4千亿元,在整个欧洲的资产已经高达6千亿元。

欧洲的资产已经占到了李嘉诚整个商业帝国的半壁江山了。

不过李嘉诚在英国大举投资之后,才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英国准备脱欧了。

对于李嘉诚来说,最大的影响并不单单是英国脱欧,而是最近的英国大选。

因为英国工党之前准备把英国的基建生意都回归国有,李嘉诚在英国的资产大部分都是基建生意,包括了能源、电力、水务、通讯、机场等等。

2008年之后,英国遭遇经济危机,为了缓解债务,他们逐步出售了许多国有的基建生意。

许多人认为李嘉诚投资英国,是因为跟英国比较熟悉的关系,其实最大的关系还是因为英国出售国有基建生意。这对于李嘉诚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于是李嘉诚才逐步开始收购英国的这些基建资产。

这些资产收益非常稳定,而且有庞大的现金流,这都非常符合李嘉诚的生意理念。

最近英国大选,最终是保守党获胜了,所以李嘉诚在英国的4千亿资产暂时稳了。

大涨香港电价

在英国的4千亿资产稳了之后,李嘉诚做了两个动作,第一个就是在上海砸下24亿,另外一个动作是涨香港的电价。

不久之前,香港的两家电力公司中电集团跟香港电灯公司一起宣布涨价。

前段时间李嘉诚刚宣布10亿的捐款,用来帮助香港的中小企业。

不过现在李嘉诚也马上涨电价,许多人认为这无疑是等于左口袋出,右口袋进。

为了缓解争议,李嘉诚又想了一个奇招,他又提供了地租补贴跟发放购物券的方式,来补贴电费。不过许多人都不买单,认为没有多大的帮助,电费还是上涨了。

重新布局内地市场

虽然内地楼市仍处在强调控之中,但一线城市的核心商业资产,由于具备周期性低风险特点,易于管理、现金流稳定、交易流动性强,同时收益不断走高,因此受到青睐。

同时,中国的城市化正在迈向大城市化、都市圈化,落户门槛逐步放宽,中心城市的虹吸效应更加明显。

作为中国最成熟和最具流动性的大宗物业市场之一,对于寻求购入资产多样化的全球投资组合持有者而言,上海等这样的大都市无疑在首选范围内。

而李嘉诚这次投资的项目,位于上海浦东新区,恰恰是位于内地最繁华的城市中经济实力最强的区的一个项目。

李嘉诚曾阐述自己做生意的原则——不赚最后一个铜板。

“一方面是对于债务和贷款问题要非常小心,如履薄冰。另一方面,我在地产经营上步步为营。如果地产价格太高,到老百姓买不起的时候经营就有风险了。我不会冒险去赚最后一个铜板。”

如今,逐利、谨慎的李嘉诚又回来了。

10月份卖掉大连项目,12月份买入上海商业地产。卖掉囤地许久升值后的项目,购入新的优质资产。

这背后的投资逻辑来源于——外资加仓中国商业地产浪潮。

不仅仅是李嘉诚,教父身后,一大批国际私募在不断收购国内存量物业。在上海,2019年,以黑石、凯德、基汇、吉宝、Brookfield为代表的国际基金,分别拿下北外滩星港国际中心、上海浦发大厦、上海MixC万象城、一方大厦、绿地黄埔滨江等商办物业。

外资“买买买”的背后,是外资加仓中国商业地产的浪潮。世邦魏理仕数据显示,2018年外资在华商业房地产投资猛增62%至780亿元人民币,创200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地产咨询公司Real Capital Analytics的数据显示,2019第一季度,美国、瑞士、巴林和新加坡等国的机构投资者买入了价值27亿美元的中国商业地产。这是Real Capital公司自2007年开始统计该数据以来,单季度外国投资者购买金额最高的一次。

资料来源:

世纪传动.《香港教父王者归来?李嘉诚的买买买与卖卖卖》

担扑《李嘉诚终于回来了!刚稳住英国4千亿资产,马上就在上海砸下24亿》

第一财经《李嘉诚旗下ARA亚腾资产收购上海“三林印象城”》

展开
收起

李嘉诚再套现38亿!“撤离”中国内地又“买下”英国,为哪般?

