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到乌克兰货运

这国突然下狠心,封锁国境谁也不能进:本国人也有家不能回

据俄塔社3月26日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当天宣布了一项重要决定,自3月27日起乌克兰将关闭全国边境。就在两周前,泽连斯基曾向在外的乌克兰公民发出呼吁,要求他们尽快返回国内,超过8万多名在外乌克兰公民在此期间返回国内。

泽连斯基在谈及为何会在短时间内决定关闭边境时强调,乌克兰现在已经没有时间等待那些尚未及时回国人员,眼下乌克兰需要在一少部分滞留在外的乌克兰公民和国内4000万乌克兰公民之间做出一个选择。泽连斯基在电视讲话中说,国家的责任是要关心每个乌克兰人。与少部分在外需要关心的乌克兰人,很显然,最终他们选择了后者。

泽连斯基在电视讲话中也强调,乌克兰目前选择关闭边境并不意味着任由那些仍滞留在外的乌克兰公民自生自灭,后续乌政府将会根据其滞留国当地的疫情发展态势和回国途中的防护能力以及回国后的医疗保障情况,综合判定最优时间安排他们回到祖国。

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大流行后,陆续有多个国家为防止疫情在本国进一步蔓延,纷纷下令关闭本国国境,乌克兰并不是第一个下令关闭国境的国家。综合海外网消息,全球至少已有十多个国家宣布关闭国境。但乌克兰与这些国家不同的是,他们在决定中也下令将自家人暂时拒之于门外,而早前宣布关闭国境的国家仍对其本国公民开放国境。

乌克兰做出这么大的应急反应与其国内感染病例持续增加有着很大的关系。据央视新闻报道,截至乌克兰当地时间26日22点,该国已确诊新冠肺炎感染者的人数为196例,死亡5例。面对国内较为匮乏的医疗物资和极有可能因为人员流动带来的大暴发,乌克兰只能以"快刀斩乱麻"之势采取无差别政策关闭国境。

据环球网消息,目前乌克兰正在抓紧从中国和韩国采购防疫物资,其中包括了20万份的检测试剂盒。如果这一批检测试剂盒投入使用,将进一步增加新冠病毒的检测效率,而这也意味着乌克兰很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迎来确诊病例人数的暴增。届时,除了需要安抚那些滞留在外的乌克兰公民的情绪,乌克兰政府还将接受这场更大的考验。

展开
收起

重庆旅游:这里的美女比乌克兰还多,夜景比上海和香港还要漂亮

现在一说起美女之都、美女之国,大家都会觉得是俄罗斯、乌克兰这样的美女之国。但是我们中国也是有这么一个美女之都的。就是我们的重庆。

根据调查,目前的话重庆的美女占比已经达到24.25%了,要说我们现在的明星谭松韵、谢娜等等都是四川的妹子。所以重庆这里的也是不会差到哪里去的。而且这里的每一位小姐姐都是非常的潮流的,衣服的穿着都是非常的时尚的。在大街上看看的每一位小姐姐都是亭亭玉立的大美女,而且这里虽然热,但是这里的紫外线是不会像其他地方一样会伤害皮肤的,这里的紫外线是比较薄弱的。所以这里的小姐姐们的皮肤当然就不会很黑啦,而且这里的地理位置、气候所以皮肤也是天生就是很好的啦!

而且因为重庆它依山建筑是“山城”,所以要走的路就会很多啦,所以这里的人几乎都是不会很胖的,身材都是很好的。

来重庆不吃顿真宗的老火锅,整点酒。那算是白来了。逛完十八梯,就找家老火锅吃一顿,推荐几家店:朱氏胖子烂火锅,邓记莽子老火锅总店、齐齐火锅、大龙老火锅等等,他们味道都还不错,主要是它坐落于解放碑附近,位置绝佳,吃完饭就可以直接去下一站。

整座城市像一座迷宫一样,不停地上坡下坡上坡下坡,很好玩。路边有各种小商贩,市民气息重,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特色。解放碑附近的高楼大厦林立,高度不输香港与上海。又是一座现代与传统成功的城市,相信来到这里的小伙伴都会非常喜欢这里!

