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用英语怎么说

4岁娃英语词汇量1500不够?“在美国肯定够了,在海淀区肯定不够。”

“孩子四岁,英语词汇量只有1500左右,是不是不太够?”

“在美国肯定够了,在海淀区肯定不够。”

暑期里,微信朋友圈的一段文字让何海(化名)莫名焦虑。

这是别人眼里的段子,却是何海正要面对的现实。何海的儿子刚过完7岁生日,转眼就要上小学,他的英语刚学到字母“X”,而和他一起上课外班的幼儿园中班的孩子,有的已经能用英语讲故事。何海满心焦虑。

在“暑假逆袭”“弯道超车”“上课外班‘抢跑’才可能赢在起跑线上”的喧嚣声中,各种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7月2日,教育部在印发《关于做好2019年中小学生暑假有关工作的通知》特别强调,要加强校外培训监管。然而,暑期即将结束,课外培训机构乱象仍频:超前教育和焦虑营销成为培训机构吸引生源的两大法宝;需求膨胀但市场准入门槛低,部分课程质次价高。

培训机构制造焦虑有哪些套路?教学质量、培训效果真的像机构们吹嘘的那么好吗?记者带着这些问题展开了调查。

培训机构“制造焦虑”,家长纷纷“入瓮”

“220-173=47,仅剩47个名额了!”

“仅剩43个名额了!”

“再不下手赶不上了!”

某机构招生老师在微信朋友圈用“减法”营销“制造焦虑”,营造“抢到”就“赚到”的氛围。

一些已经报名参与春季班的家长,为了在暑期“续班”,还要登录APP线上抢课。助教老师一轮接一轮的倒计时“读数”更让气氛愈加紧张,“孩儿爸连WiFi,孩儿妈换4G”,某时某刻,全家为了“抢”一个课外班严阵以待。

课外教育培训机构的焦虑营销已然“成功”地“感染”了家长们。

北京西城区家长冯欣(化名)暑假里把女儿送进海淀区某课外班,她总感叹自己“觉悟”太晚。

冯欣的女儿9月开学将升入新初三,在这个京城最“火热”的季节里,冯欣母女每天往返于西城的家和海淀的培训机构。看着那些对课外班驾轻就熟、一脸淡定的孩子们,冯欣说,“一天上四门课的不算多,还有一天上十个小时的呢。”

暑假里把孩子送进“高中衔接课程”的还有河北的家长赵晓娜。赵晓娜的孩子今年刚参加完中考,除了中考前忙着一对一补习,各种高中衔接课程在孩子中考前就开始“轮番轰炸”。当时培训机构的老师推荐了“好学班”“精进班”和“志高班”,其中“志高班”需要孩子中考成绩600分(中考满分为650分)。

当赵晓娜终于下定决心要报名衔接课时,却发现居然都快报满了。而机构的老师还在耳边不断地“贩卖焦虑”——“现在严格按照交钱顺序给学生排位置,再不交钱就只能坐最后一排了。”

看来培训机构的“心理宣传攻势”很有“成效”,赵晓娜连说自己还算“幸运”,至少“抢到”了火爆的课程。

有着多年中学教学经验的赵桂琴老师告诉记者,如今课外辅导班的质量参差不齐,一些自以为在课外班学过的孩子课堂上会有懒学等抵触情绪,但其实并没有扎实掌握学习知识,“就像吃了夹生饭,消化不了,久而久之,甚至造成了学生的厌学情绪。”

真金白银能否换到良师为伴?

当家长不惜花费高昂的价格将孩子送到辅导班后,获得的是优质教学还是心理安慰?

在北京海淀区某培训机构的暗访中,记者随机与一位名叫王皓的“老师”聊起“机构教师是否需要教师资格证”时,他一脸惊讶地表示“不清楚”。同时,王皓也并不知道他工作的培训机构是否具有营业资格,因为,其他的“老师”和他一样,大多数都是在校大学生。

王皓说自己假期想在学校附近兼职英语老师。正巧,王皓的学长在经营一个小型辅导机构,很快,这名零经验、零资质的大学生就摇身一变成了英语老师。“名牌大学生”的招牌让王皓很快成为备受推崇的“好老师”。于是,一名完全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没有教师资质的大学生,就担起了授业解惑的责任。

2018年,教育部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整改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从事语文、数学、英语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类培训的教师应具有相应教师资格。培训机构应将教师的姓名、照片、任教班次及教师资格证号在其网站及培训场所显著位置予以公示。”

记者查阅了六家包括线上和线下的课外辅导机构的招聘要求,仅有一家机构在要求中注明“需持有教师资格证”。王皓说,“在很多机构,教师资格证仅仅是简历和面试中一个‘锦上添花’的选项。”

曾在一些非正规培训机构上课的川川吐槽,“那些培训班基本是靠老师们借场地、借桌椅,东拼西凑成的。老师上课问问有没有问题或者不会的作业,没有的话就一直照着书往下念……”