7月23号晚间,李嘉诚家族名下的长实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附属公司hle及chInex将会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的南城都汇的商住项目出售给禹州集团控股50%的公司,预计将获得38.11亿港元的收益。

虽然李嘉诚已经多次出售内地资产,但是这次还会引来外界的揣测,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在前阵子他才花了24亿元收购了一个上海的房地产项目,要知道这已经是他自2013年逐步退出内地房地产市场以来罕见的一笔投资。

所以当时就有人说,以李嘉诚低买高卖的商业运作手段,是不是可以判定内地的资产还是很吸引的呢?他要重返内地的房地产市场了,而实际是近年来李嘉诚虽然没有撤退之名,却实施了撤退之时。

据不完全的统计,自13年出售内地和香港的资产至今,李嘉诚已经套现超过了1000亿港元,包括了2013年8月和记黄埔发公告称,以26亿元人民币出售了广州的西城都荟广场和停车场。

2014年10月18号,以71.6亿元出售了上海东方汇金中心,11月在以39.1亿元卖掉了重庆的大都会。

2016年的10月,长江实业发文公告称,以200亿元卖掉了上海陆家嘴的世纪汇综合体,这也是李嘉诚在内地出售的最大一笔物业。在2019年的10月,长实集团已超过40亿元的交易总价,向融创中国出让了大连的西港等等。

李嘉诚一边是频繁出售国内项目,另一边则是大手笔地在英国进行投资。据不完全统计,李嘉诚和他旗下的公司在英国的投资已经超过6000亿港元,包括花48亿英镑收购了英格兰的自来水公司,花了6.45亿英镑收购了英国天然气公司,花了102.5亿英镑收购了英国电信公司欧拓等等。

截至目前,李嘉诚家族控制了英国超过40%的电信市场,约1/4的电力分销市场,近三成的天然气供应市场,近1/3的码头等等。

而且在近期李嘉诚10年前以10亿英镑投资的英国伦敦泰晤士河大型地产项目,东伦敦康沃斯码头终于是获得了英国政府批准动工兴建。

更有媒体形容该项目是犹如港版的太古城的千亿香港城,对此很多人都会有这样一个疑问。

李嘉诚这次在英国建设这么大的一个项目,是为了实现资产转移还是为了捞钱?据了解,这一块地块是和记黄埔在05年从英国新闻国际公司手中购得的,之后的8年时间里,一直搁置着,到了2013年才把开发计划提交给英国政府,而最后到了今年的7月10号才正式落实动工。

这15年间这个项目的价值已经升值了10倍。所以纵观这个项目的投资历史,或者李嘉诚手上的更多投资,更多的肯定是为了挣钱。

展开
收起

投资英国市场5年亏4百多亿,如今想要回来中国,却已经太晚了

最近一段时间,中国富豪在英国的投资热情,依然没有减退。李嘉诚家族又在英国追加了百亿的投资。李嘉诚之外、刘銮雄、张松桥、郭炳联、林建岳、张力等等富豪而已依然在英国追加投资,特别是房地产市场。

不过目前在英国投资,很多富豪其实都没赚到什么钱,最典型的就是张松桥了。几年之前张松桥清空全部的内地资产,然后到英国大举投资,买下了不少大楼收租,去年张松桥又在英国追求一笔70多亿的投资,买下了阿拉伯王子在英国的一栋豪宅。

不过目前张松桥在英国重仓几年,情况却是非常糟糕,最新的数据显示,张松桥在英国投资了几年,他个人旗下控制的4家上市公司,市值从最高的600多亿,下滑到现在只有136亿。