重庆,这是一个人让人留恋的地方。繁华的都市静怡的古镇,美味的火锅,吃不尽的美食,看不够的重庆美女,这就是重庆,总有新奇带给你!重庆的旅游资源很多,仅仅市里就让你能够体验很多,一棵树观赏夜景,感受重庆夜的魅力,这里的夜景比上海和香港还要漂亮。

这就是重庆旅游,这里的美女小姐姐比乌克兰还多,夜景比上海和香港还要漂亮。有想要来吗?

展开
收起

乌克兰美女和上海滩夜景

上海滩的夜景

上海滩的夜景

上海滩的夜景

上海滩的夜景

上海滩的夜景

上海滩的夜景

上海滩的夜景

上海滩的夜景

展开
收起

乌克兰“选美皇后”:因为上海,我爱上了中国

在今年的乌克兰环球小姐选美大赛上,来自敖德萨的卡琳娜艳压群芳,摘得总冠军的桂冠,被称为乌克兰“选美皇后”。

卡琳娜今年23岁,她金发碧眼,五官精致,气质优雅,她身高180cm,有着完美的超模比例。

在环球小姐比赛的活动中,卡琳娜来到了中国上海。她深情地说,重回我成年之旅开始的城市是多么美好!

卡琳娜在自己的主页中写道,自我离开上海已过去了六年之久!现在我回来了,上海还是那个魅力之都,而我变得更加坚强,成熟,智慧,独立了!

原来,卡琳娜曾经在中国度过了六年的美好时光,因此对中国有着深厚的感情,有着对故乡般的热爱。

卡琳娜说,上海是我开始逐梦的地方。如果人可以选择第二祖国,那么我一定会选择中国!

卡琳娜在自己的社交主页上表示,希望能有更多机会在中国发展。小编想说,欢迎美丽的乌克兰天使卡琳娜,愿她把爱和美带来中国!

展开
收起

叫65岁以上老人“死尸”,乌克兰防疫一把手不靠谱,经济也快崩溃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乌克兰也面临着防疫难题,然而在3月23日,乌克兰卫生部长叶梅茨在接受电视台采访时称,国家需将防疫物资投入到65岁以下的公民中,不应将财力浪费在65岁以上患者的救治,甚至将老年患者定义为“死尸”,这一言论遭到了当地民众和众多媒体的抨击,许多媒体质问今年已64岁的叶梅茨,是否于明年也将自己列入“死尸”队伍。 但据《俄新社》最新消息,迫于社会舆论的压力,于本月4日任职的叶梅茨,在23日下午已宣布辞职,离职原因是他无法胜任卫生部长这一职位。

此前,叶梅茨也在3月13日的会议中,发出“新冠肺炎会使所有退休人员死亡”的言论,引发了国内外舆论的一片哗然。在遭到民众的猛烈抨击下,他解释称,这种说法只是在强调老年人属于易感人群,想提醒高龄民众做好必要的防护措施,降低退休人员的死亡率。

此外,疫情的持续蔓延也对乌克兰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乌克兰内务部部长表示,面对不断上涨的物价,一个月后,乌克兰的民众将没钱购买基本的生活物资,越来越多在外务工的乌克兰人将会失业。乌克兰外长也表示,仅在阿联酋服务业就有高达1.5万的乌克兰人,此次工作岗位的大幅度削减,将会引发失业回国的热潮,至今已有5万人回国。

截至3月24日10时,乌克兰境内已确诊84例新冠肺炎患者,死亡3例,首都已成为疫情最严重的地区。当前乌克兰疫情蔓延的形势不容乐观,卫生部副部长在3月23日的采访中表示,如果疫情暴发,国家将面临医护人员不足,医疗资源短缺的严重考验。