没有合格老师,没有营业资质,在这种培训班不仅培训质量堪忧,甚至学生的人身安全都难以保证。

前不久,网传一段视频,重庆一培训机构老师用教鞭抽打学生长达数分钟,并辱骂学生让其下跪。据新华社报道,石柱县委、县政府成立的工作组调查显示,这所培训机构就是非法的,学生桂某某手掌、肩膀等部位受伤。公安机关已依法对打人者陈某江行拘,涉事非法培训机构也被查封和取缔,但学生的心理创伤怕短期难以痊愈。

与此同时,学费之高令人咋舌。记者电话咨询了一些课外培训机构,例如,“新东方”初三一对一数学课一次2小时,费用为每小时400元;“学而思”高三的各个科目一对一辅导折后价998元每节,如果三科连报价格还能额外优惠。

目前,全国并没有一份针对培训机构统一的收费标准或规范。根据多位家长提供的信息显示,全国范围内,一对一培训课程价格每节课从200元到1000元左右不等,短期培训也多为千元起步。一些非正规的培训机构无视办学资质和师资力量,价格却向正规培训机构看齐。以王皓所在的辅导班为例,他的工资为每节课300元,可想而知学生缴纳的费用会更高。

“剧场效应”遮住了孩子们的另一扇窗

“你听说过剧场效应吗?”

中学教师赵桂琴向记者解释道,“在座无虚席的电影院里,原本大家看电影看得好好的,突然前排的人觉得看不清站了起来,于是后面一排接着一排的观众为了看见荧幕不得不也站起来,最后所有人都只能站着看电影了。这就是剧场效应,这也是现在不得不面对的课外辅导班乱象。”

赵桂琴说,所有的家长都希望孩子能“赢在起跑线上”,于是不停地报班,不停地攀比,家长的急功近利会让孩子失去满怀好奇的求知欲,取而代之的是“分数与金钱的挂钩”。

“这种唯分数论的观念往往让学生产生一种错觉,结束了考试就结束了学习的动力。其实,学习应该是一场长跑。”赵桂琴说。

牺牲学生假期喘口气的时间来“疯狂”补课,最终能消化多少?

“假期为学生们提供的不仅仅是从书本试卷中抬起头喘息休息的时间,更为孩子们推开了一扇实际了解和认识社会的窗。”一位在朋友圈调侃自己“佛系”的边女士写道,除了做暑假作业,还买了下一学期的课本,在家鼓励和培养孩子预习和自学的习惯;在学习之余陪伴老人去农家乐体验不一样的生活,既让孩子懂得孝顺长辈又丰富了阅历,“虽然孩子在暑假一个课外班都没有报,但,何乐而不为?”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展开
收起

4岁孩子英语词汇量1500不够?别被培训班的话术套住

“孩子4岁,英语词汇量只有1500左右,是不是不太够?”“在美国肯定够了,在海淀区肯定不够。”这条网络流行段子,在很多年轻家长心中扎下了一根刺。

自家孩子的起跑线,往往在和别家孩子的比较中,显得跟不上趟儿。谁能想到,当你满脸忧愁,忧虑孩子的未来时,却被套进一张无形大网,收网者是盯着你钱包的培训机构。培训机构使用心理暗示、贩卖鸡汤等手段,慢慢地拉紧这张网。家长们在网中越焦虑,他们的话术就越“运用自如”。“娴熟”的焦虑贩卖,让家长不约而同地交出了荷包。

对许多家庭而言,培训机构的费用着实不菲,就媒体调查的英语培训而言,一个小时几百元再常见不过,每个月下来,仅英语一门就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但是,让人肉疼的费用,真能换回家长的心安吗?听到培训机构的各种承诺,家长自然欢欣鼓舞;而听到“别人家的孩子”,这个好那个好,家长又不免心头一紧。

培训机构的话术真的很高明吗?也不见得。尤其是这种正反两面的暗示,在如今各种营销手法中,怕早已被用尽用烂了。但看看我们的家长,每每谈及子女教育,哪个不脆弱,哪个不是玻璃心?不论培训机构能否有效纾解焦虑,还是继续强化焦虑,都无法浇灭家长心中焦虑的火种。

静下心来想,比如“4岁娃英语词汇量1500不够”这个段子,真的应该为此焦虑吗?我们都知道,语言学习过程中词汇量的摄入,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要求是不同的。托福、雅思的词汇量一般在8000~10000,大家都知道的大学英语四六级,最高也就要求到6000左右,而且都是针对成年人。现实中的4岁孩子,能否熟练掌握1500个汉语词汇,都可能是个疑问。

高企的房价、高压的工作,成年人对工作生活的各种不确定感受,令其内心郁结了太多的危机感、压迫感。当然,焦虑感的迅速流传,也“得益”于父母对孩子全身心的爱。成年世界的坎坷感受,其对孩子的爱之深,变成了“不蹈我覆辙”的“责之切”“严之深”。家长们互相传染而升级的教育焦虑,就这样传递到了孩子身上,至于培训班,不过只是对教育焦虑的精准收割罢了。

父母对孩子的成长担忧有多大,教育焦虑的战线就有多长。近几年,随着家长教育焦虑的不断升级,越来越前置的起跑线上,站着年龄越来越小的孩子,本该充满好奇与幻想的童年,被书包压得越来越“重”,被天花乱坠的各种培训班,透支得一干二净。

教育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事业。人们将文明的传承继替、推陈出新托付给教育。在教育的赛道上夺命狂奔,只会让焦虑遮挡了视线,而忘记为何出发。

展开
收起

收编“中式英语”、“印式英语”,IBM前总裁打造了一种仅1500词的英语

“How are you?”