不仅仅市值暴跌,而且几家公司的业绩也下滑严重,甚至还出现了亏损的情况。张松桥目前手握两家房地产上市公司,分别是中渝置地跟渝大地产,另外他还控制了梧桐国际跟港通控股,这两家公司的物业跟房地产业是息息相关。

2013年是张松桥的财富的巅峰,当年张松桥的中渝置地销售额突破百亿。那个时候千亿房地产企业屈指可数,张松桥如果继续发展下去,那么未来前景一定非常不错。要知道碧桂园、融创、恒大等等地产巨头,也是在2013年之后才开始爆发的。

不过当时张松桥基于一个错误的判断,果断放弃了内地市场。其实不仅仅是张松桥,当时不少港商都做出了这样的决定。李嘉诚、郑裕彤、刘銮雄也都在这个时期卖掉了内地的大部分资产。其实张松桥跟郑裕彤、刘銮雄本来就是关系非常好的朋友,他们在资本市场上基本上都是一同进退的。

张松桥是其中最彻底的一个,他是直接清空了全部的资产。随后张松桥不断在英国增加投资。现在看来,放弃中国市场去英国抄底,无疑是一个非常笨的决定。

最近张松桥旗下的几家上市公司公布的业绩报告,张松桥的中渝置地营收才2.78亿,当年的百亿房企,如今半年才营收2.78亿,真的是让人感叹。关键是营收少,而且公司还出现了亏损,中渝置地上半年亏损190万。

不仅仅是中渝置地,另外一家地产公司渝大地产也亏损了,营收下滑5%,出现了4367万的亏损。另外梧桐国际上半年也亏了7100万。目前赚钱的是港通控股,这家公司目前主要是靠着投资恒大来赚钱,港通控股持有中国恒大近2300万股份、另外还有恒大健康5426万股份。

目前张松桥主要的收入是来自海外的租金收入,不过由于英镑不断下跌,张松桥在汇率上也吃了不少亏。因为汇兑差额的亏损,上半年最高的时候张松桥亏了8个亿。

在英国投资吃了大亏,张松桥也是发现了。去年开始张松桥高调回归中国,并且参与了许家印的一些地产项目。最近张松桥更是以创造纪录的天价,买下了成都一块地皮。这块地皮张松桥足足溢价了39%。另外张松桥还在西安、成都、株洲等城市布局。中渝置地的副主席林孝文也表示,目前他们正在寻找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机会。这个林孝文就是李嘉诚的连襟。

只是张松桥现在想要重回中国市场已经太晚了。过去几年中国房地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很多小开发商纷纷破产,或者被大开发商兼并。现在连很多全国二线的开发商日子都不好,一大批二线开发商纷纷选择卖身出局。

碧桂园、万科、恒大等头部开发商已经展现了赢家通吃的气势,他们在资金、成本、技术上都有更大的优势,年营收都已经突破了5千亿的大关。张松桥离开中国的时候,千亿房企都没几家。如今千亿房企是数不胜数。十大房企的入选门槛已经推高到了2千亿了。

另外港商过去在内地的慢开发策略现在也跟不上时代了。现在碧桂园、恒大等等公司都是以标准化快速周转。过去20年,港商都是靠着前期超低价拿地,然后慢慢开发,赚取地皮的溢价。

现在地价的优势没有了,想要在如此高的地价上还获得利润就必须有极限的操作。港商赚惯了容易钱,现在很多都出现了水土不服。现在港商在内地的房地产市场,连前50都很难进入了。当年赫赫有名的香港四大地产商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香港地产公司的开发能力其实是远远不及内地的。

20年之前内地地产商跟香港地产商学习,如今已经是反过来了。张松桥现在想要重新回来,其实难度不小,因为张松桥没有资金优势,开发能力又不及内地地产商,其实想要重整当年重庆一哥的风采,难度非常大。