展开
收起

泽连斯基做出艰难决定,关闭乌克兰边境:还没回国的公民不等了

据俄塔社3月26日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当天宣布了一项重要决定,自3月27日起乌克兰将关闭全国边境。就在两周前,泽连斯基曾向在外的乌克兰公民发出呼吁,要求他们尽快返回国内,超过8万多名在外乌克兰公民在此期间返回国内。

泽连斯基在谈及为何会在短时间内决定关闭边境时强调,乌克兰现在已经没有时间等待那些尚未及时回国人员,眼下乌克兰需要在一少部分滞留在外的乌克兰公民和国内4000万乌克兰公民之间做出一个选择。泽连斯基在电视讲话中说,国家的责任是要关心每个乌克兰人。与少部分在外需要关心的乌克兰人,很显然,最终他们选择了后者。

泽连斯基在电视讲话中也强调,乌克兰目前选择关闭边境并不意味着任由那些仍滞留在外的乌克兰公民自生自灭,后续乌政府将会根据其滞留国当地的疫情发展态势和回国途中的防护能力以及回国后的医疗保障情况,综合判定最优时间安排他们回到祖国。

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大流行后,陆续有多个国家为防止疫情在本国进一步蔓延,纷纷下令关闭本国国境,乌克兰并不是第一个下令关闭国境的国家。综合海外网消息,全球至少已有十多个国家宣布关闭国境。但乌克兰与这些国家不同的是,他们在决定中也下令将自家人暂时拒之于门外,而早前宣布关闭国境的国家仍对其本国公民开放国境。

乌克兰做出这么大的应急反应与其国内感染病例持续增加有着很大的关系。据央视新闻报道,截至乌克兰当地时间26日22点,该国已确诊新冠肺炎感染者的人数为196例,死亡5例。面对国内较为匮乏的医疗物资和极有可能因为人员流动带来的大暴发,乌克兰只能以"快刀斩乱麻"之势采取无差别政策关闭国境。

据环球网消息,目前乌克兰正在抓紧从中国和韩国采购防疫物资,其中包括了20万份的检测试剂盒。如果这一批检测试剂盒投入使用,将进一步增加新冠病毒的检测效率,而这也意味着乌克兰很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迎来确诊病例人数的暴增。届时,除了需要安抚那些滞留在外的乌克兰公民的情绪,乌克兰政府还将接受这场更大的考验。


展开
收起

乌克兰军队突然发起战火,一天发动6次进攻,发射近300枚炮弹

据顿涅茨克通讯社近日消息,乌克兰突然向顿涅茨克地区开火,一天内发动了6次进攻,共发射299枚炮弹,轰炸了该地区5个居民区。新任总统泽连斯基刚上任没几天,乌克兰就开始动用了军事力量攻击俄罗斯的小弟,这确实出乎意料。究其原因,是因为一大国在背后支持着。

乌克兰自彻底倒戈西方以后,的确是获得了有限的支持,但也成了西方遏制打击俄罗斯的一个工具,开始与战斗民族作对。因为与俄罗斯决裂,乌东部的一些州不满当局的做法要闹独立,顿涅茨克就是一个,把自己独立为"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尽管乌克兰想尽快平息这一事态,可这个州多数人都是俄罗斯族人,背后有俄罗斯撑腰,乌克兰根本没有能力与俄罗斯硬碰硬。最终达成了一个春季停火协议,之后该地区便平静了下来。所以,乌克兰此次突然炮轰顿涅茨克地区也是违反协议的。

泽连斯基

而乌克兰之所以敢这么做,极有可能是有美国等国家在背后撑腰,因为在此之前,以美国为主导的北约刚刚催促俄罗斯释放其扣押的乌克兰船员,归还军舰。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国际机构也在向俄罗斯施加压力,那就是联合国国际海洋法法庭。该法庭裁决俄罗斯应该向乌克兰归还船只,释放船员。这两个国际组织一前一后向俄罗斯进行军事和法理双重施压,也让普京很为难,这样即便看着乌克兰开火了,俄罗斯恐怕也无法做出强烈回应。