“Fine,Thank you. And you?”

如果你在外国看到两个亚洲面孔用这样的英语开场,那么他们接下来肯定会心一笑就要开始说中文了。

由于历史原因,英语基本上是现在世界上最通行的语言了,基本稍微有一点国际化意识的国家在基础教育系统里都有英语课程。在这个世界上只有12%人口的母语是英语,其余88%的人即便会说英语也是作为第二语言习得。

但问题是,不同国家的教育水平不同,文化风俗不同,使用的教材、语言习惯也都不同。比如我们发明了中式日语,日本发明了日式英语,印度人发明了咖喱英语。

Globish就是为了重新“统一”英语而诞生的,根据Globish的官方教材解释。Globish并不是一种全新的语言,而是一种语言规则,它告诉你如何用英语和母语为非英语的人交流——无论这个人的英语水平有多差。

简单来说,就是Globish研究了一套简化的英语,我们从这个官方的例子就能理解它的基本用意:

比如你想说nephew(侄子),但是这个词不在Globish的词汇表里,那么很有可能对方就无法理解你的意思。这个时候,“正确”的说法是:the son of my brother.

是不是有一种很坑爹的感觉?但是为了做到简化后的语言能被几乎所有地区的人接受,Globish还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Globish的发明者就是这位撸猫大爷

Globish的创始人让·保罗·内里埃(Jean-Paul Nerriere)是一名法国人,曾在九十年代于IBM总部担任国际营销副总裁。由于工作需要,他每天都要和大量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人打交道。在这一过程中,他观察到尽管各个地区人使用英语的习惯完全不同,但在不同地区仍有一些共同的流行用法。

他把这称之为“英语的局限性”,即英语中只有一小部分低学习门槛的词语和语法能被最广泛的接受。Globish就是根据这种局限性创造,让·保罗认为,如果所有人都以一种共同的局限去进行交流,反而能提高彼此之间的交流效率。

与每年层出不穷的宣称要取代英语作为世界语言的各种分支语言的区别在于,Globish没有发明任何一种新的用法和新的词语和新的口语,一切的基础只在英语上删除和限制——这种语言一般被称为英语的受控子集。

Globish并非历史上第一个英语受控子集,同样是为了照顾非英语地区和低受教育人群,美国之声(VOA)从1959年10月19日起推出了“特殊英语”频道。这个特殊英语频道的播音稿被严格限制在了1500个词汇量的水平,并且采用了慢速播音,学英语的朋友们应该在各类听力App里见过。

但与特殊英语不同,Globish的目标对象反倒不是非英语母语人士,而是英语母语人士。在Globish的教材中,让·保罗说:

很多英语母语人士仍然相信他们事事都可以做的比非英语母语人士好,只是因为他们的英语说得更好。到底需要多长时间他们才能明白他们是错的?

他们的问题是他们不能够理解他人。他们没有注意到许多非英语母语人士完全听不懂他们说什么。这并不意味着这些英语母语人士的英语不好。而是他们的沟通能力太差;有时他们甚至都不愿去尝试使每个人都从沟通中受益。往往他们不知道该怎么样做。

在Globish的理念中,即便你是一个正统英语水平优秀的人,在一个国际化的场合在与一个英语水平不确定的人交流时,也不应该“秀优越”,而是应该放低你的英语水平,多用简单句和简单词。

上一次看到这么用心良苦的人还是写《海国图志》的魏源

这颇有一丝开眼看世界的意味,好像在嘲讽欧美人都太刚愎自用,整天坐着天朝上国的美梦。

想想Globish是在2004年发明的,那一年是中国刚加入WTO第3年,而4年后将要举办奥运会。在欧美人看来,东方神秘古国在近代第一次对他们完全敞开大门,因此也有那么一点道理。

在简化英语的过程中,Globish提出了7个基本原则,分别是:

只用全球语用语汇编的单词(单词表仅1500词汇量)

句子保持简短扼要

重复自己的说话

不用比喻和绘声绘色的用语

弃用否定问句

完全禁止幽默

摒弃首字母缩拼词

运用手势或图像

在创造了这7条规则之后的几年里,让·保罗一直在试图将Globish进行科学的标准化,以找出英语中最无门槛,最易学且能完整表达大部分语意的那一部分。这一过程包括削减英语中的被动语态、复杂从句、剔除那些读音容易混淆的同音词比如hole和whole等。