其实张松桥还不如多买一些恒大的股票,拿一些分红好了。其实做生意有什么就是一个时机的问题。张松桥错过了最好的时机,如今已经非常难了。估计张松桥现在也是非常后悔。

张松桥投资英国亏了几百亿,又错过内地房地产的发展黄金时期,至少又少赚了几百亿。一来一回张松桥就亏损了1千亿。

当年张松桥的小老妹吴亚军,如今率领龙湖地产不仅成为了重庆最大的地产商,而且还成为了全国第八大的地产公司,吴亚军个人身家超过百亿,足足是张松桥的十倍以上。

过去几年不仅仅是张松桥,郑裕彤家族等港商也在重回内地。其实这些港商都看错了内地市场。这些港商过去几十年在香港经历了多次的房地产周期,他们错误认为内地房地产也会经历这样的波动周期。

不过他们想不到内地市场规模远超香港,风险控制能力不是香港可以相比的。张松桥现在悔之晚矣。

展开
收起

2020年,那些让很多人追着看的上海豪宅已经不在陆家嘴了

文/Rickzhang

陆家嘴一套8000万豪宅什么样?

想不到吧,这样的一段视频在B站上跑出上百万的流量。都说“有钱人的快乐我们永远想象不到”,或许是因为看豪宅从8000万到1.5个亿就像打怪升级,群众们的眼睛几乎没法从视频中离开。

“当一天看豪宅视频睡着,第二天精神抖擞的醒来,我就再也离不开豪宅”。

如果只是平凡无奇的装修豪华,那恐怕还不能满足需求。更长串的数字、更夸张的阳台...一切让人感到意外的东西,才能让视频在众多的豪宅中脱颖而出,获得点击率。

正是因为无法想象才会产生好奇,B站还为此组建了单独的豪宅频道。而且目前这个频道有2万个探访豪宅的视频,播放量超过1.9个亿。

下沉七米的两层立体园林,80%的绿化率,意大利特莱维许愿池,一比一给你搬到上海陆家嘴……一切出现在影视作品和普通人美梦里的元素,基本一股脑地塞进一套房子里。

更有意思的是,2020年虽然才过去八个月,已经出现近400条热门豪宅视频,数量几乎与2019年全年持平。

毫不夸张的说,疫情之下宅在家里的普通人更关注豪宅的一切信息。而从豪宅视频受欢迎的拍摄地点上看,最多的探访豪宅的视频拍摄地依然在上海。

而作为目前最受欢迎上海豪宅的变迁史,恰恰也是一部豪宅地段的变迁史。

愚园路的兴起

上海开埠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件大事,可以看作是中国古代跟近代历史的一个分割线。

当时很多有钱人为了安全和舒适也多住在上海的西南部;与之相对应的是资本家开设的工厂多在上海的东北部,因此工人和劳苦大众一般住在上海东北角。

这就是老上海话讲的“上只角”和“下只角”。这既代表了上海延绵至今的空间居住格局,同时也是近代上海财富流向的表现。

1930年开始,有地产商开发集中于上海西区的花园洋房,出售或者租赁给外国人、官僚、资本家等人居住,这是上海豪宅历史的起点。

所谓的“上只角”,就是从外滩起,苏州河以南东西向的淮海路、南京路、延安路以及周边地区,加上虹口的四川北路沿线。

在电视剧《上海滩》中,丁力刚遇到许文强时有句经典的台词:“文哥,我的理想就是有一天把家从闸北搬到霞飞路或静安寺。”

丁力的梦想反映的是近代上海人的普遍心理。那时候,买到“上只角”的房子不光有面子,还能表现出自己的身份地位。

这意味着上海有选地段建豪宅的历史。而如果选错了地段,哪怕房子建的再好,也会变成上海老人心目中的“下只角”。

打开1918年的上海老地图,你会发现静安寺的附近标有一处明显的记号,上面写着“小河边”,其规模包括了今天小河边、愚园路、南京西路一圈。

根据当年留下的规划图纸,小河边一直是被作为高档住宅区来建设的。在概念上,它类似于今天房地产开发商所追捧的高档别墅区。

而小河边所在的愚园路,号称“短短一条愚园路,整整半部民国史”。

上世纪初,一位在上海滩被称作“富甲王侯”的商人,在静安寺附近兴建了一座私家花园宅第,名为“愚斋”,愚园路从此得名。

因此丁力真正想购买的是愚园路的一套别墅。有意思的是,从那时流传至今的豪宅,目前还真保留下来一栋,可以说这栋别墅完全贯穿了上海豪宅最初的发展史。

这座老房子叫严家花园,从外面看很低调,但它是上海最贵的房子。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占地8亩,建筑面积1570平方米,园林面积5000平方米,是典型的英国花园式住宅。