普京

反过来可以看出,美国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俄罗斯没少把美国到手的鸭子抢走。美国本想在叙利亚利用反对派力量推翻阿萨德政府,更进一步地控制中东。就要成功了俄罗斯突然出动空军,帮助叙政府军对反对派进行狂轰乱炸,很快,这些武装分子就被打垮,最后的残余逃到了叙利亚西北地区的伊德利卜。

而在短暂的平静以后,4月30日,叙利亚政府军又对这最后的反对派据点开始了空袭,称要剿灭所有反对派武装分子。而此时如果美国再不出面,这些反对派武装离彻底消失的日子也就不远了。但无论如何,美国的如意算盘是让俄罗斯给打碎了。

乌克兰士兵

而到如今美国将矛头直指伊朗,想要拔掉这个眼中钉的时候,俄罗斯又开始绊美国的脚了。美国大肆向伊朗派遣航母、战机等军事力量的行为引起了战斗民族的不满,克林姆林宫斥责美国的军事威胁,俄议员更是提醒美国铭记伊拉克战争带来的教训。因为除了让伊拉克人民遭受苦难、破坏地区平衡、进一步恶化世界反恐局势以外,美国也损失惨重。

所以俄罗斯多次不顾禁忌的搅局让特朗普政府很恼火,如此便操纵了乌克兰开火炮轰顿涅茨克地区,但是此举虽然帮美国出了气,可乌克兰就这么挑衅了俄罗斯,尤其新总统泽连斯基才刚刚上任,这风险可是不小。

展开
收起

一首名曲在中东街头响起,中国人很熟悉:乌克兰大使听完却气炸了

据环球网5月14日报道,乌克兰驻土耳其大使安德烈因土耳其安塔利亚省阿拉尼亚市举办的一场纪念二战胜利75周年的街头歌会上,人们用俄语唱起了前苏联歌曲《喀秋莎》,公然威胁称要让土耳其再也看不到来自乌克兰的游客。

安德烈在其个人社交媒体上表示,"阿拉尼亚市政府对这种挑衅行为的支持,伤害了数百万乌克兰人的感情,阿拉尼亚难道再也不欢迎乌克兰人了吗?"

众所周知,《喀秋莎》是二战时期由前苏联音乐家创作的歌曲,当时极大鼓舞了前线官兵的作战士气,后来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广为传唱,在中国人心中也有很高的知名度。

为何乌克兰大使会对此事作出这样强烈的反应甚至是不满呢?

二战时期,乌克兰也受到德军的摧残,1941年10月德军甚至在乌克兰基辅的巴比亚山谷对乌克兰人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但乌克兰起初是把德军当作解放者来看待的,虽然当时乌克兰早已是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但由于此前出现的大饥荒导致乌克兰人对前苏联的认同感大大降低。很多乌克兰人寄希望于德军带领他们"脱离苦海"。因此,乌克兰对这首歌甚至是二战都抱有复杂的感情。

另一方面,乌克兰希望与波兰、爱沙尼亚等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一样,进入欧盟和北约的怀抱。因此近年来与俄罗斯的纷争不断,他们也急于否定苏联时期遗留下来的产物。

但安德烈的反应遭到大量土耳其网友的讥讽,网友Fuatcimen表示,"乌克兰也在庆祝胜利日,为何土耳其举办庆祝反法西斯战争的活动就是针对乌克兰呢?"用户Aga则指出,"就因为有土耳其人演唱了这首歌,您就威胁不允许乌克兰人来土耳其,您是感受到什么样的侮辱了。"

这已经不是近期乌克兰驻外使节第一次在国际外交场合上因为俄罗斯和前苏联问题做出不合常规的举动了。据环球网此前报道,5月2日,乌克兰驻德国大使梅尔尼克因不想和俄罗斯驻德国大使谢尔盖同台,拒绝出席德国举办的为前苏联阵亡士兵敬献花圈仪式。梅尔尼克对此回应称,"他无法想象和俄罗斯代表一同出席一场活动,哪怕是在一个最可怕的噩梦中。"梅尔尼克还在回应中指责称是俄罗斯让乌克兰陷入如今的困顿之中。