其中第六条“禁止幽默”最为特别,一方面让·保罗认为英文的幽默和俚语在跨地区交流中基本只能降低效率。另一方面,还因为“涉及性别、种族、宗教歧视的英语往往是最为跨界和流行的,但当你考虑到你是在面对来自不同地区、种族、宗教的人时,你就应该彻底避免这种事情发生。”

2009年,让·保罗出版了第一本出版了第一本全文使用Globish编写的教材《全球语沟通全世界》(Globish the World Over)。到2011年,这本书已经被翻译成了11种语言,同时也有中文版。

翻看《全球语沟通全世界》这本书的评价,你会发现大多数地区的人对Globish褒贬不一,其中的两个三星评价比较有代表性:

一个说自己是一家跨国公司的员工表示这个世界上会纯正英语的人比Globish宣称的4%多多了,并且他质疑1500个单词根本就不能让人们充分的沟通起来。这个评价原本是一星评价,但是评价者在购买后的18个月里到亚太区和中国、韩国、越南等地的人打交道了一段时间,回来把评价改成了3星并表示作者说的是对的。

另一个评论则表示尽管Globish听起来很美妙,但这本书本身都有很多地方不符合Globish语言规范的地方。而且,作者对短语和被动词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程度可能有一些误解。

Globish可并不完全是个公益组织,让·保罗退休后潜心投入了Globish的运营里,除了出书之外还不断的办培训班、讲座和在世界各地进行推广。比如上文提到的那本书,在官网上就要买到9.9刀。而一套Globish的在线课程价格高达49.9美元。

不过,你英语老师要是知道你花这钱去学个阉割版英语,怕是要哭晕在厕所了吧。

展开
收起

5岁男孩认字1500个、英语阅读量500本?!想到这个我淡定了

作者简介:三表妹,跨界早教的媒体人,五岁男娃的职场妈妈

一份5岁小孩的简历,上了热搜,惊艳了网友:

大班认字量1500个+英语书年阅读量500本+每周三篇英语日记四岁半开始学钢琴,准备考英皇二级已经学围棋4个月,目前考下围棋11级2岁开始学涂鸦,已经有150多幅作品

……

网友看完惊叹:我这辈子都赶不上一个五岁小朋友……

很多人说小孩的父母在高薪行业的头部国际公司做高管比不了;小孩家长毕业于复旦比不了; 5岁的娃去过40多个城市比不了……

可是,大家都是有孩子的成熟的中年人了,难道没看到“陪伴”两个字?

人和人、家庭和家庭的差距,天然就存在,无需去比较,但是陪伴人人能做到啊。

要是每天2.5小时陪伴太难、不可能,那就先从0.5小时开始啊。

“从文到武,从静到动”的有效陪伴,其实不就是放下手机专心陪娃嘛。

除了陪伴,我还看到了这对父母的用心。

虽然看到5岁孩子写英语日记,让我瑟瑟发抖,但看看他父母用excel做的阅读记录,掐指一算,我家也读了不少书啊。

▲5岁男孩的英文书录

说起来惭愧,我们幼儿园,老师都细致到发了阅读存折,让家长每天如实记录孩子阅读情况。可是,每次读完书,我们还是都没有记录的习惯。

检讨!深刻检讨!

想想吧,如果从孩子读的第一本书开始,所有读过的书都被记录在一本阅读存折里,大家的阅读家底也都颇为丰厚?

虽然没有带孩子去过40多个城市,但如果每一次出行都用一本手账记录下来,比如孩子在公园捡的第一片叶子这样,翻开来不也是温馨扑鼻?

人家把每天的活动按文史、艺术、数理、运动……做了一下归类和划分,咱们不也给孩子读过不少唐诗、儿歌、不也看过很多大师的绘本,数过不少小鸭子……

人家的涂鸦有150多幅作品,那是因为……因为家长没舍得扔啊!我家的涂鸦、手工、彩泥要是不扔,也是可以开个野兽派艺术展的。

看来看去,这才是我们和人家父母用心的差距。

说起做实验来,我们就更是输的彻底。

哪个孩子孩没乱扔过东西?你眼中的乱扔,却变成了人家的重力实验——一个东西在手里,手放开了,居然往下落,好神奇。

玩水的时候,瓶盖浮着、玻璃球往下沉了,人家在研究浮力和密度的时候,我们却总是因为孩子把家里搞得到处是水阻止了。

说到底,包装孩子真的是家长们的一项重要技能。

你还只会修图发朋友圈?

包装孩子颜值以外的各种技能,赶紧学起来啊,和会修图一样重要!