这个宅子修建于1920年,是一位名为博罗的法国医生所建造。到了1940年,被近代中国机械制造业的著名企业家严庆祥所收购,成为严家私宅。巧合的是,这座房子所在地址恰恰是严家老宅的宅基地,这也是现在一直通称为严家花园的原因。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严庆祥生病退休于家中,与多名艺术家交往甚密,严家花园便成为了老友们的聚会场所。

在客厅内还有着黄炎培的笔墨与徐悲鸿的画幅,悬挂着孙中山先生曾书的“博爱”与“后来居上”字迹,以及孙夫人宋庆龄亲笔签名的照片。

2009年,盛大老总陈天桥以2.8亿元人民币买下了它,并重新整修变成了私宅。而由于占地面积广阔气势恢宏,现在的严家花园成为在上海单价最贵的豪宅,已经有富商为其开出10亿元的价格。

就在严家花园所在的愚园路上,从东往西两侧幽深的弄堂里,一幢幢惊艳的小楼随时可能跳入视野之内。上海人喜欢将一条路上门牌号称为多少弄,在愚园路附近居然可以排到一千多弄为止。

从这点可以出,上海最早的豪宅聚集地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规模。

陆家嘴的新生

1990年之前上海,都是一个外来人口稀少、城市边界固定的城市。而随着浦东新区的建立,上海开始大开发,人口、资本不断涌过来,原来的财富格局开始被打破。

到了2000年前后,上海逐渐兴起了一批富裕阶层,其对居住场地和质量的要求日益凸显,成功催化上海真正意义上现代化豪宅的出现。

记性不错的人,应该还记得2002年梁朝伟在广告中用浓浓港普吐出的“世茂滨江花园”几个字。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当年这支广告片的女主角是姜文的太太、女演员周韵。

而称“世茂滨江花园”豪宅,是因为2002年这个项目的均价就以达到15000元/平方米。这在当时上海淮海路和南京路附近能卖到4000—4500/平米的房价面前,已经是无法想象的天价。

更有意思的是,由于当时正好处于浦东大开发的过程中,在陆家嘴金融CBD的建设大框架几乎已经完成的背景下,这一个位于陆家嘴的项目用全国第一的房价开盘,所针对人群就不言而喻。

梁朝伟与周韵在广告片中也确实展现了不同与彼时上海人日常的生活片段:英式草坪、衣帽间、鸡尾酒会与红酒杯,当然最重要的,是落地玻璃窗外一览无余的黄浦江风景。

当时,与“世茂”同争锋的是“仁恒滨江园”,同样位于陆家嘴,紧贴黄浦江。这个项目的价格在12000元/平方米至24000元/平方米,似乎比“世茂”更胜一筹。

后来这个开发商陆续在天山、联洋等地拿地建设。当然,仁恒的品牌做得不错,毕竟上海直到今天仅凭“仁恒”两字,房价就可平均比周边贵出20%。

在上海房价的四位数时代,世茂、仁恒等项目,不仅以五位数的罕见价格炒起了“豪宅”概念,也把来自新加坡、香港等地的“豪宅”理念带入上海。

但平心而论,那个时候所谓“豪宅”,依然只是金字塔尖上那一小部分人的“奢侈享受”。而且,与近代史上上海豪宅聚集在愚园路不同,此时受浦东大开发的影响,陆家嘴成了高端写字楼物业与豪宅的新聚集地。