展开
收起

当大上海的优雅女性,邂逅上乌克兰……

近日,全乌克兰旅游公司(Pan Ukraine)迎来了上海杨浦区中外友好协会(Shanghai Yangpu District Sino-Foreign Friendship Association)的中国企业家女性代表,并为她们精心策划了一场克基辅(Kiev)- 克莱文镇(Klevan)- 利沃夫(Lviv)- Kamenetz Podilskiy - Vinniza - 敖德萨(Odessa)摄影之旅,东方姣好女性与西方曼妙美景擦出友好火花,大批美照新鲜出炉。

在出发乌克兰之前,穿着旗袍的女性代表们在上海合影

在基辅的琥珀之屋(Amber House),10位中国企业家女性代表,与全乌克兰旅游公司创始人兼总裁海伦·莎波瓦洛娃女士(Ms. Helen Shapovalova),联合拍摄了一组精美的影集。“vishivanka”是乌克兰的传统服饰,就如旗袍是上海文化的象征。换上了乌克兰传统服饰“vishivanka” 的中国女性,与穿着旗袍的海伦·莎波瓦洛娃女士同框,交换文化体验,彰显彼此情谊。

旗袍与“vishivanka”服饰相遇,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一排中间为海伦·莎波瓦洛娃女士)

不同文化服饰轻松驾驭

戴上花环,摇身一变成为乌克兰本土美女

换上“vishivanka”服饰的上海姐妹花,依然风采奕奕

克莱文镇的爱之隧道(Love Tunnel)是一个纤维板工厂的专用轨道。因轨道周围包裹着茂密的森林,又经过火车多年的反复磨砺而成为美丽的风景,这里每年都吸引大批游客到访,尤其是摄影发烧友。爱之隧道,如其名,恋人们对爱情怀有美好的憧憬,各地游人也不远万里追寻而来,拍下纪念照片,定格美好的时光。除了隧道本身的绝美风景,是情怀,让这里更加靓丽动人。专为摄影而来的中国女性们,自然要在此处一展风姿。

时尚、欧式、妩媚、文雅……再多的词也形容不出这人与景的美

全乌克兰旅游公司(Pan Ukraine)是乌克兰最佳全能旅行社,也是历史最悠久的旅游公司,为大力发掘、合作中国市场,专在北京设立中国推广处。公司创始人兼总裁海伦莎波瓦洛娃女士(Ms. Helen Shapovalova)曾任乌克兰国家旅游与度假署署长,权威机构值得信赖。跟着全乌克兰旅游公司去旅行,美到令人窒息的国家公园、童话般的城堡、天国般神圣的教堂、连绵起伏的山川丘陵,以及壮丽的自然景观全部收入囊中,欧洲的“心脏”一定不会令您失望。

今日,女性代表们已抵达利沃夫,期待她们更多的摄影作品!

(感谢全乌克兰旅游公司提供以上精美照片)

展开
收起

从上海到乌克兰: 防暴警察进化史

导语: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为应对这种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世界上第一支特种部队在上海诞生。1960年代中期,西方各国受民权运动刺激,开始大规模发展防暴武器和控制骚乱技术。

持续两个月的乌克兰民众抗议在近一周突然变得暴力起来。如果你看了媒体发布的基辅骚乱的照片,一定会讶于知道这场骚乱目前为止只死了三个人。如果你没看过,这里有两张精选:

大炮、马队、坦克:维稳的野蛮时代

几乎自有权力以来,对付抗议示威乃至骚乱就成了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巴黎人是世界上最有街垒巷战经验的市民。1852年拿破仑三世坐上法兰西王位后,任命奥斯曼主持巴黎的大规模城市改造工程,巴黎一些窄小曲折的巷被笔直宽阔的马路取而代之,以便发生大规模群体事件时,可视情况不同而派出骑兵乃至动用大炮。它果然在后来镇压巴黎公社时发挥了效用。