说到这个,就想起幼儿园开学的时候,老师也让交了孩子简历以及孩子名字的由来,真后悔自己写得那么随意了。

其实这个孩子做过的事情,我们家孩子也没差多少,可是自己孩子的简历上,比如爱好那一栏,我们只用了一些贫乏的词汇:读书、运动……

对比之下忽然发现:从小就教会孩子包装自己,并不是什么坏事。

更重要的是,我们多么容易忽视孩子的闪光点啊。

讲起自己的孩子,总是喜欢说,“我家那个啊,只会傻玩,啥也不会!”“我家那个啊,只爱看动画片,啥书都看不进去。”

可在人家父母的眼中,总是能从各种小事中发现孩子值得骄傲的地方。

看《汪汪队立大功》,孩子非常熟悉汪汪队故事图谱,能快速分析出每个狗狗的车型迭代,这是一种技能;

他会拿着气球和盒子站在沙发上往下扔,猜猜哪个先落地,这是他在探索。

对比很多大人的简历,才发现我们不是没有优点、只是缺少发现优点的角度。

用心规划一下孩子的日常,用心记录孩子每天的进步,值得我们点赞。

毕竟在这样一份科学、用心、详细记录孩子成长的简历面前,不管读什么学校,让老师印象深刻的都是父母对孩子的用心。

所以,看完这份简历,我一点都不焦虑,我倒是觉得自己真心应该向这对父母学习,至少可以从今天起,做做以下几件事吧:

1.用阅读存折记录孩子每天的阅读;

2.不再潦草对付幼儿园布置的每一项作业;

3.为孩子的每次出行,做一个有意思的记录;

4.认真保留老师对孩子的每一份正向反馈,每当孩子想放弃的时候,这个第三方的评价可能是最好的鼓励。

展开
收起

四岁孩子英语词汇量1500,到底是什么水平?

小童书说:

前段日子小编的朋友圈被个段子刷屏:

家长问:孩子4岁,英语词汇量只有1500左右,是不是不太够?

答:在美国肯定是够了,在海淀肯定不够。

对于长期在后台看小童书群家长打卡原版绘本书籍AR难度数据的小编,4岁孩子(2015年出生),1500词汇量如果是听力词汇,基本上也就是个中位数的水平,也无所谓鉴别这到底是段子还是真事儿,但没想到啊,这个段子在高考出分那天发酵了,小童书妈妈群很多人在惊叹北京十二中出最高分的同时,也看到了海淀高分段集中的事实,目光重新对焦海淀之后,这个段子被重新翻出来讨论,忧心忡忡的老母亲们终于沉不住气想知道,4岁孩子,1500词汇量,到底是个什么水平?

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仔细分析一下,普娃,牛娃,超牛娃,同样4岁词汇量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

最近刷爆微博和朋友圈的一段话:

这可能是个段子,但也说明了海淀的“鸡血”程度。

(大家自行体会一下海淀的氛围)

此言一出又有一波家长心慌起来,词汇量1500,我家孩子可能150都没有啊,怎么办?

那么,4岁孩子1500词汇量到底是个什么概念,非母语国家的孩子有没有可能达到?真的超过母语国家同龄儿童了吗?

要搞清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来说说词汇量的定义:

英语能力分听说读写能力,当然词汇也分为听说读写四种词汇,有很大区别,对于四岁孩子来说一般是听力词汇(即能听懂的词汇)量最大,然后是能说的词汇,再然后是能读和能写,(成人则不同, 很多人英语的能力是读>写>听>说),能听是指听到这个词知道是什么意思,能说是指能在口语里自由应用,能表达。能说和能听已经差了很大一个量级。

01

那么一个四岁的美国孩子词汇量大体是什么水平?

以下数据来自美国教育部网站,关于四岁儿童口语词汇的统计:

来源: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累计掌握的词汇量(四岁)

父母均为专业人士家庭的孩子 1100词工薪阶层家庭的孩子 700词接受社会福利补助家庭的孩子 500词从语言学上来说,一年级学生5000个单词量是“贫瘠”, 20000单词量是“丰富”(Moats,2001)

下面一组数据来自词汇测试网站,总计测试了200万+人次后得出的统计结果:

Most adult native test-takers range from 20,000–35,000 words大多数母语测试者的词汇量在20000-35000之间Average native test-takers of age 8 already know 10,000 words一般的8岁母语测试者就已经有10000的词汇量 Average native test-takers of age 4 already know 5,000 words一般的4岁母语测试者就已经有5000的词汇量 这个词汇量的测试类似于背单词类APP的测试,只是测试你是否认识这一单词,属于被动词汇,4岁孩子能自己阅读的不多,大概率是家长读给孩子听,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被动听力词汇达到5000。

大家看到了,为什么口语词汇和听力词汇会有那么大的差距?因为前者统计的词汇是指能熟练运用的口语词汇(主动词汇),而后者统计的词汇量是单独放在那里让你认的被动词汇。

所以,Q:四岁词汇量1500,在美国够吗?