这可以看作是上海豪宅迁移史上的第二次变化。

外滩还是外滩

就在世贸、仁恒等项目推出后不久,另一个由注重艺术性的开发商瑞安打造的翠湖天地项目正式开盘,创造了上海豪宅的历史。

这个项目在当时都是一个壕得不能再壕的豪宅。

因为仅2002年开盘的一期,均价就已经到了一平米8-10万元。而到了现在,这一个项目的二手房价也已经炒到了16万元/平米。

如果说翠湖天地体现的还是上海豪宅建设的地段开始依托交通中心和商业中心展开的话,中粮海景一号出现,彻底将豪宅聚集地标注到了陆家嘴和外滩之间。

虽说提及高价豪宅,上海人离不开汤臣一品。但与之相邻的中粮海景一号,其实早已成为上海豪宅中的领袖。

这个项目地处黄浦江景观地段,成为与东方明珠,金茂大厦齐肩的城市地标建筑。关键每户都有的超大景观阳台,可以让业主全览黄浦江两岸百年盛景。

甚至在房价上,汤臣一品也早已被中粮海景一号所超越。2012年,中粮海景壹号以21.6万每平米的成交价,成为上海首个单价超20万的新房。

由于中粮海景壹号定位是高端改善型住宅。作为中粮开发的最高端的一个楼盘,国企有保障、更靠谱,这样的特性最终被很多低调的富豪所认可。

况且,中粮海景壹号以300-400平米的户型为主,对很多富豪来说更加实用。在附近的几个豪宅项目中,中粮海景一号的绿化率更高,容积率更低,更有居住的氛围。

这也是为什么2010年前后中粮海景一号能后来居上,问鼎上海豪宅榜的原因。

而随着中粮海景一号的登顶,类似的项目也如雨中春笋层出不穷,上海的“豪宅”已经不是陆家嘴区块独领风骚,主要以高端公寓和别墅为主,地段进一步向外滩集结。

黄金北外滩

进入2020年,虹口北外滩,和外滩、陆家嘴并肩为上海的“黄金三角”。

北外滩是上海中心城区里市场基础扎实且中央商务功能相当完备的板块,作为外滩的延伸,这里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历史积淀,区位优势更是得天独厚。

南面隔江与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相望,延绵起伏的古典建筑群和对岸的摩天大楼尽收眼底,蕴含巨大的开发价值。

2020年2月20日,上海市虹口区政府网站公示了《虹口区北外滩街道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公众参与草案)》,正式把现代感十足的街区规划以及“浦西最高建筑群”引入大众的视野。

2019年4月20日,北外滩首座大型购物中心白玉兰广场正式开业。而预备于今年开业的凯德北外滩来福士,更是被业内视作近来最为期待的高端商业项目之一。

再加上上实集团联手日本森大厦株式会社打造26万平方米的北外滩版“六本木”,以及金茂提篮桥街道HK314-05商办地块也将打造高品质购物中心,北外滩与陆家嘴遥遥相对的一公里地段内将会在未来3年聚集一大批高端商业项目。

这里也被称作北外滩的“黄金一公里”。

与浦东金融聚集地的陆家嘴成就了上一轮豪宅的扎堆一样,规划正在落实的北外滩航运服务集聚区的出现,使得这块将被建设成为企业总部基地、航运要素集聚中心、国际邮轮客运中心和口岸服务中心的区域对豪宅开发商具有莫大的吸引力。

最新消息显示,几家具有豪宅基因的开发商在此地段云集,可以预料在不久将来,这里会成为上海豪宅的新集散地。

所有投资者都清楚,买豪宅就是买地段。

毕竟,那些在上海街头的里弄中被标注着名字的豪宅,无一例外都有着自己的传奇故事。而那些故事的背后,或多或少都有居住在这里业主的身影。

豪宅成就业主,业主也同样成就豪宅,这是一个真理。

展开
收起

李嘉诚花4000亿投资英国,但疫情损失惨重,转身又到上海投资房产

这几年,“跑路”的富豪不少,其中最出门的还要数李嘉诚了,自从2015年李嘉诚开始抛售在内地的大量资产,重金押注英国,前后投入4000亿。

其中用200亿买下了英国最大的酒吧连锁格林王旗下2000家酒吧以及餐厅,可是随着今年英国新冠病毒疫情的加重,不得不关闭全国的餐厅酒吧等公众场合,所以李嘉诚在英国的生意损失惨重,何况李嘉诚旗下总共1.2万亿资产,英国就占了它的三分之一。