在那个时代,发生大规模群体性事件,政府惯用的手段主要是武装部队。由政府组建的警察1829年诞生于英国,其最初任务只是维护基本社会秩序,当时伦敦是欧洲犯罪之都,光天化日之下的抢劫盗窃甚至纵火蔚然成风。

警察的出现是文明的象征——棍棒代替了子弹和刺刀——英国警察的武器只是一支木制短棒,它和警察一起作为标配传入及其他国家。1912年后,法国警察又率先装备了用溴乙酸乙酯制造的催泪手榴弹。然而,警察的编制和装备并不足以对付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在社会矛盾激烈的俄国,频繁出场的是手持马刀的哥萨克骑兵。

1929年10月24日,华尔街股灾引发全球经济危机,世界陷入动荡时代,警察力量不足是普遍现象。当时的英美,罢工引发骚乱,多由专门镇压劳工的保安公司来维持秩序。这些人与罢工工人的区别是帽子,他们头戴礼帽,而工人至多头戴鸭舌帽,为此他们通常右臂会缠上一截布条。对付工人的武器是一根五十公分长的木棍及少量能发射催泪弹的枪支。如果保安公司无法制止事态恶化,这时才会轮到军队上场。

1930年代军队的镇压方式已变得非常专业而文明,人、马都配戴防毒面具的骑兵先用催泪瓦斯驱散骚乱者,然后在人群中纵马用棍棒左右开弓。如果遇到硬茬,坦克也会出场——譬如在麦克阿瑟奉命镇压要求提前领到养老金的一战老兵时。那时的坦克虽然非常小,但比马队更有心理威慑力。

今天,人们已经无法接受如此简单粗暴对付群体性事件的方式。骚乱人群控制已成为公共安全方面的一门显学,大多数国家都有专门组织特别的警力,在经过严格训练后,以最低的生命和财产成本将骚乱扼制在摇篮状态。

正如历史上的诸多伟大智慧一样,现代骚乱控制体系同样起源于中国。

“奈伊做忒”:世界第一个特警部队的诞生

1843、1848、1849年英美法租界相继在上海划定,使得上海形成了一个租界社会。据《清末上海租界社会》一书记载,早期租界内的生活一片祥和:“上海租界的生活有如英国乡村一般的平静,人们所感到的不安和忧虑皆微不足道。”

好景不长,随着太平军三次进攻上海,以及小刀会起义,上海及周边居民为躲避战乱纷纷逃进租界境。租界内的华人人口从“华洋分居”时期的500人激增到2万人。治安状况急转直下——难民大都是无以为生的下层人民,还夹杂了大量流氓土匪甚至各国逃兵。一时间,租界内赌场、妓院林立,垃圾成堆。“持续多月,即使在租界之内闲游,人们亦认为不携带武器是不安全的。”为应对治安恶化,西方人模仿欧洲出现的警察局,在公共租界内成立了“上海公共租界巡捕房”,相当于现在的市公安局。

然而,巡捕房的成立并没有让治安状况有多大程度的好转,除了难民源源不断注入租界,西人为节省经费,也大量聘用了待遇更低,因而更不愿意卖命的华捕、印捕——西人巡捕的普通年薪为585两,而华捕却只有94两,印捕的待遇大概是华捕的两倍,但和西捕比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

当时上海已成为公认的亚洲犯罪之都,各国的犯罪网络都在上海建立分支,游离在黑街暗巷的流氓更是多不胜数,而巡捕房的各籍巡捕是最普遍的攻击目标。刚刚调到上海巡捕房才4个月的英国人费尔贝恩(WilliamE. Fairbairn),在一个背街的小巷里被连捅数刀,并被扔在自己的血泊里等死。

幸运的是费尔贝恩最终得以在医院康复。出院后费尔贝恩意识到,在一个如此危险的城市维护治安,不身怀绝技是不能生存的。赴上海前,他曾在英国驻远东海军服役,期间他曾学习过朝鲜和日本的格斗术,是第一个从日本大师手中接过柔道和柔术黑带的西方人。当然,上海给了他很多实战锻炼机会:有资料称,费尔贝恩在上海工作期间,一共经历了600多次街头斗殴,多数情况下是以一敌众。他身上有数不清的伤疤。