A:如果1500词是听力词汇(或者看图指读词汇),那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是熟练运用的口语词汇,那至少是美国中产家庭孩子的水平。

02

说完美国,我们来说说“海淀”,或者说国内的总体水平和标准。

普娃达标标准:国家英语新课标

新课标一共九级,划分了从小学到高中各阶段的英语学习听说读写各方面目标。一级为3-4年级需达成目标,二级为5-6年级需达成目标。

大致要求如下:

一级没有具体词汇量的要求,属于基础入门,下面是二级语言知识方面的具体要求(词汇要求是听说读写四会):

看到这里是不是心里一阵轻松,好简单啊,小学毕业词汇量要求才750个。没错,是很简单,因为这个是底线要求,如果这个要求还没达到,就要拉起警报了。

牛蛙目标:剑桥考试体系

接下来是“海淀”牛娃们的奔赴方向---KET/PET/FCE,小学阶段的妈妈们估计并不陌生,娃还在啃书的低幼妈妈们可能看着这一串字母有点晕。

什么是KET/PET/FCE?

KET是MSE(剑桥英语五级证书考试Main Suite Examinations)的初始级别。MSE系列考试分为五个级别,从初级到高级分别是KET,PET,FCE,CAE,和CPE。

剑桥体系除了剑桥五级还有剑桥少儿三级,但很多孩子小学直接开始考KET,就没有必要再看剑桥少儿三级。

剑桥体系对词汇量(听说读写四会)的要求:

单从词汇量来说,KET相当于国标五级,初中毕业要求。

下图是剑桥体系与国家英语新课标对比:

下图分别跟欧标体系和雅思做了对比:

北京近几年KET的通过率为40%左右,PET为30%左右,参考者大多数为小学生。

03

看完这些标准,回到我们的问题,如果四岁孩子词汇量1500是听说读写四会词汇,那必须是超牛娃,在海淀应该也是凤毛麟角。

但是普通孩子努努力,在学前阶段积攒1500以上的听力词汇还是可以实现的。

比如说下面这几本书,全部看完,基本2000词汇是肯定超了,再加上看动画,学儿歌,各种绘本分级读物融会贯通,积攒起来的语言能力能为正式上学后的读写打下坚实基础。

我是萌萌的单词书

小童书之前专门有做过认知类词汇书籍的评测,分低幼版-好玩又有趣,低幼词汇认识书大评测!(0-3岁)),和儿童版儿童图解词典大评测,你想要的都在这里!(3-6岁),老母亲请自行参考为孩子甄选合适好玩的词汇书。

有些家长可能会觉得这么小就要记单词学语言辛不辛苦?其实学语言这件事对幼儿来说是很自然的过程,小孩子学语言的速度和能力远超过大人,只要方法得当,孩子不会觉得是负担。

而且现在很火的Phonics(自然拼读),也需要达到一定量听力词汇(最好3000以上)再学才有效果和意义。

最后要说的是,词汇量不等于英语能力。

能够自如交流,融会贯通地使用才是关键。单纯追求词汇量没有意义。但是,词汇量是基础,是知识储备,就像我们的孩子学习汉语的时候也是从单个字词开始的,“花花”,“灯灯”,“汽车”,“苹果”……慢慢地词语才汇成了句子,句子才说出了思想。

所以面对这类“新闻”,不用排斥,也不必焦虑,理性分析,合理应对,陪娃学习的路上,小童书会一路相伴。

展开
收起

英语学霸:初中英语1500词贴墙上,早晚都背,中考英语不会慌!

英语学霸:初中英语1500词贴墙上,早晚都背,中考英语不会慌!我们知道词汇是英语学习的第一关,学好英语离不开单词的积累,对单词的积累是需要从词义、词性、词法、例句中把握。所以,同学们学好英语,多积累单词非常重要。

我们不少同学学习词汇就比较死板,一个单词一个单词背,效果并不好,原因就是没有抓住重点,没有一个系统的学习方法。

英语单词的学习、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记忆英语单词,老师就将初中英语1500词整理出来,请同学们先学好,对于英语提分很有好处。

【本文篇幅有限,获取完整word版请看文末】

文中资料“完整版”如何获取呢?

首先,关注我,点击头像进入“杏花香小学堂”的主页面。

然后,看到右上角的“私信”键,点击发送“学习”即可!

以上是文章的全部内容建议同学们打印下来好好复习。正好现在可以拿去练习做一下,相信可以帮助到你的。

展开
收起

小学六年级学生,英语单词到底应掌握1500还是2000?

尽管现在对于英语要不要列入高考课题,还在争论,但现在幼小学生学英语是刚需,各种过级,出国考证,英语是必考的语言关,那么,到底,小学阶段学生要掌握多少单词呢?