然而中国此次新冠病毒疫情率先得到控制,如果李嘉诚的大量投资还放在中国,也许就会大大减少损失,李嘉诚也看到在英国投资受挫,于是又转战中国投资,在上海就与万科进行合作,投资24亿元。

李嘉诚重回中国投资房产,预示中国房产又到了另外一个拐点,毕竟李嘉诚的眼光很独到,每次都能抓住了中国房地产上涨的时机,这一点也让他赚得盆满钵满。

李嘉诚本身就是靠房产起家,在两年前他就曾经说过,未来依旧会投资房产,值得一提的是投资中国房地产行业比投资其他行业,更有上升空间,加上中国巨大的人口红利,投资房产依然是个好去处,人们为了更好的生活,住房就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现在有大量的人在大城市打拼,一直租房并不是一个长久之计,只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才算真正的在一个城市立足,况且结婚生子也需要房子这个物质基础。

所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总体依旧会平稳有序,本身经济增长就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而房产作为一大重要的经济支柱,维护它平稳发展也是必不可少的,房地产行业一半是金融市场,而另外一半是实体产业,他带动的上下游产业链相当长,那么房产调控政策的重点就在于维护房价的平稳上涨。

说到房价会上涨,大多数人都会骂声一片,事实上,不论是改善需求还是投资需求,需求本身就大。目前没钱买房,不代表以后都没钱买房。

通过这次新冠病毒的影响,改善住房已深深地在许多人心里埋下种子,等到时机成熟必定是会出手,如果你是刚需想要买房,有钱就买交通生活条件等配套比较好的楼盘,将来有钱了换房时,这套还能卖出价格,如果你手里的钱不够,建议选择稍微偏远的地方,用时间交换空间,就是上下班时间多花费一些。

当然不鼓励那些掏空钱包去买下一套房子,但是买房自古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你想等到房价降到三五千再去买房,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了。

李嘉诚花4000亿投资英国,但疫情损失惨重,转身又到上海投资房产,那么你看好李嘉诚重回内地吗?

展开
收起

我卖掉了上海的房子 抄底伦敦!

文/檀小柒

大英帝国这些年风雨飘摇!

经历了脱欧、首相轮岗后,疫情也没放过英国。

截止3月11日,英国累计确诊456例新冠患者,其中有104例在伦敦。

为了对抗疫情对经济的冲击,英国央行昨天(3月11日)宣布紧急降息:

将基准利率从0.75%降至0.25%。

这是英国自2016年以来首次降息,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低水平!

同时,英国央行行长还表示,不排除进一步降息至0.25%下方,接近但处于0水平上方。

降息一来,楼市伺机而起!

而整个英国,发展最好、抗风险能力最强的城市,无疑是伦敦。

以前有个美国机构给伦敦的评价是,二流国家中的一流城市。

小柒觉得这个评论很精辟。伦敦,是一座“国中国”,你可以不看好英国,但不能不看好伦敦。如果资金允许,这座世界A++级城市,确实是投资、生活的好去处。

不过,留给你“抄底”的时间不多了!

就在宣布降息后不久,英国财政大臣在公布春季预案时提到:

从2021年4月1日起,海外投资者在英国买房,必须要额外支付2%的购房印花税。

想用更低成本买到伦敦的房子,只剩一年时间!