1910年,他调任到上海三年后,费尔贝恩被委托训练整个巡捕房的巡捕。这时费尔贝恩已通过总结不同门派武术的经验,创造出了自己的格斗法——Defendu。这种打法快、准、狠,接受过Defendu训练的巡捕,遇到黑社会暴徒时,可以轻松“奈伊做忒”(沪语:把他做了)。

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并最终在黑帮和流氓的参与下变成一场暴力骚乱。为应对这种大规模群体性事件,费尔贝恩组织和训练了一个巡捕分队,并设计了一整套战术,旨在防止骚乱的扩散、防止抢劫以及避免平民伤亡。

费尔贝恩治理骚乱的经验,不但让世界上第一个特种部队——储备部队(reserveunit)诞生在上海,更让他本人成为这方面的权威——从上海公共租界巡捕房退役之后,费尔贝恩先后训练了新加坡和赛普勒斯的骚乱控制部队,而包括美国海军陆战队和英国情报机构在内的诸多军队、特工组织和精英部队,都将他的Defendu作为格斗教材。

盾牌方阵:费尔贝恩的遗产

随着武器技术的进步,现在的骚乱控制部队和当时的上海公共租界巡捕房看起来应该还是有一定的差异,但是费尔贝恩当时设计的战术核心至今没有太大变化。

当全面骚乱爆发时,骚乱控制部队通常会组成一个方阵。方阵的四个边由防护严密、手持盾牌的分队组成,装备相对轻巧的指挥官、攻击型分队(使用警棍、催泪弹等非杀伤性武器)和逮捕分队则位于队伍中央。

这种方阵的优点在于机动性强:在一场全面爆发的骚乱中,方阵很容易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这时,无论是哪个边队受攻击,那个边队就会被指派为方阵的前边。如此,不需要太多的变换,整个方阵就能转变方向应对危机。同时,在一个边对陷入严重攻击的时候,其它分队可以迅速跟上,在攻击型分队提供火力掩护的同时,其它编队提供肉盾支持。

不是所有参与骚乱的人都是十恶不赦的歹徒——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是看热闹的旁观者,或者是受广场效应而无端卷入的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

逮捕这些人,是对警力资源的严重浪费(方阵中一般都会配有摄像人员,方便秋后算账),因此警方在试图快速平息骚乱时,总会优先控制领导人或者非常暴力的人。发现这样的目标之后,方阵的前方分队会增加左右间距,让骚乱人群从身边通过,一旦目标进入到了方阵内部,间距被迅速关闭,逮捕分队便会以最快的速度制服目标。

当然,也不是每一次群众聚集都会演变成骚乱,但是当警方判断出一个人群有失控的可能,便会致力于将骚乱的种子扼杀在摇篮状态。比如下图中乌克兰警察面对相对平静的示威人群时,排出了和人群等长的一字型人墙,墙后是更为机动的分队准备采取下一步行动。

当警民双方以这样的姿态僵持一段时间之后,人墙分队会突然开始整齐划一地敲打盾牌和跺脚,这样的声音足够让参与热情不高的群众心理防线崩溃,作鸟兽散。

当代骚乱控制:驱散为主,降低伤亡

然而,费尔贝恩的巨大贡献并不是一开始就被世界各国警察吸收。二战后,西方国家进入一个社会稳定、财富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发生频率急剧降低,控制骚乱的技术和装备陷入一个停滞期。

譬如透明防暴盾牌和头盔面罩使用的聚碳酸酯,其大规模制造技术1958年就被德国拜耳公司发明,但它被开发于警用时已是近20年后。而英国警察1829年开始使用的木质警棍,到20世纪90年代才改为新式的伸缩型警棍。


1960年代中期,西方各国受民权运动刺激,才大规模防暴武器和控制骚乱技术。最先有所反应的当然是街头运动文化源远流长的法国。1968年,受中国红卫兵运动启发,法国爆发了“红色五月风暴”。