1、国家标准

现在由于国家不同地区,使用了不同的教材版本,大纲要求的中小学生的英语词汇量分必掌握与拓展词汇。目前湖南的要求是小学必备800个英语单词,拓展量在300个左右了。

2、国际标准

2、国际标准

1100的量,很显然,是满足不了走向国际各中小学的要求的了,在美国,小学的英语词汇是三千了。据小编了解,各种国际上针对于小学英语的考级要求,词汇量在2000-2500左右了。

3、行业标准

3、行业标准

在各种教培行业,小编也是从事这一行业的,根据家长的执行标准是1500个词汇量了,但学生实际能掌握住多少,确实要因人而异了。有一成能全部掌握,那是相当的不错的了。

在各种教培行业,小编也是从事这一行业的,根据家长的执行标准是1500个词汇量了,但学生实际能掌握住多少,确实要因人而异了。有一成能全部掌握,那是相当的不错的了。

展开
收起

4岁孩子英语词汇量1500,是否算“赢在起跑线”?家长要反思一下

文|羊驼妈妈(本文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

最近看到过这样一个育儿段子:

问:四岁孩子,英语词汇量1500,够还是不够?

答:看在哪里,在美国肯定够了,在中国还不行。

把这句话分享给身边的很多宝妈,她们最直接的反应是:哈哈,并附带一个笑哭的表情。

无疑这句话听起来像一个反讽笑话:美国需要用英语对话交流的国家,四岁孩子有1500的英语词汇量就够了;而国内交流对话用的是汉语,1500的英语词汇缺失不够的。

说句玩笑话,难道“物以稀为贵,平时用的少,显得比较珍贵,所以就让孩子多学吗?”

其实,每个家长看到这个育儿段子后,都明白这句话隐藏的教育观念:

孩子的抢跑教育,让孩子可以“应在起跑线”,为了让孩子不输给别人家孩子的起跑线,所以就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让孩子开始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

但是,这样对孩子是真的好吗?

中国家长让孩子“赢在起跑线”的原因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耶鲁大学的经济学教授Fabrizio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出两个因素:

教育投资回报率因素举个例子,一个硕士毕业生一个月三万的工资和每年的年终奖,一个高中毕业生一个月5000元的工资。

这就是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导致的收入差距的不等。从教育投资回报率的角度看,孩子不同的学历会造成孩子不一样的收入。

美国国家经济研究所关于中国的教育投资回报率有发表发表过一篇论文,论文中提到中国的教育投资回报率在1990年后呈现上升趋势。

并且在1994年-2006年的数据显示中,孩子的教育每增加一年,孩子的收入就会在原有基础上提高20%。

贫富差距因素《爱、金钱和孩子》这本书中,Fabrizio教授提到过这样一个观点:

贫富差距的国家比如瑞典、挪威等,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大多是放养为主;而在中国、美国等贫富差距比较大的国家,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多是强制型。

根据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在中国有90%的家长认为勤奋是孩子最重要的品质,在美国有60%的家长支持这一观点。

因为贫富差距多大,家长为了让孩子成为那个“富”的群体,所以就会强制孩子去努力学习,去提前学习,不输在起跑线。

处于上述两种因素的影响,大多数家长都会敦促孩子让孩子提前去学习,但是,这种教育确实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伤害。

让孩子“赢在起跑线”对孩子的影响生活中,把让孩子提前学习、参加各种各样裴培训、要“赢在起跑线”的孩子,称之为“鸡娃”,意在指明“给孩子打鸡血”。

早年50年前德国关于是否让孩子提前进行学习而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实验:

实验研究人员把100个幼儿园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一半的幼儿园的教学教育主要以游戏为中心,另一半幼儿园的教学教育以让孩子可以提前学习的知识传授为中心。

最后实验结果显示:

在以知识传授为中心教育的幼儿园上学的孩子,的确会在小学的初期阶段占据一定的优势。

但这种优势到了孩子上4年级的时候,就不再明显,孩子会在数学、阅读、社交、情感方面明显比同龄人表现的要劣势。

因此在这场实验之后,德国政府立刻叫停了学前教育改革计划,并要求幼儿园禁止进行提前知识教学,以游戏为中心教育孩子。

1967年,美国进行过一个更长远的研究:大卫·魏卡特,教育界的先驱者,把68名儿童分别放置分配在不同的幼儿园,并进行跟踪研究。

结果发现:

①孩子上4年级之前,在有老师教学、有作业考试的学习型幼儿园成长的孩子,相较于在以游戏为中心的传统型幼儿园上学的孩子,在学习成绩方面会更占优势一些。

但是,在4年级之后,这个学习成绩方面的优势就会逐步的消失。并且等到孩子到了15岁、23岁的时候,两个不同幼儿园的孩子他们的学习成绩并没有差别。

②在有老师教学、有作业考试的学习型幼儿园成长的孩子,相较于在以游戏为中心的传统型幼儿园上学的孩子,他们与同龄人发生的摩擦概率、受挫率、叛逆率会更高,并且犯罪概率是其他孩子的3倍。

如今许多的教育研究已经明确的表明,让孩子提前进行学习教育只会让孩子的优势保持在4年级,之后这种优势将不再明显,跟其他的孩子无差别。

但却会对孩子的社交能力、情感能力造成终生性的伤害。

其实,从本质上来说,家长们让孩子提前学习,是缓解孩子被同龄人、社会落下的焦虑,同时也是不相信孩子能够自己学习的不信任表现

。但是,让孩子“赢在起跑线,提前学习”,对孩子的成长来说,不仅不会有促进作用,而且还会对其造成伤害。那么,你还要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提前教育吗?