先看看伦敦的风华绰约。

一说到伦敦,小伙伴们想到的第一个词可能就是“雾都”。但这只是她无数面孔中的其中一个,她最为人熟知的,还是世界金融中心。

英国和欧盟闹了6年的分手,这事没尘埃落定之前,很多人都会觉得,日不落帝国要没落了!

但实际上,在2018年发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中,伦敦得分786分,以2分之差仅次于纽约,排名第二。而在前一次排名中,伦敦位列第一,纽约排名第二。

伦敦还控制着全世界45%的外汇交易和黄金、白银、原油等大宗商品定价权,也是全球最大的银行、保险、期货和航运中心。

根据2019年全球财富报告,伦敦依旧是世界上吸收财富最多的城市,纽约和香港紧随其后。

尽然饱经风霜,伦敦依然坚挺!

除了富有,伦敦还是欧洲最大的科技投资和创新中心。

脱欧以来,在所有投资英国的风险资本中,投在伦敦科技类公司上的资金超过了总数的80%。

而伦敦东区,这个原本已经被遗弃的重工业贫民区,如今汇聚了超过1600家科技公司,摇身一变,成了美国硅谷之外又一个国际科技创业中心,谷歌、脸书、亚马逊等行业巨头纷纷入驻。

科技发展,永不止步。

在这次春季预案中,英国还计划2024-2025年将公共研发投资增加到每年220亿英镑,巩固英国在科技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

金融、科技强大,人才当然也少不了。

伦敦人才,自产自销。

剑桥、牛津、帝国理工、伦敦政经等世界顶尖学府,都汇聚在这个人口只有800多万的城市,直接为金融和科技行业提供高端人才,一气呵成。

数所国际顶尖学府、数百家博物馆和图书馆以及76家五星级酒店,2018年吸引了162亿英镑的商业地产投资,这一切的一切,都让其他城市望尘莫及。

毫不夸张地说,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发展等各个方面,伦敦都做到了极致。虽然饱受脱欧的影响,但她依然是当今最强大、最具有价值的城市之一,依然是无数投资者虎视眈眈的目标。

手中有钱,想做海外资产配置,今年可以考虑下手伦敦房产。

经历了三年半英国退欧不确定性后,石头终于落地,被压抑已经的“购房欲”彻底被点燃!

英国最大的房地产网站Rightmove,1月份访问量突破了1.52亿的新纪录。全国范围内达成的销售数量同比增长12.3%,伦敦地区更是同比增长26.4%!

近两年来,英国各个地区的房价都达到了正增长;伦敦的房价更是一路飞奔,年度增长3.1%,2月则环比上月增长3.5%:

房价上涨,助力租金飙升。

2019年四季度,伦敦月租金高达2119英镑,同比上涨4.2%,创下了新高。

可以看到,脱欧之后英国房价及租金并没有跳水,反而一路向上,说明大家对房地产充满了信心。

那伦敦的哪些区域,才值得我们关注呢?

小柒最看好的区域是伦敦一区。

这个一区是按照伦敦地铁划分的,是伦敦的心脏地带,相当于北京的二环以内。地铁线路发达,交通便利,什么国会大厦、大本钟、伦敦眼、金融中心科技中心,统统都在这。

一般在电影上看到的,就是这个区域,真的是应有尽有,奢华高档。

这个地方是投资者眼中的宝地,房产投资的不二之选。这里的房价,可以类比上海的陆家嘴,如果按每平米单价来算,一般是每平10万人民币左右,贵的地方每平可达20万元。

第二看好的区是伦敦二区。

这个区域是由伦敦中心扩张而来,近年来发展迅速,是伦敦的金融中心。

虽然是二区,但房价和投资价值并不比天价的一区低多少,尤其是西二区和诺丁山,价格比起一区的某些房价还高。

除这俩区域外,其他大多数区域也都非常适合投资。不过伦敦正南二区除外,那边是黑人区,出于各类考虑,都算不上是好的投资区域。

不管是为了身处世界顶级城市的满足感,还是想为后代积攒世界顶尖的高等教育资源,伦敦都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展开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