同一时期,美国警察在对付全国各地蔓延的反战运动和民权运动时,除了头盔别无防身物。有些时候他们极易于街头骚乱的一方混淆——1970年5月,美国反战学生与支持尼克松的蓝领工人数次发生正面冲突,工人阶级队伍的标配是各式各样的安全帽,从空中完全无法区分工人和警察。

到了1970年代中期,西方各国的防暴警察在装备和技术上才大幅提升,与今天相差无几。1984年3月英国煤矿工人大罢工,持续时间长达一年之久,这时上阵的防暴警察,盾牌、头盔、催泪瓦斯一应俱全。而且盾牌也发展出了两种形制,一种是便于机动时使用的圆形盾牌,一种是设置人墙障碍时用的方型盾牌。

这次大罢工最大的冲突1984年6月18日发生在罗瑟拉姆附近的欧格里夫焦化厂。这场被称为“欧格里夫战役”的大规模互殴,矿工和警察各出动了近1万人,有数名矿工纠察队成员被骑警用警棍重创。此后,骑警这种野蛮暴力很少用于类似场合。

驱散为主,降低伤亡成了这个时代的基本特征——7年后,警方向矿工支付了42.5万英镑赔偿。

在西方国家防暴警察技术日新月异的同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由于人民生活安定祥和,不但防暴技术没有跟上时代甚至没有专门的防暴警察。以至于1980年代中亚和波罗的海地区出现大规模骚乱时,只能动用坦克和子弹。

倒是波兰因为多次发生社会动荡,在防暴技术和装备上与时俱进,团结工会闹事时,波兰防暴警察装备着与西方同行一样先进的盾牌头盔和催泪弹。

1970年代这一波防暴技术和战术的更新,奠定了今日防暴警察的基本特征——哪怕是罗德西亚(今津巴布韦)这样的穷国因陋就简。随着技术的发展,防暴警察变得越来越像太空战士,只不过,越是进步的技术,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社会震荡越小。

当然,防暴警察不能只靠盾牌和头盔的保护组成人墙,人墙背后通常还会有多个人墙及机动部队。机动部队的职责主要还是在于制服与逮捕,而后备人墙部队则可以通过助跑获得动量,然后突然以纵队从前排人墙背后穿出,之后以斜线前行,直到重新形成横排。这样,骚乱群众就会被有效推后一段距离。

非杀伤性攻击性武器是骚乱控制的最后一道防线,当人群失去控制,暴力不可避免时,警方就会运用非杀伤性攻击武器来制服人群——或者大多数情况之下,将人群有意驱赶到一个指定位置,并逐渐分散人群。防暴榴弹发射器枪和专用子弹是最常用的武器之一。

防暴专用的榴弹有多种选择,常见的有木弹和橡胶弹,通常会发射向地面,这样榴弹在反弹地面之后集中骚乱者腿部。而泡沫榴弹因为质量太轻只能近距使用,通常它用来攻击那些距离方阵太近并可能构成威胁的个体。

烟雾弹、催泪瓦斯等也是通过榴弹枪发射,但是它们的使用通常比较少——因为他们发出的声音和制造的画面很可能给骚乱者带来烈士般的苍凉悲壮感,而防暴警察自身总也不能避免涕泪满衣的结局,即便他们戴着防毒面具。

胡椒弹是防暴警察另一个常用武器,胡椒弹在击中身体之后将胡椒液释放出来。若人群中有老人或者小孩,防暴警察则会发射普通的水弹——对早已成为惊弓之鸟的骚乱人群,水弹依然能造成足够的恐吓效应。发射胡椒弹的枪的结构非常类似彩蛋枪。

乌克兰的骚乱愈演愈烈,俄罗斯外交部警告说“骚乱即将失控”。两个月的和平示威,最终在政府蔑视和挑衅下落入暴力深渊,可见战术和装备不是控制骚乱的最好手段——难道对话谈判,对一个政府来说,其羞辱一定会大过警民双方向全世界展示自己战斗民族的风采吗?




展开
收起