其实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可以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始。

如何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引导孩子热爱学习只有孩子热爱学习,才不会轻易出现厌烦学习、讨厌学习等抵抗学习的情绪。

家长们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经常跟孩子产生学习上的互动,激发孩子对学习的知识的兴趣等方式,让孩子爱上学习。

引导孩子主导学习在学习上给孩子更多的主导性,不要单方面强制性的要求孩子去学会,这样只会降低孩子学习的热情。可以让孩子自主的选择兴趣班、课外班等。

引导孩子学会劳逸结合不要一直让孩子学习,也不要让孩子有每天只是在学习的身体和心理记忆。生活中,可以在孩子学习之余安排看3D电影、户外玩等活动。

引导孩子学会管理时间让孩子学会管理分配好自己的学习时间和非学习时间,这样可以更好的培养孩子的自制力,提高孩子学习的主动性。

羊驼妈妈结语:

让孩子提前学习,是一种错误感念的教育理念,家长们需要从孩子自身的特点出发,选择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这样才会让孩子一直“赢在起跑线”。

今日话题:你的孩子有没有接受提前教育呢?欢迎留言一起讨论。

我是@羊驼妈妈,有关孩子心理、教育、性格等方面的困扰,都能为您答疑解惑,希望我的建议可以帮助到大家,让每一个宝宝都能健康成长。

展开
收起

初中英语1500个单词,常考单词都在这里!趁现在多背背,很顶用!

初中英语1500个单词,常考单词都在这里!趁现在多背背,很顶用!常听很多同学说,初中英语很难,初中英语写作很难?不过小王老师并不这么认为。在初中英语的学习中,小同学们要提前掌握好英语,才能将英语写作写好,写高分。

英语阅读材料是由单个单词和多个词组组成的,所以,扎实的单词积累和词组语法的掌握是学好阅读的基本条件。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单词的积累和词组,语法的学习,才能提高真正的学习效率。

接下来,老师就将整理好的初中英语1500个单词分享出来,请同学们多背背吧!

【本文篇幅有限,获取完整word版请看文末】

文中资料“完整版”如何获取呢?

首先,关注我,点击头像进入“小王教育讲”的主页面。

然后,看到右上角的“私信”键,点击发送“学习”即可!

以上是文章的全部内容建议同学们打印下来好好复习。正好现在可以拿去练习做一下,相信可以帮助到你。

展开
收起

英雄联盟:RW这1500万花的不亏,doinb这波英文采访太溜了

在LPL春季赛开赛以来,有一支战队突然崛起,他们的战绩非常好,支持他们的粉丝也越来越多了,这支战队就是RW战队,在春季赛阶段,他们虽然在半决赛被EDG战队击败了,但是在此后的季军赛之争中,他们成功击败了IG战队,拿到了季军,这样的成绩,对于一支刚刚成立不到半年时间的战队而言,简直是非常好的成绩了。

其实在RW战队成立之初,虽然从配置上来看被称为航空母舰,但是由于上单mouse的存在,很多人将他们视为泰坦尼克号,觉得他们肯定会翻车,毕竟在S7世界赛结束后,mouse由于EDG战队糟糕的战绩,成了新一代背锅侠,接受这样的队员,很多人不看好RW战队的未来。

与此同时,RW战队建队之初备受争议的队员还有中单doinb,他曾经是JDG战队的中单,但是在S7赛季结束后,有传闻说doinb要价1500万,JDG战队显然不想给这么高的价格,最终他转入了RW战队,但是没想到的是,他在新的队伍中,居然产生了非常好的化学反应,随着RW战队一次一次拿下胜利,而他在获胜后跳舞的行为也被很多人视为可爱,然而不仅仅如此。

在昨天,当RW战队战胜FPX战队后,doinb在采访中,做了一件非常让人吃惊的事情。原来,当时doinb接受的英文采访,在这次采访中,主持人使用的英文,而doinb并没有使用英文翻译,而是全程依靠自己的英文水平,全程接受了英文采访,更有趣的是,doinb听主持人说的是英文,自己用中文来回答,而他是一位韩国人,这就有点溜了。

当这段视频传出来之后,doinb的现任女友也出现在这段视频的评论区,她表示doinb在去年12月意识到学习英文的重要性,doinb就开始学习之旅,原本doinb的女友都觉得只是随便说说,可是没想到的是,他居然学成了,从昨天的英文采访来看,doinb的英文水平已经很高了。

其实,从doinb在RW战队的表现来看,RW战队当时花了1500万买下doinb已经算很划算的一笔买卖,没想到他居然还是语言天才,这下子RW战队岂不是赚到了?

展开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